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实用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8126724
- 页数:1542 页
第1篇 常用数据和资料 1
第1章 单位和量纲 1
1.1 单位表 1
1.2 计量单位换算 3
1.2.1 长度单位换算 3
1.2.2 面积单位换算 3
1.2.3 质量单位换算 4
1.2.4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4
1.2.7 压力、压强、应力单位换算 5
1.2.6 功率单位换算 5
1.2.5 功、能和热单位换算 5
1.2.8 温度换算公式 6
1.2.9 力单位换算 6
1.2.10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制单位制单位 7
1.2.11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7
第2章 电工图形及文字符号 7
2.1 常用电工图形符号 7
2.2 常用电工文字符号 12
2.2.1 电气设备常用基本文字符号 12
2.2.3 常用电气设备补充文字符号 15
2.2.2 常用辅助文字符号 15
2.3 二次回路数字标号及文字符号 17
2.3.1 项目种类的字母代码表 17
2.3.2 直流回路数字标号组 18
2.3.3 交流回路数字标号组 18
2.3.4 小母线文字标号组 19
2.3.5 电缆数字标号组 20
2.3.6 弱电二次回路小母线符号对照表 21
3.1.1 物理常数 22
3.1 常用物理量数据表 22
第3章 常用数据表 22
2.3.7 图纸幅面尺寸及图框格式 22
3.1.2 元素的物理性能 23
3.2 固体、液体、气体材料的性能 25
3.2.1 部分固体材料的机械性能 25
3.2.2 部分液体材料的性能 26
3.2.3 部分气体材料的性能 27
3.3 大气压力、温度与海拔高度关系 28
4.2.3 大气压力的影响 29
4.2.1 温度的影响 29
4.2.2 湿度的影响 29
4.1 环境条件 29
第4章 环境技术 29
4.2 环境影响 29
4.2.4 太阳辐射的影响 30
4.2.5 雨水的影响 30
4.2.6 雪、冰的影响 30
4.2.7 污秽空气的影响 30
4.2.8 机械力的影响 30
4.2.9 雷电的影响 30
4.3 自然环境条件分类和分级 30
4.4 应用环境条件分类和分级 31
4.5.1 环境试验的目的和分类 32
4.5 环境试验 32
4.5.2 人工模拟环境的试验 33
4.6 环境保护 33
4.6.1 环境防护的原则 33
4.6.2 环境防护措施 33
第5章 标准及标准化 34
5.1 标准的分级和代号 35
5.2 常用的电工标准目录 35
5.3 常用电工基本标准简介 35
5.3.1 标准电压GB156 35
5.3.3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GB762 36
5.3.2 安全电压GB3805 36
5.3.4 电气设备额定频率GB1980 37
5.3.5 电气常用图形符号GB4728.1~13 38
5.4 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 38
第2篇 电工基础及工业电子技术 40
第1章 电物理概念 40
1.1 原子和原子核 40
1.2 电荷与电磁场 40
1.2.1 电荷 40
1.2.2 电磁场 40
1.3.3 绝缘体 41
1.3.4 半导体 41
1.3.1 导体 41
1.3.2 第二类导体--电解液 41
1.3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41
1.4 热电子发射与电子运动 42
1.5 气体导电 42
1.5.1 辉光放电 43
1.5.2 弧光放电 43
1.5.3 火花放电 43
1.5.4 电晕放电 43
1.6.3 热电效应 44
1.6.2 压电效应 44
1.6 电磁效应 44
1.6.1 光电效应 44
1.6.4 电化学效应 45
第2章 电磁场 45
2.1 电磁场特性的物理量 45
2.1.1 电场强度 45
2.1.2 电力线 45
2.1.4 电位 46
2.1.5 电容率 46
2.1.3 电压 46
2.1.6 磁感应强度 47
2.1.7 真空磁导率 47
2.1.8 磁力线 47
2.1.9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力 48
2.1.10 两平行载流导线间的作用力 48
2.1.11 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力距 48
2.1.12 磁通量 49
2.1.13 磁场强度 49
2.1.14 磁屏蔽 49
2.2.1 电容 50
2.2 电容和电感 50
2.2.2 电感 51
2.3 交变电磁场 54
2.3.1 电磁感应 54
2.3.2 感应电动势 54
2.3.3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54
2.3.6 涡流损耗 55
2.3.7 电介质损耗与电介质击穿 55
2.3.5 磁滞损耗 55
2.3.4 电磁感应定律 55
2.3.8 集肤效应 56
2.3.9 静电屏蔽 56
2.3.10 电磁屏蔽 56
第3章 电路 56
3.1 直流电路 56
3.1.1 电路的组成 56
3.1.2 电路的物理量 56
3.1.3 电阻与电导 57
3.1.4 欧姆定律 58
3.1.7 电能与电功率 59
3.2 正弦交流电路 59
3.1.5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59
3.1.6 电源的串联与并联 59
3.2.1 正弦交流电流 60
3.2.2 交流电的有效值与平均值 60
3.2.3 正弦量的表示法 61
3.2.4 纯电阻、纯电感与纯电容电路中各量的关系 63
3.2.5 电阻、电感与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63
3.2.6 电路的谐振 64
3.2.7 功率和功率因数 66
3.2.8 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值互换 67
3.3.1 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 68
3.3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68
3.3.2 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 69
3.3.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70
3.3.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72
3.3.5 对称分量法 73
3.3.6 三相电路的功率 74
第4章 磁路 75
4.1 磁化过程 75
4.1.1 原始磁化曲线 75
4.1.2 磁滞回线 75
4.2.2 软磁材料 76
4.2.1 硬磁材料 76
4.1.3 基本磁化曲线 76
4.2 铁磁材料 76
4.2.3 矩磁材料 77
4.3 磁路的组成 77
4.3.1 磁路的形式 77
4.3.2 磁路的物理量与参数 77
4.3.3 交流磁路 78
5.1 电真空器件 79
5.2.1 热电子发射 79
5.2 电子发射 79
第5章 电真空器件 79
4.3.4 铁磁材料的损耗 79
5.2.2 光电发射 80
5.2.3 二次电子发射 80
5.3 电子管 80
5.3.1 电子管的类型与结构 80
5.3.2 整流管和特殊用途电子管 80
5.3.3 离子管 81
5.3.4 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82
5.3.5 电子束管 82
6.1 概述 83
第6章 半导体器件 83
6.2.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84
6.2 PN结基本原理 84
6.2.2 PN结的电容 85
6.2.3 PN结的击穿 85
6.3 半导体二极管 86
6.4 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 86
6.4.1 晶体管的放大原理 86
6.4.2 晶体管的三种基本接法 87
6.4.3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87
6.5.2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88
6.5 场效应晶体管 88
6.5.1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88
6.5.3 场效应晶体管使用 89
6.6 单结晶体管 89
6.6.1 单结晶体管的结构及其等效电路 89
6.6.2 单结晶体管的伏安特性 89
6.7 晶阐管 90
第7章 集成电路 90
7.1 概述 90
7.2.1 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参数 91
7.2 数字集成电路 91
7.2.2 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 92
7.2.3 MOS场效应管数字集成电路 92
7.3 模拟集成电路 93
第8章 其他电子元器件 93
8.1 传感元件 93
8.1.1 概述 93
8.1.2 光敏电阻 93
8.1.3 热敏电阻 94
8.1.4 磁敏元件 94
8.3.1 荧光数码管 95
8.2 压电晶体器件 95
8.3 显示器件 95
8.3.2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96
8.3.3 辉光数码管 96
8.3.4 液晶显示器 97
第9章 计算机 97
9.1 电子计算机的分类 97
9.2.2 计算机的软件 98
9.2.1 计算机的硬件 98
9.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98
9.1.4 微型机 98
9.1.2 大型机、中型机 98
9.1.1 巨型机 98
9.1.3 小型机 98
9.3 计算机的结构 99
9.3.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99
9.3.2 计算机的总线结构 100
9.4 计算机的特点 101
9.5 计算机的作用 101
9.6 计算机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102
9.7.2 外部存储器 103
9.7.3 显示系统 103
9.7 微机系统的主要部件 103
9.7.1 系统板(主机板) 103
9.7.4 打印机 104
9.8 计算机系统的供电 104
9.8.1 电源 104
9.8.2 照明 106
9.8.3 接地 106
9.9 抗干扰措施 107
9.9.1 抑制电源干扰 107
9.9.2 隔离与屏蔽 108
9.10.1 机房的基本要求 109
9.10 机房环境及维护 109
9.10.2 机房管理的主要问题 110
第3篇 电工材料 111
第1章 导电材料 111
1.1 导电金属的特性 111
1.2 铜的导电率 112
1.3 铜合金 113
1.4 铝 113
1.5 铝合金 113
1.7.1 电磁线分类 114
1.6 复合导体 114
1.7 电磁线 114
1.7.2 各类电磁线的特点和用途 115
1.8 电碳制品 118
1.9 触头材料 118
1.10 熔体材料 121
1.11 热双金属片 121
第2章 半导体材料 122
2.1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122
第3章 磁性材料 123
3.1 磁性材料分类 123
2.2 元素半导体 123
3.2 软磁材料 124
3.2.1 纯铁、铸铁及碳钢 124
3.2.2 低碳钢片 124
3.2.3 硅钢片 124
3.2.4 铁镍合金 125
3.3 永磁材料 126
3.3.1 永磁材料特性 126
3.3.2 永磁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126
3.4 非晶态磁性材料 127
第4章 绝缘材料 127
4.1 气体绝缘材料 127
4.1.1 天然气体绝缘材料 127
4.2.1 矿物油 128
4.2.2 合成绝缘液体 128
4.1.2 合成气体绝缘材料 128
4.2 液体绝缘材料 128
4.3 绝缘纸 129
4.3.1 纤维索纸 129
4.3.2 合成纤维纸 129
4.4 绝缘漆及树脂 129
4.4.1 浸渍漆 129
4.5.1 漆绸、漆布和玻璃漆布 130
4.6.1 粘带 130
4.6 粘带和复合箔 130
4.5.3 无纬绑扎带 130
4.5.2 漆管 130
4.4.3 覆盖漆和硅钢片漆 130
4.5 浸渍纤维材料 130
4.4.5 熔敷粉末 130
4.4.4 灌注胶和浇铸胶 130
4.4.2 电磁线漆 130
4.8.1 酚醛塑料 131
4.8.2 氨基塑料 131
4.8 热固性塑料 131
4.8.3 耐热塑料 131
4.9 热塑性塑料 131
4.9.1 电工用塑料 131
4.7.3 覆铜箔层压板 131
4.7.2 层压管、棒 131
4.7.1 层压板 131
4.7 层压制品 131
4.6.2 复合箔 131
4.9.2 电缆用塑料 132
4.10 云母及云母制品 132
4.10.1 云母 132
4.10.2 云母制品 132
4.12.2 合成橡胶 133
4.12.1 天然橡胶 133
4.12 电工用橡胶 133
4.11 电工薄膜 133
4.13 无机绝缘材料 134
4.13.1 石棉 134
4.13.2 电工玻璃 134
4.13.3 陶瓷 134
第4篇 电工仪表和电气测量 135
第1章 电工仪表基本知识 135
1.1 对电工仪表的基本要求 135
1.2 电工仪表的分类 135
1.2.1 指示仪表 135
1.3 电工仪表的标志 136
1.2.5 扩大量程装置和变换器 136
1.4 电工仪表的型号 136
1.2.3 数字仪表和巡回检测装置 136
1.2.2 比较仪器 136
1.2.4 记录仪表和示波器 136
第2章 电工仪表的基本原理 138
2.1 磁电系仪表 138
2.1.1 结构 138
2.1.2 工作原理 139
2.1.3 应用 140
2.2 电磁系仪表 140
2.2.2 工作原理 141
2.2.3 应用 141
2.2.1 结构 141
2.3 电动系仪表 142
2.3.1 结构 142
2.3.2 工作原理 143
2.3.3 应用 143
2.4 静电系仪表 143
第3章 电工仪表的使用 144
3.1 仪表的误差和准确度 144
3.1.1 测量误差的表达形式 144
3.1.2 电工仪表的准确度 144
3.2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 145
3.2.1 电流电压的测量 145
3.2.2 电功率的测量 148
3.2.3 功率因数的测量 149
3.3 电能计量 150
3.3.1 感应式电度表 150
3.3.2 电度表的误差曲线 152
3.3.3 电度表的接线方式 153
3.3.4 平均功率因数换算 154
3.3.5 三相无功电能表 154
3.3.6 最大需量表 157
3.3.7 多费率电能表 157
3.4.3 电能计量允许的二次压降 158
3.5 电阻的测量 158
3.4 测量仪表与互感器的配合 158
3.4.2 电能计量、互感器精度的选择 158
3.4.1 常用测量仪表与互感器的配合 158
3.5.1 直流单臂电桥 159
3.5.2 直流双臂电桥 160
3.5.3 兆欧表 161
3.5.4 接地电阻测量仪 163
第4章 数字仪表和电子仪器 164
4.1 数字频率计 164
4.2 电缆故障测试仪 165
4.4 定点仪 169
4.3 路径仪 169
4.5 示波器的使用 170
第5篇 电机 172
第1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 172
1.1 型号、结构和用途 172
1.1.1 型号 172
1.1.2 国际标准代号 173
1.1.3 异步电动机结构 175
1.1.4 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 175
1.1.6 常用异步电动机代号、性能及用途 176
1.1.5 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176
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179
1.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179
1.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181
1.2.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182
1.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修 183
1.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维护 183
1.3.2 电动机故障处理 184
1.3.3 电动机的检修周期及内容 188
2.2 分类 189
2.1 概述 189
第2章 单相异步电动机 189
2.3 型号与系列 190
2.4 结构特点 190
第3章 同步电机 191
3.1 用途和特征 191
3.2 分类和结构 192
3.3 同步电动机的铭牌 193
3.3.1 型号 193
3.3.2 额定参数 193
3.4 同步电动机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93
4.1.2 直流电动机的供电电源 196
4.2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196
第4章 直流电动机 196
4.1.1 直流电动机的用途和运行环境要求 196
4.1 概述 196
4.2.1 主磁极 198
4.2.2 换向磁极 198
4.2.3 电枢铁心 198
4.2.4 绕组和绝缘 198
4.3.1 Z4系列小型直流电动机 199
4.3 直流电动机的分类及型号 199
4.2.6 端盖和轴承 199
4.2.5 换向器 199
4.2.7 滑动轴承 199
4.3.2 Z系列中型直流电动机 200
4.3.3 ZZJ-800系列轧机辅传动直流电动机 201
4.3.4 ZD系列大型直流电动机 201
4.4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和调速 202
4.4.1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202
4.4.2 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202
4.4.3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203
4.5.2 换向问题及其故障原因分析 206
4.5 直流电动机的使用维护和常见故障 206
4.5.1 安装和使用 206
4.5.3 换向器维护和故障 209
4.5.4 电刷日常维护和磨损过快原因 210
4.5.5 绕组维护和干燥处理 211
4.5.6 轴承的维护 211
第5章 特殊用途电动机 211
5.1 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 211
5.1.1 结构 212
5.2.1 分类 213
5.2 防爆电动机 213
5.1.2 使用注意事项 213
5.2.2 结构 214
5.2.3 使用与维护 215
5.3 三相换向器变速异步电动机 216
5.3.1 用途与分类 216
5.3.2 结构 216
5.3.3 使用与维护 217
6.1 异步电动机试验 218
第6章 电机试验 218
6.1.1 一般检查 219
6.1.2 绝缘电阻测定 219
6.1.3 直流电阻测定 219
6.1.4 耐压试验 220
6.1.5 匝间绝缘试验 220
6.1.6 转子开路电压的测定 220
6.1.7 空载试验 220
6.1.8 短路试验(堵转试验) 221
6.2.1 试验项目 222
6.2.2 试验前的检查 222
6.2 直流电机试验 222
6.1.9 超速试验 222
6.2.3 试验方法 223
6.3 同步电机试验 228
6.3.1 绕组在实际冷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 228
6.3.2 空载特性的测定 228
6.3.3 稳态短路特性的测定 229
6.3.4 电枢绕组匝间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229
6.3.5 电机绕组绝缘交流介电强度试验 229
6.3.6 绕组对机壳及其相互间绝缘电阻测定 230
6.3.7 超速试验 231
第6篇 电气设备 232
第1章 概述 232
1.1 高压电器 232
1.2 低压电器 233
1.3 成套开关设备 233
第2章 电力变压器 233
2.1 分类 233
2.2 技术数据 235
2.2.1 相数和额定频率 236
2.2.2 额定电压、额定电压组合和额定电压比 237
2.2.3 额定容量 237
2.2.5 绕组联结组标号 239
2.2.4 额定电流 239
2.2.6 分接范围(调压范围) 243
2.2.7 空载电流、空载损耗和空载合阐电流 244
2.2.8 阻抗电压和负载损耗 244
2.2.9 效率和电压调整率 245
2.2.10 温升和冷却方式 245
2.2.11 绝缘水平 247
2.2.12 短路电流 249
2.2.13 性能数据的允许偏差 250
2.3 技术标准 251
2.4 技术要求 252
2.5 分接开关及其使用 254
2.5.1 无励磁分接开关 254
2.5.2 有载分接开关 255
2.6 变压器外部结构 258
2.7 交接试验、验收与试运行 260
2.7.1 交接验收 260
2.7.2 交接试验 261
2.7.3 试运行 262
2.8 变压器标准技术数据 263
2.8.1 10kV 50Hz三相双绕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标准技术数据 263
2.8.2 35kV50Hz三相双绕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标准技术数据 265
2.8.3 S7-10KV及以下系列低损耗电力变压器的技术数据 266
2.8.4 S9-10KV及以下系列低损耗电力变压器的主要技术数据 267
2.9 干式变压器 269
2.9.1 干式变压器类型 269
2.9.2 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 269
第3章 互感器 271
3.1 互感器的作用 271
3.2 互感器的分类 271
3.2.1 互感器的分类 271
3.2.2 非常规互感器的分类 272
3.3.2 工作原理 273
3.3 电压互感器 273
3.3.1 型号 273
3.3.3 标准准确级及误差极限 274
3.3.4 铁磁谐振 274
3.3.5 常用电压互感器的型式 275
3.4 电流互感器 286
3.4.1 型号 286
3.4.2 工作原理 286
3.4.3 标准准确级及误差限值 287
3.4.4 常用电流互感器的型式 289
3.5.1 工作原理 305
3.5 零序电流互感器 305
3.5.2 常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型式 307
3.6 互感器的运行 309
第4章 调压器 311
4.1 概述 311
4.1.1 特点与用途 312
4.1.2 型号说明 313
4.2 接触调压器 313
4.2.1 原理与结构 313
4.2.3 TDGC、TSGC系列TD1、TD2型干式接触调压器 314
4.2.2 主要技术数据 314
4.2.4 使用与维护 315
4.3 感应调压器 315
4.3.1 工作原理 316
4.3.2 主要技术数据 316
4.3.3 使用与维护 317
4.3.4 常用感应调压器型式 317
4.4 移圈调压器 324
4.4.1 结构 324
4.4.2 主要技术数据 325
4.5.2 主要技术数据 326
4.5 磁性调压器 326
4.5.1 工作原理与结构 326
4.6 自动调压器 327
4.6.1 工作原理与结构 327
4.6.2 主要技术数据 327
4.6.3 常用自动调压器型式 329
第5章 电抗器 331
5.1 电抗器分类 331
5.2.1 用途和特点 332
5.2.2 结构特征 332
5.2 空心式电抗器 332
5.2.3 额定值与规格 333
5.2.4 使用与维护 333
5.3 铁心式电抗器 334
5.3.1 类型与用途 334
5.3.2 并联电抗器 334
5.3.3 消弧线圈 335
5.4 饱和电抗器和自饱和电抗器 337
5.4.1 扼流式饱和电抗器 337
6.1 概述 338
6.1.1 高压开关的作用 338
第6章 高压开关设备 338
5.4.2 自饱和电抗器 338
6.1.2 电力系统对高压开关设备的要求 339
6.1.3 高压开关设备分类 340
6.1.4 高压开关设备的组成 340
6.1.5 主要技术参数 341
6.2 交流电弧的特征和熄灭原理 342
6.2.1 气体电弧 342
6.2.2 真空电弧 345
6.3.2 绝缘要求 346
6.3.1 绝缘分类 346
6.3 高压开关设备绝缘 346
6.3.3 绝缘特点 347
6.4 载流导体与电接触 349
6.4.1 载流导体发热及允许温升 349
6.4.2 电接触 351
6.5 断路器 354
6.5.1 断路器的分类及特点 354
6.5.2 油断路器 356
6.5.3 六氟化硫(SF6)断路器 361
6.5.4 常用SF6断路器型式 362
6.5.5 真空断路器 367
6.5.6 常用真空断路器型式 374
6.6 隔离开关 381
6.6.1 用途与分类 381
6.6.2 型号 381
6.6.3 结构特点 382
6.6.4 安装与运行 382
6.6.5 常用隔离开关型式 383
6.7 负荷开关 397
6.7.1 分类与特点 397
6.7.2 型号 398
6.7.3 常用负荷开关型式 398
6.8 高压熔断器 401
6.8.1 型号 402
6.8.2 分类 402
6.8.3 常用高压熔断器型式 402
6.8.4 高压熔丝 412
第7章 低压电器 414
7.1 概述 414
7.1.1 低压电器的分类与用途 414
7.1.2 低压电器的全型号表示法及代号含义 417
7.1.3 低压电器的正常工作条件 419
7.1.4 低压电器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420
7.1.6 低压电器的正确选用 423
7.1.5 低压电器的结构要求 423
7.2.1 HD11、HD12、HD13、HD14系列刀开关,HS11、HS12、HS13系列刀形转换开关 424
7.2 刀开关 424
7.2.2 HR3系列熔断器式刀开关 436
7.3 组合开关 438
7.4 负荷开关 451
7.5 (低压)断路器 457
7.5.1 分类 457
7.5.2 动作原理和主要技术要求 458
7.5.3 断路器脱扣器 459
7.5.4 断路器的选用 462
7.5.6 常用塑壳式断路器型式 464
7.5.5 断路器型号 464
7.5.7 常用框架式断路器型式 494
7.6 漏电保护器 518
7.7 接触器 524
7.7.1 接触器的分类 524
7.7.2 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指标 525
7.7.3 接触器的型号 528
7.7.4 接触器的选用 528
7.7.5 常用交流接触器型式 529
7.7.6 常用直流接触器型式 572
7.8 起动器 578
7.8.1 起动器分类及型号 579
7.8.2 起动器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81
7.8.3 起动器的选用 583
7.8.4 热继电器 583
7.8.5 常用起动器型式 586
7.9 低压熔断器 638
7.9.1 熔断器分类 638
7.9.2 熔断器主要特征 639
7.9.3 熔断器一般设计 639
7.9.5 自复熔断器 642
7.9.4 快速熔断器 642
7.9.6 熔断器的选用 643
7.9.7 常用熔断器 644
第8章 电力电容器 679
8.1 电力电容器的分类和用途 679
8.2 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682
8.2.1 电容器的电容 682
8.2.2 电容器的储能 683
8.2.3 电容器的无功功率和功率损耗 683
8.2.4 电容器的储能因数 683
8.3.2 介质的损耗 684
8.3 电力电容器的介质 684
8.3.1 介质的极化和介电系数 684
8.3.3 介质的耐电强度 685
8.3.4 局部放电和介质的老化 685
8.3.5 介质材料 686
8.4 电力电容器的使用 687
8.5 移相电容器 691
8.5.1 移相电容器工作原理 691
8.5.2 型号说明 691
8.5.4 结构 692
8.5.5 常用移相电容器 692
8.5.3 使用条件 692
8.6 串联电容器 695
第9章 绝缘子 695
9.1 分类 695
9.2 绝缘子的性能要求 696
9.3 高压线路用绝缘子 698
9.4 电站瓷绝缘子 710
9.5 低压线路用瓷绝缘子 726
第10章 直流电源设备 732
10.1 概述 732
10.2.1 半导体整流设备 733
10.2 直流电源种类 733
10.2.2 汞弧整流器 734
10.2.3 直流发电机 734
10.2.4 蓄电池 735
10.3 蓄电池类别 735
10.3.1 铅蓄电池 735
10.3.2 碱性蓄电池 738
10.3.3 蓄电池的选择和使用 741
10.4 直流操作电源 742
10.4.1 直流操作电源的类型及其比较 742
10.4.2 工矿企业变电所常用直流操作电源 743
10.4.3 常用直流电源屏 746
第11章 电线电缆 763
11.1 裸导线 763
11.1.1 裸单线 763
11.1.2 普通绞线 764
11.1.3 组合绞线 766
11.1.4 导线截面的确定 768
11.1.5 架空导线的安装及使用 769
11.2 铜铝母线 769
11.3 电力电缆 770
11.3.1 电力电缆分类 771
11.3.2 常用电力电缆的类型 771
11.4 电力电缆的选用要求 773
11.5 常用电力电缆 774
11.6 电力电缆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校正 788
11.7 建筑安装用电线电缆 789
11.8 电力电缆附件 796
11.8.1 35kV及以下电缆终端 796
11.8.2 电缆连接盒 808
第12章 成套配电装置 811
12.1 高压成套配电装置 811
12.1.1 高压成套配电装置设计特点 812
12.1.3 手车式成套配电装置的结构设计 814
12.1.2 固定式成套配电装置的结构设计 814
12.2 常用高压成套配电装置型式 815
12.2.1 固定式高压成套配电装置 816
12.2.2 手车式高压成套配电装置 822
12.2.3 HXGN□-10环网单元 829
12.3 低压成套配电装置 832
12.3.1 电气特性 833
12.3.2 温升特性 834
12.3.3 一般选用原则 835
12.4 常用低压成套配电装置 836
12.4.1 固定式低压成套装置 837
12.4.2 抽出式低压配电柜 844
12.5 动力配电箱 856
12.6 照明配电箱 859
12.7 电度表箱 868
12.8 组合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 870
第1章 概述 872
1.1 电力网构成 872
1.1.1 电力系统、电力网 872
1.1.2 构成大型电力系统的优点 872
第7篇 电力网 872
1.1.3 电力生产的特点 873
1.2 电力负荷及负荷分类 874
1.2.1 电力负荷 874
1.2.2 按电力系统中负荷发生时间对负荷分类 875
1.2.3 用电负荷分类 875
1.3 供电质量 876
1.3.1 电能质量 876
1.3.2 供电可靠性 877
1.5 电力网的结线方式 878
1.4 电力网标准电压 878
1.6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 879
1.7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 880
1.7.1 无功电源和无功负荷 880
1.7.2 无功补偿及其装置 881
1.7.3 补偿装置与电力网的连接 881
1.7.4 调相机、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最大容性无功量的确定原则 883
1.7.5 串联补偿装置 886
1.8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887
1.9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888
1.9.1 过电压及其影响 888
1.9.2 大气过电压保护 889
1.9.3 内部过电压的限制措施 898
1.9.4 绝缘配合 898
2.1 概述 899
第2章 架空电力线路 899
2.2 送电线路的输送能力 900
2.2.1 按导线允许持续发热条件决定输送能力 900
2.2.2 按线路允许电压损失条件决定输送能力 900
2.2.3 按线路允许电力损失与电能损失确定输送能力 901
2.3 送电线路的结构 902
2.3.1 导线和避雷线 902
2.3.2 线路绝缘配合与绝缘子选用 902
2.3.3 金具 903
2.3.4 杆塔与基础 904
2.3.5 架空线路的电气安全距离 907
2.4.2 线路电阻的计算 909
2.4.3 线路电抗的计算 909
2.4 架空线路的电气参数 909
2.4.1 架空线路基本参数 909
2.4.4 线路电纳的计算 910
2.4.5 线路电导的计算 911
2.5 架空电力线路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911
2.5.1 架空电力线路的功率损耗 911
2.5.2 架空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 913
2.6 架空电力线路的电压降和电压损失 914
2.7.2 导线截面的选择方法 916
2.7 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截面选择 916
2.7.1 选择导线截面的基本原则 916
第3章 电力电缆线路 920
3.1 概述 920
3.2 电缆的载流量和电缆截面的确定 921
3.2.1 电力电缆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921
3.2.2 电力电缆短时允许负载电流 925
3.2.4 电缆截面的确定 926
3.2.3 电缆允许短路电流 926
3.3 电缆线路的敷设 927
3.3.1 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 927
3.3.2 电缆线路敷设一般要求 929
3.3.3 电缆终端和连接盒的安装要求 933
3.3.4 电缆线路的试验 933
第4章 配电网 934
4.1 概述 934
4.2 架空配电线路 935
4.2.1 配电线路的导线最小截面 935
4.2.2 导线的排列 936
4.2.3 架空配电线路的档距 936
4.2.4 配电线路的杆型 937
4.2.5 架空配电线路的电气安全距离 940
4.2.6 架空绝缘导线线路 943
4.2.7 接户线 944
4.2.8 配电变压器台 945
第5章 变电所 947
5.1 概述 947
5.2 变电所主结线 947
5.3 变电所一次电气设备 949
5.3.1 主变压器 949
5.3.2 并联电抗器 950
5.3.3 高压断路器 950
5.3.4 隔离开关 951
5.3.5 电流互感器 951
5.3.6 电压互感器 952
5.3.7 消弧线圈 952
5.3.8 导体和绝缘子 952
5.3.10 避雷器 953
5.3.9 电力电容器 953
5.4 变电所的布置方式 954
5.4.1 布置原则 954
5.4.2 变电所建筑物 954
5.4.3 配电装置型式 956
5.4.4 配电装置安全净距 957
5.4.5 变电所的其他要求 960
5.5 变电所的二次系统 963
5.5.1 概述 963
5.5.2 二次回路接线图 963
5.5.3 二次回路编号与设备标志 964
5.5.4 信号装置 967
5.5.5 继电保护 968
5.5.6 变配电所的微机实时监控系统 976
5.5.7 电气测量与绝缘监视 977
第8篇 用电设备 982
第1章 电力机械设备 982
1.1 电动机的应用 982
1.1.1 电动机的应用范围 982
1.1.2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983
1.1.3 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985
1.1.4 电动机的保护和控制 985
1.1.5 变频调速 992
1.1.6 改善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993
1.2 泵与风机 994
1.2.1 泵 994
1.2.2 风机 995
1.3 起重机与输送机 997
1.3.1 起重机 997
1.3.2 输送机 999
1.4 机加工设备 1000
1.4.1 机床 1000
1.4.2 数控机床 1003
1.5 手持电动工具 1003
1.6 矿山机械 1008
1.6.1 矿用挖掘机 1008
1.6.2 矿用自卸车 1009
1.6.3 矿井提升机 1010
第2章 工业电炉 1011
2.1 炼钢电弧炉 1011
2.2 埋弧炉 1015
2.3 感应炉和感应加热设备 1016
2.4.1 电阻炉的加热原理和分类 1020
2.4 电阻炉 1020
2.4.2 普通电阻炉 1021
2.4.3 控制气氛电阻炉 1023
2.4.4 盐浴炉 1024
2.4.5 直接加热式电阻炉 1025
2.4.6 红外线电阻炉 1026
2.4.7 电阻炉的供电与温度控制 1028
2.4.8 电阻炉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 1029
2.5 真空电炉 1030
2.6 电子束熔炼炉 1031
2.7 电渣炉 1031
2.8 等离子炉 1032
第3章 电焊机 1032
3.1 电焊机的基本类型 1033
3.2 电焊机的特点及用途 1034
3.3.1 弧焊电源的电气参数 1036
3.3 各类弧焊电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036
3.3.2 弧焊电源的特性 1037
3.3.3 弧焊电源设备 1038
3.3.4 其他焊接电源 1039
3.4 电焊机用电的特点及对电压的要求 1042
3.5 电焊机的供电方式 1043
3.6 电焊机电源串、并联运行 1043
第4章 电化学应用 1044
4.1 电化学的应用 1044
4.2 电解 1044
4.3 电解精炼与提取 1045
4.4 水溶液的电解 1046
4.4.1 水的电解 1046
4.4.3 电解合成 1047
4.4.2 电解制取氯碱 1047
4.4.4 电渗析 1048
4.5 电镀 1048
第5章 日用电器 1052
5.1 日用电器的分类 1052
5.2 制冷 1052
5.2.1 制冷的基本原理 1052
5.2.2 压缩式制冷系统 1053
5.2.3 制冷剂与冷媒 1054
5.2.4 制冷系统中的主要部件 1054
5.2.5 家用电冰箱 1056
5.3 空气调节 1059
5.3.1 湿度和温度 1059
5.3.2 空气调节对温、湿度的要求 1059
5.3.3 空调系统的组成 1060
5.3.4 空调系统的设备配置方式 1061
5.4 其他日用电器 1064
5.4.1 洗衣机 1064
5.4.2 吸尘器 1066
5.4.3 微波电灶 1066
5.4.4 电饭锅 1066
5.4.5 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1066
5.4.6 静电复印 1067
第6章 电照明 1067
6.1 光的基本参数 1067
6.2 电光源 1069
6.2.1 白炽灯 1070
6.2.2 卤钨灯 1070
6.2.3 荧光灯 1071
6.2.4 高压汞灯 1073
6.2.5 金属卤化物灯 1074
6.2.6 钠灯 1076
6.2.7 氙灯 1077
6.2.8 光源性能的比较 1078
6.3 照明器 1079
6.4 工厂照明 1082
6.4.1 照明质量 1082
6.4.2 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 1083
6.4.3 照明供电 1083
6.4.4 照度及其测量 1085
第7章 电梯 1088
7.1 电梯的种类与控制要求 1088
7.2 电梯传动与调速系统 1090
7.3 电梯群控管理 1092
7.4 自动扶梯 1092
8.1 概述 1094
8.2 电力牵引的用途及其机车分类 1095
8.3 电力牵引供电 1096
8.4.1 直流牵引变电所 1099
8.4.2 交流牵引变电所 1099
8.4 牵引变电所 1099
8.4.3 开闭所、分区亭和自耦变压器所 1101
8.4.4 回流与接地 1102
1.1 概述 1103
第1章 总则 1103
1.2 设计原则 1103
第9篇 工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 1103
1.3 设计要求 1108
1.3.1 设计深度 1108
1.3.2 设计说明内容 1109
1.3.3 设计计算 1110
1.3.4 施工图设计 1110
1.4 供、配电设计的原始资料 1112
2.1 负荷分级 1113
2.2 重要负荷的分类与级别 1113
第2章 工业企业及民用建筑电力负荷 1113
2.3 供电要求 1117
2.4 负荷计算 1118
2.4.1 负荷计算的内容、目的和计算方法 1118
2.4.2 设备功率的确定 1119
2.4.3 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 1119
2.4.4 利用系数法计算负荷 1122
2.4.5 单位面积功率法和单位指标法计算负荷 1126
2.4.6 单相负荷计算 1127
2.4.7 尖峰电流的确定 1128
2.4.8 功率损耗计算 1128
3.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130
3.1 概述 1130
3.2.1 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 1130
3.2.2 安装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1130
第3章 无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补偿 1130
2.4.9 年电能消耗量计算 1130
第4章 高压供电系统 1137
4.1 一般规定 1137
4.2 高压配电系统 1138
4.2.1 电压选择 1138
4.2.2 配电方式 1139
4.3 35kV~10(6)kV变配电所 1140
4.3.1 变压器选择 1140
4.3.2 变配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1141
4.3.3 变配电所所用电源 1143
第5章 低压配电系统 1150
5.1 电压选择 1150
5.2 低压配电系统制式选择 1151
5.3 系统接地的型式选择 1151
5.4.1 基本原则 1152
5.4.2 常用低压电力配电系统 1152
5.4 低压电力配电系统 1152
5.5 照明配电系统 1153
5.5.1 基本原则 1153
5.5.2 电压选择 1154
5.5.3 常用照明配电系统 1154
5.6.1 变压器选择 1156
5.6.2 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选择 1156
5.6 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1156
5.6.3 低压配电系统 1157
5.7 影剧院的供配电系统 1158
5.7.1 供电系统 1158
5.7.3 配电要求 1159
5.8 医疗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1159
5.7.2 电源变压器的选择 1159
第6章 用户自备应急电源 1160
6.1 概述 1160
5.9 商住楼配电系统 1160
6.2.1 类型选择 1161
6.2.2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容量的计算 1161
6.2 柴油发电机组型号和规格选择 1161
6.2.3 应急发电机组机房要求 1162
7.1 线路敷设 1163
7.1.1 配线方式 1163
第7章 电气线路 1163
7.1.2 电缆线路 1169
7.1.3 厂区架空配电线路 1174
7.2 导线和电缆截面的计算 1176
7.2.1 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1176
7.2.2 按机械强度允许的导线最小截面 1177
7.2.3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1178
7.2.4 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 1178
第8章 住宅、办公及科研建筑电气设计 1180
8.1 多层住宅的电气设计 1180
7.2.5 线路的电阻及电抗参数 1180
8.2 高层住宅的电气设计 1182
8.3 高层住宅的供配电 1186
8.4 高层办公楼的供配电 1187
8.5 高层科研楼的供配电 1188
8.6 高层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 1189
第9章 高层旅游宾馆、饭店建筑电气供电设计 1192
9.1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 1192
9.2 供配电系统 1193
9.3 空调与动力 1196
9.4 电气照明 1200
10.1 短路电流计算 1202
10.1.1 概述 1202
第10章 短路电流计算及高压设备选择 1202
10.1.2 短路电流常用计算式 1203
10.1.3 计算图表 1205
10.1.4 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1216
10.1.5 电网电容电流的计算 1216
10.2 高压设备选择及短路电流的校验 1217
10.2.1 概述 1217
10.2.2 计算图表 1219
11.1 总则 1221
11.2 设计程序 1221
第11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1221
11.3 建筑物分类和耐火等级 1222
1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1223
11.5 探测器种类与性能 1225
第12章 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 1228
12.1 建筑物的防雷 1228
12.2 建筑物防雷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 1233
12.2.1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1233
12.2.2 架空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1233
12.2.3 建筑物防雷装置 1233
12.3 接地保护与接地装置 1234
12.4 接地体系统 1237
12.5 接地电阻计算 1239
12.5.1 计算接地电阻所需的基础资料 1239
12.5.2 工频接地电阻计算 1241
12.5.3 冲击接地电阻计算 1247
12.6 高阻区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1247
12.7 特殊接地 1249
12.7.1 电子设备接地 1249
12.7.2 电子计算机接地 1251
12.7.5 电气试验设备接地 1253
12.7.4 X光设备接地 1253
12.7.6 防静电接地 1253
12.7.3 屏蔽接地 1253
12.8 各种电气装置要求的接地电阻值 1254
1.1 基本情况 1256
第1章 概述 1256
1.2 农电网的特点 1256
第10篇 农业用电及农村电气化 1256
第2章 农村电网规划 1257
2.1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程序和任务 1257
2.2 负荷预测 1258
第3章 农电网的组成和主要设备 1266
3.1 线路部分 1266
3.2 农电网变配电装置 1268
3.2.1 农村变电所 1268
3.2.2 配电变压器 1269
3.3 农电网的调压 1270
3.4 农村用电管理 1271
3.4.1 安全管理 1271
3.6 乡电管站管理 1272
3.5 农电网节电工作管理 1272
3.6.1 概述 1272
3.4.2 用电检查 1272
3.6.2 乡电管站的管理要求 1273
3.6.3 乡电管站管理办法 1274
3.附.1 乡电管站管理办法 1274
第4章 农村电气化标准 1275
4.附.1 DL407-91农村电气化标准 1275
1.1.1 绝缘试验 1279
1.1 试验分类及名词解释 1279
1.1.2 特性试验 1279
第1章 电气设备的基本试验 1279
第11篇 电气试验 1279
1.1.3 名词解释 1280
1.2 直流电阻测量 1280
1.2.2 使用双臂电桥测量直流电阻 1281
1.2.3 两种电桥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1281
1.2.1 使用单臂电桥测量直流电阻 1281
1.3 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1282
1.3.1 测量绝缘电阻 1282
1.3.2 测量吸收比 1283
1.3.3 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1283
1.4.1 试验接线 1284
1.4.2 直流泄漏电流的测量 1284
1.4 直流泄漏电流及直流耐压试验 1284
1.5 介质损失的测量 1285
1.5.1 试验接线 1285
1.5.2 影响测量tgδ的因素及消除方法 1286
1.5.3 tgδ结果分析 1287
1.6 交流耐压试验 1287
1.6.1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的接线 1288
1.6.2 试验设备的选择 1289
1.6.3 试验步骤 1290
第2章 电力变压器试验 1291
2.1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 1291
1.6.4 试验分析及注意事项 1291
2.2 绝缘特性试验 1295
2.2.1 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1295
2.2.2 泄漏电流测量 1296
2.2.3 测量介质损失角 1297
2.2.4 交流耐压试验 1297
2.4 极性和组别试验 1298
2.4.1 直流法 1298
2.3 线圈直流电阻测定 1298
2.4.2 变压比电桥法 1299
2.5 变压器空载试验 1299
2.6 变压器短路试验 1300
第3章 互感器试验 1302
3.1 电压互感器变比误差和角误差测量 1302
3.1.1 电压比差的测量 1305
3.1.2 角差测量 1305
3.1.3 影响误差的因素 1306
3.2 电流互感器变比误差和角误差测量 1306
3.2.1 电流比差的测量 1306
3.2.2 角差测量 1307
4.1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 1308
3.2.3 影响误差的因素 1308
第4章 电力电缆试验 1308
4.2 绝缘电阻的测量 1309
4.3.1 试验基本设备与要求 1310
4.3.2 直流泄漏试验 1310
4.3 电缆直流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1310
4.3.3 直流耐压试验 1311
4.4 核对电力电缆的相位 1311
5.1.1 移相电容器交接和定期试验的项目 1312
5.1 移相电容器试验 1312
5.1.2 测量绝缘电阻 1312
第5章 电力电容器试验 1312
5.1.3 电容量测量 1313
5.2.2 电容量及tgδ试验 1314
5.2.1 绝缘电阻试验 1314
第6章 避雷针试验 1314
5.2 耦合电容器试验 1314
5.1.4 交流耐压试验 1314
6.2 一般避雷器试验 1315
6.2.1 绝缘电阻测定 1315
6.1 各种避雷器的试验项目及标准 1315
6.2.2 电导电流的测量 1317
第7章 高压套管、绝缘子、干式电抗器试验 1318
7.1 高压套管试验 1318
7.2 绝缘子、干式电抗器试验 1320
第8章 断路器试验 1323
8.1 油断路器 1323
8.2 空气断路器 1326
8.3 真空断路器 1328
8.4 SF6断路器 1329
8.5 隔离开关 1331
第9章 接地装置试验 1332
9.1 接地装置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 1332
9.2 接地电阻的测量 1334
第10章 绝缘油试验 1335
第11章 电气安全用具试验 1338
11.1 电气安全用具分类 1338
11.2 电气安全用具试验标准和周期 1338
第12篇 供用电管理 1340
第1章 概述 1340
1.1 电力法的颁布 1340
1.1.1 制定《电力法》的必要性 1340
1.1.2 制定《电力法》的目的和意义 1342
1.1.3 《电力法》体现的基本原则 1343
1.1.4 《电力法》的基本内容 1343
1.2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的颁布 1344
1.2.1 制定《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的必要性 1344
1.2.2 制定《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的目的 1345
1.2.3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1345
1.2.4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适用的范围与效力 1346
1.2.5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体现的基本原则 1346
1.2.6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调整的法律关系与特征 1347
1.3 电能质量 1347
1.3.1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1348
1.3.2 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1348
1.3.3 公用电网谐波 1349
1.3.6 供电可靠性 1350
1.3.5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1350
1.3.7 电网供电可靠性设计的技术原则 1350
1.3.4 供电频率允许偏差 1350
2.1 供电业务扩充 1351
2.1.1 用电申请与审查 1351
第2章 新装、增寄与变更用电 1351
2.1.2 确定供电容量 1352
2.1.3 按负荷构成选择变压器容量及台数 1360
2.1.4 确定供电电压 1360
2.1.5 确定供电方式 1362
2.1.6 按用户主结线确定电能计量方式 1363
2.2.1 利用供电贴费资金建设电网 1365
2.2.2 贴费收取范围和标准 1365
2.2 供电贴费 1365
2.3 业扩报装 1367
2.3.1 申请用电程序 1367
2.3.2 申请用电应具备的资料 1368
2.3.5 用户内部工程验收与送电 1369
2.3.4 35kV及以上的用户变电站 1369
2.3.3 供电方案的有效期限 1369
第3章 电价与电费 1370
3.1 电价制度、分类及应用范围 1370
3.1.1 制订电价的基本原则 1370
3.1.2 按传统成本分析方法制订电价 1370
3.1.3 现行分类电价制度 1371
3.1.4 两部制电价 1374
3.1.5 电网互供电价与多种电价 1376
3.2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1377
3.2.1 对用电户功率因数的考核 1377
3.2.2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内容 1377
3.2.3 电费的调整 1378
3.3 分时电价制度 1380
3.3.1 推行分时电价的目的 1380
3.3.2 推行分时电价制度的原则 1380
3.3.5 电网之间互供电量应推行分时电价制度 1381
3.3.4 对上网电量全面推行分时电价制度 1381
3.3.6 逐步对用户推行分时电价制度 1381
3.3.3 推行分时电价制的内部结算电价考核制度 1381
3.4.2 固定抄表日期、保证抄录质量 1382
3.4.1 建立帐卡健全户务资料 1382
3.4.3 供电部门电费管理计算机应用 1382
3.4 电表抄录管理 1382
4.1 用电分类 1384
4.1.1 电力系统负荷分类 1384
第4章 负荷管理 1384
4.2 负荷分类及负荷曲线 1385
4.2.1 电力系统负荷曲线 1385
4.1.2 国民经济行业用电分类 1385
4.2.2 日负荷曲线的编制 1388
4.2.3 住宅商业医院学校照明用电估算 1389
4.3.2 调整负荷的方法与研究原则 1391
4.3.1 调整负荷的意义与效果 1391
4.3.3 调整负荷主要方法 1391
4.3 调整负荷 1391
4.4 电力负荷的监控 1392
4.4.1 用电负荷的中央控制技术 1392
4.4.2 用电负荷的分散控制技术 1394
第5章 计划用电 1395
5.1 概述 1395
5.1.1 计划用电的分、管、用、调四个环节 1396
5.1.2 计划用电的政策性措施 1397
5.2 电力负荷预测 1398
5.2.1 产品单耗法 1398
5.2.2 电力弹性系数法 1399
5.2.3 回归分析法 1400
5.2.4 时间序列法 1400
5.3 电力分配 1401
5.3.1 电力分配的原则 1401
5.3.2 工业企业用电计划的编制 1401
5.3.3 发电计划与地区供电计划的编制 1402
5.4 电力电量的平衡与管理 1403
5.4.1 加强计划用电实施目标管理 1403
5.4.2 实行电力分配的效果 1403
第6章 节约用电 1403
6.1 概述 1403
6.1.1 节约用电的意义 1403
6.1.3 节约用电的途径 1404
6.1.4 重点推广节电技术措施 1404
6.1.2 节约用电的潜力 1404
6.2 电能利用率 1405
6.3.1 企业供电损耗 1407
6.3.2 变压器降损措施 1407
6.3 企业供电损耗及降损措施 1407
6.3.3 降低线路损耗的办法 1408
6.4 电动机节电措施 1408
6.4.1 电动机的合理选用 1409
6.4.2 非经济运行电动机的节电措施 1409
6.4.3 电动机调速节电 1410
6.4.4 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1412
6.4.5 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 1413
6.5.1 照明节电的概念 1415
6.5.2 合理选用电光源 1415
6.5 电气照明的合理应用及节约用电措施 1415
6.5.3 合理选用灯具 1417
6.5.4 合理选定照度 1418
6.6.1 更换低效的风机水泵 1420
6.6 风机水泵节电措施 1420
6.6.2 扬程有富裕的水泵改造 1420
6.5.6 加强照明设备运行管理 1420
6.5.5 合理选择照明方式 1420
6.6.3 采用变速调节 1421
6.6.4 风机的叶型及结构改造 1421
6.6.6 加强检修,提高检修质量 1422
6.6.8 及时处理风机水泵故障 1422
6.6.7 加强技术经济管理 1422
6.6.5 管道改造,减少阻力损失 1422
6.7 综合资源规划(IRP)方法与需求方管理(DSM)技术 1423
6.7.1 综合资源规划方法的思路要点 1424
6.7.2 需求方管理技术 1425
6.7.3 某市试点研究的规划框架 1427
第7章 安全用电 1430
7.1 概述 1430
7.2 电击与电伤 1430
7.2.1 触电伤害的种类 1430
7.2.2 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有关的因素 1431
7.3 电击防护 1433
7.3.1 电击事故种类 1433
7.3.2 正常情况下电击的防护 1433
7.3.3 故障情况下电击的防护 1434
7.3.4 在正常及故障两种情况下兼用的电击保护 1439
7.3.5 电击防护措施汇总 1440
7.4 安全电压 1440
7.5.2 设备防护等级 1441
7.5.1 按设备防护特性分级 1441
7.6 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1441
7.5 按电击防护划分电气设备等级 1441
7.6.1 外壳防护等级的代号 1442
7.6.2 代号中特征数字的含义 1442
7.7.2 接地极 1443
7.7.1 接地装置 1443
7.7.3 接地线 1443
7.7 接地装置和保护线 1443
7.7.4 总接地端子或母线 1444
7.7.5 保护线 1444
7.8.1 概述 1446
7.8 漏电保护器 1446
7.8.2 漏电保护器分类 1446
7.7.7 等电位联结线 1446
7.7.6 保护性和功能性结合的接地装置 1446
7.8.3 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 1447
7.8.4 交流脉冲型漏电保护器 1451
7.8.5 漏电保护器的应用 1451
7.8.6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 1454
7.9 电气安全工作制度 1457
7.9.1 总则 1457
7.9.2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 1458
7.9.3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459
7.9.4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460
7.9.5 线路作业时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措施 1462
7.9.6 低压带电工作的安全措施 1462
7.10 电气安全用具 1462
7.10.1 概述 1462
7.10.2 绝缘安全用具 1462
7.10.3 携带型电压、电流检测用具 1464
7.10.4 防护和警告安全用具 1465
7.10.5 登高作业用具和防止电弧灼伤用具 1467
7.11 保证电气装置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1470
7.11.1 对设计的要求 1470
7.11.2 对安装的要求 1470
7.11.3 对运行维护的要求 1470
7.12 用电事故的调查处理 1472
7.12.1 用电事故分类 1472
7.12.2 用电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1472
7.13 用电检查 1473
7.13.1 设计文件审核 1473
7.12.3 用电事故处理、报告统计 1473
7.13.2 中间检查 1474
7.13.3 竣工检查与送电 1474
7.13.4 定期检查 1475
7.13.5 安全用电宣传和进网作业电工管理 1475
7.附.1 倒闸操作票格式 1476
7.附.2 第一种工作票格式 1476
7.附.3 第二种工作票格式 1477
7.附.5 人身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1478
7.附.6 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 1478
7.附.4 标示牌式样规格 1478
7.附.7 紧急救护法 1479
附录Ⅰ 供用电有关法规 1487
Ⅰ.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487
Ⅰ.2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1493
Ⅰ.3 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 1496
Ⅰ.4 供电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 1499
Ⅰ.5 供电营业规则 1502
Ⅰ.6 用电检查管理办法 1515
Ⅰ.7 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 1518
附录Ⅱ 供用电有关标准索引 1521
附录Ⅲ 推荐部分供用电产品 1522
Ⅲ.1 电力变压器 1522
Ⅲ.2 高压开关及成套设备 1526
Ⅲ.3 低压电器 1534
Ⅲ.4 其他电气设备 1539
主要参考文献 1542
第8章 电力牵引 1904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工程静力学》王科盛主编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Maya 2018完全实战技术手册》来阳编著 2019
-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主编 2019
- 《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 张懿院士论文集精选 上》《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编写组编 2019
- 《软件工程》齐治昌,谭庆平,宁洪编著 2019
- 《高等教育双机械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第5版》吴宗泽,罗圣国,高志,李威 2018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指导》郭跃萍主编 2019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