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2002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2002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2002中国金融发展报告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世敏,戴国强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497340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上海财经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2001年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年,本书就各金融领域如何面对入世后的压力,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2002年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展开预测。
《2002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目录

1 导论:我国金融业如何适应WTO规则和2002年展望 1

1.1 金融发展回顾与分析 1

1.1.1 2001年中国金融发展回顾 1

1.1.2 2001年货币市场的发展 2

1.1.3 2001年资本市场的发展 8

1.1.4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资金流动性 12

1.1.5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7

1.2 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的现实压力 25

1.2.1 加入WTO给银行业带来的压力 26

1.2.2 加入WTO给证券业带来的压力 28

1.2.3 加入WTO给保险业带来的压力 33

1.2.4 加入WTO给信托业带来的压力 36

1.2.5 加入WTO给租赁业带来的压力 38

1.2.6 加入WTO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其他压力 41

1.3 2002年我国金融业发展展望 42

1.3.1 货币市场展望 43

1.3.2 金融创新浪潮下的衍生品市场展望 54

1.3.3 银行业展望 58

1.3.4 保险市场展望 62

1.3.5 资本市场展望 63

2.1.1 2001年市场发展概况 67

2.1 2001年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综述 67

2 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分析和预测 67

2.1.2 同业拆借市场基本情况 68

2.1.3 回购交易的基本情况 69

2.1.4 现券交易的基本情况 70

2.1.5 机构融资和地区融资发展情况 71

2.2 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高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73

2.2.1 一级市场债券发行增加 73

2.2.2 市场建设成果累累 75

2.2.3 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78

2.2.4 会员积极主动交易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 80

2.3.1 2002年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预测 83

2.3 2002年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预测和建议 83

2.3.2 关于健全债券市场的两点构想 85

2.3.3 如休繁荣现券交易 89

2.3.4 市场需要货币市场基金 92

2.4 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预测和建议 94

2.4.1 2001年中国票据市场发展分析 94

2.4.2 2001年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原因透视 99

2.4.3 2002年中国票据市场发展预测和建议 105

3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 109

3.1.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110

3.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作用 110

3.1.2 利率市场化的作用 111

3.2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三个重要问题 113

3.2.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企改革 113

3.2.2 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货币市场 114

3.2.3 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货币工具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15

3.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117

3.3.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分析 117

3.3.2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 120

3.4 中国利率市场化展望 124

3.4.1 利率高层化的基本构想 125

3.4.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 127

3.4.3 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风险防范 128

4 中国资本市场在调整和规范中发展 130

4.1 中国资本市场回顾、分析和展望 130

4.1.1 2001年:中国股票市场大调整 130

4.1.2 股票市场热点评述 137

4.1.3 证券监管思路的转变 140

4.1.4 2001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141

4.1.5 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 150

4.1.6 置入WTO框架中的中国证券业 157

4.1.7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预测 162

4.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和预测 168

4.2.1 2001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分析 168

4.2.2 2001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 179

4.3 证券市场监管 202

4.3.1 证券监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202

4.3.2 健全法规体系 204

4.3.3 严肃查处违规案件 219

5 面对“入世”的外汇市场和外汇管理 226

5.1 2001年外汇市场运行分析 226

5.1.1 外汇交易分析 227

5.1.2 汇率走势分析 229

5.1.3 背景分析 232

5.1.4 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测 234

5.2 外汇管理的新发展 238

5.2.1 B股对本国个人投资者开放 238

5.2.2 允许企业在境外从事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239

5.2.3 放宽对外币存贷款利率的限制 239

5.2.4 出国留学允许购买一定量的外汇 240

5.2.5 调整外币管理政策 241

5.2.6 放宽中资企业开立外汇结算账户的标准 242

5.3 “入世”对我国外汇管理的影响 244

5.4 外汇管理的发展展望 248

5.4.1 完善外汇管理的法律体系 248

5.4.2 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 249

5.4.3 不断提高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程度 251

5.4.4 建立和完善外汇收支统计分析、监测及预警体系 253

6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创新和预测 256

6.1 2001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综述 256

6.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资产业务的创新 257

6.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258

6.2.2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拓展 262

6.2.3 零售业务的拓展与创新 264

6.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和创新 269

6.3.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历史状况与制度环境 269

6.3.2 中间业务运作模式的创新 272

6.3.3 其他中间业务的拓展与创新 280

6.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与创新 284

6.4.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理的创新 284

6.4.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困难和展望 288

6.5 2002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预测 289

6.5.1 加入WTO后中外银行竞争加剧及中资银行的对策 289

6.5.2 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 296

6.5.3 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合 301

6.5.4 新资本协议(神圣条约)的研究与实施准备 307

7 中国保险市场分析与预测 310

7.1 2001年中国保险市场回顾与2002年保费收入预测 310

7.1.1 2001年中国保险市场回顾 310

7.1.2 中国保险市场需求潜力分析与预测 326

7.2 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 332

7.2.1 保险公司投资于资本市场 332

7.2.2 保险公司上市融资 335

7.2.3 投资连接保险产品 338

7.3 中国保险市场监管 338

7.3.1 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339

7.3.2 保险信息披露制度 341

7.3.3 保险信用评级制度 343

7.4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350

7.4.1 监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必要性 350

7.4.2 我国现行规定及相关问题分析 351

7.5 银行保险 353

7.5.1 银行保险的内涵与作用 354

7.5.2 国内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355

7.5.3 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对策 357

7.6.1 网络保险 358

7.6 保险业务创新 358

7.6.2 寿险市场业务创新 361

7.6.3 产险市场业务创新 362

7.7 “9.11”事件对保险业的影响 365

7.7.1 对航空险市场的影响 365

7.7.2 对寿险及意外险市场的影响 366

7.7.3 对财产和责任险市场的影响 366

7.7.4 对再保险市场的影响 366

7.7.5 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367

7.8 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和对策 367

7.8.1 中国保险业的“入世”承诺 368

7.8.2 “入世”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 369

7.8.3 我国保险业的对策 371

7.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修订 374

7.9.1 修订《保险法》的有关建议 374

7.9.2 《保险法》的修订原则 374

7.9.3 《保险法》的修订内容 375

8 2001年货币政策回顾与2002年建议 377

8.1 2001年宏观经济形势述评 377

8.1.1 经济运行总体平衡,增长逐季回落 377

8.1.3 消费品零售额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增幅比2000年略有提高 379

8.1.2 工业生产增势减缓,效益增幅出现回落 379

8.1.4 投资需求增长快速,有效地拉动了内需 380

8.1.5 进出口增幅双双回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381

8.1.6 物价持续走低,通货紧缩压力依然存在 383

8.1.7 下岗职工人数减少,再就业率继续走低 384

8.1.8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财政收支结余逐月增加 384

8.2 2001年货币政策回顾 385

8.2.1 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货币供应量 385

8.2.2 运用信贷倾斜政策对经济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并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 386

8.2.3 注意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为利率市场化打下基础 386

8.2.6 兑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387

8.2.4 提高再贴现利率,规范票据市场的发展 387

8.2.5 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保证金融稳定 387

8.3 2001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388

8.3.1 对货币信贷运行中介变量的效应分析 388

8.3.2 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变量影响的效应分析 392

8.3.3 货币政策对目标变量影响的效应分析 395

8.4 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与货币政策建议 397

8.4.1 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397

8.4.2 2002年货币政策建议 403

参考文献 40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