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敏,邵宏谟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1300778
  • 页数:56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唐李杜诗集 一下一篇:茅盾人格
《中国近代史》目录
标签:近代史 主编

第一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

一 鸦片战争的起因 1

英国对华的殖民掠夺政策 1

腐朽衰败的清王朝 9

二 鸦片战争 15

禁烟运动 15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23

中国人民的抗英斗争 30

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33

三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7

政治上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37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41

战后通商口岸的反侵略斗争 46

四 新思潮的兴起 50

进步思潮的产生 50

龚自珍的改革思想 51

林则徐学习西方的思想 55

魏源的“师夷制夷”思想 57

第二章 太平天国革命 61

一 金田起义 61

鸦片战后阶级矛盾的激化 61

洪秀全冯云山的初期革命活动 65

金田起义 72

二 太平天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77

定都南京 77

清政府的反动措施 83

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 88

《天朝田亩制度》和各项政策 94

各地人民起义 105

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11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11

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17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121

四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及其失败 123

领导集团的严重分裂 123

重整朝纲 131

军事斗争的胜利 138

安庆失守和内部危机的加深 142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151

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57

太平军余部及各族人民坚持斗争 163

五 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化 168

太平天国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168

太平天国的文化教育改革 171

第三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176

一 洋务运动 176

列强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 176

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扩大和加深 178

洋务运动的出现 186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189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193

洋务派创建的近代海军 200

洋务运动评价 202

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03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203

民族资本主义初期的概况 205

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207

三 中国近代阶级的新变化 210

早期官僚买办阶级 210

早期民族资产阶级 211

早期无产阶级 212

四 洋务思潮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217

洋务思潮 217

西方自然科学的引进 220

早期的维新思想 224

五 边疆危机 229

历史背景 229

美、日侵台 230

英国入侵云南 231

阿古柏入侵新疆 232

左宗棠收复新疆 237

《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 240

英、俄对西藏的侵略 242

六 中法战争 243

法国侵略越南和黑旗军的抗法斗争 243

中国军民的抗法斗争 246

“不败而败”的结局 255

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257

七 中日甲午战争 261

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 261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268

《马关条约》的签订 274

中国人民反对《马关条约》的斗争 278

第四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形成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 284

一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284

三国干涉还辽与《中俄密约》的签订 284

租借港湾与划分势力范围 287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289

对华的资本输出 291

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95

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及概况 295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 299

三 维新运动的兴起 300

康有为早期的变法活动 300

维新派的宣传和组织活动 306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312

百日维新与戊戌政变 318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325

四 维新思潮 329

维新思想的发展 329

西方社会科学的介绍 332

维新思潮与文化改革 334

五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336

义和团运动发生的社会条件 336

义和团的源流、组织和口号 341

义和团在山东的斗争 347

义和团运动的高潮 350

清廷的宣战和东南互保的出现 356

六 反对八国联军的战争 362

八国联军的入侵与中国军民的抵抗 362

天津、北京保卫战 365

沙俄对东北的侵略和东北人民的抗俄斗争 375

七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378

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义和团 378

《辛丑条约》的签订 382

义和团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各派的活动 386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390

第五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97

一 20世纪初深重的民族灾难 397

和群众反抗斗争的新形势 397

帝国主义加紧掠夺通商、路矿等特权 397

日俄战争与英国侵略西藏 399

清政府的“新政” 402

城乡群众的反抗斗争 404

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 407

二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新高潮 411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新高潮 411

资产阶级中、下层力量的增长 412

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416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416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22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出现 432

四 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437

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 437

革命派同改良派的大论战 445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452

五 立宪运动和保路风潮 461

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 461

群众斗争和保路风潮 466

六 辛亥革命及其失败 471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471

各省光复 479

帝国主义的假中立与袁世凯的再起 483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486

“南北议和”与袁世凯窃取政权 494

七 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 499

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译介 499

梁启超的“新史学”观 502

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 503

第六章 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 507

一 袁世凯的独栽与护国运动 507

辛亥革命后的政局 507

孙中山的“实业救国”与宋教仁的“政党政治” 511

二次革命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破产 516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521

二 段祺瑞的独裁卖国与孙中山的“护法运动” 530

军阀割据的形成 530

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 533

段祺瑞的独栽卖国与孙中山的“护法运动” 538

三 帝国主义对中国边疆的侵略 (543 )沙俄操纵下的外蒙独立 543

沙俄在新疆的侵略和分裂活动 546

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 547

四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549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549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壮大 553

五 新文化运动 555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555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559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局限性 562

新文化运动向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的转变 5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