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奇难杂病针灸治疗  医案实例与专题讲座
奇难杂病针灸治疗  医案实例与专题讲座

奇难杂病针灸治疗 医案实例与专题讲座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炳权,唐玉兰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5930832
  • 页数:1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两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内科、神经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奇难杂病的针灸治疗的典型医案实例;第二章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专题讲座。
《奇难杂病针灸治疗 医案实例与专题讲座》目录

第一章 医案实例 1

内科杂病 1

哮喘 1

慢性支气管炎 2

肺气肿 3

支气管扩张 4

肺结核咯血 4

胃痛 5

慢性浅表性胃炎 5

胃石症 6

神经性呕吐 7

胃痉挛 7

噎膈 8

胃下垂 8

胃神经官能症 9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0

慢性肠炎 10

阵发性肠痉挛 11

腹泻 12

大食症 12

热痹 13

行痹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 14

腰椎退行性变 15

椎间盘脱出症 16

膝关节退行性变 17

颈椎病 18

膝冷 18

痛风 19

项痛 19

背痛 20

背冷 20

腓肠肌抽搐症 21

鸡爪风 21

鹅掌风 22

低热 23

秋温 23

阴汗 25

全身无汗症 25

偏身无汗症 26

手足心多汗症 27

全身无分泌液症 27

胸痹 28

心动过缓 29

顽固性失眠 29

奔豚气 30

术后尿潴留 31

颞颌关节炎 31

腕关节痛 32

口腔溃疡 32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 33

上肢痹症 33

不宁腿综合征 34

射精不能症 34

阴缩症 35

肾下垂 36

腰痛 37

阳痿 37

糖尿病 38

高脂血症 39

甲状腺肿大 39

眉棱骨痛 40

头痛 41

经前头痛 41

头晕 42

美尼尔氏综合征 43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症 43

脑鸣 44

脑冷 44

气功偏差症 45

神经科杂病 46

头摇症 46

中风中经络 46

癫痫 47

中风震颤 47

癫痫性头痛 48

小脑共济失调 49

嗜睡病 49

癫证 50

癔病 51

失音 51

眼睑下垂 52

面瘫 53

面部麻痹 53

末梢神经炎 54

尺神经炎 54

股外侧皮神经炎 55

桡神经损伤 56

握拳不开症 56

面肌抽动症 57

脑外伤后癔病性失音 57

舌伸不缩症 58

失语 59

外科杂病 59

下肢栓塞性静脉炎 59

疝气 60

雷诺氏病 61

皮肤瘙痒症 61

荨麻疹 62

头皮瘙痒症 62

面部痒疹 63

酒渣鼻 63

银屑病 64

白癜风 65

鸡眼 65

强直性脊椎炎 66

红斑性肢痛症 67

石淋 67

外伤性截瘫 68

脑外伤后遗症瞬目 69

肘痹 69

妇科杂病 70

子宫颈后屈 70

子宫发育不良 71

子宫内膜异位症 71

子宫肌瘤 72

卵巢囊肿 73

不孕 73

胞宫虚冷症 74

妊娠呃逆 74

妊娠呕吐 75

妊娠头痛 75

妊娠面神经麻痹 76

倒经 77

闭经 77

子宫脱垂 78

溢乳 78

经行身痛症 79

产后肢冷症 80

胎漏 80

乳癖 81

乳癌 81

更年期综合征 82

小儿厌食症 83

儿科杂病 83

带下病 83

蛔虫病 84

小儿消化不良 85

梦游症 85

小儿秽语综合征 86

智能低下 87

小儿舞蹈病 87

小儿脑瘫 88

小儿脑积水 89

小儿夜惊症 89

小儿晨间失眠 90

小儿癫痫 90

小儿流涎 92

小儿遗尿 92

小儿瞬目 93

小儿摇头症 93

小儿头偏 94

小儿口吃 94

五官科杂病 95

外展神经麻痹 95

复视 96

视疲劳 97

流泪不止 97

视神经萎缩 98

白内障 99

视网膜色素变性 99

色盲 100

夜盲症 100

过敏性鼻炎 101

味觉消失症 102

嗅觉障碍症 103

耳聋 103

暴聋 104

鼻鼾症 104

声带麻痹 105

梅核气 106

鼓唇弄舌症 106

(一)针灸治疗原则 108

一、历代针刺手法 108

第二章 专题讲座 108

(二)得气 109

(三)徐疾补泻 109

(四)呼吸补泻 109

(五)迎随补泻 110

(六)开阖补泻 110

(七)导气同精法 111

(八)烧山火 111

(九)透天凉 112

(十)阳中隐阴 112

(十二)苍龙摆尾 113

(十三)赤凤摇头(白虎摇头) 113

(十一)阴中隐阳 113

(十四)五脏交经 114

(十五)龙虎升降 114

(十六)苍龟探穴 115

(十七)通关交经 115

(十八)关节交经 116

(十九)运气法 116

(二十)龙虎交战 117

(二十一)提气法 117

(二十二)留气法 117

(二十三)八卦法 118

(二十四)补泻手法与强弱刺激关系 119

(二)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联系 120

(一)奇经八脉的含义 120

二、奇经八脉辨证论治临床应用 120

(三)奇经八脉辨证 121

1.督脉 121

2.任脉 121

3.冲脉 121

4.带脉 121

5.阳跷脉 121

6.阴跷脉 121

(四)奇经八脉临床应用 122

1.任督二脉主治范围 122

8.阴维脉 122

7.阳维脉 122

2.八脉交会穴的运用 123

三、穴位知热感检查与治验 124

(一)来源与原理 124

(二)普查和应用 125

(三)穴位知热感测定 125

1.腧穴的定位 125

2.测定方法 126

(四)检查实例与举隅 127

四、针灸临床中注意的问题 129

(一)治病求本,分清缓急 129

(二)取穴宜少,疗效要高 129

(六)按时开穴治疗 130

(五)针灸并重,配合得宜 130

(三)腧穴组合要恰当 130

(四)掌握手法,有的放矢 130

五、天灸疗法 131

(一)含义 131

(二)历史 131

(三)何谓三伏 131

(四)为什么要在三伏天贴药 132

1.热在三伏 132

2.时令变迁对人体影响 132

3.时间治疗的重要性 132

(六)疗程与疗效 133

(五)治疗方法 133

4.五脏按日配属关系 133

六、舌针疗法 134

(一)舌针与脏腑经络关系 134

(二)舌针定位 134

1.舌面 134

2.舌底 135

(三)舌针的针刺方法 136

1.消毒 136

2.刺法 136

2.小儿癫痫 137

1.自闭症 137

(四)舌针治疗奇难杂病举例 137

3.中风后遗症 138

4.糖尿病 140

5.口腔溃疡 140

七、一针疗法 141

(一)一针疗法历史 141

(二)一针疗法意义 141

(三)一针疗法治疗奇难杂病举例 141

1.偏头痛 141

3.下肢痹痛 142

2.急性腰扭伤 142

4.肩周炎 143

5.落枕 143

6.闭经 143

7.脱肛 144

8.痔疮 144

八、疼痛辨证施治 145

(一)分经脉 145

(二)辨气血 146

(三)审寒热 146

(一)病因病机 147

1.外感头痛 147

九、头痛辨证施治 147

(四)知病所 147

2.内伤头痛 148

(二)辨证施治 148

1.外感头痛 148

2.内伤头痛 149

十、胃脘痛辨证施治 150

1.主穴 151

(二)治疗 151

7.脾胃虚寒 151

6.瘀血停滞 151

5.阴虚胃痛 151

4.肝胃郁热 151

3.饮食停滞 151

2.肝气犯胃 151

1.寒邪犯胃 151

(一)辨证 151

2.辨证配穴 152

十一、呃逆辨证施治 153

(一)病因病机 153

1.饮食不节 153

2.情志不和 153

3.正气亏虚 153

4.脾胃虚弱 153

(三)治疗 154

2.虚证 154

2.虚证 154

1.实证 154

1.实证 154

(二)辨证 154

5.器质性病变 154

十二、噎膈辨证施治 155

(一)病因病机 155

1.忧思郁怒 155

2.酒食所伤 155

3.嗜食辛热 155

4.与脾胃肾关系密切 155

(三)治疗 156

4.气虚阳微 156

3.瘀血内结 156

2.津亏热结 156

1.痰气交阻 156

(二)辨证 156

十三、坐骨神经痛辨证施治 157

(一)病因病机 157

1.内因 157

2.外因 157

(二)辨证 157

1.寒湿型 157

2.外伤瘀血型 157

3.虚弱型 157

4.经脉分型 157

十四、中风病辨证施治 158

(三)治疗 158

1.正气不足 159

2.肝肾阴虚 159

3.痰浊内阻 159

4.五志过极 159

(二)辨证 159

1.中经络 159

(一)病因病机 159

2.中脏腑 160

3.后遗症 160

1.中经络 161

2.中脏腑 161

(三)治疗 161

3.后遗症配穴 162

十五、脑瘫辨证施治 163

(一)病因病机 163

1.感染 163

2.早产 163

3.外伤 163

4.核黄疸 163

5.遗传 163

6.脑缺氧 163

7.中毒 163

5.运动障碍型 164

4.手足蠕动型 164

(四)治疗 164

1.针刺穴位 164

1.痉挛型 164

2.弛缓型 164

(三)分型 164

(二)主要症状 164

3.共济失调型 164

2.针刺方法 165

十六、耳鸣、耳聋辨证施治 165

(一)病因病机 165

1.暴怒 165

1.实证 166

(三)治疗 166

2.虚证 166

(二)辨证 166

3.风邪外袭 166

2.肾气虚弱 166

十七、聋哑辨证施治 167

(一)病因病机 167

(二)临床表现 167

(三)治疗 167

十八、眼病辨证施治 168

(一)中医对眼解剖的认识 168

(二)眼的五轮学说 168

3.眼与经给关系 169

2.轮为标,脏为本 169

(三)辨证 169

1.五轮学说与眼各部位疾病的关系 169

(四)辨证施治 170

1.疏风清热 170

2.泻火解毒 170

3.补益肝肾 170

4.益气养血 170

5.行气活血 170

6.退翳明目 170

(五)针治基本原则 170

1.取穴原则 170

1.睛明、上睛明、下睛明 171

3.健明1 171

2.健明 171

3.疗程 171

(六)眼部常用穴 171

2.针法 171

4.承泣 172

5.健明2 172

6.球后 172

7.健明3 172

8.健明4 172

(七)常见眼病针灸治疗 173

(八)常见眼病对症取穴 174

参考文献 17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