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无我与涅盘  佛家伦理道德精粹
无我与涅盘  佛家伦理道德精粹

无我与涅盘 佛家伦理道德精粹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怀承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10531328
  • 页数:507 页
图书介绍:
《无我与涅盘 佛家伦理道德精粹》目录

第一章 佛法弘传——佛教的产生、演变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第一节 佛教的产生、演变与发展 1

一、释祖成佛 2

二、佛陀传道 4

三、确立仪轨 7

四、演变发展 9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12

一、中土闻教 13

二、玄佛合流 14

三、南北共进 17

第三节 弘道创宗 19

一、发展概况 19

二、诸宗并盛 22

三、后期演变 27

第二章 三教互补——佛教伦理道德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节 鼎立并存的理论格局 30

一、本土化中求发展 31

二、相互吸收成鼎立 37

第二节 惩恶劝善的共同旨趣 39

一、处俗劝善 40

二、儒佛相资 44

三、三教同归 49

第三节 三教互补的伦理精神 53

一、天人合德的不同途径 53

二、安身立命的三维结构 58

三、超越境界的递进层次 62

第三章 四谛真如——佛教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 70

第一节 苦集灭道 70

一、人生即苦 71

二、十二缘集 75

三、解脱寂灭 78

四、修持正道 80

第二节 因缘和合 81

一、万法因缘 82

二、六因五果 84

第三节 四大皆空 88

一、法我境空 88

二、不真即空 91

三、真如性空 93

第四章 悟空断苦——佛教伦理道德的总体构建 97

第一节 涅槃寂灭的终极价值目标 97

一、道德追求的最高目的 98

二、空寂解脱的价值标准 100

三、善恶道德的绝对超越 106

第二节 因果报应的宗教道德调节 113

一、三世业报的善恶因果 113

二、六道轮回的祸福流转 119

三、因果自造的道德责任 123

第三节 止恶修善的道德实践精神 129

一、积善求福 129

二、改过去恶 134

三、勤勉精进 140

第五章 无常无我——佛教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 144

第一节 生死双遣的人生态度 144

一、人生苦短无恒 145

二、不以生死为累 148

三、佛教生死观与其他学派观点的比较 154

第二节 物我两泯的道德理性 158

一、我生三毒 159

二、唯识无我 163

三、去累悟真 167

第三节 众生平等的价值观念 172

一、性智平等 173

二、众生平等 175

三、怨亲平等 178

第四节 超凡入圣的理想人格 182

一、僧伽楷模 182

二、圣贤十地 187

三、极乐净土 194

第六章 本觉心源——佛教的佛性论 199

第一节 无情有性的成佛根据 199

一、无情有性 200

二、本始之辩 204

三、即性是佛 208

第二节 自性清净的至善本质 212

一、善恶净染 212

二、理妙为善 217

三、自性清净 220

第三节 顿悟渐修的成佛途径 224

一、转迷成悟 224

二、顿渐相资 227

三、明心见性 234

第七章 涅槃之道——佛教的修持论 243

第一节 戒律守身的修行仪轨 243

一、戒律守身 244

二、止恶防非 248

三、修善进德 254

第二节 禅定静虑的见心法门 260

一、止定禅观 260

二、彻悟心源 263

三、正心净心 268

第三节 慧观断惑的道德认知 272

一、断妄开智 273

二、除惑修德 276

三、止观双运 280

第八章 自利利他——佛教的慈悲观 284

第一节 佛法无边慈悲为上 284

一、慈悲为本 284

二、泛爱万物 288

三、去爱归仁 293

一、拔除众苦 296

第二节 拔苦与乐自利利他 296

二、利乐有情 301

三、自利利他 304

第三节 忘身舍己普度众生 309

一、舍己为人 309

二、普度众生 314

第九章 谦忍和顺——佛教的处世论 324

第一节 真不离俗的处世思想 324

一、日用即道 325

二、处世无累 328

三、改善人生 332

第二节 忠君孝亲的道德观念 336

一、报效君国 337

二、礼敬父母 342

三、敬本报恩 346

第三节 忍辱无瞋的待人之方 348

一、虚怀忍让 349

二、无瞋无爱 354

余论:中国佛教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生活 360

附录 佛家伦理道德粹言 383

人生观 383

慈悲观 394

佛性论 409

明心见性论 420

止恶修善论 432

善恶价值论 448

忍辱无贪 460

戒律论 472

忠孝观 484

圣人观 497

参考文献 505

后记 5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