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考古学
考古学

考古学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阿尔奇浩夫斯基(А.В.Арциховский)著;徐褐夫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4
  • ISBN:
  • 页数:26 页
图书介绍:
《考古学》目录
标签:考古学 考古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研究范围和对象 1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10

一、中国文化的萌发期 11

二、中国文化的奠基期 15

三、中国文化的成熟期 19

四、中国文化的转化期 22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25

一、创造性与兼容性 25

二、延续性与内聚性 29

三、同一性与多样性 34

第四节 中国文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8

第五节 中国文化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39

第二章 上古神话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42

第一节 上古神话的产生与分类 42

一、上古神话的产生 42

二、上古神话的分类 45

第二节 上古神话的特点 47

第三节 神话与民族精神 52

第四节 神话与哲学 56

第五节 神话与宗教 58

第六节 神话与文学、艺术 62

第七节 神话与历史 67

第八节 神话与政治制度 71

第九节 神话与民俗 75

第十节 神话与科学、技术 78

第三章 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基础 83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演化 83

一、儒家学派的初建 83

二、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 91

三、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 93

第二节 道家思想的嬗变与墨家、法家思想的兴衰 98

一、道家思想的嬗变 98

二、墨家、法家的兴衰 104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 111

一、与政治伦理的紧密联系 111

二、唯物与辩证的思维传统 113

三、重视天人关系与人际关系 118

一、原始宗教的起源 121

第一节 原始宗教及其演变 121

第四章 宗教与传统文化 121

二、殷商卜筮与《周易》 124

三、前兆迷信与占梦术 127

四、谶纬迷信与占星术 129

第二节 道教的产生及其特点 132

一、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 132

二、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133

三、道教的特点 138

一、佛教的传入 141

第三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变和发展 141

二、佛教宗派的兴起和发展 143

三、中国佛教——禅宗 146

第四节 佛道二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51

一、佛道二教人生哲学的异同 151

二、佛道二教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 155

第五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161

第一节 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思维形式 161

一、八卦思维 161

二、混沌思维 165

三、太极思维 167

四、体用思维 170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 174

一、直觉与体悟 174

二、思辨与理性 177

第三节 古代中西思维方式之比较 182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 182

二、老子与赫拉克利特 190

三、墨家与亚里士多德 193

一、特异思维的内涵 196

第四节 特异思维与潜能发掘 196

二、古代特异思维概述 199

三、潜能开发及其意义 203

第六章 古代心理思想与自我修养 205

第一节 古代心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205

一、人贵论 205

二、形神论 208

三、性情论 210

四、主客论 213

五、知行论 215

一、先秦儒家的人格模式 217

第二节 传统的人格模式与理想追求 217

二、宋明理学的理想追求 220

第三节 传统的价值取向与国民心理 224

一、传统的价值取向 224

二、传统的国民心理 228

第四节 传统的修养之道 231

一、儒家的心性修养 231

二、道家的虚静导引 238

三、佛家的定慧双修 242

一、民俗的概念及其范围 246

第七章 民俗与传统文化 246

第一节 民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46

二、民俗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249

三、民俗的社会作用 249

第二节 中国民俗的产生及历史背景 253

一、中国民俗的产生 253

二、民俗产生的条件及背景 255

第三节 中国民俗的民族特点 261

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261

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所带来的民俗特点 265

三、实用性特点 267

第四节 民俗与其它文化现象的关系 269

一、民俗与文学 270

二、民俗与历史学 274

三、民俗与社会学的关系 275

第五节 移风易俗与社会进步 278

一、移风易俗与国家政治的关系 278

二、扬善弃陋,倡导社会主义新风俗 280

一、天人合一 286

第一节 古代艺术的美学追求 286

第八章 中国古代艺术精神 286

二、美善合一 290

三、情景合一 295

第二节 中国艺术美的形态特征 298

一、阳刚与阴柔 298

二、中和之美 303

第三节 古代审美意识的基本范畴 309

一、文与质 309

二、乐与悲 316

三、雅与俗 319

四、音与心 322

五、虚与实 325

六、动与静 327

第九章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 33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科学和技术的贡献 331

一、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331

二、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339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整体观 342

一、古代科技整体观的思想基础 342

二、古代科技整体观的长处与不足 345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 348

一、实用性与古代国家政治的关系 349

二、实用性的具体表现与相互关系 351

三、实用性与传统思维方式的关系 353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科技方法论 354

一、取象 比类 求故 355

二、辨合 符验 解蔽 358

三、观变 知常 明理 361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存在基础 365

一、地理环境 365

第十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365

二、人种、民族和人口因素 369

三、生产方式 373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 379

一、宗法制与国家政治结构 380

二、大一统政体和传统官制 384

三、身分制和等级制 389

第三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嬗变 396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危机 397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99

一、对传统文化落后论的分析与批判 405

第十一章 传统文化与两个文明建设 405

第一节 关于传统文化的评价概述 405

二、现代新儒学:传统与现代的契合 413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前景 419

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 419

二、传统文化的前景 421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425

一、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425

二、保持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430

后记 4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