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云,夏咏梅编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1911118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
《生物表面活性剂》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生物技术和表面活性剂工业 1

第一节 生物技术的发展 1

第二节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生物乳化剂的来源、分类 3

一、分类 4

二、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乳化剂及其生产菌 6

第三节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生物乳化剂的工业应用 7

一、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7

二、其它工业应用 9

第四节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生物乳化剂在食品和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11

一、经济性 12

二、毒理和生物降解 14

三、预测 16

参考文献 16

第二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 21

第一节 引言 21

第二节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和提纯 21

第三节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析方法 22

一、酯键和O-配糖键的鉴定 22

第四节 细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 24

三、脂肽的鉴定 24

二、含氨基酸类脂的鉴定 24

一、糖脂 25

二、含氨基酸类脂 34

三、憎水类蛋白 36

第五节 酵母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 37

一、含蛋白质脂 37

二、槐糖脂等 37

第六节 霉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 39

一、黑粉菌酸 39

二、甘露糖赤藓糖醇脂 40

一、溶解性 42

第七节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性质 42

第八节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物理性质 42

二、表面活性和界面活性 43

三、其它性能 45

参考文献 47

第三章 类脂前体的生物合成 51

第一节 引言 51

第二节 脂肪酸的全程生物合成 52

一、乙酰-CoA的来源 52

二、乙酰-CoA羧基化 53

三、脂肪酸合成酶(FAS) 54

四、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57

五、羟基酸、支链酸和其它脂肪酸的形成 59

第三节 从烷烃生物合成脂肪酸 61

一、正构烷烃的摄取 61

二、烃氧化机理 63

三、脂肪酸的去向 64

第四节 类脂的生物合成 66

一、中性类脂 66

二、磷脂 70

第五节 脂肪形成和代谢调节 72

三、其它类脂 72

一、培养条件对脂肪形成的影响 73

二、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中的代谢调节 76

参考文献 82

第四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 88

第一节 引言 88

第二节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合成 93

一、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的一般规律 93

二、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的调节 96

一、生长相关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 100

第三节 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100

二、控制下由生长细胞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 102

三、由休止细胞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 106

四、加入前体后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 108

第四节 产物提取 109

一、经典提取方法 109

二、随程提取方法 110

参考文献 112

第一节 憎水性和HLB 117

一、憎水性 117

第五章 HLB及微生物对石油采收率的影响 117

二、HLB 118

第二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9

一、实验材料 120

二、实验方法 120

第三节 实验结果 121

一、HLB与石油采收率 121

二、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与石油采收率 123

三、HLB与乳化 124

四、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与石油采收率 127

五、在一定HLB下助表面活性剂与石油采收率 128

六、在一定HLB下CGM、IPA、Bacillus sp.与石油采收率 131

第四节 小结 135

参考文献 136

第六章 MEOR技术 138

第一节 引言 138

一、常规采油方法(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 138

二、EOR技术(三次采油) 139

三、EOR的难题 140

四、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法EOR 141

第二节 两种MEOR方法 143

第三节 地下法MEOR方法 144

一、地下法MEOR的过程 144

二、地面法MEOR(Extra Situm MEOR) 144

一、地下法MEOR(In Situ MEOR) 144

二、地下法MEOR的机制 146

三、地下法MEOR的试验对象 152

四、地下法MEOR现场试验 153

五、地下法MEOR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155

六、小结 156

第四节 地下法和地面法MEOR之比较 156

一、物理因素 157

二、化学因素 158

三、生物学因素 160

四、地下法和地面法MEOR之比较 164

五、结束语 168

参考文献 168

第七章 胞外多糖型生物乳化剂 173

第一节 引言 173

第二节 Emulsan的发现与分离 175

一、原油的微生物降解 175

二、Emulsan的分离和提纯 177

三、Emulsan的定量分析 177

一、聚合物特性 178

第三节 Emulsan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78

二、粘度 179

三、结合阳离子的特性 180

第四节 Emulsan与烃类的相互作用 180

一、界面上的Emulsan 180

二、烃基质专一性 182

三、Emulsanosol 182

四、油-水界面上Emulsan的特性 183

五、Emulsanosol的失稳 185

第五节 与Emulsan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学 186

一、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RAG-1的英膜 186

二、释放Emulsan的休止细胞体系 188

三、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RAG-1在甘油三酯中生长 189

四、酯酶 191

五、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RAG-1的突变体 192

六、Emulsan的作用 194

七、微生物附着于憎水基质 195

第六节 其它聚合型生物乳化剂 196

一、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BD 4和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 BD 413产生的乳化剂 196

二、其它Acinetobacter sp.产生的乳化剂 197

因子 198

四、蓝藻细菌Phormidum J-1产生的乳化剂 198

三、P?domonas PG-1产生的乳化因子和?溶 198

五、Candida lipolytica产生的乳化剂 199

第七节 生物乳化剂的应用 199

一、重油输送 199

二、重质燃料乳状液的直接燃烧 200

参考文献 200

第八章 生物破乳剂 210

第一节 引言 210

第二节 生物破乳剂及生产菌的初步筛选 213

一、破乳能力的测试方法 213

二、生物多糖破乳剂 214

三、细菌作为破乳剂 218

一、试验方法 233

第三节 W/O乳状液的细菌破乳 233

二、破乳能力 234

三、各种参数对破乳的影响 236

四、细菌破乳剂与商品破乳剂的比较 241

第四节 O/W乳状液的细菌破乳 244

一、试验方法 244

二、破乳能力 245

三、生长条件对破乳的影响 248

四、对细菌破乳的评价 250

一、一般原理 251

第五节 细菌破乳的机理 251

二、絮凝 259

三、凝聚 260

四、影响细菌破乳速率的因素 264

五、细菌细胞表面的憎水性与破乳 265

六、小结 273

参考文献 274

缩写表 276

表面活性剂商品名一览表 281

菌名索引 2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