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
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

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格著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1210144
  • 页数:815 页
图书介绍:
《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目录

第一部分 历史纵览 2

第一章 台湾历史沧桑 2

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2

1. 台湾自然地理概貌 2

2. 海峡两岸文化渊源 3

3. 中央政权加强管辖 5

二、列强觊觎与台湾的失陷 7

1. 西方列强占地通商 7

2. 明清之交台湾收复 10

3. 甲午风云宝岛失陷 14

三、台湾再度回归与美国的作用 16

1. 战时背景与盟国关系 16

2. 国际协定与《开罗宣言》 20

3. 《波茨坦公告》与台湾的光复 25

第二部分 台湾问题的缘起 30

第二章 战后美国外交与对华政策的调整 30

一、抗日背景下的美国对华政策 30

1. 战时美、日、中三角关系 31

2. “大三角”之中的“小三角” 33

3. 美国政策偏向一方 39

二、“遏制”战略的形成 45

1. 美苏矛盾的由来 45

2. “遏制”理论的成型 48

3. “冷战”的全面展开 54

三、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调整 57

1. 美国“调处”国共纷争 57

2. 剥去“中立”外衣 64

3. 实施扶蒋反共政策 68

第三章 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初步酝酿 73

一、“台湾地位未定论”溯源 73

1. 台湾回归与美国初衷 73

2. 美领馆“台湾地位未定”之建议 77

3. “分离台湾”的图谋碰壁 81

二、美国考虑插手台湾 83

1. 美国战略棋盘上的形势变化 83

2. 防止台湾“失陷”方针的初步拟定 87

3. 策划暗中插手 89

三、防止台湾的“失陷”的尝试 92

1. 政策实施的理论准备 92

2. 考虑“换马”一变再变 94

3. “托管台湾”计划的流产 99

第四章 “等待尘埃落定” 103

一、中国革命胜利时美国的政策审议 103

1. 《白书皮》的发表 103

2. 为己“开脱”引起的波澜 105

3. 美国对台政策的审议 108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对华政策审议 110

1. 国家安全委员会策划对台方案 110

2. “承认”新中国问题与美国舆论 113

3. “会”“府”之争与承认新中国的问题 119

三、国民党“退守”台湾后的美国政策 122

1. 美国务院考虑“放弃”台湾 122

2. 军方立场与决策层内部争议 124

3. 总统采纳国务卿的方案 128

第五章 美国打出遏制新中国的“台湾牌” 133

一、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33

1. “不介入”声明的伏笔 134

2. “中国帮”与麦卡锡主义 135

3. 第七舰队行动决策内幕 142

二、美国染指台湾对新中国政策的影响 147

1. 新中国对美国政策的缘起 148

2. 新中国成立前夕争取外交承认的努力 152

3. 第七舰队侵台与“头号敌人”的定位 155

三、“台湾问题”的出现 158

1. 美台关系的新变化与老问题 158

2. 中美交锋联合国 165

3. 美国在亚洲建立“防卫”体系 170

第三部分 中美紧张对峙时期的台湾问题 180

第六章 从“放蒋出笼”到“可怕的困境” 180

一、“放蒋出笼”与“大规模报复”战略 180

1. “驴象之争”与中国问题 180

2. “放蒋出笼”以“遏制”中国 183

3. “大规模报复”战略与“战争边缘”政策 185

二、美台关系的两重性 187

1. “强心剂”与兰钦秘密报告 187

2. 台湾缔约的迫切愿望 191

3. 日内瓦会议之前美方的敷衍 195

三、海峡危机与杜勒斯“可怕的困境” 198

1. 美国务院内部意见相左 198

2. 从奠边府事件到马尼拉会议 203

3. 台湾海峡危机与美台条约的酝酿 210

第七章 美台军事同盟形成内幕 218

一、“共同防御条约”的艰难谈判 218

1. 美台在条约草案上的分歧 218

2. 激烈的讨价还价 225

3. 掩盖矛盾的最后协议 232

二、“缔约”与“互换照会”之争 235

1. “新西兰议案”与“条约”之掣肘 235

2. “共同防御条约”的出笼与影响“ 239

3. 令国民党忧心的“互换照会” 246

三、海峡危机与美国会“福摩萨决议案” 249

1. “条约”的连锁反应 249

2. 美国决策层忙于应付“海峡危机” 252

3. 美国会就“福摩萨决议案”的审议 256

4. “共同防御条约”获参院批准 264

第八章 中美对峙中的接触 273

一、日内瓦会议的中美接触 273

1. 日内瓦会议与新中国的参与 273

2. 中美官员的首次接触 275

3.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声明 277

二、中美大使级会谈 280

1. 美国对周恩来声明的反应 280

2. 第一阶段会谈及其“唯一成果” 285

3. 会谈第二阶段的僵局 288

三、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的起落 291

1. 危机的前奏 291

2.“万炮齐轰金门” 298

3.“谈谈打打”、“打打停停” 301

4. “划峡而治”蓄谋的失败 304

第九章 中美关系解冻的前奏 310

一、美国对华政策“新思潮”与肯尼迪竞选 310

1. 美国对华“新思潮” 310

2. 《康隆报告》 314

3. 美国大选与中国问题的辩论 319

二、肯尼迪执政期间对华政策的审议 321

1. 试图以“小恩小惠”离间中苏关系 321

2. 肯尼迪施政左右为难 326

3. 三角关系对“反攻大陆”的制约 329

三、约翰逊与“遏制而未必孤立” 336

1. “旧神话与新现实”的争论 336

2. “遏制而未必孤立”政策的确立 342

3. 中美改善关系失之交臂 347

第四部分 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期的台湾问题 354

第十章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354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354

1. 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时代背景 354

2. “联华抗苏”的战略构想 358

3. “东联孙吴、北拒曹操” 362

4. 中美互致改善关系信息 364

二、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 369

1. “波罗”秘密行动 369

2. “波罗二号”公开行动 373

3. 黑格率先遣组来华 378

4. 毛泽东与尼克松的历史性会见 380

5. 《上海公报》与台湾问题 382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继续 386

1. 尼克松诺言未能兑现 386

2. 福特政府对华政策的国内外背景 391

3. 中美建交“三原则”与台湾问题 393

第十一章 中美建交与台湾问题 398

一、卡特政府审议美中建交问题 398

1. 美国审议对华政策的国内外背景 398

2. “新思路”与美决策层的内部分歧 402

3. 主张“谨慎行事”的万斯方案 406

4. 布热津斯基方案得以采纳 411

二、中美建交的历史进程 415

1. 中美“战略关系”达成谅解 415

2. 中美建交谈判 418

3. 《中美建交公报》与台湾问题 423

4. 邓小平访美与台湾问题 427

三、建交后的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 431

1. 中美战略安全关系 431

2. 中美经贸与科技、教育、文化关系 434

3. 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调整 442

第十二章 美台非官方关系的建立 448

一、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 449

1. 美台断绝“外交关系” 449

2. 美台“非官方”联络机构的产生 453

3. 高德华对卡特提出诉讼 457

二、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制定 462

1. 从《台湾授权法案》到《与台湾关系法》 462

2. 《与台湾关系法》透视 474

3. 中方反对《与台湾关系法》的斗争 478

三、美台“实质关系”的发展 482

1. 具有官方色彩的“非官方”关系 482

2. 维系美台经贸关系 485

3. 继续为台湾提供“安全保障” 489

第十三章 “新现实主义”与《八·一七公报》 495

一、里根“新现实主义”的政策调整 495

1. “重振国威”与保守势力的抬头 495

2. 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 497

3. 里根时期美苏关系与全球战略 499

二、美国对华政策的起伏 502

1. 1980年大选风波 502

2. 里根班子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 508

3. 美国对台军售问题 511

三、中美《八·一七公报》 516

1. 谈判陷入僵局 516

2. 几经周折达成协议 520

3. 《八·一七公报》的发表 524

第十四章 中美关系的继续发展与台湾问题 531

一、中美双方重新审视对方 531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 531

2. 美国“新现实主义”的对华政策 533

3. 高层互访奠定新的友好基石 536

二、中美关系相对平稳发展与台湾问题 540

1. 全面发展经贸互利关系 540

2. 战略安全关系升级 543

3. 文化、教育、新闻等方面的交流 546

4. 美国对台军售的内在矛盾 549

三、“一国两制”政策的确立及其反响 553

1. “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过程 553

2. 美国对“一国两制”的态度 558

3. 台湾当局对“一国两制”的反应 564

第五部分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570

第十五章 “超越遏制”战略与中美关系 570

一、苏东剧变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570

1. 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 570

2. 从“新思维”到苏联的解体 572

3. 两极格局瓦解的影响 576

二、布什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579

1. “超越遏制”战略 579

2. “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 583

3. 海湾战争与美国以武力维持“新秩序” 586

三、中美关系的严重倒退 589

1. 中美关系的发展及问题 589

2. 美国制裁与中美关系的严重倒退 591

3. 低谷中的中美接触 598

第十六章 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 606

一、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国内政治与对华政策 606

1. 特使事件与美国国会 606

2. 海湾战争与有限回升的中美关系 611

3. 中美关系再度恶化 614

二、走出低谷与新的风波 619

1. 关系改善的重要步骤 619

2. 中美关系问题重重 623

3. 中美关系恶化原因分析 625

三、台湾问题的突出 632

1. 美台高层互访的升级 632

2. 美国对台湾加入国际组织态度的变化 636

3. 售台武器与“F--16”战斗机事件 639

第十七章 “参与和扩展”战略与中美关系 645

一、美国“参与和扩展战略”的定位 645

1. 注重发展经济 645

2.“促进民主政治” 650

3. 保障“国家安全” 655

二、克林顿执政初期的对华政策 664

1. “人权外交”直指中国 664

2. 克林顿政府审议对华政策 669

3. 关系恶化几乎失控 674

三、“交往”政策的成型 680

1. 重开对话渠道 680

2. 经贸与人权的“脱钩” 685

3. 中美“交往”中的合作及问题 697

第十八章 海峡风雨与中美关系的震荡 705

一、“一国两制”政策的发展 705

1.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坚持“一国两制” 705

2. 江泽民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八项主张 708

3.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711

二、台湾政治风向的变化 714

1. 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的调整 714

2. 李登辉主政后的政策演变 716

3. 李登辉“台独”倾向的升级 720

三、美台关系升级的种种迹象 724

1. 台湾当局加紧在美游说 724

2. 美国国会提高美台关系的努力 726

3. 克林顿政府对台政策新框架 729

四、台湾问题的凸起 732

1. 美国国会力促李登辉访美 732

2. 白宫出尔反尔批准“私人访问” 737

3. 坚持斗争与中美磋商 742

五、中美关系的波折 747

1. 海峡风雨与美国的干涉 747

2. 中美关系“雨过初晴” 751

3. 中美发展“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755

第六部分 纵横历史 展望未来 764

第十九章 跨世纪的思考 764

一、国际格局的历史性变迁 764

1. 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764

2. 美苏争霸为主要特点的两极格局 766

3. 冷战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767

二、亚太地区安全与大国关系 773

1. 四大国安全战略的融会与冲突 774

2. 日美安全体制与中国 779

3. 中俄关系的发展 781

三、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784

1. 历史概览 784

2. 两极格局时期 789

3. 冷战后时期 796

第二十章 结束语 810

一、中国统一,民族己任 810

二、中美关系,面向未来 811

后记 8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