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审美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炎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15062030
- 页数:477 页
绪论 审美文化: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1
第一节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1
定义:原有概念的疏漏 9
分析:人类的三种能力 9
古代: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体力 9
现代: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智力 9
后现代:作为生产力要 9
素的审美判断力 9
结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调整 9
区别:精神享受与物质享受的不同 9
变化:从技术的附加值到艺术的附加值 9
递增:从精神产品的物质化到物质产品的精神化 9
潜能:“智商”之外的“情商” 9
第二节 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9
历史发展的“二律背反”:人类的“进化”与“异化” 17
终极关怀的必然出现: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欲求 17
作为“物理学之后”的本体论研究:“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爱智慧”的哲学探索:为有限的生命寻找无限的寄托康德的“批判哲学”:哲学本体论的困境作为“爱神祇”的宗教:不是将宇宙的本体抽象化,而是将世界的主宰人格化宗教的本质:人类本质力量的“异化”神学的方法:不同于机械论的目的论科学的挑战:宗教的危机上帝死后遗留的问题:终极关怀的缺失艺术的真正功能:认识与伦理之外的目的艺术价值的递进:从“初级关怀”到“终极关怀”终极关怀的实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衔接处用艺术来实现终极关怀:“以美育代宗教”的深刻含义第三节 文化也是一种资源 17
文化: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存在 24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源 24
研究:马克斯·韦伯的成果 24
实践:“亚洲四小龙”的启示 24
探索:中国文化的富矿 24
比较: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文化 24
类型:体育与科学之间的艺术 24
自觉:文化策略的选择 24
第一章 背景 24
第一节 商品经济对审美文化的影响 24
文人下海:从饥不择食的投笔从商到红红火火的文化产业 40
正视欲望:从遮遮掩掩的禁欲主义到几近疯狂的纵欲主义 40
商业促销:从读图时代的来临到梦幻工厂的出现 40
日常消费:从审美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到实用商品自身的审美化 40
追逐利润:从审美文化产品的通俗化到审美文化境界的庸俗化 40
商业联盟:从产品的增值到价值的肢解 40
流行时尚:从即时消费到文化快餐 40
第二节 私人领域对审美文化的吁求 40
私有财产:私人领域的物质前提 54
人身自由:私人领域的生活空间 54
主体意识:私人领域的精神支柱 54
“单位”的淡化:政府功能的减退 54
“家庭”的强化:私人领域的复苏 54
休闲娱乐:追求多元自我的活动 54
私人领域:审美文化活动的襁褓 54
身体参与:一种更高文化形态的形成 54
艺术欣赏:由指令行为向市场行为的转移 54
审美实践:由群体活动向个体活动的转移 54
第三节 科技手段对审美文化的渗透 54
镜头:微观的世界与宏观的世界 67
照相:复制的可能与经典的消失 67
数码:形态的软化与精神的增强 67
网络:大众的参与与书写的自由 67
文本:形态的拼贴与词义的延宕 67
传播:文化的剥离与空间的破碎 67
符号:能指的泛滥与意义的匮乏 67
传媒:精神的控制与反控制 67
讨论:既定的“程序”与多余的“共识” 67
第二章 服饰 67
第一节 统一而单调的三十年 67
作为通行准则的“艰苦朴素”:不仅是经济条件落后的无奈选择作为主流服饰的“老三件”:中山装、列宁装和军装中国男装的代表:民族意识与现代精神的融会罕见的服饰活跃期:“让我们的服装更漂亮更多样”阶级立场的大问题:“旗袍”与“布拉吉”的坎坷遭遇政治标准的强制推行:服饰性别特征的一再弱化第二节 多样化复苏的80年代 72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西服热” 76
与身体观念相联系的“喇叭裤”和“迷你裙” 76
匆忙拿来的“健美裤”和“夹克衫” 76
遮蔽女性特征的“宽肩”和“粗线” 76
掩饰不住青春气息的“蝙蝠衫”和“牛仔裤” 76
标举大众色彩和个性意识的文化衫 76
看似矛盾的“求异”与“趋同” 76
第三节 琳琅满目的90年代 76
“服装生产”:一种破除文化壁垒的全球化事件 84
“名牌消费”:以日渐崛起的“中产阶层”为主体 84
“服饰本土化”:民族自信和民族精神的重新树立 84
“唐装热”:“东风”压倒“西风”的文化想象 84
“花样年华”:半遮半掩的旗袍风情 84
“内衣外穿”:女性服饰的性感表达 84
“男性化”:一种新的女装流行元素 84
“休闲服”:寻找自由的私人空间 84
“名牌意识”:成熟的商品意识不等于健全的审美观念 84
第三章 建筑 8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生建筑 85
建筑艺术:人类文化的永恒纪念碑 90
民族形式: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90
工业建筑:共产主义一体化思想的时代要求 90
“为我所用”:从外在形式的主动模仿到内在情感的必然要求 90
献礼性建筑:政治观念与工业水平的结合 90
“工人新村”:“形式适应功能”的简约之作 90
“文远楼”:传统建筑走向现代化路途的奠基之作 90
批判梁思成:古典主义复兴之路的强行中断 90
天安门广场:政治话语构造起来的建筑空间 90
第二节 跃进与停滞时代的建筑 90
目标:提高速度与节约材料 93
风格:标准化与简洁化 93
元素:薄壳结构和悬索结构 93
样板:北京工人体育场 93
效能:技术的大跃进与观念的大跃进 93
僵化:政治建筑作为唯一合法的样式 93
手法:形象的明喻与数字的暗喻 93
问题:飘向西方还是飘向东方 93
例外:白云宾馆、北京饭店等现代性建筑 93
第三节 走向多元化的新时期建筑 93
从对建筑的多元化实践到对建筑文化的理论探讨 112
从未完成的“现代主义”到早熟的“后现代主义” 112
从对传统风格的恢复到对现代理念的传达 112
从对形式的简单模仿到对内在精神的严重扭曲 112
从民族居住方式的改变到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重构 112
从对基本居住的满足到对审美化生存的要求 112
从作为政治集会的广场到作为休闲娱乐的空间 112
从内涵深厚的“景观建筑”到个性鲜明的“主题公园” 112
从“有意味的形式”到“生态建筑” 112
第四章 文学 112
第一节 急管繁弦的颂歌与浓墨重彩的史诗 113
从“新华颂”到“建设颂” 119
从“含情脉脉的批判”到“革命+爱情的模式” 119
从创作上的“主流与支流”到文学中的“鲜花与毒草” 119
从“大跃进民歌”到“两结合方法” 119
从“西化与精英”到“国家与民粹” 119
从“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到“主题先行”的言说技巧 119
从“中间人物”的批判到“高大全”的产生 119
第二节 禁忌美学与反抗诗学 119
从“三结合”的创作方式到“主题先行”的艺术模式 127
从作品的“改写”到作家的“改造” 127
从“压抑肉体以突出精神”到“压抑个人以突出集体” 127
从“写给领袖的颂歌”到“写给抽屉的独白” 127
从直抒胸臆的“日记”到饱含质疑的“诗歌” 127
从政治幻想性的“变态的浪漫”到自我慰藉式的“反抗的激情” 127
从柔弱颓废的“感伤”到冷静严峻的“哲思” 127
从对现代主义的推崇到对浪漫主义的回归 127
第三节 启蒙合唱与自由变奏 127
宏大叙事:公共话语对个人话语的兼并 135
“文革”叙述:一场没有罪人的罪恶 135
寻根文学:一种逃离意识形态的写作策略 135
乡村文明:西方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参照 135
先锋作家:从潜滋暗长到锦衣夜行 135
文学环境:从一元独统到多元分化 135
日常叙事:精神的独立还是个性的逃亡 135
新历史主义:文化的“祛魅”还是幻觉的“复制” 135
沉迷当下:一座没有栅栏的牢笼 135
第四节 模糊审美与写物主义 135
从“逃避风格”的努力到“游戏形式”的结局 144
从价值层面的“调和主义”到审美维度的“犹豫表达” 144
从“忍辱负重”的典型到“左顾右盼”的浪子 144
从“非中心化”的主体到“怎么都行”的姿态 144
从灵魂与精神的“寓所”到麻木与虚无的“温床” 144
从对意义的形而上追求到对生活的“世俗化肯定” 144
从“审美情感”的淡化到“写物主义”的兴起 144
从物我交融的“移情”到物我游离的“拟物” 144
从“我—你”的关系到“我—它”的关系 144
第五章 美术 144
第一节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十七年” 144
姿势:为巩固新政权而涂抹 155
格调:积极地向工农兵靠拢 155
矛盾:“大众化”与“化大众” 155
年画:旧美术改造的急先锋 155
国画:从古典主义到写实主义 155
油画:徘徊于“苏联化”与“民族化”之间 155
“收租院”:赢得五个“头一回”的力作 155
口号:“人人都是艺术家” 155
“迎门墙”:农民画家的可手“画板” 155
反讽:“专业画家业余化” 155
第二节 “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文革”岁月 155
从思想“引导”到肉体“规训” 162
从追捧“圣像”到批判“黑帮” 162
从东方的“红卫兵美术”到西方的“波普艺术” 162
从政治钳制的“黑幕”到个性主义的“微芒” 162
从陕西户县的“田间地头”到法国巴黎的“双年展” 162
从出身科班的专业画家到“文革”美术的配角 162
从“层层审稿”的制度到“政治标准第一”的原则 162
第三节 “星光闪烁”的新时期 162
反思:从文本内容到艺术形式 172
态度:从徘徊犹疑到果敢出击 172
深度:从“政治控诉”到“心灵探索” 172
人物:从光芒四射的“领袖”到皱纹层叠的“父亲” 172
技法:从“写实主义”的复苏到“生活细节”的选择 172
“星星画展”:视觉经验的更新与艺术操守的历练 172
“八五新潮”:在艺术的“赤裸”中接受检验 172
“枪击事件”:艺术与生活的相互越界 172
“新文人画”: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172
第四节 “我选择,我喜欢”的市场经济时代 172
大众美术:从政治化到市场化 185
策展人:美术走向市场的“中介” 185
作品国际化:后殖民主义性质的艺术交流 185
符号拼贴:非主流美术的策略选择 185
视觉艺术:美术概念在当下的新拓展 185
新生代绘画:躲避崇高、面向自我的情感表达 185
“玩现实主义”:精神废墟上的自嘲自乐 185
“政治波普”:消费主义形式之下的反思批判 185
行为艺术:将“观念”进行到底 185
“人体彩绘”:在道德、商业与艺术的夹缝中前行 185
公共地带:美术试验的新空间 185
第六章 音乐 185
第一节 坎坷篇 185
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原则的确立到“革命歌曲”的大繁荣 192
从政治需要与传统心理的合流到民族民间音乐的复兴 192
从“大跃进”运动的展开到音乐创作上的“浮夸风” 192
从意识形态的强制统一到“文革”音乐的审美畸变 192
从多元化的情感需求到都市爱情歌曲的昙花一现 192
从对音乐民族化的提倡到对西方现代派音乐的批判 192
从对“德彪西音乐”的讨论到对“无标题音乐”的争鸣 192
第二节 探索篇 192
“新潮音乐”:现代化的急先锋和启蒙者 201
美学转向:从描摹世界到表现内心、从群体抒咏到个体吟哦 201
形式革新:从优美和谐到变形错位 201
邓丽君:国人音乐审美经验的刷新者 201
时代景观:提着高唱流行歌曲的录音机走街串巷 201
流行音乐的魅力之源:直击现代人的情感诉求 201
“摇滚崔健”:游走于乐坛边缘的文化反叛者 201
商业机制:有待完善的音乐“助推器” 201
高雅音乐的内在困境:在艺术与商业、西方与传统之间 201
身份焦虑:商业冲击下的音乐从业人 201
第三节 复活篇——90年代后的中国音乐 201
挑逗欲望、制造幻境:流行音乐的世俗化沉沦 212
摆脱传统、疏离信仰:现代人的自我放逐 212
推崇原创、接轨国际:音乐生产体制的日渐成熟 212
机械复制、批量生产:消费主义旗帜下的“伪个性” 212
规范情感、削平体验:流行音乐的潜在威胁 212
追求自然、复归纯朴:民谣音乐的守望之路 212
城市巷道、大学校园:行吟歌手们的绿色空间 212
挑战成规、放纵身体:作为一种文化宣言的“摇滚乐” 212
更新体验、革新形式:“一无所有”中的“无所不有” 212
创新流于形式、反叛成为姿态:摇滚乐还能走多远 212
调琴鼓瑟、兼习中西:高雅音乐的大众化 212
第七章 舞蹈 21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舞蹈艺术的大发展 213
民间舞蹈的复兴:不仅是传统文化潜意识的回流 223
“秧歌舞”的改造:不限于形式因素的调换拼贴 223
舞蹈语法的雷同:不外是社会政治学模式的僭越 223
中国舞剧的新兴:不再是民族传统元素的单向汇聚 223
芭蕾舞剧的引入:不光是“身体”属性的淡化 223
“红色娘子军”:不全是政治观念的简单演绎 223
强硬组合的后遗症:不单是风格的拖沓和情节的断裂 223
艺术形式的嬗变:不只是一个审美层面的问题 223
第二节 “文革”时期舞蹈的畸形流变 223
从作为“生命图式”的艺术形式到作为“政治膜拜”的朝圣仪式从“挺胸架拳”的“造反舞”到高举“红宝书”的“忠字舞”从心理能量的释放到隐秘快感的获得从政治权力的硬性追捧到“红色芭蕾”的一枝独秀从“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单调局面到民间舞、古典舞的逐步复苏第三节 新时期舞蹈的嬗变与复苏 228
舞蹈的复苏:在回顾传统与对外交流中蹒跚起步 243
“仿古乐舞”:传统语汇与现代观念的有机杂糅 243
“东方魅力”:在自然律动与历史积淀中寻求平衡 243
“有意味的形式”:新古典舞蹈对情节的着意淡化 243
“孔雀舞”:心灵与生命完美交融的有力诠释 243
“个人舞蹈晚会”:中国舞蹈走向成熟的标志 243
“媒体化”:在贴近生活中娱乐人民 243
“旁征博引”:中国当代舞剧的自我更新之路 243
鼎足三分:中国舞剧的多元化走向 243
“社会舞蹈”:全民共欢的盛世景象 243
第八章 戏剧 24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戏剧 243
戏曲改革:从“五五指示”到“三改”政策 253
现代戏:从情爱主题到革命传统 253
艺术模式:从“古典形式”到“现代诉求” 253
传统戏的复苏:从《天仙配》到《梁山伯与祝英台》 253
历史剧改编:从“批判揭露”到“歌功颂德” 253
话剧新篇:从“革命记忆”到“时代颂歌” 253
见证历史:从“茶馆”到“龙须沟” 253
知识分子形象的重塑:从“关汉卿”到“蔡文姬” 253
内在动力:从“政治任务”到“审美要求” 253
第二节 独揽天下的“样板戏” 253
场景:“八亿人民八部戏” 260
遭遇:传统剧目的一蹶不振 260
罢官:“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260
土壤:乌托邦梦幻与概念式生活 260
公式:二元对立中的善恶辩证法 260
观念:现代的外表与封建的底色 260
生活:戏剧舞台的程式化延伸 260
形式:京剧唱腔的独揽天下 260
改造:从杨子荣到少剑波 260
格调:从平实舒缓到雄壮昂扬 260
舞美:从多元并存到二元对立 260
位置:中央与两侧的严格界定 260
心理:从狂热膜拜到冷淡麻木 260
第三节 徘徊与探索的80年代戏剧 260
从复兴到沉沦:传统剧目的昙花一现 266
从缅怀到批判:传统戏与现代戏的双重变奏 266
从功利到审美:理性的回归与心态的平复 266
从沉迷到探索:巴蜀怪才的异军突起 266
从批判到反思:探索剧对人性的深度开掘 266
从象征到隐喻:戏剧形式的空前自由与灵活 266
从大舞台到小剧场:审美追求的新方向 266
从《桑树坪纪事》到《狗儿爷涅槃》: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碰撞与对话第四节 复归与振兴的90年代戏剧 266
欣赏主体:从精英到大众的变迁 277
追忆经典:民间心理与意识形态的合谋 277
戏剧评奖:象征资本的批发与审美趣味的引导 277
名著改编:面向市场的自救和历史记忆的重铸 277
小剧场运动:为话剧寻找纯粹的观众 277
宏大叙事:历史剧题材的新天地 277
实验戏剧:“曲高”难免“和寡” 277
新写实话剧:审美旨趣的再现与重构 277
雅俗共赏:一场刻意营造的世俗神话 277
第九章 电影 27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 277
革命:“十七年”电影的不倒旗帜 290
影像:战斗生活的最佳阐释者 290
历史: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290
题材:从革命历史到重大时事 290
人物:大放异彩的工、农、兵 290
银幕:劳动与斗争相交织的世界 290
样式:革命正剧的语法规则 290
症候:“二大”、“二高”、“二直”的浮夸风 290
喜剧:政治化时代的“毒草”和“白旗” 290
效果: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 290
非主流电影:集体狂欢之外的另一种心理满足 290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电影 290
从“革命”到“极端革命”的政治氛围 296
从三部电影轮番“战”到八个“样板”别样红的艺术格局 296
从“三突出”到“三陪衬”的角色设置 296
从“敌偏我正”到“敌俯我仰”的镜头语言 296
从“四字诀”到二元对立式的艺术思维 296
从“无米下炊”到“旧片翻拍”的无奈选择 296
从“一根皮带一杆枪”到“一条毛巾鼓腮帮”的“高大全”形象 296
从“跟风模仿”到“领导授意”的主创方式 296
第三节 “新时期”电影 296
从单一的电影形态到多元的影像格局 315
从微观的技巧尝试到宏观的美学探索 315
从“第四代”的纪实风格到“第五代”的影像革命 315
从《黄土地》的“高”水准到《红高粱》的“热”效应 315
从理性的批判怀疑到感情的眷恋皈依 315
从对西方电影的着意“模仿”到对西方评委的刻意“逢迎” 315
从“搜奇列异”的影像风格到“先外后内”的生存策略 315
从夸饰东方文化奇观到展示个体生存状态 315
从体制外的“非法操作”到市场内的“艰难生存” 315
从唯我独尊的“政治电影”到含情脉脉的“主旋律片” 315
从“敌小我大”的画面构图到“敌我对等”的影像匹配 315
从“伦理化”的包装到“泛情化”的叙事 315
从产量与票房的“飘红”到理论与体制的“绿灯” 315
第十章 电视 315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电视剧 317
开端:在戏剧和电影的阴影中艰难起步 328
优势:空间限制的突破与大众传播的拓展 328
技术:从即时直播到延时录制 328
反腐:包装过的“主旋律” 328
纪录:通俗电视剧与国家民族的“私生活” 328
视角:从精英立场转向大众情怀 328
调侃:止步于体制问题门外 328
讲史:“实事求是”还是“失事求似” 328
《还珠格格》:电视娱乐功能的尽情发挥 328
改编:官方话语、精英意识与大众心理的妥协与共谋 328
第二节 为时代写真的纪录片 328
从“人民”到“民族”再到“百姓”:纪录理念的潜在转换 337
从“黄河”到“长江”再到“长城”:民族象征物的粉墨登场 337
从“画外音”到“同期声”再到“声画合一”:电视语言的日渐成熟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老百姓自己讲述的故事”:话语权力的交接易位从《三节草》到《沙与海》再到《英与白》:现实关照精神的延续从“解说”到“讲述”再到“谈话”:纪录形式的民主化变迁从“仰视”到“平视”再到“走近”:叙述技巧的逐渐“亲民”第三节 光怪陆离的娱乐节目 337
“娱乐”与“教化”:传统综艺节目的双重责任 348
“明星阵容”与“精品意识”:春节晚会崛起的必然性 348
“权力渗透”与“商业操作”:如何坚守媒介中的“民俗仪式” 348
“互动”与“戏谑”:娱乐节目向游戏本质的回归 348
“知道主义”与“大奖刺激”:游戏创意日渐枯竭的明确表征 348
“益智”还是“弱智”:需要被追问的竞猜节目 348
第十一章 网络 348
第一节 神奇的万花筒与多彩的新世界 349
网络游戏:从“单机版”到“互动式” 355
E-mail:网络时代的“通行证” 355
网络聊天:对原始交流状态的回归 355
全民书写:网络技术支撑下的写作新景观 355
虚拟社区:对现实世界的克隆与再造 355
VOD点播:一种交互式视频观看方式 355
闪客:备受追捧的网络新贵 355
第二节 偶像的黄昏与青春的时代 355
知识:从藏之深山到唾手可得 359
理念:从强化权威到解构中心 359
方式:从“由一到多”的发散型到“由多到多”的平面型 359
关系:从“单一支配”到“多元对话” 359
结局:上帝逐渐死亡,偶像逐渐陨落 359
悖谬:这是一个“反哺”的时代 359
差异:一种新的文明表达方式 359
易位:从成人专家到技术牛仔 359
思想:自治主义与民主观念的繁盛 359
实践:反权威、反成规的“自我依靠伦理” 359
第三节 信息的失范与文化的殖民 359
身份的虚拟与道德的失范 368
生理本能的宣泄与私人话语的泛滥 368
黄色暴力的涌现与网络“黑客”的横行 368
符号的解构与主体的惶惑 368
无用信息与有用信息的较量 368
信息的超载与“筑波病”的发生 368
审美距离的消失与艺术欣赏的“冰激凌化” 368
信息的海量生产与审美心态的浮躁倾向 368
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建立与文化审美的共享 368
英语的通用与文化殖民化问题的浮现 368
作为现实的经济劣势与作为理想的文化自觉 368
第四节 精神的迷失与自由的惶惑 368
网络自由:商业资本与技术资本合作谋划的骗局 375
工具理性:摆脱不掉的自由陷阱 375
主体的情感:在虚拟世界中逐渐迷失 375
自由的惶惑:在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间摇摆 375
“艺术场”:网络资本控制下的又一牺牲品 375
“点击率”:制造文学泡沫的数字游戏 375
“沉默的螺旋”:在狂热中渐渐丧失的自我 375
“强制信任”:网络世界中无可奈何的生存策略 375
网络安全:加密技术和解密技术的不断较量 375
“全景式监狱”:没有秘密可言的网络生活 375
第十二章 广告 375
第一节 为广告文化“正名” 375
“生活风格制造厂”:作为美学叙事的广告文化 378
“镜像”与“铸造”:参与社会文化的两种方式 378
“纸上的化石”:社会心理与文化进程的忠实纪录者 378
“文化附加值”:对消费者心理的非理性操纵 378
“麦迪逊大街”:中国广告人的“革命圣地” 378
高新技术的普及:广告媒介形式的多样化 378
第二节 作为“化石”的当代广告 378
从“流风余韵”背景下的文化宽容到“东风西风”时代中的政治较量从“夏娘娘治丧委员会”到“中央组织部礼堂”从对古典符号的借用到对西方文字的接纳从政治内容的诉求到商业精神的表演从红色符号的哄抢到商品名称的雷同从匮乏时代的激情到生产语境中的广告从“红色命名”的重写到“文化记忆”的断裂第三节 “铸造”文化时代景观 387
国家主席与迪斯尼乐园 399
国际年会与“食谱汇编” 399
“半个商人加半个诗人” 399
“信息加娱乐加艺术” 399
商品广告的文化诉求 399
物质世界的“浓情相约” 399
文化符号的“自由行走” 399
“返俗”的现实主义之旅 399
时尚的话语权力 399
购买冲动的“诱发” 399
审美张力的“延伸” 399
明星效应的片面追求 399
“能指”与“所指”的断裂 399
女性形象的商业殖民 399
第十三章 理论 399
第一节 审美文化与经济利益 399
“统一”还是“对立”:审美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 410
“喻于义”与“喻于利”:中国古代哲人对经济活动的两种态度 410
“审美无利害”:从审美与经济的分离到审美与经济的对抗 410
高雅艺术的“滑坡”:审美金字塔的坍塌 410
“文化精英”:从“固守精神家园”到“法兰克福式”批判“文艺复兴”:商业支持下的艺术繁荣时代“老克腊”与“时尚青年”:自我形象的提升途径作为阶层“区隔”的手段:艺术审美的身份标志“附庸风雅”:一个值得重新反思的概念第二节 审美文化与意识形态 410
定义:“必须当做真理来体验的谎言” 421
策略:以“编码”的形式传播意识形态 421
疑问:意识形态编码是否普遍有效 421
延伸:“霸权”理论在性别领域中的运作 421
反讽:形象的增生与地位的滑落 421
转换:从人类学视野看意识形态问题 421
实质:不同文化形态的共同心理需求 421
警惕:传统与当代需求的混淆 421
标本:以流行音乐作为批判理论的对象 421
溯源:文化工业中的“标准化”也可能是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 421
第三节 审美文化与生活方式 421
生活方式:从全面化、集体化转向特殊化、个人化 438
自由的陷落:公共领域对私人领域的入侵 438
场域:由高度整合走向相对分散 438
制造热点:转型时期的兴奋与盲从 438
趣味冲突:社会分层的“晴雨表” 438
人性复归:从西方思潮的引进到文化的复兴 438
价值中立:不同生活方式的共存共荣 438
快乐原则: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 438
“新新人类”:从粗糙的拜金主义到精致的物质享受 438
“体验经济”:“量身订制”的生活需求 438
“远距作用”:传媒对生活的介入及其影响 438
“虚拟生活”:一场“准主体”间的交往 438
“审丑一族”:从追求深刻的思想到耽于感官的刺激 438
第十四章 前景 438
第一节 审美文化与市民社会 439
“第三次”美学大讨论:学术姿态与理论选择 447
市民社会:审美文化的当代土壤 447
“超越论”:象牙塔内的美学命题 447
大众文化:古代社会的历史传统 447
接受主体:审美文化的终身法官 447
世俗化:一以贯之的文化特征 447
乡村社会:剪不断的文化之根 447
第二节 审美文化与民族传统 447
“道不远人”:传统哲学的根本精神 460
形而上理想:并非彼岸的精神追求 460
中国路径:用“审美”来代替“宗教” 460
“天堂即在人间”:中国艺术的永恒主题 460
“道器不二”:儒、释、道的共同模式 460
“为乐”:传统审美的核心功能 460
“世俗化”:不同于“低俗化”的文化概念 460
“二元对立”:当代文化理论的“虚构命题” 460
“中和论”:以和谐为美的艺术精神和美学思维 460
“执两用中”:中庸调和的审美路径 460
第三节 审美文化与现代特征 460
概念: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处 476
转型:从偏于理性到偏于感性 476
定势: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 476
偏重:唯真是求的科学理性 476
形态:从范畴界定到体系的建构 476
阐释准则:对普适性和永恒性的强烈诉求 476
“烦闷”:处在两种文化夹缝中的王国维 476
出路:回归本土 476
变通:在特定的民族语境中阐释“现代性” 476
裂变:在主体性追求中走向感性与理性的对抗 476
特征:鲜明的叛逆性 476
变化:从理性化主体到感性化主体 476
分期:先秦、魏晋、明中叶 476
澄清:并非西方式的“现代性” 476
后记 476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新世纪的文化思考》方克立著 2019
-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大众化研究》张文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考古郑州》任伟,刘彦锋著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