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公共职位论纲  政府职位的属性与配置机制
公共职位论纲  政府职位的属性与配置机制

公共职位论纲 政府职位的属性与配置机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振海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15050521
  • 页数:1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采用逻辑推论式的规范性研究方法,尝试把经济学的概念和工具引入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研究活动以公共职位为分析因子,以政府的公共性为切入点,以公众与政府间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民族国家的内部政治为边界,以公共职位公众所有与部分人代理的矛
上一篇:教育法学基础下一篇:游子的遐思
《公共职位论纲 政府职位的属性与配置机制》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辨析 7

一、 政府图景预设与公共职位作为分析视点的依据 8

二、 核心概念辨析 12

(一) 公众——政府 13

(二) 委托——代理 14

(三) 公共职位——资源稀缺 17

第二章 政府职位公共性的理论轨迹(上) 25

一、 政府公共性的早期认识源流 26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 26

(二) 希伯来文化传统 31

(三) 春秋战国时期 33

二、 政府公共性的中期迷失 41

(一) 君权与教权对政府公共性的联合挤压 41

(二) 中西专制思想比较 43

第三章 政府职位公共性的理论轨迹(下) 45

一、政府公共性的近代回复与正式确立 46

(一) 政府公共性在近代的奠基 46

(二) 近代中国思想家的理论回应 48

(三) 政府公共性论证的完成 49

(四) 政府公共性论证的进一步拓展 52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公共性思想 56

二、 政府公共性在现当代的深化与转向 56

(二) 现当代政治思潮与政府公共性 60

三、 政府公共性的标准与现实标志 65

第四章 委托人与委托行为 70

一、 委托主体的权利地位 71

(一)委托人主权的逻辑证明 71

(二)政府组建与委托人权利让渡 74

(三)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76

二、 委托人的利益与角色分化 79

(一) 委托人分化及其表征 79

(二) 委托人分化对委托代理活动的影响 80

(一) 作为工具性实体的政府 82

三、 委托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82

(二) 成本收益分析的总体体现 84

(三) 多重委托代理与成本收益分析 85

四、 公众与政府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性 87

(一) 委托代理关系的共性 87

(二) 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性 88

五、 委托——代理问题与代理人激励 90

(一) 委托——代理问题及其防止 91

(二) 代理人激励 92

一、 代理活动的价值指涉 93

第五章 代理人与代理活动 93

二、 政府人的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设 96

(一) 经济人假设及适用范围的扩展 96

(二) 政府人——政治市场上的经济人 99

(三) 政府人的行为悖论 103

三、 代理活动及产出 106

(一) 代理活动的效用依据 106

(二) 代理双方的角色转换 108

(三) 代理组织的行为条件与效率 109

四、 代理行为偏向及矫正 113

(一) 代理行为的偏向及其表现 113

(二) 代理行为的偏向矫正 121

第六章 公共职位资源稀缺与供求矛盾 126

一、 公共职位资源稀缺及其表征 127

(一) 公共职位的有限性 127

(二) 公众对从政入仕的理性预期与需求偏好 129

(三) 公共职位的泡沫性升值及成因 132

二、 公共职位的供求矛盾与合理配置 134

(一) 供求矛盾的基本变量 135

(二) 供求矛盾的影响因素与特性 136

(三) 公共职位的合理配置 138

三、 公共职位合理配置的内外部效应 138

(二) 政局稳定的基本平衡器 139

(一) 政府效能的有效调节阀 139

(三) 社会公平的重要晴雨表 140

四、 公共职位配置对于国家兴衰的影响 141

(一) 国家兴衰探源:有政治而少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41

(二) “李红瑟之谜”与官位作为分析路径的出现 144

(三) 公共职位配置:国家兴衰的基本分析视角 147

第七章 公共职位占有方式与配置机制 151

一、 公共职位占有方式的逻辑演进 152

(一) 从公共职位占有的角度对历史所做的划分 152

(二) 公共权力的最初形态 154

(三) 公共权力私有化与公共职位垄断性占有 156

(四) 公共职位的竞争与开放式占有 159

二、 公共职位任用制度评述 161

(一) 封闭型任用制度 161

(二) 开放型任用制度 164

三、 公共职位与人力资源配置导向 166

(一) 社会政治转型与择业导向转轨 166

(二) 理性政治与人力资源高效配置 168

第八章 结语 172

参考文献 181

后记 19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