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棉纺手册  下
棉纺手册  下

棉纺手册 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棉纺手册》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6
  • ISBN:15042·1386
  • 页数:530 页
图书介绍:
《棉纺手册 下》目录

一、国产细纱机的技术特征、传动图和机械计算 1

(一)细纱机的主要技术特征 1

第八章 细纱 1

1.A512型细纱机传动图 4

(二)传动图 4

2.1291型细纱机传动图 6

3.1292型细纱机传动图 7

1.锭子转速 8

(三)机械计算(以A512型细纱机为例) 8

3.拈度 9

2.前罗拉转速 9

4.牵伸倍数 11

5.卷绕螺距 14

6.钢领板级升距 15

2.后牵伸倍数 17

1.总牵伸倍数 17

二、工艺配置 17

(一)细纱机牵伸倍数 17

2.前牵伸区罗拉中心距及浮游区长度 18

1.后牵伸区罗拉中心距 18

(二)细纱牵伸装置的隔距 18

4.前区集合器开口尺寸 19

3.皮圈钳口隔距 19

1.提高牵伸罗拉钳口握持力 20

(四)提高细纱牵伸效能的实践 20

(三)细纱牵伸装置罗拉加压的常用范围 20

2.合理配置后牵伸区工艺 21

3.增强前牵伸区的控制作用 22

4.改进机械状态,采用新技术 25

1.常用细纱号数拈系数 26

(五)细纱拈系数和拈缩率 26

5.提高前纺半制品质量 26

2.常见织布和针织用纱的号数拈系数实例 27

1.钢领 28

(六)钢领、钢丝圈 28

3.拈缩率 28

4.钢丝圈号数选用和掌握要点 30

3.常用钢领、钢丝圈的选配 30

2.钢丝圈 30

6.钢丝圈线速 32

5.钢丝圈烧毁程度鉴别 32

1.管纱体积 39

(七)卷装容量 39

(八)细纱高速卷绕工艺的实践 40

3.常用号数卷装尺寸 40

2.管纱重量 40

1.分离式高速锭子 41

2.高速钢领 44

3.高速钢丝圈 46

4.做好日常维护,保持气圈正常 51

附:卷绕工艺常用测定方法 52

(九)卷绕部分断面工艺参数 53

2.导纱钩的升降全程及其运动轨迹 55

1.影响拈度传递的因素 55

(一)A513型细纱机 57

三、新型细纱机和老机的技术改造 57

(二)B563型四罗拉超大牵伸细纱机 60

1.主要技术特征 61

1.摇架加压弹性销牵伸装置 62

(三)老机的技术改造 62

2.主要工艺 62

2.磁性大铁辊加压 63

3.重锤杠杆加压 64

2.细纱重量不匀率分等规定 65

1.细纱品质指标分等规定 65

四、细纱质量要求及细纱疵品 65

(一)细纱质量要求 65

3.细纱重量偏差分等规定 67

5.细纱条干均匀度分级规定 68

4.细纱棉结杂质分级规定 68

1.条干不匀 69

(二)细纱疵品 69

2.成形不良 70

(一)弹簧加压摇架 72

五、主要工艺部件、零件、专用器材 72

(二)滚动轴承上罗拉 74

1.SL系列 76

2.其它型式滚动轴承上罗拉 78

1.罗拉 79

(三)罗拉、罗拉滚针轴承 79

2.LZ系列罗拉滚针轴承 81

1.A512、A513型上下皮圈销 82

(四)皮圈销 82

1.D1200系列滚柱轴承锭子编号 83

(五)锭子 83

2.改进的双短圈上下皮圈销 83

2.细纱、拈线锭子的主要结构尺寸 84

2.钢领尺寸系列 87

1.钢领型号 87

(六)钢领 87

3.钢领的技术要求 88

1.钢丝圈圈形尺寸 89

(七)钢丝圈 89

2.钢丝圈重量规格 95

1.胶管配方实例 96

(八)皮辊胶管 96

3.钢丝圈材料 96

2.胶管技术要求 97

4.皮辊的表面处理与涂料 98

3.皮辊制作要求 98

2.丁腈皮圈的技术要求 102

1.丁腈皮圈配方举例 102

(九)皮圈 102

1.塑料管 104

(十)筒管 104

3.丁腈皮圈的表面处理 104

2.木管 108

1.AU512型手推式落纱机主要技术特征 111

(一)移动式落纱机 111

(十一)锭带 111

六、细纱机辅助设备 111

2.某厂6724型电动落纱机主要技术特征 112

(三)其它辅助设备 113

(二)电动座车 113

1.主要技术特征 115

(一)络筒机 115

第九章 络筒、拈线、摇纱、成包 115

第一节 络筒和并纱 115

一、国产络筒机和并纱机 115

3.机械计算 116

2.1332型槽筒式络筒机传动图 116

1.主要技术特征 117

(二)并纱机 117

2.传动图 119

3.机械计算 122

(一)速度 123

二、工艺配置 123

1.宝塔筒子卷装容量的计算 124

(二)卷装容量 124

2.平行筒子卷装容量的计算 125

(四)清纱器型式 127

4.导纱瓷牙 127

(三)张力球、落针及导纱瓷牙 127

1.张力球 127

2.张力圈 127

3.落针 127

(五)清纱板隔距 129

(六)常用结头的优缺点 130

(七)两种打结机结头不良的主要原因 131

(一)1332M型槽筒络筒机和1381、1382型并纱机共同性疵品 132

三、筒子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32

(二)1332M型槽筒络筒机部分疵品 133

(三)1381、1382型并纱机部分疵品 134

(二)宝塔筒管 135

(一)胶木槽筒 135

四、主要部件、零件、专用器材 135

(一)主要技术特征 137

一、国产拈线机 137

(三)平行筒管 137

第二节 拈线 137

1.A631型拈线机 138

(二)传动图 138

2.1391型拈线机 139

3.拈度 140

2.锭速 140

(三)机械计算 140

1.罗拉转速 140

6.卷绕螺距 141

5.钢丝圈线速与钢领直径、锭速的关 141

4.拈度、锭速与罗拉转速的关系 141

7.钢领板级升距 142

8.翻改纱号时的齿轮计算 144

(一)罗拉转速 145

二、工艺配置 145

1.股线拈系数的选择 147

(二)拈度 147

2.拈伸率或拈缩率 148

2.确定细纱定量的程序 151

1.确定拈线定量的程序 151

(三)纱线定量的设计(以纯棉产品为例) 151

(五)纱线穿绕方式 152

(四)干、湿拈的比较 152

(七)钢丝圈 153

2.并拈联合机单纱筒子分段方式 153

(六)股线准备工艺 153

1.几种股线准备工艺的比较 153

2.加大拈线卷装的主要途径 154

1.各种纱号的股线卷装 154

(八)卷装容量 154

3.卷装容量 155

三、拈线高速 156

四、股线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58

(一)A721型主要技术特征 159

一、国产烧毛机 159

五、主要工艺部件、零件、专用器材 159

(一)钢领 159

(二)钢丝圈 159

(三)锭子 159

(四)筒管 159

第三节 烧毛 159

(二)传动图 160

2.常用烧毛率 161

1.影响烧毛率的因素 161

(三)机械计算 161

二、工艺配置 161

(一)滚筒速度 161

(二)烧毛率 161

(一)主要技术特征 162

一、国产摇纱机 162

三、烧毛筒子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62

第四节 摇纱 162

2.按重量成绞改革的摇纱机传动图 163

1.按长度成绞的A731型摇纱机传动图 163

(二)传动图 163

(一)纱框速度 164

二、工艺配置 164

(三)机械计算 164

1.纱框转速 164

2.满绞齿轮配置 164

(三)不同号数按重量成绞时的每绞圈数x与亨克数HK(840码) 165

(二)纱框周长 165

1.小包纱重量 168

(二)工艺配置 168

第五节 成包 168

一、绞纱成包 168

(一)国产成包机 168

3.练条绞成包 169

2.小包内的纱团数 169

(一)筒子包重量、筒子数及筒子单量 171

二、筒子纱成包 171

4.件包或大包、中包纱重量 171

(三)纱包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71

(二)不同回潮率时的每包筒子称见重量 172

(一)纤维性能参考表 174

一、化学纤维的性能 174

第十章 化纤纺纱 174

第一节 化学纤维的性能和检验 174

(二)几种纤维的拉伸曲线 178

(四)几种纤维的吸湿等温线 179

(三)几种纤维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回潮率 179

(七)几种纤维的摩擦系数 180

(六)几种化学纤维的耐磨性能 180

(五)几种纤维在不同伸长率时的弹性回复率 180

(十)在化学药剂作用下涤纶的强度变化 181

(九)几种纤维的介电常数 181

(八)纤维的静电序列 181

(十一)锦纶66、涤纶和晴纶耐化学药品的能力 182

(十四)丙纶耐酸、耐碱和耐有机溶剂的性能 183

(十三)维纶的化学稳定性 183

(十二)晴纶的化学稳定性 183

(一)燃烧法 184

二、几种纤维的鉴别方法 184

(三)纤维比重测定法 185

(二)显微镜观察法 185

(五)化学溶解法 186

(四)药品着色法 186

(六)证实试验方法 187

1.细度:中段称重法 189

(二)试验方法 189

三、化学纤维的试验方法 189

(一)试样准备和试验条件 189

1.试样准备 189

2.试验条件 189

3.试验项目 189

2.长度:切段称重法或排图法 191

3.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193

4.卷曲度 195

6.初始模数 196

5.沸水(或热空气)收缩率 196

8.含油率 198

7.伸长弹性率 198

9.摩擦系数 200

10.比电阻 201

12.残硫量(适用于粘纤、富纤) 202

11.熔点 202

13.疵点纤维含量 203

1.涤纶纤维的物理指标与可纺性的关系 204

(一)原料选用 204

第二节 涤纶的纯纺和混纺 204

一、涤棉混纺 204

2.混用棉花等级 206

1.精梳纱 207

(三)混纺方法和工艺流程 207

(二)混纺比例 207

2.普梳纱 208

2.隔距和打击数 209

1.机械排列及打手型式 209

(四)开清棉(涤纶部分) 209

3.防止粘卷措施 210

4.定量、速度、隔距 212

3.涤纶等化纤用盖板针布规格 212

(五)梳棉 212

1.涤纶等化纤用金属针布规格 212

2.涤纶等化纤用刺辊锯条规格 212

2.并条牵伸工艺 214

1.预并道数与混并道数 214

5.剥棉装置 214

6.加压 214

7.大小漏底的弦长 214

(六)并条 214

4.防止涤纶条堵塞斜管的几个方法 215

3.前张力牵伸和棉条排列 215

1.牵伸工艺 216

(八)细纱 216

(七)粗纱 216

1.粗纱的牵伸型式 216

2.罗拉隔距、加压和后区牵伸 216

3.减少绕皮圈的措施 216

4.橡皮纱和小辫子纱的形成原因和消除办法 217

3.细纱拈系数 217

2.钢丝圈 217

二、涤纶纯纺 218

三、涤棉包芯纱 220

(二)原料的选用 221

(一)品种 221

四、涤粘混纺 221

3.条、粗、细工艺 222

2.清棉、梳棉处理 222

(三)混纺比例的选择 222

(四)纺纱工艺 222

1.混纺方法 222

(二)原料的选用 223

(一)混纺比例和织物特征 223

五、涤纶、粘胶纤维、强力醋酸纤维混纺 223

(一)混纺织物的特性 223

(二)原料的选用 223

(三)混棉方法 223

(四)工艺要求 223

六、涤纶、棉、锦纶混纺 223

4.并丝和粘连纤维 224

3.含油率和比电阻 224

(三)混棉方法及纺纱工艺 224

第三节 维纶纯纺和维棉混纺 224

一、原料选用 224

(一)维纶纤维质量与纺纱的关系 224

1.长度和细度 224

2.卷曲和卷曲度 224

(一)棉条混棉 225

三、混棉方法 225

5.回潮率 225

(二)维棉混纺对原棉的要求 225

二、混纺比例 225

(二)工艺配置 226

(一)金属针布规格 226

(二)两步法混棉 226

(三)抓棉机混棉 226

四、开清棉 226

(一)工艺流程和打手型式 226

(二)棉卷定量、打手、速度、隔距 226

(三)防止粘卷措施 226

五、梳棉 226

(二)粗纱伸长率 228

(一)罗拉中心距和加压 228

六、并条 228

(一)牵伸工艺 228

(二)减少绕皮辊、绕罗拉和堵塞圈条斜管的措施 228

七、粗纱 228

(四)钢领和钢丝圈 229

(三)细纱和股线的拈系数 229

(三)粗纱拈系数 229

八、细纱 229

(一)牵伸型式及加压 229

(二)后牵伸倍数 229

(一)工艺流程 230

一、锦纶纯纺和锦棉混纺 230

第四节 锦纶的纯纺和混纺 230

(三)开清棉 231

(二)给乳配方及给乳量 231

(六)粗纱、细纱 232

(五)并条 232

(四)梳棉 232

(三)工艺要求 233

(二)混棉方法 233

(七)筒拈及热定拈 233

二、锦纶与粘胶纤维混纺 233

(一)原料的选用 233

2.粘胶纤维的质量与纺纱的关系 234

1.原料管理 234

第五节 粘胶纤维纯纺与混纺 234

一、粘胶纤维纯纺 234

(一)原料的选用 234

2.混棉方法 235

1.配棉的要求 235

(二)混棉与配棉 235

1.工艺配置 236

(三)开清棉 236

1.工艺配置 237

(四)梳棉 237

2.解决拔卷的措施 237

3.防止粘卷措施 237

2.定量及牵伸 239

1.工艺要求 239

2.针布 239

3.防止刺辊绕花措施 239

(五)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和拈线 239

4.粗纱、细纱和拈线的拈系数 240

3.隔距和加压 240

7.筒拈 243

6.钢领和钢丝圈 243

5.速度 243

(六)皮辊、皮圈的处理 245

9.减少煤灰纱的措施 245

8.减少橡皮纱和毛羽纱 245

(三)工艺要求 246

(二)原料的选用 246

二、粘胶纤维与原棉混纺 246

(一)品种和用途 246

(三)混纺比例与品种 248

(二)原料的选用 248

三、粘胶纤维与腈纶混纺 248

(一)原料的选用 248

(二)混纺比例 248

(三)工艺要求 248

四、粘胶纤维与强力醋酸纤维混纺 248

(一)织物的特性 248

一、原料预处理 249

第六节 氯纶的纯纺和混纺 249

(四)工艺要求 249

五、粘胶纤维与维纶混纺 249

二、开清棉 250

四、并条 251

三、梳棉 251

六、细纱 252

五、粗纱 252

3.超长纤维 253

2.卷曲数 253

第七节 腈纶的纯纺和混纺 253

一、腈纶纯纺 253

(一)腈纶纤维的质量与纺纱的关系 253

1.含油率 253

1.工艺流程 254

(二)开清棉 254

4.细度 254

(四)并条 255

5.大漏底弦长 255

2.防止粘卷措施 255

3.成卷定量和打击数 255

(三)梳棉 255

1.针布规格 255

2.速度和隔距 255

3.生条定量 255

4.压缩喇叭 255

(六)细纱 257

1.牵伸型式、隔距和加压 257

(五)粗纱 257

1.牵伸型式、隔距和加压 257

2.粗纱拈系数 257

(三)开清棉、梳棉 258

(二)混棉方法 258

2.细纱拈系数 258

3.钢丝圈重量 258

二、腈纶与棉混纺 258

(一)原料规格和混纺比例 258

(六)细纱 259

(五)粗纱 259

(四)并条 259

(二)丙纶纤维与其它纤维的混纺比例 261

(一)丙纶短纤维的规格和用途 261

第八节 丙纶的纯纺和混纺 261

一、原料的选用 261

三、开清棉 262

二、丙纶混纺纱线的号数确定方法 262

五、并条 263

四、梳棉 263

七、细纱 264

六、粗纱 264

第九节 中长化纤纺纱 265

(一)纺纱工艺流程 267

(二)混和开松机组各单机的技术特征和工艺参数 267

1.A002A圆盘抓包机 269

2.SA73105多仓混棉机(附棉气分离器) 269

3.A036A梳针滚筒开松机 271

4.化纤型棉箱机(附无尘笼凝棉器) 271

(三)清钢联接装置 272

5.三翼梳针打手 272

1.清钢联接的工艺流程(272)   2.输配棉管路的结构与工艺 273

3.振动喂棉箱的结构与工艺 275

(四)梳棉工艺 277

1.主要改装部分 278

2.梳棉机的技术特征 278

3.主要工艺参数 279

4.生条自调匀整装置 281

1.牵伸机构改装部分 283

(五)并条工艺 283

2.并条机的技术特征 286

3.主要工艺参数 287

(六)粗纱工艺 287

1.粗纱机牵伸机构的技术特征 290

2.主要工艺参数 290

1.牵伸机构和吸棉装置改装部分 292

(七)细纱工艺 292

2.细纱机的主要技术特征 293

(一)给乳 295

(二)混棉方法 295

二、普通棉纱设备上中长化纤的纺纱工艺 295

3.主要工艺参数 295

(五)并条 296

1.并合数和牵伸型式 296

(四)梳棉 296

(三)开清棉工艺要求 296

2.牵伸工艺配置 297

一、中长化纤专用设备和纺纱工艺 297

1.牵伸型式 297

2.罗拉中心距和加压 297

(六)粗纱 297

3.细纱、股线拈向及拈系数 299

2.罗拉中心距和加压 299

3.粗纱拈系数 299

(七)细纱 299

1.牵伸型式 299

5.钢丝圈、皮辊和皮圈的处理,以及防止橡皮纱和小辫子纱的方法 300

4.吸棉装置 300

1.粗纬 301

(一)错纬 301

第十一章 布面纱疵 301

一、常见纱疵的特征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301

3.紧拈纱(线) 304

2.细纬 304

6.规律性粗纬 305

5.假粗纬 305

4.多股粗纬 305

1.白竹节 306

(二)竹节纱、油花纱 306

2.黄竹节 308

4.油飞花竹节 310

3.灰黑色竹节 310

1.规律性条干不匀 311

(三)条干不匀 311

2.不规律条干不匀 312

(四)双纬、脱纬 313

3.假条干 313

(六)油经、油纬、不褪色色经色纬 314

(五)稀纬、百脚 314

2.短片段黄白纱 315

1.长片段黄白纱 315

(七)花纬 315

二、突发性纱疵的分析方法 316

(九)棉球 316

3.三丝纱 316

4.假花纬 316

(八)烂边 316

2.布面直观法 317

1.乌斯脱波谱分析法 317

(一)分析布面规律性纱疵波长的方法 317

4.连续切断称重法 318

3.黑板观察法 318

(二)分析规律性纱疵的公式 319

(三)规律性纱疵的实例分析(三则) 320

三、各种织物、各种印染加工对纱疵的重点要求 324

4.取样 326

3.试验周期 326

第十二章 质量检验和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326

一、纱线质量检验 326

(一)纱线物理指标、重量偏差试验 326

1.试验的标准条件 326

2.快速试验方法 326

5.试验方法 327

2.棉结、杂质的检验条件 329

1.取样 329

6.试验结果 329

(二)棉结、杂质、条干均匀度检验 329

3.棉结、杂质的检验方法 330

5.条干均匀度检验的条件 331

4.棉结、杂质的确定 331

7.条干均匀度的评定 332

6.条干均匀度的检验方法 332

2.试验方法 333

1.取样 333

(三)纱线拈度试验 333

2.试验方法 334

1.取样 334

3.试验结果 334

(四)棉纱线成包回潮率试验 334

(五)纱疵检验 335

3.试验结果 335

1.棉卷(条卷)重量不匀率试验 336

(一)棉卷(条卷)重量不匀率试验和棉卷重量控制 336

二、半制品质量常规检验 336

2.棉卷重量控制 337

1.棉条和粗纱重量不匀率试验 338

(二)棉条和粗纱重量不匀率试验和熟条重量控制 338

2.熟条重量控制 339

2.试验方法 340

1.周期及取样 340

(三)半制品回潮率试验 340

2.试验方法 341

1.周期及取样 341

3.试验结果 341

(四)条粗条干不匀率试验 341

(七)棉卷含杂率试验 342

3.试验结果 342

(五)粗纱伸长率试验 342

1.周期及取样 342

2.试验方法 342

3.试验结果 342

(六)粗纱拈度试验 342

1.周期及取样 342

2.试验方法 342

1.开清棉机落棉试验 343

(九)各机落棉试验 343

1.周期及取样 343

2.试验方法 343

3.试验结果 343

(八)生条棉结、杂质检验 343

1.周期及取样 343

2.试验方法 343

3.试验结果 343

三、其它检验和测定 344

3.精梳机落棉试验 344

2.梳棉机落棉试验 344

2.试验方法 345

1.周期 345

(一)电容式条干均匀度试验 345

2.试验方法 349

1.周期及取样 349

(二)粗纱短片段重量不匀率试验 349

2.试验方法 350

1.周期及取样 350

3.试验结果 350

(三)粗纱硬度试验 350

(五)条粗纤维伸直度试验(切断秤重法) 351

(四)粗纱强力试验 351

(七)细纱机断头率测定 352

(六)筒子烧毛率试验 352

(一)常用计算公式 353

四、常用试验公式 353

(八)速度测定 353

3.品质指标、缕纱强力 354

2.回潮率和含水率 354

1.号数和重量、重量偏差、混纺比 354

6.伸长率、拈缩率和烧毛率 355

5.拈系数 355

4.不匀率 355

7.落棉率、除杂效率 356

2.粘胶纱线强力、回潮率修正公式 357

1.棉纱线强力、回潮率修正公式 357

8.断头率 357

(二)常用经验公式 357

4.品质指标、支数修正公式 358

3.棉和粘胶纱线强力、温度修正公式 358

(一)Y201A型棉卷均匀度试验机 359

五、常用试验仪器主要技术特征 359

(四)Y321型手摇拈度机 360

(三)Y311型条粗条干均匀度试验机 360

(二)Y301型条粗测长器 360

(六)Y355型缕纱测长试验机 361

(五)Y331型纱线拈度试验机 361

(九)天平(九级) 362

(八)Y381型摇黑板机 362

(七)Y371型缕纱强力机 362

1.数据集中性的指标及其计算 363

(一)试验数据的整理 363

(十)Y802A型八篮恒温烘箱 363

(十一)YZ-1型纱线测湿仪 363

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363

2.数据离散性的指标及其计算 364

1.t检验(适用于正态分布) 365

(二)差异显著性检验 365

3.变异系数近似值的计算 365

4.秩和检验 372

3.符号检验 372

2.F检验(适用于正态分布) 372

3.相关显著性分析 376

2.γ的计算 376

(三)试验数据的相关 376

1.相关系数γ的物理意义 376

1.最少试验次数的计算 377

四)试验次数和试验误差的计算 377

1.单因子优选法 378

(五)试验方案设计 378

2.试验误差率(%)的计算 378

2.双因子优选法 380

3.简单正交试验设计 381

2.常用曲线的特征 387

1.经验方程确定的步骤 387

(六)经验方程初步 387

4.用阶差法判定类型 388

3.阶差 388

6.方程系数的决定法 389

5.用差商法判定类型 389

(五)混纺产品化学纤维含量分析方法(见1973年试行本) 390

(四)本色粘胶纯纺纱线(见1973年试行本) 390

7.非线性函数直线化的方法 390

七、纱线质量标准 390

(一)本色棉纱线(见GB398-71) 390

(二)本色涤棉混纺纱线(见1973年试行本) 390

(三)本色棉维混纺纱线(见1973年试行本) 390

3.实际产量 391

2.计划产量 391

第十三章 生产核算 391

一、产品产量的计算 391

(一)产品总产量 391

1.入库量 391

2.自用量 391

(二)单位产量 391

1.理论产量 391

(三)生产效率 394

(五)设备运转率 396

(四)设备利用率 396

附一:棉纺各机在制品储备量 397

(六)棉纺厂的生产能力 397

附二:容器数量计算 399

(二)不同号数棉纱折合标准品单位产量的折合率计算 400

(一)棉纱析合单位产量以29号(20支)棉纱为标准品,折合单位产量的计算公式 400

二、棉纱折合单位产量的计算 400

(三)各种因素的影响系数 401

3.细纱止单位混用棉量及单位净用棉量 405

2.单位净用棉量 405

三、原棉消耗定额计算 405

(一)单位用棉量 405

1.单位混用棉量 405

6.分品种盘存半制品摊算原棉量 406

5.分品种盘存半制品折合混棉量 406

4.成品止单位混用棉量及单位净用棉量 406

2.落棉率 407

1.车间制成率 407

7.混棉量 407

8.回花量 407

9.再用棉量 407

10.原棉标准量计算 407

(二)制成率、落棉率、超欠杂率及盈亏率 407

3.超欠杂率及盈亏率 410

一、空气组成及其主要参数 412

第一节 空气调节 412

第十四章 空气调节和电气 412

(一)温湿度对纤维回潮率的关系 413

三、温湿度对纤维回潮率和纺纱工艺的关系 413

二、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13

1.纯棉纱 414

(二)温湿度对纺纱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414

(一)温湿图内容 417

四、温湿图(i~d图)及其应用 417

2.化纤及混纺纱 417

(二)量调节 418

(三)质调节 419

(五)混合风问题 421

(四)混合调节 421

(二)设备测定 423

(一)运行和维护 423

五、空调设备的使用 423

3.水量测定 424

2.吸棉真空度测定 424

1.风量和风压测定 424

5.空气的热湿交换量计算 429

4.冷量或热量测定 429

1.温度与相对湿度对照 433

(一)温湿图和温湿度换算对照 433

6.气流测定 433

六、附录 433

(二)车间温湿度参考范围 436

2.温湿图 436

(三)空调设计参考数据 437

(四)深井回灌 440

(五)节电、节气和节水的一般措施 441

(六)常用测试仪表主要技术特征 442

(一)棉纺机器常用电动机配备 443

一、动力设备 443

第二节 电气 443

1.JFO2系列电动机 446

(二)棉纺机器专用电动机的主要规格 446

2.FW系列电动机 452

4.JFO2-40-8/4S型及Z型电动机 457

3.FC2型电动机 457

1.常用控制电路元件符号 459

(三)棉纺机器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 459

3.点动控制电路 461

2.单向起动控制电路 461

4.可逆起动控制电路 462

5.双速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464

6.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电路 465

7.棉纺机器控制电路举例(A186梳棉机、A201精梳机、A272A并条机、A456粗纱机、A512细纱机) 467

1.视觉工作等级的照度标准 478

(二)照度标准 478

二、照明设备 478

(一)照明方式的选择 478

1.一般照明 478

2.局部照明 478

3.混合照明 478

2.棉纺生产车间内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 479

2.日光灯 480

1.白炽灯 480

3.办公室、公共场所等的照度标准 480

(三)常用照明灯具 480

3.高压水银灯 481

(一)合理使用电气设备 482

三、节约用电措施 482

(五)合理使用通风设备 483

(四)正常机械状态、推行滚珠轴承化等措施 483

(二)合理安排生产工艺 483

(三)加强运转管理 483

(一)电气安全要点 484

四、安全用电 484

(六)提高力率 484

(七)加强用电测定核算 484

(二)接地和防雷 485

(三)预防性试验 487

一、常用字母 488

第十五章 常用符号、计量、数据换算对照 488

二、常用表量符号 489

三、化学元素符号 491

1.公制长度单位 492

(一)长度单位及换算 492

四、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492

3.英美制长度单位 493

2.市制长度单位 493

4.主要长度单位换算 494

6.英吋小数化毫米对照 496

5.毫米化英吋小数对照 496

7.吋化毫米对照 497

8.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吋、毫米)对照 498

1.公制面积和地积单位 500

(二)面积和地积单位及其换算 500

3.英美制面积和地积单位 501

2.市制面积和地积单位 501

4.主要面积和地积单位换算 502

2.市制容积单位 504

1.公制体积和容积单位 504

(三)体积和容积(容量)单位及其换算 504

3.英美制容积单位 505

4.主要体积和容积(容量)单位换算 506

1.公制重量单位 508

(四)重量单位及其换算 508

3.英美制(常衡)重量单 509

2.市制重量单位 509

4.主要重量单位换算 510

(五)力的单位换算 512

(六)压力单位及其换算 512

1.主要压力单位换算 512

2.磅/吋2和公斤/厘米2对照 513

3.公斤/厘米2和磅/吋2对照 514

(七)单位体积的重量换算 515

(八)流量单位换算 515

(九)速度单位换算 516

(十)电磁量及功率单位的换算 517

1.电磁量的公斤、米、秒、安制单位与对应的克、厘米、秒制单位的换算 517

2.功率单位换算 519

3.瓩与英制马力换算 519

五、常用数学公式 519

(一)常用数学公式 519

(二)面积计算 522

(三)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及重心位置计算 525

(四)三角函数表从0°到90° 528

六、常用材料比重 53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