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演化与工程效应研究
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演化与工程效应研究

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演化与工程效应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耀如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030071107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
《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演化与工程效应研究》目录

第一篇 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的宏观地质背景演化 3

第一章 地球圈层结构及其水文地质 3

第一节 太阳系和地球及其水的起源 3

第二节 地-月系统成因及其水的差异状况 4

一、同源体分异说 5

二、异源异体俘获说 5

三、同源异体演化说 5

第三节 地球圈层结构对水的制约 7

一、岩石圈-地核及其水文地质特性 7

二、水圈及其水文地质分带性 9

三、大气圈与水气变换 12

四、水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15

第二章 地球内外因素对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18

第一节 地球自身演化对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 18

一、软流圈三相流基本特性 18

二、地球热场及其变化 27

三、水圈上层四种基本水文地质结构 29

第二节 地球外因素对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 36

一、太阳、月球引力的影响 36

二、宇宙因素对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的初步分析 40

第三章 制约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 44

第一节 三百万年来中国古环境变化信息与有关水文地质环境分析 44

一、古气候信息与古水文地质条件 44

二、古构造与古地理环境变化信息 47

三、气候变化的直接信息 48

四、宇宙因素影响气候、环境演化的有关依据 48

第二节 晚第三纪至中更新世地质-生态环境演化期与相应的水文地质特征 51

一、第一急变期(距今320万年—250万年) 52

二、第一缓变期(距今250万年—140万年) 54

三、第二急变期(距今140万年—70万年) 55

四、第二缓变期(距今70万年—15万年) 56

第三节 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生态环境演化与相应水文地质特征 58

一、晚更新世冷期—暖期(距今15万年—7万年) 58

二、晚更新世最后冷期(距今7万年—1万年或1.2万年) 59

三、全新世以来地质-生态环境与有关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 61

四、地质-生态环境演化类型 66

五、人工效应对当代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67

第四节 控制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自然复合因素的评判 70

一、主要因素的制约性分析 71

二、近代十大参数的区域性分布概况及其综合评判系数 72

第二篇 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区域性特征对比 77

第四章 复合岩溶作用及其水文地质环境特性对比 77

第一节 热液复合作用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特性 77

一、中国东南沿海与岛屿地区热液岩溶作用与相应的水文地质环境特征 77

二、东亚与澳大利亚一些地区热液复合岩溶探讨 81

三、地中海沿岸一些地带热液岩溶作用与地热场水文地质特征 83

四、热液混合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特性及有关机理 84

第二节 冷水复合作用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特性对比 90

一、中国西部高山一些冷水复合的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概述 91

二、北欧冰川(或冰盖)与冷水复合作用下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特征概述 99

三、北美冰川(或冰盖)与冷水复合作用下岩溶水文地质环境 103

四、中国与其他地区冷水复合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的对比 110

第五章 常态岩溶作用及其水文地质环境特征对比 119

第一节 构造与气候对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的综合影响 119

一、岩溶水动力要素 121

二、岩溶水动力条件类型 124

第二节 岩溶洞穴发育环境及其特征 126

一、海蚀与海缘洞穴模式(Ⅰ) 126

二、湖缘洞穴系统模式(Ⅱ) 129

三、浅谷洞穴系统模式(Ⅲ) 130

四、深谷洞穴系统模式(Ⅳ) 131

五、斜坡山地洞穴系统模式(Ⅴ) 134

六、山脊山岭洞穴系统模式(Ⅵ) 135

七、高寒高原洞穴系统模式(Ⅶ) 138

八、湿热高原洞穴系统模式(Ⅷ) 138

九、冰缘洞穴系统模式(Ⅸ) 141

十、热液洞穴系统模式(Ⅹ) 143

第三节 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的若干问题对比分析 143

一、山区阶状岩溶水文地质结构 143

二、断块山地岩溶水文地质结构 146

三、岩溶水动态特性比较 147

四、岩溶水溶蚀机理与溶蚀量对比分析 152

五、岩溶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对比 157

第三篇 重点开发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基本特征与工程效应研究 163

第六章 黄河晋陕峡谷北段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基本特征与工程效应 163

第一节 岩溶发育的地质背景条件 163

一、碳酸盐岩的岩性与构造条件 163

二、岩溶发育时期与有关古环境条件 167

第二节 岩溶水文地质系统与岩溶水特性 173

一、黄河水与岩溶地下水的补排关系 174

二、岩溶地下水的区域性水质情况 176

三、岩溶水环境同位素特性分析 179

四、岩溶水动力特征与水动力条件 181

五、岩溶泉与岩溶水文地质系统 185

第三节 黄河晋陕峡谷北段地质-生态环境现状与质量 186

一、资源性有利条件 187

二、灾害性不利条件 190

三、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判 195

第四节 黄河晋陕峡谷北段水文地质环境工程效应分析 198

一、万家寨水利水电枢纽的水文地质环境效应 198

二、煤田开采的地质-生态环境效应 210

第七章 鄂西-重庆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基本特征 212

第一节 长江三峡与鄂西-重庆地区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212

一、长江三峡发育过程探讨 212

二、长江三峡与鄂西-重庆地区岩溶发育期 214

三、长江三峡与鄂西-重庆地区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218

第二节 长江三峡与鄂西-重庆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特征 228

一、长江三峡与鄂西-重庆地区古地质-生态环境演化概况 228

二、长江三峡及鄂西-重庆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与系统 229

第八章 长江三峡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与环境工程效应 243

第一节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岩溶比较坝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基本特性 243

一、岩溶坝区岩层综合特性 244

二、岩溶坝区水文地质基本特征 245

三、岩溶化岩体渗透性 248

第二节 长江三峡岩溶比较坝区主要水文地质性工程地质基础问题 252

一、坝基及绕坝渗漏问题 252

二、基坑涌水量与排水问题 253

三、隧洞涌水与排水问题 255

第三节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岩溶坝段与坝区比较 257

一、岩溶坝区的坝段比较 257

二、岩溶坝区与结晶岩坝区的比较 259

第四节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水文地质环境的工程效应 260

一、水库诱发地震有关岩溶因素类型与机理探讨 260

二、岩溶地带滑坡类型及边坡稳定性评判 269

三、库区水环境污染的理论分析 272

第五节 长江三峡区域性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与演化趋势评判 280

一、目前区域性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判 280

二、岩溶地区地质-生态环境演化趋势评判 282

三、提高长江三峡工程影响地带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措施建议 287

结束语 291

参考文献 2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