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实用机电节能技术手册
实用机电节能技术手册

实用机电节能技术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3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实用机电节能技术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111051432
  • 页数:1529 页
图书介绍:
《实用机电节能技术手册》目录

第1篇 绪论 3

第1章 机电节能技术在节能工作中的重要性 3

1 能源平衡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 3

1.1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3

1.2 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4

1.3 实现现代化,需要能源不断增长 6

2 能源供需矛盾紧张是世界性的问题 7

2.1 能源供需矛盾趋向紧张是全球性的问题 7

2.2 我国能源严重短缺 9

2.3 展望未来,能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节能是我国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11

3 建立节能型国民经济体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11

3.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11

3.2 节约能源潜力的估计 13

3.3 节约能源的主要途径 16

4 机电节能技术在节能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17

4.1 机电设备是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手段 18

4.2 机电节能技术决定着能源开发和转换的效率和消耗 18

4.3 发展节能机电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19

1 节能机电产品的概念 20

1.1 机电产品耗能的宏观分析 20

1.2 节能机电产品的概念 20

1.3 节能机电产品的特点 20

2 我国机电产品的节能潜力 20

2.1 机电产品耗能量大,节能潜力也大 20

第2章 发展机电节能技术的经济分析 20

2.2 机电产品的节电潜力测算 21

3.2 工业窑炉节能的发展方向 22

3.3 蒸汽管网设备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2

3 主要节能机电产品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节能效果 22

3.1 工业锅炉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2

3.4 风机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3

3.5 水泵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3

3.6 压缩机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4

3.7 气体分离设备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4

3.8 制冷机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4

3.12 中小型异步电动机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5

3.11 工业电炉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5

3.10 电焊机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5

3.9 电机调速装置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5

3.13 中小型电力变压器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6

3.14 内燃机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6

3.15 汽车节能的发展方向 27

3.16 仪器仪表节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7

1.3 经济节能量 28

1.2 技术节能量 28

1.1 总节能量 28

1 节能的经济效益考核 28

第3章 节能机电产品的评价体系 28

2 节能机电产品评价体系 29

3 节能机电产品的能耗评价方法 29

3.1 一般节能机电产品的能耗评价法 29

3.2 电动机能耗评价法 29

5 节能机电产品的综合评价方法 30

4.4 投资回收期T 30

4.3 内部收益率的IRR 30

4.2 项目净现值 30

4.1 年节能量指标 30

4 节能机电产品的经济评价指标 30

6 运用价值工程对节能机电产品进行评价的方法 31

第4章 促进机电节能技术发展的政策 32

1 国外的共性节能政策和措施 32

1.1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减少高能耗产品的生产 33

1.2 制定能源法规,加强能源法治 33

1.4 采取行政办法,加强节能工作的宏观指导 34

1.3 制定能耗标准,用经济手段推动节能技术的应用 34

2 我国的节能政策和措施 35

2.1 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全民节能意识 35

2.2 制定节能的经济政策 35

2.3 加强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研究开发,搞好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 36

2.4 搞好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36

2.5 切实加强节能管理和立法,向管理要能源 37

第2篇 节能技术基础 43

第1章 能源资源 43

1 固体能源 43

1.1 煤炭 43

1.2 含油矿物 44

2 液体能源 45

2.1 石油 45

2.2 油煤浆、水煤浆、液化煤人造石油 45

3 气体能源 46

3.1 气体能源的种类 46

3.2 天然气 46

3.3 城市煤气 46

3.5 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 47

3.4 合成煤气 47

4 河川水能 48

4.1 河川水能资源 48

4.2 我国本世纪末水力发电规划 50

5 地域风能 54

5.1 风级和风能密度 54

5.2 地域风能资源 54

5.3 风能的利用 54

6.1 概论 55

6.2 核裂变和核聚变 55

6 核能 55

6.3 核燃料资源 58

6.4 核反应堆 59

6.5 快中子增殖堆 61

6.6 受控核聚变 61

7 太阳能 63

7.1 太阳辐射能 63

7.2 太阳能集热器 65

7.4 太阳电池 67

7.3 太阳能热力发电 67

7.5 太阳能制氢 69

7.6 太阳能实用化的前景展望 70

8 海洋能 70

8.1 潮汐能的利用 70

8.2 波浪能的利用 73

8.3 海洋温差能和浓差能的利用 74

8.4 海流的利用 75

9 生物质能和氢能 75

9.1 生物质的能源化 75

9.3 生物质厌氧发酵制取沼气 76

9.2 生物质发酵制取乙醇 76

9.4 氢能 77

10 地热能 79

10.1 地热资源 79

10.2 地热发电 80

10.3 地热能的综合利用 81

1.1 水静力学基本方程 83

1.2 恒定流的连续性方程式 83

1.3 恒定流的能量方程式 83

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83

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83

1.4 恒定流的动量方程式 84

2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85

2.1 沿程阻力 85

2.2 局部阻力 86

3 附面层与绕流运动 88

3.1 附面层定义 88

3.2 沿光滑薄平板流动的附面层 88

3.3 绕流阻力和颗粒沉降速度 89

4.1 无限空间射流 91

4 气体湍流射流 91

4.2 温差射流和浓差射流 92

4.3 有限空间射流 93

第3章 热力学基础 95

1 基本概念 95

1.1 热力学系统 95

1.2 工质的热力学平衡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95

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贝龙方程) 96

1.4 理想气体的热容 96

1.5 理想气体混合物 97

1.6 实际气体 98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99

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99

2.2 理想气体内能、焓和熵的计算 100

2.3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101

3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应用 101

3.1 热力循环及循环效率 101

3.5 熵增原理与系统作功能力的不可逆损失 103

3.4 卡诺定理及热能的可用性 103

3.2 卡诺循环及热效率 103

3.3 热力学第二定律 103

3.6 ? 104

4 工质的热力学性能 105

4.1 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105

4.2 水蒸气的热力学性质 114

4.3 湿空气 138

1.2 热导率 140

1.3 固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 140

1 导热 140

1.1 导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40

第4章 传热学基础 140

1.4 稳态导热的计算 143

1.5 肋片效率 146

1.6 接触热阻 146

1.7 不稳态导热的计算 147

2.3 定型尺寸和定性温度 152

2.2 对流换热常用的特征数 152

2.1 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式 152

2 对流换热 152

2.4 空气、烟气、水、水蒸气、某些液体和几种油的热物性参数 153

2.5 管内受迫流动换热的准则方程式 156

2.6 流体外掠管束流动换热的准则方程式 157

2.7 大空间自由流动换热准则方程式 158

2.8 有限空间自由流动换热计算 158

3.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159

3 辐射换热 159

2.10 凝结换热计算 159

2.9 沸腾换热计算 159

3.2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160

3.3 黑体波段辐射力(波段辐出度) 161

3.4 任意两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 161

3.5 封闭空腔中诸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162

3.6 遮热板 163

3.7 气体辐射 164

4 传热与换热器计算 165

4.1 传热方程式 165

3.9 复合换热 165

3.8 气体与外壳间的辐射换热 165

4.2 换热器的热计算 166

第5章 燃料燃烧的基础理论 171

1 燃料及燃烧计算 171

1.1 燃料 171

1.2 燃烧计算 176

2.1 燃烧过程 178

2 燃烧的基本概念 178

2.2 燃烧化学反应速率 179

2.3 燃烧热 179

2.4 着火 180

2.5 火焰传播 181

2.6 流体燃料的燃烧 181

2.7 固体燃料的燃烧 182

2.8 碳的燃烧化学反应机理 183

2.9 碳球燃烧速率和燃尽时间计算 185

3.3 氮的氧化物 186

3.2 硫的氧化物 186

3 燃烧与污染 186

3.1 烟尘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186

3.4 燃烧噪声 187

第6章 电磁理论基础 188

1 电磁能的基本概念 188

1.1 电场能 188

1.2 磁场能 188

1.3 稳恒电流的电磁能 189

1.4 电磁波和光能 190

1.5 电磁材料 191

2.1 磁流体发电 193

2 新型发电原理 193

2.2 电流体发电 194

2.3 燃料电池 195

2.4 温差热电堆发电 196

3 电光源 197

3.1 热辐射光源 198

3.2 气体放电光源 200

3.3 特种光源 204

2.1 动能的储存 207

2 机械能的储存和调节 207

1 概述 207

第7章 节能和储能 207

2.2 势能的储存 208

2.3 抽水蓄能电站 208

2.4 风能的储存 208

3 热能的储存和调节 209

3.1 热能的储存类型和储能表示式 209

3.2 蒸汽或饱和液体储存显能 209

3.3 加压的过冷液体中储存显热 210

3.5 压力气体储能 212

3.4 固体中储存显热 212

3.6 潜热储能 213

3.7 热化学反应蓄热 213

3.8 蓄热器的热效率 213

4 电能的储存和调节 215

4.1 静电场能的储存——电容器 215

4.2 电磁能的储存——电感器 215

4.3 蓄电池 216

5.3 充分利用天然光 220

5.2 采用高效节能光源和高利用系数照明器具 220

5 照明节能 220

5.1 适当的场合、时间选用适当的照度 220

6 节能和储能材料 221

6.1 隔热材料 221

6.2 传热材料 221

6.3 远红外辐射涂层材料 221

6.4 储氢材料 222

6.5 超导材料 223

参考文献 223

第3篇 热能动力设备 229

第1章 工业锅炉 229

1 概述 229

2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原理、途径、新技术和新产品 230

2.1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原理 230

2.2 工业锅炉节能的主要途径 233

2.3 工业锅炉节能新技术 239

2.4 工业锅炉节能产品介绍 245

3.1 送引风系统 260

3 工业锅炉节能系统的实例 260

3.2 给水系统 262

3.3 除尘系统 265

3.4 自动控制 267

3.5 余热利用 269

3.6 垃圾锅炉 270

4 节能效益评估 270

4.1 工业锅炉产品评估方法 270

4.2 II级指标满足度的确定 272

4.3 产品综合评估计算实例 274

第2章 工业炉窑 276

1 概述 276

1.1 我国工业炉窑概况 276

1.2 工业炉窑的能源结构 277

1.3 单耗及节能潜力 277

1.4 燃料技术及燃烧装置 277

1.5 炉衬结构及耐火(保温)材料 278

1.6 炉型结构 278

1.8 热工检测及控制 279

1.7 工业炉窑的余热及回收利用情况 279

1.9 工业炉窑的发展方向 280

2 工业炉窑分类 281

2.1 概述 281

2.2 分类 281

3 工业炉窑节能技术、原理、新技术、新产品 281

3.1 工业炉窑节能途径原理 281

3.2 新技术和节能产品 289

3.3 余热回收装置 304

3.4 炉体结构及节能(概述) 315

3.5 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 322

4 工业炉窑产品及系统节能实例 325

4.1 陶瓷管型节能少氧化锻造加热炉 325

4.2 GH中小型系列煤气锻造加热炉 326

4.3 水平式往复炉排锻造加热炉 327

4.4 节能型罩式炉 329

4.5 7.5m×30m大型热处理炉 329

4.6 往复炉排连续式加热炉 331

5 工业炉窑节能效益估评 332

5.1 工业炉的节能技术与节能技术经济分析 332

5.2 评价工业炉节能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 333

1 概述 334

1.1 换热器的节能特点与现状 334

第3章 换热器 334

1.2 最佳流路(系统)设计与?概念的应用 335

2 管壳式换热器 336

2.1 传统结构管壳式换热器 336

2.2 新型高效结构管式换热器 342

2.3 新型高效传热元件 361

3.1 概述 376

3 空冷式换热器 376

3.2 空冷器与节能 378

3.3 空冷器的节能途径 380

4 高效紧凑式换热器 386

4.1 板翅式换热器 386

4.2 螺旋板换热器 390

4.3 板式换热器 393

4.4 混合式换热器 395

1.1 蒸汽的热力学性质 398

1 蒸汽 398

第4章 蒸汽管网设备 398

1.2 蒸汽供热及典型的蒸汽管网 399

2 蒸汽管网中的主要阀件 400

2.1 减压阀 400

2.2 安全阀 402

2.3 蒸汽硫水阀 406

3 蒸汽管网中凝结水的回收 433

3.1 几种常用的凝结水回收系统 433

3.2 二次汽利用和凝结水回收的经济效益 437

1.1 气化反应与气化过程 439

第5章 煤气发生炉 439

1 煤炭气化的基础知识 439

1.2 气化用煤的质量要求 441

2 煤气炉分类 442

3 固定床煤气发生炉 442

3.1 TG 3m节能型炉气发生炉 442

3.2 两段气化炉 443

3.3 鲁奇加压气化炉 445

4.1 沸腾床气化炉 450

4 流化床煤气发生炉 450

4.2 KRW气化炉 452

4.3 U-GAS气化炉 457

5 气流床煤气发生炉 460

5.1 德士古气化工艺及气化炉 461

5.2 科柏斯-托切克气化工艺及气化炉 463

6 煤气炉的节能技术改造 465

6.1 我国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465

6.2 国外煤气化技术发展状况 466

6.3 我国煤气发生炉的节能技术改造 467

7 煤气化技术及煤气化设备的发展趋势 467

参考文献 468

第4篇 电工设备及系统 471

第1章 火力发电设备 471

1 火力发电设备的节能潜力 471

2 火力发电设备节能的主要途径 472

2.1 提高机组的容量和参数 472

2.3 发展联合循环装置 473

2.2 机组合理配套 473

2.4 热电联供 474

2.5 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477

2.6 我国火力发电设备节能的政策 478

3 锅炉机组的节能 478

3.1 锅炉能耗 478

3.2 电站锅炉节能途径 480

4 汽轮机组的节能 483

4.1 降低常规火电站汽轮机的热耗率 483

4.2 采用新的热力循环 485

4.3 扩大工业用汽轮机的品种 487

4.4 扩大热(冷)电联供的应用 487

第2章 变压器 490

1 概述 490

1.1 变压器节能途径和节能潜力评估 490

1.2 变压器节能技术国内外水平对比 492

1.3 变压器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493

2 中小型节能变压器 493

2.1 SL7、S7系列变压器 493

2.3 DN8-M、SN7、SN8系列农用变压器 496

2.2 S9系列变压器 496

2.4 箔式线圈节能变压器 497

2.5 全密封式节能变压器 497

2.6 干式节能变压器 498

2.7 S8-M系列变压器 500

2.8 SR(S10)系列变压器 501

3.1 110kV级“7”系列节能变压器 502

3.2 220kV级“7”系列节能变压器 502

3 大型节能变压器 502

4 开发中的节能变压器 505

4.1 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 505

4.2 110kV“8”系列节能变压器 506

5 变压器经济运行 507

5.1 实现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几种主要途径 507

5.2 变压器经济运行实例 509

6 高能耗变压器的改造 509

6.1 高能耗变压器改造的几种主要途径 509

6.2 高能耗变压器的改造原则 509

6.4 高能耗变压器改造实例 510

6.3 高能耗变压器改造前后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 510

7 节能型接触调压器 511

7.1 TDGC2、TSGC2系列接触调压器 511

7.2 TDGC2J、TSGC2J系列接触调压器 511

第3章 电机 513

1 概述 513

1.1 我国电机节能现状 513

1.2 国内外水平对比 514

1.3 节能途径 516

1.4 节能电机的发展趋势 517

2 电机节能实例 518

2.1 YX系列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518

2.2 Y、YR系列中型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521

2.3 YR(IP23、IP44)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 525

2.4 YZ、YZR系列起重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527

2.5 YLB系列深井水泵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529

2.6 YQS2系列井用潜水三相异步电动机 530

2.7 永磁同步电动机 532

2.8 永磁直流电动机 534

3.1 有级变速电机及其节能 539

3 电动机调速及其节能 539

3.2 无级调速电机及其节能 541

4 节能电动机的合理选用及注意事项 546

4.1 电源的合理选用 547

4.2 节能电动机功率的合理选用 547

4.3 根据工作环境、用途选择节能电动机 548

4.4 根据负载性质合理选用节能电动机 548

4.5 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548

1.1 工业电热设备的耗能情况 551

1.2 国内外热处理电炉、感应炉及电弧炉的电耗对比 551

1 概述 551

第4章 工业电热设备 551

2 热处理电炉的节能技术 553

2.1 传统间歇作业炉的节能改造 553

2.2 热处理生产线的气氛和工艺的自动控制 555

2.3 真空热处理炉的节能措施 557

2.4 新型节能炉衬系统 558

3 感应炉的节能技术 560

3.1 工频熔炼炉的节能 560

3.2 中频感应炉的加速发展 561

3.3 感应加热和热处理的节能 562

4 电弧炉及钢包精炼炉的节能 564

4.1 电弧炉及钢包精炼炉 564

4.2 直流电弧炉 567

4.3 短网及无功功率补偿 569

4.4 炉料预热 570

4.5 氧燃烧嘴助熔等节能技术 572

5.2 远红外电热设备及节电改造 574

5.1 概述 574

5 远红外加热设备的节能技术 574

第5章 日用电器 578

1 概述 578

1.1 日用电器节能的意义 578

1.2 日用电器节能的发展概况 578

2 日用电器的节能技术 578

2.1 节能日用电器设计要点 579

2.2 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节能 579

2.3 电风扇和洗衣机的节能 583

2.4 电热器具的节能 584

2.5 日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 585

3 日用电器的节能法规 588

3.1 国外日用电器的节能法规 588

3.2 我国日用电器的节能法规 589

第6章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592

1 概述 592

1.1 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重要性 592

1.2 国内外水平及现状 592

1.3 节能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593

2.1 无功补偿技术的节能原理 594

2.2 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与应用 594

1.4 无功补偿技术与无功补偿装置 594

2 无功补偿技术的节能原理和应用 594

2.3 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595

2.4 无功补偿技术经济效益评估 598

2.5 无功就地补偿技术节电及经济效益评估 601

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601

3.1 主要特点和性能参数 601

3.3 接线、保护和控制 602

3.2 结构 602

3.4 配套设备 604

4 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605

4.1 特点和性能参数 605

4.2 结构 606

4.3 接线、保护和控制 606

4.4 三相异步电动机就地补偿应注意的问题 606

4.5 装置的安装与维修 607

5.3 使用条件 608

5.4 接线、保护及控制 608

5.1 主要特点和性能参数 608

5.2 结构 608

5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608

5.5 主要配置套件的选用 609

6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简介 611

6.1 静补装置的作用 611

6.2 静补装置的主要类型 611

7.3 维护保养时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613

7.2 电容器机械性能恶化的表现 613

7 电力电容器的运行维护 613

7.1 电容器介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613

7.4 电容器绝缘诊断法 615

附录A 615

第7章 电力电子节能技术 619

1 概述 619

1.1 电力电子技术节能的特点 619

1.2 电力电子节能技术的发展状况 619

1.3 电力电子技术节电理论基础 621

2.1 直流相控调速 623

2 电气传动设备的节电 623

2.2 直流斩波调速 627

2.3 交流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 630

2.4 交流电动机的PWM变频调速 637

2.5 感应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645

2.6 交流电动机调速在风机、泵类中的应用 648

3 工业电源用电力电子技术 651

3.1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 651

3.2 大功率电解电源 653

3.3 电焊机电源 655

3.4 电镀电源 660

3.5 交流电力控制器 661

第8章 电焊机 665

1 概述 665

1.1 电焊机的节能潜力 665

1.2 电焊机节能效益评价指标 666

1.3 国外电焊机节能技术的发展 667

2 节能电焊机分类、作用及推广 668

2.1 交流弧焊电源 668

2.2 直流弧焊电源 670

3 CO2/MIG/MAG焊机 691

3.1 CO2/MIG/MAG焊机的节能途径和节能效益评估 692

4 窄间隙埋弧焊机 694

4.1 概述 694

4.2 窄间隙埋弧焊机的结构及原理 697

5 等离子弧焊机与切割 698

5.1 等离子弧焊机 698

5.2 空气等离子切割机 703

6.1 次级整流电阻焊机 704

6 电阻焊机节能技术及效益评估 704

6.2 电阻焊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705

7 激光焊接与切割设备 706

7.1 激光焊机 706

7.2 激光切割 708

8 电子束焊接设备 710

8.1 电子束焊接原理及特点 710

8.2 电子束焊接的分类、应用及发展 710

8.3 电子束焊机的组成、分类和应用 711

8.4 电子枪 712

8.5 真空系统 713

8.6 工作室 714

8.7 电源 714

8.8 控制装置 714

9 大型成套焊接设备的节能技术 715

1.1 照明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717

1.2 照明节能的意义 717

1.3 照明节能的原则和途径 717

第9章 照明节能 717

1 概述 717

2 照明光源与节能 718

2.1 常用照明光源的光电参数 718

2.2 光源的技术性能比较 722

2.3 光源的选用 722

2.4 光源应用实例及节能效果 724

3 灯具特性与合理应用 725

3.1 灯具效率对节能的影响 725

3.2 根据室内空间条件选用光分布适应的灯具 726

3.4 选用光通保持率高的灯具 727

3.3 提高利用系数 727

3.5 采用空调与照明一体化灯具 728

4 照明工程的设计与节能 729

4.1 合理选择照度标准 729

4.2 选取合适的照明方式 729

4.3 选用高效节能的镇流器 730

4.4 照明电气部分设计的节能措施 731

4.5 建筑环境条件对照明节能的影响 732

4.6 推行照明节能目标量化管理与评价 732

5.3 正确合理地更换光源 733

5.2 定期清洁光源、灯具和室内表面 733

5 运行、维修、管理与节能 733

5.1 运行、维修、管理对节能的重要性 733

5.4 推行分户、分单位计度照明用电 734

6 照明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734

参考文献 734

第5篇 汽车 739

第1章 车身 739

前言 739

1.1 优化结构设计 741

1 减轻质量 741

1.2 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板 743

1.3 采用资料复合材料 747

2 减少空气阻力 751

2.1 减少空气阻力的意义及其试验方法 751

2.2 车身外形整体优化设计 752

2.3 车身局部优化设计 753

2.4 减少内流阻力 754

2.5 利用导流装置减小阻力 754

1.2 减轻横梁质量的途径 756

1.1 减轻纵梁质量的途径 756

第2章 汽车底盘 756

1 减轻车架质量 756

1.3 积极采用高强度钢板 758

1.4 纵横梁断面参数的优化 759

1.5 车架的有限元分析 760

2 传动系统合理匹配 761

2.1 汽车传动系统与汽车燃料经济性 761

2.2 发动机特性试验数据的函数表达式拟合 762

2.3 传动系统传动比的最优化选择 763

3 采用自动变速装置 766

3.1 换档规律 766

3.2 自动变速装置的主要形式 767

3.3 液力变速器用全液压式自动变速装置 767

3.4 液力变速器用电子-液压式自动变速装置 767

3.5 机械变速器用电子-液压式自动变速装置 768

3.6 自动变速装置的特点 770

4 采用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 771

5 采用子午线轮胎及合理选择花纹 773

1 汽油机 775

1.1 提高升功率 775

第3章 发动机节能技术 775

1.2 稀薄混合气燃烧和快速燃烧 779

1.3 高能点火 786

1.4 电子控制供油系统 790

1.5 进气预热 792

1.6 其他节能措施 793

2.1 柴油机增压技术 795

2 柴油机 795

2.2 柴油机燃烧系统 800

2.3 其他节能措施 801

3 节能冷却系统 801

3.1 高压力封闭式冷却系 802

3.2 温度调节和节能 802

3.3 风扇离合器 803

4.1 气缸套 804

4 提高易损件寿命 804

3.4 柴油机冷却系统 804

4.2 活塞 805

4.3 活塞环 805

4.4 活塞销 806

4.5 轴瓦 807

4.6 气门 807

5 降低发动机附件功率损失 808

5.1 空气滤清器 808

5.2 排气消声器 810

6 减轻质量 812

7 采用其他能源 812

7.1 甲醇 812

7.2 天然气 813

7.3 液化石油气 814

7.4 电能和太阳能 814

3.1 汽油车排放控制节能装置 815

3 汽车排放控制节能装置 815

2.1 汽油车排放污染物与节能的关系 815

2.2 柴油车排放污染物与节能的关系 815

1 汽车主要排放污染物 815

第4章 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物与节能 815

2 汽车排放污染物与节能的关系 815

3.2 柴油车排放控制节能装置 816

第5章 汽车合理维护与使用 818

1 汽车维护 818

1.1 维护的意义 818

1.2 发动机维护 818

1.3 底盘维护 819

2.2 修理质量的保证 820

2 汽车修理 820

2.1 汽车技术状况的恢复 820

3 汽车使用 821

3.1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821

3.2 汽车驾驶技术 821

3.3 合理组织汽车运输 823

3.4 汽车的合理使用 824

3.5 高速公路运输节能 826

参考文献 827

1.2 我国柴油机能耗现状与国外水平的差距 831

1.1 柴油机节能的意义 831

第6篇 柴油机和拖拉机 831

1 概述 831

第1章 柴油机的节能 831

1.3 影响柴油机能耗的基本因素 832

2 降低柴油机能耗的途径 838

2.1 合理组织工作过程 838

2.2 采用增压技术 856

2.3 降低机械损失 863

2.4 减少冷却系统的损耗 869

2.5 柴油机的电子控制技术 872

2.6 绝热柴油机和陶瓷材料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877

3 减少机油损耗的措施 879

3.1 机油损耗的途径 879

3.2 减少机油烧损过耗的措施 880

3.3 减少机油泄漏的措施 884

3.4 防止机油劣化和机油再生 885

4 降低柴油机能耗的其他途径 886

4.1 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886

4.2 发动机的轻量化与节约原材料 887

5 柴油机节能与环境保护 890

5.1 柴油机的排放物及其危害 890

5.2 柴油机的噪声及其危害 892

5.3 限制柴油机排放和噪声的法规 892

5.4 控制排放对柴油机节能的影响 893

5.5 控制噪声对柴油机节能的影响 894

6 柴油机与工作机械的合理匹配 895

6.1 柴油机与拖拉机的合理匹配 896

6.2 柴油机与工程机械的合理匹配 897

6.3 柴油机与汽车的合理匹配 899

6.4 柴油机与船舶及其他机械的合理匹配 900

附录 国产中小功率柴油机燃油、机油耗指标 902

第2章 拖拉机的节能 911

1 概述 911

1.1 拖拉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911

1.2 拖拉机节能的现状及差距 911

1.3 影响拖拉机能耗的基本因素 911

2.1 选用节能柴油机 912

2 节能拖拉机新产品设计和老产品改造 912

2.2 拖拉机整体布置 914

2.3 拖拉机整机参数的确定 915

2.4 传动系统的节能技术 916

2.5 液压悬挂系统的节能技术 918

2.6 行走转向系统的节能技术 920

2.7 节能节材的选用 922

2.8 拖拉机零件制造工艺节能技术 922

3.1 节能指标仪表 923

3 拖拉机使用中的节能 923

3.2 拖拉机节能使用 926

4 有关拖拉机节能的法规 928

4.1 关于大中型拖拉机报废的规定 928

4.2 拖拉机节能产品的评定规范 928

4.3 节能拖拉机产品的评选及其节能效益 928

参考文献 930

第7篇 机械设备 933

第1章 泵 933

1 概述 933

1.1 泵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933

1.2 我国泵类产品的总体水平、运行情况以及国内外差距 936

1.3 泵的能耗和泵产品的节能潜力 938

2 泵节能的基础知识 939

2.1 泵的分类 939

2.2 泵的基本作用原理与特性曲线 939

2.3 泵的装置特性曲线和运行工况 940

2.4 改变转速时泵的特性曲线 941

2.5 改变(车削)叶轮外径时泵的特性曲线 941

2.6 泵的工作范围系列型谱 941

2.7 泵的汽蚀与吸入性能 942

3 节能泵的结构与选型 944

3.1 几种典型节能泵系列的结构与性能 944

3.2 泵的选型方法 952

4 泵的节能 955

4.1 提高泵的效率 955

4.2 泵的节能改造 957

4.3 泵的运转节能 962

1.2 风机节能的国内外现状 965

1.1 风机在节能中的地位和作用 965

1 概述 965

第2章 风机 965

1.3 风机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967

2 风机节能的途径 967

2.1 风机节能的基本知识 967

2.2 管道安装结构设计与节能 969

2.3 风机的运行调节与节能 971

2.4 管网的合理配置与导流叶片 971

3.1 风机的选型 975

3 风机的选型与节能 975

3.2 风机的串联、并联工作与节能 977

3.3 现场风机的技术改造与节能 978

3.4 调速设备的应用 980

3.5 节能实例与效益分析 990

4 节能风机的研制与应用 990

4.1 主要节能风机产品系列 990

4.2 节能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992

4.3 推广的节能产品与淘汰产品 994

4.4 风机节能的潜力 995

1.1 压缩机的用途及节能现状 997

第3章 压缩机 997

1 概述 997

1.2 国内外压缩机发展趋势 998

2 压缩机的节能途径 999

2.1 压缩机功耗 999

2.2 压缩机功率的降低 999

2.3 压缩机的驱动 1001

2.4 压缩机的调节 1004

2.5 管路的合理设计 1009

2.6 压缩机选型 1011

2.7 空压机站(组)的设计 1014

3 压缩机的节能产品 1016

3.1 国家公布的1~14批节能产品 1016

3.2 历年来的优质产品 1016

3.3 新开发的节能产品 1020

第4章 电液锤 1023

1 概述 1023

1.1 电液锤的发展 1023

2.1 CMY-Z25型有砧座电液模锻锤 1024

2 电液锤产品 1024

1.3 电液锤的分类 1024

1.2 电液锤的应用 1024

2.2 砧座微动型电液模锻锤 1027

2.3 消振型电液模锻锤 1029

3 用于蒸空锤改造的电液锤动力头 1034

3.1 DY系列电液锤动力头 1034

3.2 CYZ、CYM系列电液锤动力头 1036

4.1 电液锤对蒸空锤的节能率 1040

4.2 已投产电液锤的能耗情况 1040

4 电液锤的节能与使用 1040

4.3 电液锤的使用维护要求 1041

第5章 液力机械 1042

1 概述 1042

2 液力偶合器 1042

2.1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042

2.2 液力偶合器的性能与用途 1043

2.3 液力偶合器节能效果与实例 1045

2.4 液力偶合器节能计算方法 1047

2.5 液力偶合器的选择与匹配 1049

2.6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安装与操作 1050

2.7 液力偶合器的使用与维护 1050

2.8 液力偶合器的可能故障及排除方法 1050

3 液体粘性传动的应用与节能 1051

3.1 液体粘性传动基本原理及元件分类 1051

3.2 液粘调速离合器与节能 1053

3.3 液粘调速离合器的故障与排除 1055

1.1 连铸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056

1 概述 1056

第6章 连铸设备 1056

1.2 连铸机机型分类与节能分析 1057

2 连铸设备 1060

2.1 板坯连铸机 1060

2.2 方坯连铸机 1076

2.3 圆坯弧形连铸机 1083

第7章 废物再利用装置 1085

1 概述 1085

2.2 再生废物的力学特点与分析 1086

2.1 再生废物的分类 1086

2 再生废物的分类及力学、热物理特性 1086

2.3 低温法回收再生废物的热学与力学依据 1087

3 废物再利用装置的工作原理 1088

4 废物再利用装置的关键制造技术与降低能耗措施 1089

4.1 利用能源的选择与经济性 1089

4.2 处理方式的选择与结构分析 1090

4.3 关键技术处理与降低能耗措施 1091

5 废物再利用装置的系统流程与典型的节能系统 1091

5.2 喷射式系统 1092

5.1 浸渍式系统 1092

5.3 喷淋式系统 1093

5.4 自冷源系统 1093

6 废物再利用装置的应用实例 1093

6.1 废弃橡胶与汽车轮胎的再生装置 1093

6.2 废塑料的再生装置 1095

6.3 废旧电缆、废电器与废金属的再生装置 1096

参考文献 1096

2.1 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 1103

2 节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1103

1 节能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03

第8篇 节能控制系统 1103

第1章 概论 1103

2.2 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1104

第2章 燃烧控制系统及应用实例 1106

1 燃烧控制系统 1106

1.1 燃烧控制的节能潜力 1106

1.2 单回路燃烧控制系统 1107

1.3 串级比值燃烧控制系统 1107

1.4 交叉限制燃烧控制系统 1108

2 应用实例 1111

2.1 大型动力锅炉燃烧控制系统 1111

2.2 工业锅炉燃烧控制系统 1117

2.3 炼油厂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 1121

2.4 钢厂均热炉的燃烧控制 1124

2.5 连续加热炉控制系统 1126

2 精馏塔控制系统 1128

2.1 精馏塔工作原理 1128

1 概述 1128

第3章 生产过程节能控制系统 1128

2.2 精馏塔的控制指标 1129

2.3 影响精馏过程的因素 1129

2.4 精馏塔质量指标的选取 1131

2.5 精馏塔的控制方案 1132

3 反应器控制系统 1136

3.1 反应器的控制要求 1137

3.2 反应器被控变量的选择 1137

3.3 反应器的控制方案 1138

4 传热设备控制系统 1139

4.1 传热设备的静特性 1140

4.2 传热设备的一般控制方案 1140

4.3 传热设备的复杂控制系统 1142

5 食品工业控制系统 1144

5.1 概述 1144

5.2 食品工业典型设备控制系统 1144

6 制药工业控制系统 1146

6.1 概述 1146

6.2 制药工业典型设备控制系统 1146

7.1 概述 1148

7 化肥生产控制系统 1148

7.2 合成氨的典型控制系统 1151

第4章 生产过程的优化操作及应用实例 1154

1 生产过程优化操作 1154

1.1 生产过程优化的基本概念 1154

1.2 生产过程优化模型 1155

1.3 优化操作的实现 1156

2 应用实例 1157

2.1 轧钢加热炉钢坯加热过程优化控制 1157

2.2 连续退火炉的模型化与优化控制 1160

2.3 多元精馏塔的优化操作 1162

参考文献 1164

第9篇 机电工业企业工艺节能 1169

第1章 概论 1169

1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材料、能源消耗现状与特点 1169

1.1 铸造 1169

1.2 锻造及冲压 1169

1.3 热处理 1169

1.4 焊接与热切割 1169

2.3 机械制造节材节能的战略措施 1170

2.2 机械制造节能降耗的战略目标 1170

1.5 表面保护 1170

2.1 机械制造节能降耗的潜力 1170

2 机械制造(工艺)节能降耗潜力及战略目标与措施 1170

第2章 铸造生产节能节材技术 1172

1 铸造生产主要能源结构 1172

1.1 铸造生产常用能源种类 1172

1.2 铸造生产常用设备所采用的主要能源种类 1172

1.3 铸造生产主要能源构成比 1176

2 铸造生产工艺与设备的节能节材技术 1176

2.1 冲天炉采用铸造焦熔炼 1176

2.2 冲天炉采用两排大间距送风 1177

2.3 冲天炉采用除湿送风 1177

2.4 冲天炉采用富氧送风 1178

2.5 冲天炉采用热风送风 1178

2.6 冲天炉采用节能风机 1179

2.7 采用冲天炉——电炉双联熔炼 1179

2.8 采用密流球化处理工艺 1180

2.9 在铁液包内采用多孔塞进行气动脱硫 1181

2.11 液压型直流电渣炉 1182

2.10 钢液采用AOD法炉外精炼 1182

2.12 电炉炼钢定量控制配电新方法 1183

2.13 用真空自耗凝壳炉直接回收钛废料 1183

2.14 用气流冲击造型法生产铸件 1183

2.15 采用树脂自硬砂造型制芯 1184

2.17 采用中氮树脂热芯盒制芯 1185

2.18 采用铁模覆砂技术生产球墨铸铁件 1185

2.16 采用冷芯盒制芯 1185

2.19 用金属型工艺铸造磨球 1187

2.20 用水平连续铸造铸铁型材 1187

2.21 采用离心铸造生产灰铸铁排水管 1188

2.22 用熔模精密铸造耐磨钢锥齿轮 1188

2.23 球墨铸铁件的无冒口铸造 1189

2.24 铸钢件采用保温冒口 1189

2.25 铸钢件采用保温补贴 1190

2.26 大型铸钢件工艺CAD——电脑质量预测 1190

2.28 用石英砂粉粒度级配工艺生产精铸件 1191

2.27 节材型水基压铸涂料 1191

2.29 采用远红外干燥砂芯 1192

2.30 采用微波干燥砂芯 1192

2.31 电渣熔铸双金属复合铸造斗齿 1193

2.32 采用白口铸铁-铸钢双金属复合材料及工艺生产耐磨铸件 1193

2.33 用表面合金化复合铸造工艺及材料生产铸造模具 1194

2.34 水轮机不锈钢叶片物理强化 1194

2.35 电液压清砂 1195

2.36 采用喷抛丸联合清理铸件 1195

2.38 可锻铸铁采用节能退火炉 1196

2.37 可锻铸铁低温退火 1196

2.39 热处理炉采用棕刚玉碳化硅导轨 1197

3 新型铸造合金材料的节能节材技术 1197

3.1 用铸态高韧性球墨铸铁生产球墨铸铁件 1197

3.2 用铸态高强度球墨铸铁生产球墨铸铁件 1198

3.3 用新型贝氏体球墨铸铁生产磨球 1199

3.4 用球墨可锻铸铁生产可锻铸铁件 1199

3.5 用新型稀土蠕墨铸铁生产薄壁铸件 1200

3.6 用低合金白口球墨抗磨铸铁生产衬板 1200

3.7 用高铬铸铁生产磨球 1201

3.8 用含铜钛钒高铬白口铸铁生产杂质泵铸件 1202

3.9 用高Si/C中铬白口铸铁生产湿态磨料磨损铸件 1202

3.10 用高铬奥氏体球墨铸铁生产抗磨耐热耐蚀铸件 1203

3.11 用稀土镍铜奥氏体球墨铸铁生产耐海水腐蚀铸件 1203

3.12 用低合金铸铁生产耐盐卤蚀铸件 1204

3.13 用高镍奥氏体铸铁生产耐碱铸件 1204

3.14 用新型高铝铁基耐热合金生产耐热构件 1204

3.16 用新型耐热钢生产篦板 1205

3.15 用超级耐蚀双相钢生产耐硫、磷酸铸件 1205

3.17 用石墨铸铝合金生产减摩件 1206

3.18 用高强度耐磨铸造锌合金生产耐磨件 1206

3.19 用铸造钛-钼合金生产在强腐蚀介质中的泵阀 1207

3.20 用铸造钛钼复合棒替代石墨阳极导电材料 1207

3.21 用铸造钛合金制透平机转子叶轮替代不锈钢转子叶轮 1208

4 铸造生产的节能管理 1208

4.1 铸造生产节能的重要性 1208

4.2 铸造生产节能的管理体系 1210

4.3 铸造生产节能的基本思路 1211

4.4 铸造生产常用炉窑能耗分等标准 1216

1 机械行业目前设备状况与能耗 1219

1.1 机械行业目前设备状况 1219

1.2 机械行业目前能耗 1219

第3章 炼钢生产节能技术 1219

1.3 机械行业能耗与国外差距 1220

1.4 机械行业炼钢节能潜力 1220

2 设备改造 1220

2.1 大容量、高功率电弧炉的应用 1220

2.2 短网改造 1221

2.4 水冷炉壁和水冷炉盖的应用 1223

2.3 倾斜电极 1223

2.5 直流电弧炉的开发和应用 1224

3 工艺改革 1226

3.1 电弧炉熔氧期增氧喷碳泡沫渣冶炼 1226

3.2 缩短和取消电炉还原期(单渣法和炉内喷粉强化冶炼技术) 1227

3.3 返回法冶炼 1229

3.4 炉外精炼 1229

3.5 煤氧枪强化电弧炉冶炼 1229

4.2 炉料管理 1232

4.1 加强领导,建立与健全规章制度 1232

4 科学管理 1232

4.3 计量管理 1233

5 国外电弧炉炼钢节能新技术 1233

5.1 废钢预热 1233

5.2 炉底喷射气体技术 1233

5.3 计算机控制操作 1235

6 节能展望 1235

2.1 直齿锥齿轮精锻 1237

2 精密模锻工艺 1237

1 概述 1237

第4章 锻压节能节材技术 1237

2.2 齿坯精锻 1243

2.3 同步器齿环精密锻造 1245

2.4 闭塞锻造 1248

2.5 连杆精锻 1251

3 轧制工艺 1253

3.1 楔横轧 1253

3.2 摆动碾压 1257

4.1 叶片精密辊锻 1261

4 辊锻工艺 1261

4.2 犁铧辊锻 1264

5 冷挤压工艺 1264

5.1 概况 1264

5.2 模具及设备 1267

5.3 节材效果及经济效益 1269

5.4 温挤压 1269

5.5 生产实例 1270

6.1 概述 1273

6 精冲工艺 1273

6.2 精冲工艺适用范围 1274

6.3 精冲工艺配套条件 1274

6.4 节能效果 1276

6.5 经济效益 1276

6.6 生产实例 1276

7 超塑性工艺 1277

7.1 概述 1277

7.2 超塑性成形工艺特点 1278

7.3 生产应用实例 1279

8.1 概况 1280

8 锻造加热炉 1280

8.2 改造燃烧装置节省能源 1281

8.3 合理选用燃煤加热炉,降低能耗 1281

8.4 采用新型炉用材料,减少热损失 1282

8.5 充分利用锻造加热炉的余热 1282

8.6 电感应加热炉 1283

8.7 生产实例 1283

9.1 用快锻水压机代替蒸汽锤 1290

9 锻压设备改造节能 1290

9.2 锻锤泄漏改造节能 1291

9.3 数控压力机代替普通冲床 1292

9.4 单动冲裁液压机的节能 1293

9.5 曲柄压力机节能 1294

10 锻压生产管理节能、节材 1297

10.1 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锻造用钢利用率 1297

10.2 加强管理,改进工艺,提高锻件生产的节能效益 1299

10.3 采取措施,提高冲压件金属材料利用率 1300

10.4 高速镦锻机上锻造轴承环节材的途径 1302

10.5 以径向锻机为主机,建立火车轴生产线 1304

10.6 采取措施,对锤上自由锻造工艺加强管理,取得节材效果 1305

10.7 采取措施降低模锻件成本,节能节材 1306

第5章 焊接与热切割生产节能技术 1308

1 焊接与热切割生产的主要能源结构及节约潜力 1308

1.1 主要能源结构 1308

1.2 节能潜力 1308

2 孤焊节能技术 1309

2.1 旋流式双层气体保护焊技术 1309

2.2 少氩混合气体保护焊技术 1310

2.3 窄间隙埋弧焊技术 1311

2.4 微束等离子弧焊技术 1313

2.5 等离子弧——MIG焊技术 1315

3 压力焊节能技术 1317

3.1 摩擦焊接头形变热处理技术 1317

3.2 汽车排气阀摩擦焊技术 1318

4 双金属零件焊接技术 1320

4.1 外填充合金粉末埋弧自动堆焊耐磨覆层钢板制造技术 1320

4.2 空气等离子弧堆焊耐磨覆层钢板制造技术 1320

4.3 阀门密封面无钴镍基耐磨合金堆焊技术 1321

4.5 双金属锯条电子束焊接技术 1323

4.4 阀门药心带极埋弧自动堆焊技术 1323

5 热切割下料技术 1325

5.1 火焰精密切割技术 1325

5.2 数控火焰切割技术 1326

5.3 氧-液化石油气切割技术 1328

6 焊接与热切割生产中的节能管理 1330

6.1 焊接生产中的节能管理 1330

6.2 切割生产中的节能管理 1332

1 热处理节能的潜力 1334

第6章 热处理生产节能技术 1334

2 热处理的节能工艺 1335

2.1 缩短加热时间 1335

2.2 降低加热温度 1338

2.3 加速化学热处理过程 1340

3 节能的热处理设备 1342

3.1 热处理能源的合理选择 1342

3.2 热处理炉型的合理选择 1343

3.3 减少热损失 1343

3.4 充分利用度热 1347

3.5 燃烧过程的优化 1351

1.3 热喷涂生产能源结构 1353

2.2 前处理的内容和范围 1353

2.1 前处理的目的 1353

2 高效节能表面前处理 1353

2.3 节能效果明显的前处理方法 1353

1.2 电镀和转化膜生产的能源结构 1353

1.1 涂装生产能源结构 1353

1 表面处理生产的能源结构 1353

第7章 表面处理节能技术 1353

3 涂装节能技术 1356

3.1 节能型涂料 1356

3.2 节能涂装工艺 1359

4 热喷涂(焊)节能技术 1363

4.1 热喷涂(焊)节能设备 1364

4.2 热喷涂(焊)节能工艺 1366

4.3 热喷涂(焊)生产过程节能管理 1366

5 转化膜节能技术 1366

5.2 钢铁的常温发黑工艺 1367

5.1 钢铁低温、常温磷化工艺 1367

5.3 铝合金宽温阳极氧化工艺和常温封闭工艺 1368

5.4 阳极氧化新电源 1369

5.5 经济效益 1369

5.6 应用情况 1369

6 电镀节能技术 1369

6.1 电镀工艺节能措施及效果 1369

6.2 氯化钾(钠)镀锌 1370

6.3 低温光亮镀镍 1370

6.4 低温低电耗低浓度高效率镀铬 1371

6.6 刷镀 1372

6.5 锡钴锌三元合金代铬工艺 1372

6.7 节能电镀电源 1373

6.8 电镀工厂节能 1373

参考文献 1376

第10篇 工厂热能 1381

第1章 概论 1381

1 工厂热能供应的类型 1381

2 工厂供热节能的意义 1381

3.2 管网节能技术 1382

3 工厂供热节能技术 1382

3.1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 1382

3.3 热能利用节能技术 1383

3.4 余热利用技术 1383

4 总能系统 1384

5 发展与展望 1384

第2章 供热系统节能 1386

1 集中供热 1386

1.1 热负荷 1386

1.2 热源 1387

1.3 供热系统 1390

2 梯级供热 1391

2.1 梯级供热实例 1392

2.2 梯级供热燃料节约简单计算 1394

2.3 梯级供热系统中汽轮机的选择 1395

2.4 梯级供热系统拟定的原则 1396

2.5 汽轮机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 1397

3.1 供回水温度 1398

3 高温热水系统 1398

3.2 水力计算 1399

3.3 压力工况与水压图 1400

3.4 加压方法 1401

3.5 运行与调节 1404

4 管网 1406

4.1 保温 1406

4.2 疏水阀 1410

4.3 凝结水回收 1415

1.1 概述 1419

1 热力循环 1419

第3章 热电联产 1419

1.2 发电厂的热力循环 1421

2 热电联产的发展及其意义 1423

3 发展热电联产的技术原则 1425

3.1 贯彻热电联产以热定电的原则 1425

3.2 依据城市供热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 1426

4 热电冷联产 1431

5 供热机组节能的技术经济分析 1431

5.2 供热机组成本开始降低的经济条件 1432

5.1 供热机组开始节煤的经济条件 1432

6 热电联产节能实例 1433

5.3 技术经济分析 1433

7 热电联产常用参考资料 1435

1.2 余热资源量及其等级 1438

2.1 余热资源的分类 1438

1.3 余热回收利用原则 1438

2 我国主要耗能工业余热资源 1438

1.1 余热 1438

1 概述 1438

第4章 余热回收及利用 1438

2.2 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 1439

2.3 工业余热资源量及其分布 1439

3 余热利用技术 1441

3.1 固态载体余热利用技术 1441

3.2 液态载体余热利用技术 1445

3.3 气态载体余热利用技术 1446

4 低品位余热回收和利用 1450

4.1 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1451

4.2 低品位余热利用实例 1452

5 余热回收及利用前景 1456

5.1 提高与推广现有技术 1456

5.2 开发及引进先进技术 1456

5.3 加速高温换热器的研制 1457

5.4 重视开发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1458

1.2 热平衡的编制方法 1460

1.1 热平衡分析的基本概念 1460

1 热平衡 1460

第5章 工业热技术经济分析 1460

1.3 热平衡的测试 1462

1.4 分析计算能量利用的技术指标 1464

2 ?分析 1466

2.1 ?的基本概念 1466

2.2 ?的计算方法 1466

2.3 ?分析与?平衡 1467

2.4 ?分析的评价指标 1468

2.6 ?分析的计算实例 1469

2.5 ?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1469

3 供热优化 1470

3.1 供热系统静态优化规划 1471

3.2 供热系统动态优化规划 1475

4 技术经济评价 1477

4.1 静态评价方法 1477

4.2 动态评价方法 1478

4.3 例示计算 1480

参考文献 1482

1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1487

附录 我国节能及与节能有关的主要法规 1487

2 能源部、化工部、冶金部、建设部、交通部、机械部等节能管理实施细则 1491

3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用电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509

4 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供热系统节能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1512

5 关于颁发《国营企业、交通企业原材料、燃料节约奖试行办法》的通知 1514

6《对节约能源管理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 1515

7 关于颁发《鼓励推广节能机电产品和停止生产淘汰落后产品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1516

8 国家经委关于印发《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试行)》的通知 1518

9 关于试行《对工矿企业和城市节约能源的若干具体要求》的通知 1520

10 国家计委印发《节约能源监测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15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