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儒学与中国史学
儒学与中国史学

儒学与中国史学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凌云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60706835
  • 页数:480 页
图书介绍:
《儒学与中国史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孔子的史学思想 1

第一节 孔子史学思想产生的条件 1

第二节 孔子的史学思想 4

一、孔子与“六经” 4

二、孔子的历史观 5

三、孔子的史学观 7

第三节 孔子历史教育简论 16

第二章 战国时期的儒学和史学 18

第一节 《春秋》三传 18

一、三传与《春秋》经的关系 19

二、三传义、事、文比较述论 21

三、《春秋》三传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33

一、百家争鸣的基本形势及其实质 35

第二节 先秦诸子的史学思想和孔子观 35

二、诸子的史学思想 37

三、诸子的孔子观 49

四、诸子思想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51

第三章 经学与史学 53

第一节 秦与汉初的儒学及其与史学的关系 53

一、秦皇汉武之际儒学地位的变化 53

二、秦至汉初的儒学与史学的关系 57

第二节 董仲舒的新儒学及其对史学的影响 61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62

二、董仲舒的史学思想 63

三、董仲舒思想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66

第三节 司马迁的儒学思想及史学思想 67

一、司马迁的生平及其思想渊源 67

二、司马迁史学思想的儒家特色 72

一、两汉经学及其与史学的关系 89

第四节 儒家学说对史学的控制 89

二、经学控制下的史学 10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和史学 128

第一节 时代精神的新变化及儒学的地位 128

第二节 史学的大发展及其突出特点 136

一、史学的大发展 136

二、儒学影响下的史学的几个突出特点 141

第三节 史学思想的儒家特色 148

一、魏晋时期的史学思想 149

二、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 153

第五章 经学总结与史学总结 158

第一节 隋唐经学总结与史学总结的大格局 158

一、经学统一 158

二、设馆修史,统治者对史学的重视和控制 160

三、盛唐史学的重大成就 162

第二节 刘知几学术思想渊源 165

第三节 刘知几的史学总结 181

一、伟大的命世之作 181

二、系统的理论体系 185

三、优秀的史书编纂 192

四、深远的历史影响 195

第四节 杜佑及其《通典》 198

第五节 韩愈的道统论及柳宗元的历史观 205

一、韩愈的道统论 205

二、柳宗元的历史观 211

第六章 理学与史学 217

第一节 宋明理学与宋明史学的大趋势 217

一、从经学到理学 217

二、宋明史学的特色 227

第二节 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正统思想 233

一、司马光编撰《通鉴》的指导思想 233

二、《资治通鉴》的成就和影响 241

第三节 欧阳修的“春秋书法” 246

第四节 朱熹的理学和史学 254

第五节 李贽反理学的史学思想 264

一、李贽的生平 264

二、李贽反道学的哲学思想 268

三、李贽的史学思想 274

第七章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及乾嘉学术 278

第一节 黄宗羲及其史学 278

一、黄宗羲的生平 278

二、黄宗羲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279

三、黄宗羲的史学成就 281

第二节 顾炎武的经世学术 286

一、顾炎武的生平 286

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 288

三、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290

一、王夫之的生平 292

第三节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 292

二、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293

三、王夫之的史学思想 296

第四节 乾嘉学派和乾嘉史学 300

一、乾嘉学派 300

二、乾嘉史学 306

第八章 章 学诚的史学总结 311

第一节 章 学诚的生平 311

第二节 章 学诚的学术渊源 313

一、倾向于古化经学 314

二、宗陆王兼取程朱之长 317

三、继承浙东史学思想 322

第三节 章 学诚关于史家修养的理论贡献 326

一、引言 326

二、才 329

三、学 332

四、识 336

五、德 338

六、结语 342

第九章 儒学与史学的近代化 344

第一节 儒学与近代历史哲学 344

一、经学传统与近代社会历史观 345

二、摆脱儒家人伦观念的探索 357

第二节 儒学与近代史学价值观 365

一、道咸时期史学价值的新变化 367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史学的社会价值观 371

三、章 太炎的史学价值观 384

第三节 儒学与近代史学方法论 390

一、近代史学对历史编纂学的继承和维新 390

二、夏曾佑与《中国古代史》 397

三、乾嘉学风与近代考据之学 403

第四节 封建复古思潮对近代史学的影响 410

一、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旧史学的再批判 418

第十章 中国史学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41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发展 418

二、李大钊的史学 424

三、郭沫若的史学思想 435

四、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发展 441

第二节 毛泽东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 449

一、独具中国特色的唯物史观 450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454

三、关于总结历史遗产的科学观点 457

四、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461

第三节 资产阶级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464

一、梁启超对历史方法论思想的发展 465

二、胡适的史学理论及方法 469

三、顾颉刚与“古史辨派”的史学 474

后记 4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