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国煜等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305035432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目录

1 城市建设与两类环境问题 1

1.1 城市化与环境 1

1.2 两类环境问题 2

1.2.1 区域性环境岩土工程 2

1.2.2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 2

1.3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基本问题 3

1.3.1 城市建设与岩土环境的相互关系 3

1.3.2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的若干主要问题 4

1.4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观点与方法 6

1.4.1 广义系统论思维原则 7

1.4.2 三系统控制论 8

1.4.3 按系统建模与模型化评价 8

1.4.4 反分析法 10

1.4.5 史料分析法 10

参考文献 11

2 城市区域稳定性与抗震防灾研究 13

2.1 研究意义与研究观点 13

2.2 区域稳定性优势面分析基本思路 13

2.3 活动性断裂优势特征研究 15

2.3.1 两类优势断裂 15

2.3.2 活动性断裂判定 16

2.3.3 优势断裂判定 19

2.3.4 组合模式分析与优势段判定 20

2.3.5 显微构造与包裹体研究 21

2.4 区域稳定性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25

2.4.1 区域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25

2.4.2 区域稳定性评价原则 26

2.5 地震(抗震)评价 26

2.5.1 地质分析 26

2.5.2 烈度法评价 29

2.5.3 地震危险性综合分析 31

2.6 断层错动(抗断)评价 37

2.6.1 断层错动的分析方法 37

2.6.2 断层错动的处理对策 39

2.7 区域稳定性分区 40

2.7.1 分区原则和主要参数 40

2.7.2 场地条件影响的分析 42

2.8 危害度与决策分析 44

2.8.1 震害危害度分析 44

2.8.2 抗震设防与加固决策 46

2.9 南京区域稳定性分析简介 49

2.9.1 南京区域地质和区域优势断裂判定 49

2.9.2 市区工程地质条件与场地结构模型 53

2.9.3 潜在震源区判定 53

2.9.4 地震危险性及土地利用分区 53

2.10 区域稳定性优势面分析专家系统REPP 56

2.10.1 黄河悬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SSRPP知识库结构 56

2.10.2 REPP及SSRPP系统设计 57

参考文献 60

3 高层建筑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62

3.1 高层建筑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62

3.1.1 高层建筑的分类 62

3.1.2 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 63

3.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 67

3.2.1 岩土工程勘察和评价的特殊要求 67

3.2.2 室内试验 68

3.2.3 原位测试 70

3.3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承载力的确定 71

3.3.1 天然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71

3.3.2 桩基承载力的确定 81

3.3.3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97

3.4 地基基础的沉降分析与计算 98

3.4.1 地基沉降计算 98

3.4.2 桩基沉降计算(预制桩) 105

3.4.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106

3.5 地基稳定性概率分析 108

3.5.1 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108

3.5.2 地基沉降的概率计算 110

3.5.3 地基承载力的概率分析 113

3.6 地基液化问题 114

3.6.1 概述 114

3.6.2 砂土液化的一般评价 115

3.6.3 地基液化的概率分析 121

3.6.4 地基液化震陷分析 123

3.7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岩土工程问题 126

3.7.1 概述 126

3.7.2 无支护基坑开挖的稳定性问题 128

3.7.3 支护基坑开挖的岩土工程研究 131

3.7.4 深基坑降水问题 163

3.8 高层建筑场地地基综合评价中的若干问题 172

3.8.1 承载力的确定问题 172

3.8.2 沉降计算问题 174

3.8.3 深基坑工程与环境问题 174

3.8.4 软基处理对策 180

3.8.5 施工检验与监测 185

3.8.6 地震影响评价问题 187

参考文献 188

4 地下工程稳定性研究 190

4.1 地下工程概述 190

4.1.1 地下工程的发展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 190

4.1.2 地下工程的工程特点 191

4.1.3 地下工程的学科特点及研究思路 192

4.2 地下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94

4.2.1 地下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94

4.2.2 不同类型地下工程的基本特征 198

4.3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基本因素 201

4.3.1 岩石的强度和流变性 201

4.3.2 岩体的非均一性和结构缺陷 204

4.3.3 地应力 204

4.3.4 地下水 206

4.4 围岩稳定性的地质机制分析 207

4.4.1 软岩与围岩稳定性 207

4.4.2 优势面与围岩稳定性 211

4.4.3 围岩稳定性的宏观地质判断 214

4.5 围岩稳定性的定量评价 216

4.5.1 概述 216

4.5.2 松散地压估算 217

4.5.3 变形地压计算 219

4.5.4 数值分析方法 224

4.5.5 计算参数的获取与反分析技术 237

4.6 围岩稳定性静态与动态专家系统 241

4.6.1 工程岩体分类--静态专家系统 242

4.6.2 工程岩体分级的动态专家系统 250

4.7 地下工程突水的优势面研究 253

4.7.1 地下工程突水问题及其学术新思考 253

4.7.2 地下工程突水问题的优势面分析 253

参考文献 255

5 边坡稳定性与滑坡灾害优势面分析 257

5.1 引论 257

5.1.1 边坡地质灾害的特点及研究任务 257

5.1.2 边坡地质灾害研究的简单历史及主要代表作 258

5.1.3 研究现状与展望 258

5.2 优势面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认识 261

5.2.1 优势面控坡观点 261

5.2.2 优势面减灾防灾原理 262

5.2.3 优势面分析方法 262

5.2.4 优势分离体(优分体)--破坏模式判定 264

5.3 边坡失稳的评价准则 267

5.3.1 定值论 267

5.3.2 概率论 268

5.3.3 运动稳定性准则 268

5.3.4 监测评价 270

5.4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270

5.4.1 地质分析法评价 270

5.4.2 定值论评价 282

5.4.3 非定值论评价--可靠性分析 289

5.4.4 按优势面观点进行二定量模型互补评价思路 297

5.5 危害度与决策分析 301

5.5.1 危害度分析 301

5.5.2 决策分析 301

5.6 边坡整治与加固设计 302

5.6.1 地质体改造和边坡治理措施 302

5.6.2 整治工程中的土工加筋技术 304

5.7 滑坡时空预测预报 309

5.7.1 稳定程度的空间预测 309

5.7.2 边坡失稳的时间预测预报 311

5.8 边坡监测 318

5.8.1 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318

5.8.2 监测项目 318

5.8.3 常用监测方法 318

5.8.4 监测仪器选型 319

参考文献 319

6 城市其他几个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 322

6.1 地面沉降问题 322

6.1.1 概述 322

6.1.2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323

6.1.3 地面沉降的预测 324

6.1.4 地面沉降的防治 326

6.2 城市地面塌陷问题 327

6.2.1 概述 327

6.2.2 南京栖霞山地面塌陷研究 328

6.3 地下开挖引起的地面变形问题 331

6.3.1 概述 331

6.3.2 地面变形分析理论与方法 331

6.3.3 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 336

6.3.4 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的危害 337

6.4 城市固体垃圾处置的环境岩土工程评价 341

6.4.1 概述 341

6.4.2 城市固体垃圾的土地填埋处理 343

6.5 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环境岩土工程评价 346

6.5.1 概述 346

6.5.2 高放废物的地质处置 348

6.5.3 中、低放废物的浅地层处置 353

6.5.4 实例 354

参考文献 359

中英文专业词汇 3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