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西方哲学新论  上
西方哲学新论  上

西方哲学新论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春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043152X
  • 页数:464 页
图书介绍:
《西方哲学新论 上》目录

前言页 1

古希腊罗马哲学 1

一、“哲学”的本义和由来 2

二、哲学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3

三、古希腊哲学的一般特点 13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 15

第一节 米利都学派 16

一、泰勒斯 16

二、阿那克西曼德 21

三、阿那克西美尼 24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 26

一、毕达哥拉斯哲学的特点 27

二、数是万物的始基 28

三、数与对立面的统一与和谐 30

第三节 赫拉克利特 33

一、火是万物的始基 34

二、逻各斯 36

三、朴素辩证法 37

第四节 爱利亚学派 41

一、塞诺芬尼 41

二、巴门尼德 43

三、芝诺 48

四、麦里索 54

第五节 多元论哲学 56

一、恩培多克勒 56

二、阿那克萨哥拉 60

三、阿尔克劳 64

四、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 65

第六节 德谟克利特 70

一、原子 70

二、虚空 71

三、本质与现象 73

四、认识理论 73

第七节 智者学派 75

一、普罗泰戈拉 75

二、高尔吉亚 77

第二章 苏格拉底及其学派 84

第一节 苏格拉底 84

一、认识你自己 87

二、苏格拉底的方法 89

三、美德就是知识 99

四、苏格拉底之死 103

第二节 小苏格拉底学派 108

一、麦加拉学派 109

二、居勒尼学派 117

三、犬儒学派 121

第三章 柏拉图 123

第一节 理念论 124

一、什么是理念? 124

二、理念与特殊事物的关系 125

三、理念的种类 126

四、理念的性质 126

五、两个世界的关系 127

第二节 认识理论 135

一、回忆说 135

二、认识的过程 137

三、《巴曼尼得斯篇》 143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 180

第一节 对理念论的批判 181

第二节 哲学的研究对象 187

第三节 实体学说 188

第一节 伊壁鸠鲁 204

第五章 后亚里士多德哲学 204

第二节 斯多阿学派 206

一、顺从自然而生活 206

二、智慧的人 207

第三节 怀疑主义 208

一、什么是怀疑主义 209

二、基本观点 209

三、怀疑论的证据 210

第六章 古罗马哲学 218

第一节 卢克莱修 218

一、实体是永恒的 219

二、虚空是存在的 219

三、宇宙是无限的 220

四、对原子论的发展 221

一、塞涅卡 222

第二节 罗马斯多阿学派 222

五、怕死是愚蠢的 222

二、爱比克泰德 227

三、马可·奥勒留 228

第三节 普罗提诺 233

中世纪哲学 238

一、宗教问题 238

二、信仰与理解 244

第七章 共相与个别的争论 249

第一节 争论的起因 250

第二节 极端唯名论与极端唯实论 253

第三节 温和唯名论和温和唯实论 254

第四节 寻找共相与个别统一的新方向 256

第八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262

第一节 人文主义者关于人的学说 262

一、人性论 263

二、个人主义 269

一、库萨的尼古拉 273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 273

二、布鲁诺 280

近代哲学 303

第九章 英国经验论哲学 303

第一节 培根 303

一、知识就是力量 305

二、四种假相是人类认识真理的障碍 305

三、真正的科学方法 309

第二节 霍布斯 310

一、机械论的哲学观 310

二、时空与物质 312

第三节 洛克 313

一、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314

三、两种观念 317

二、观念的两个来源 317

四、实在的观念和虚幻的观念 320

五、关于知识 320

六、两种性质 322

第四节 贝克莱 324

一、存在就是被感知 324

二、物质的一切性质都存在于人的心中 328

第五节 休谟 330

一、观念论 331

二、因果关系是习惯性的联想 333

三、对休谟因果观的评价 339

第十章 大陆唯理念哲学 345

第一节 笛卡儿 345

一、笛卡儿的方法 346

二、我思故我在 346

三、观念论 350

第二节 斯宾诺莎 351

一、论哲学的目的和人生的目的 353

二、实体学说 355

三、观念论 358

四、知识的种类 361

五、人与自由 362

第三节 莱布尼茨 366

一、单子论 368

二、单子论中的朴素全息思想 372

三、认识理论 379

四、时空观 381

第十一章 德国古典哲学 385

第一节 康德哲学 386

一、康德哲学的出发点 387

二、本体论 389

三、认识理论 393

四、对康德哲学的评论 409

第二节 费希特哲学 414

一、知识学的第一原理:自我设定自身 416

二、知识学的第二原理:自我设定非我 418

三、知识学的第三原理:自我设定自我与非我的同一 420

第三节 谢林 427

一、绝对与自我 427

二、自然科学与先验哲学 434

三、先验哲学的演绎过程和构成环节 440

第四节 黑格尔 444

一、体系的结构 445

二、逻辑学三个部分中范畴的特点 447

三、关于绝对精神 448

四、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457

参考文献 460

导论:历史哲学的历史与现状 465

一、什么是历史哲学 465

二、历史哲学与历史学 467

三、历史哲学的作用 469

四、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地位和影响 471

五、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线索 475

第一章 马基雅维利:政治与人性 477

第一节 为王之道 479

一、建立国家的方式与统治方法 479

二、取得王位的方式与统治方法 481

三、军队的管理和使用 484

四、君主与道德 486

五、狮子与狐狸 488

六、君主应当怎样树立自己的威望? 490

七、如何对待大臣? 491

第二节 对政治非道德论的评价 492

第二章 维科:寻找历史的永恒规律 496

第一节 维科在历史哲学上的主要贡献 497

第二节 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499

第三章 孟德斯鸠:寻找历史和文化差异性的原因 524

第一节 人类兴衰的原因 525

一、罗马兴盛的原因 525

二、罗马灭亡的原因 529

第二节 人类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535

一、总的观点 535

二、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539

第四章 卢梭:历史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 550

第一节 人类思想史上普遍存在的历史退化论 550

第二节 由卢梭的观点所引出的问题 559

一、原始时代是否是“黄金时代”? 559

二、人类的不幸、灾难是否是社会造成的? 560

三、人是生而自由和平等的吗? 561

四、人类历史的进化与退化 563

第五章 康德:永久和平论 568

第一节 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569

第二节 自由与法律的根本精神是一致的 573

第三节 人是大自然的目的 574

第四节 永久和平论 579

一、实现国与国之间永久和平的先决条件 579

二、达到永久和平的正式条款 580

三、关于永久和平的秘密条款 583

第五节 政治与道德的一致性 583

第六章 黑格尔:历史是精神在时间中的展现 587

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三种态度 588

一、原始的历史 588

二、反省的历史 589

三、哲学的历史 591

第二节 理性主宰世界历史 591

第三节 世界历史的目的是自由 596

第四节 历史与道德 604

第五节 世界历史的进程 606

一、世界历史是一个由矛盾推动的发展过程 606

二、世界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特殊形态就是民族精神 607

三、历史发展的具体行程 610

第六节 对黑格尔历史观的评价 618

第七章 狄尔泰:历史为什么是可以理解的? 624

第八章 李凯尔特:历史科学为什么是可能的? 630

第一节 自然科学方法 631

第二节 文化科学方法 634

第九章 斯宾格勒:历史生命哲学 642

第一节 对传统历史哲学的批判 643

第二节 历史形态学的基本观点 646

第三节 文化是一个有机体 648

第四节 数学是一种艺术 653

第五节 外部宇宙的本质--空间 658

第六节 各种文化形态的特征 663

一、古典文化--阿波罗灵魂 663

二、西方文化--浮士德灵魂 664

三、阿拉伯文化--洞穴感受 670

四、埃及文化--路途感受 670

五、中国文化--道 671

六、俄罗斯文化--无限平板 671

第七节 科学文化观 671

第八节 城市·民族·男人与女人 682

第十章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689

第一节 克罗齐哲学的基本观点 690

第二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698

第十一章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706

第十二章 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 715

第一节 历史主义的基本观点 716

第二节 波普尔的反驳 721

第十三章 胡克:历史中的英雄 727

第一节 作为问题的英雄 727

第二节 对决定论的批判 730

第三节 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 734

第十四章 伽达默尔:效果历史观 739

结语:整体历史观 747

一、历史观的起点 747

二、历史创造的多层性 751

三、历史发展的多元性 754

四、历史本身是不可知的,所谓“历史”,只是我们的一种解释 757

五、历史学是逻辑学或语言学? 758

参考文献 7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