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总会计师实用大全
中国总会计师实用大全

中国总会计师实用大全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3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德惠,薛任福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10067087
  • 页数:169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总会计师实用大全》目录

1.1 总会计师制 1

1.1.1 总会计师制的产生 1

总会计师制的起源、建立和发展 1

1 总论篇 1

总会计师制的沿革 2

1.1.2 总会计师制的性质 3

总会计师制的意义 3

总会计师制的涵义 3

总会计师的职能 3

总会计师的职务 4

总会计师制的展望 4

企业财务、会计体制的总设计师 5

1.2.2 总会计师的作用 5

财务、会计、审计专业技术的负责人 5

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成果、经济效益的推进者与组织者 5

总会计师的行政地位 5

1.2.1 总会计师的地位 5

1.2 总会计师的地位与作用 5

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主要参加者与制定者 6

企业财产完整的监督者与保护者 6

企业财政纪律、财经政策执行的维护者与控制者 6

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倡导者、组织者、执行者 6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指标体系和管理数据 8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规章制度 8

建立、健全全面经济核算体系,开发经济活动分析 8

组织、保证各项财政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 8

1.3.1 总会计师的责任 8

1.3 总会计师的职权与任务 8

参予企业生产经营、基建、技改、大修、新产品开发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9

组织编制企业财务、成本、资金月、季、年计划及长远规划、安排好资金使用 9

推进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10

组织搞好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10

1.3.2 总会计师的权力 10

财会人员的任免、晋级和奖惩 10

财务收支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处理权、决定权 10

组织、加强成本、财务管理,确保完成财政任务 11

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11

1.3.3 总会计师的任务 11

总会计师有权制订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 11

股票、债券管理 12

联合经营、承包、租赁、合资参股等的投资、经济效益审查及其财务管理 12

外汇资金管理 12

组织研究产品价格管理工作 13

企业内部单位之间结算价格的制订与管理 13

组织资产管理和清产核资工作 13

签署财务、会计、审计各种专业报表、报告 14

组织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 14

财务、会计、审计监督 14

1.4 总会计师在生产经营、技术改造活动中协调与监督 15

1.4.1 在生产经营领域协调与监督 15

协调、监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活动 15

协调、监督企业利润、成本和资金的关系 15

协调、监督产品品种的生产结构方案 15

协调、监督经济政策、财经纪律在执行中的严肃性与灵活性 15

协调、监督产、运、销及贷款回收的紧密结合 15

协调、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长期行为与短期行为 16

协调、监督新产品设计、投资的生产资金来源和效益方案 16

1.4.2 组织企业各项资金合理使用 16

协调、监督企业生产建设、技术改造、大修理和福利等各项资金收支平衡方案 16

协调、监督采购、储备、生产、流通各环节资金合理使用 16

1.5 总会计师系统专业技术职称的设置与评聘 17

1.5.1 总会计师系统专业技术职称的设置 17

总会计师的基本条件 17

联合性企业的内部单位总会计师的设置 17

企业在行政领导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行政副职 17

1.5.2 会计系统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 17

财务、会计系统专业技术职称经考试合格后的评定 17

财务、会计系统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 18

1.6 总会计师的素质 20

1.6.1 总会计师政治思想基本条件 20

政治素质 20

思想素质 20

政策素质 20

1.6.2 总会计师的技术、业务水平 21

技术业务素质 21

智力素质 21

开拓精神 22

身体素质 23

改革意识 23

1.7 总会计师工作能力 24

1.7.1 组织领导能力 24

组织领导能力 24

经营决策能力 24

开拓、创新能力 24

分析、思索、总结、提高能力 24

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能力 24

公关能力 25

应变能力 25

1.7.2 社会活动能力 25

1.8 总会计师的工作方法 26

1.8.1 总会计师的领导艺术 26

深入调查研究 26

坚持走群众路线 26

发扬民主作风 27

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 27

善于运用运筹学 27

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原则 28

1.8.2 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 28

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意义 28

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条件 29

1.9 总会计师的用人 30

1.9.1 注意人才开发 30

制订开发人才规划 30

善于识别与发掘人才 30

掌握选拔人才的原则 30

注重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31

入尽其才,量才使用,用人所长,避人所短 31

1.9.2 正确使用干部 31

经常注意选拔人才 31

赏罚分明 32

1.9.3 关心培养教育干部 32

研究制订财务、会计、审计人员的培训规划 32

经常掌握财会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 33

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提高财会干部的思想业务素质 33

财务、会计部、处、科 34

财务公司 34

1.10 总会计师领导的组织机构 34

1.10.1 总会计师领导的行政机构 34

审计部、处、科 35

企业内部银行 35

1.10.2 总会计师相关的事业性质的组织 36

会计师事务所 36

注册会计师及其协会 36

会计学会 36

战略 39

战略学 39

2 战略篇 39

2.1.1战略 39

2.1 战略论 39

战略学研究的对象 40

战略研究的意义 40

战略意识 41

现代战略思想 42

古代战略思想 42

国家战略理论 42

战略效应 42

2.1.2 战略思想 42

军事战略概论 45

战略的发展 45

区域发展战略 46

科技发展战略 46

城市发展战略 47

企业发展战略 48

战略与战术 48

战略与计划的关系 49

企业管理方式的演进 49

2.1.3 战略与计划 49

战略与规划的关系 50

战略与策略的关系 50

战略计划与经营计划、经济计划 50

战略与财务计划 51

2.1.4 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52

战略的目标、政策、期限 52

战略制订的原则 52

制定战略方案的程序 53

2.1.5 战略的实施与调整 53

战略实施 53

战略调整与转移 54

战略控制 54

执行战略的计划原则 54

战略实施的评审 55

2.2 国民经济战略 56

国民经济战略 56

产业结构发展战略 5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57

交通发展战略 58

工业发展战略 58

农业发展战略 59

通讯发展战略 60

对外贸易战略 60

卫生事业发展战略 61

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61

旅游发展战略 62

企业战略的基本内容 63

企业战略规划 63

企业战略类型 63

2.3.1 企业战略 63

2.3 企业战略 63

企业战略 63

合资经营战略 64

同心多样化战略 64

垂直一体化战略 64

单一产品战略 64

清算战略 64

放弃战略 64

紧缩战略 64

兼并战略 64

快速发展战略 64

稳定发展战略 64

综合战略 64

2.3.2 企业战略的形式 64

企业战略模式 64

销售渠道战略 65

促进销售战略 65

市场竞争战略 65

市场经营战略 65

职能性战略 65

适应战略 65

当地化战略 65

标准战略对策 65

移向战略 65

油资战略 65

复合多样化战略 65

横向多样化战略 65

国际后勤战略 65

差别化战略 66

竞争战略方向 66

竞争性战略 66

专一化战略 66

生产作业战略 66

总成本领先战略 66

人力资源战略 66

财务会计战略 66

研究开发战略 66

全球性行业内竞争战略 67

过渡性行业内竞争战略 67

衰退行业内竞争战略 67

新兴行业内竞争战略 67

分散行业内竞争战略 67

战略集团 67

技术—市场矩阵 68

需要—资源矩阵 68

脆弱性研究 68

事业协作矩阵 68

事业机会评定 68

事业需要估计 68

项目历史分析 68

战略地位分析 68

战略时间分析 68

金字塔图 68

产品一览表法 68

经营资格分析 68

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68

2.3.3 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68

特大型(巨型)企业的战略选择 69

大型企业的战略选择 69

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69

2.3.4 企业的战略选择 69

销售资源分析 69

技术资源分析 69

产品—销售渠道矩阵 69

产品—市场矩阵 69

技术优势分析 69

3 规划篇 71

3.1 规划的意义和原理 71

3.1.1 规划的意义 71

规划的定义与特征 71

规划的作用 71

规划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72

3.1.2 规划原理 72

规划的一般原理 72

规划的基本原理 73

中期规划 74

战术规划 74

战略规划 74

短期规划 74

长期规划 74

规划的分类 74

3.2.1 规划的分类 74

3.2 规划的分类和规划方法 74

城市规划 75

国家规划 75

新产品开发规划 75

情况适应规划 76

最佳均衡规划 76

差强人意规划 76

技术改造规划 76

3.2.2 规划方法 77

线性规划 77

非线性规划 77

动态规划 78

3.3 规划的制定 80

3.3.1 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 80

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 80

制定规划的依据 80

规划的组织与计划 82

环境调研与政策研究 82

3.3.2 制定规划的步骤 82

制定目标 84

选择策略 84

决定备选方案 84

规划的可行性评估 85

3.3.3 企业整体规则 86

企业整体规划 86

企业整体规划模型 86

整体透视法的分析技术 87

整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87

3.3.4 财务规划 88

财务规划的地位 88

财务规划与企业整体规划的关系 88

资金规划的制定原则 88

资金规划的种类及内容 89

成本规划 89

基本经济问题 91

资源 91

稀缺 91

财富 91

经济 91

4.1 一般概念 91

4 经济篇 91

经济制度 92

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92

经济体制 92

经济体制改革 92

经济规律 92

经济控制论 93

经济政策 93

经济运行机制 93

经济模式 94

经济利益 94

经济杠杆 94

经济信息 95

经济组织 95

经济人 95

经济主体 95

中观经济 96

比较经济 96

计划经济 96

经济周期 96

4.2 宏观经济 97

4.2.1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97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9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97

国民生产总值 97

国民收入 97

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97

均衡的国民收入 98

国内生产总值 98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98

国民经济管理 98

国民经济计划 98

国民经济结构 98

朱格拉周期 99

基钦周期 99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99

经济周期理论 99

库兹涅茨周期 100

宏观货币政策 100

投资乘数理论 100

部门经济 100

区域经济 100

通货膨胀理论 101

消费不足理论 10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101

通货膨胀 101

4.2.2 通货膨胀 101

世界经济 101

有效需求原理 102

消费函数 102

4.2.3 经济增长 10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02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102

IS—LM分析 103

LM曲线 103

IS曲线 103

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103

4.3 微观经济 104

4.3.1 微观经济 104

微观经济 104

工业经济 104

技术经济 104

产品经济 104

商品经济 104

有计划商品经济 105

市场经济 105

4.3.2 垄断 105

垄断 105

双头垄断 105

自然垄断 105

垄断竞争 106

完全竞争 106

4.3.3 竞争 106

竞争 106

基数效用 107

4.3.5 规模经济 107

序数效用论 107

规模经济 107

边际效用 107

4.3.4 效用 107

纯粹竞争 107

有效竞争 107

规模不经济 108

规模收益 108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08

弹性系数 108

局部均衡理论 108

等支出线 109

等成本线 109

等产量线 109

生产力要素 110

生产力 110

生产力结构 110

4.4.1 生产力 110

4.4 生产力经济 110

生产力系统 111

生产力规模 112

生产力标准 112

生产力布局 113

4.4.2 生产力布局 113

生产力梯度发展规律 113

边际生产力 113

科学生产力 113

生产力方式 113

微观生产力布局 114

中观生产力布局 114

宏观生产力布局 114

区位理论 114

运输区位论 114

微观生产力时序 115

生产力时序 115

4.4.3 生产力时序 115

人口经济学 115

宏观生产力时序 116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116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116

古典经济学生产力理论 116

量态组合 117

质态组合 117

空间组合 117

时间组合 117

运行时间链 117

劳动力智力化规律 117

4.5 流通经济学 118

4.5.1 流通 118

流通 118

流通手段 118

商业企业 118

流通过程 118

流通渠道 119

流通基金 119

流通资本 119

4.5.2 流通经济 119

流通时间 119

物资流通 120

货币流通 120

货币流通速度 121

货币流通规律 121

纯粹流通费用 121

商品流通税 122

流通费用率 122

商品流通 122

资本流通 122

商品流通费 123

商品流通环节 124

经纪人 124

重商主义 124

商战论 125

商品交易所 125

证券交易所 126

按劳分配 127

分配决定论 127

国民收入的分配 127

4.6.1 分配 127

4.6 分配经济 127

分配 127

劳资谈判工资理论 128

年功序列工资制 128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128

岗位工资制 128

工资基金理论 128

工资基金 128

4.6.2 工资 128

供给制 129

挂钩工资制 129

工资制度 129

分享制度 129

除本分成制 129

工资利润率 129

货币工资指数 129

浮动工资 130

结构工资 130

职务工资 130

基本工资 130

计件工资 130

实际工资指数 130

计时工资 130

地区工资差别 131

失业津贴 131

个人收入 131

同工同酬 131

4.6.3 积累 131

积累率 131

基尼系数 132

洛伦茨曲线 132

社会保证基金 132

资本收益 132

4.7 消费经济 133

4.7.1 消费 133

消费 133

消费力 133

消费率 133

消费品 133

消费关系 134

消费可能线 134

消费水平 134

消费方式 134

消费结构 135

温饱型消费 135

小康型消费 135

消费信贷 135

消费信息 135

消费效果 136

消费模式 136

边际消费倾向 136

消费倾向 136

消费者主权 137

消费者权利 137

消费者均衡 137

4.7.2 需求 137

需求 137

需求规律 137

替代效应 138

收入效应 138

边际替代率 138

储蓄倾向 138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38

需求的价格交叉弹性 138

需求的收入弹性 138

4.7.3 效应 138

边际储蓄倾向 139

过度储蓄理论 139

5.1.1 市场 1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1

市场含义 141

5.1 市场导向 141

5 市场篇 141

交换与交易 142

消费者市场 142

工业市场 143

中间商市场 143

政府市场 143

商品交易所 144

5.1.2 市场导向 144

生产观念 144

社会营销观念 145

市场营销观念 145

产品观念 145

推销观念 145

市场营销的研究方法 146

5.2 市场调研与分析 147

5.2.1 市场调研的目标 147

市场调研和营销调研 147

市场调研的内容 147

市场需求 147

5.2.2 市场调研方法 148

案头调研 148

市场占有份额 148

市场潜量 148

实地调研 149

调查表设计要求 149

调查表设计程序 150

封闭式提问法 150

市场细分的要求 151

市场细分的作用 151

5.2.3 市场细分和目标营销 151

开放式提问法 151

市场细分的程序 152

目标市场营销 152

5.2.4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153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153

内部报告系统 153

营销信息系统 153

营销调研系统 153

营销分析系统 154

市场营销战略计划 155

市场营销计划的特点 155

5.3 市场营销计划与控制 155

市场营销管理 155

5.3.1 市场营销计划 155

市场营销计划的编制 156

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 156

5.3.2 市场营销控制 156

企业战略控制 156

销售利润控制 157

销售费用控制 157

营销预先控制 157

年度计划控制 157

销售量控制 157

5.4 产品决策 158

5.4.1 产品的市场特性 158

产品整体观念 158

产品生命周期 158

产品市场策略 158

新产品开发的管理 160

新产品构思产生 160

新产品分类 160

5.4.2 新产品市场开发 160

新产品构思筛选 161

新产品概念形成 162

新产品营销计划 162

新产品商业分析 162

新产品研制 162

商标权的取得 163

品牌与商标术语 163

新产品市场试销和批量生产 163

5.4.3 品牌、商标与包装 163

产品品牌策略 164

产品包装策略 164

5.5 渠道决策 165

5.5.1 分销渠道内容和分析 165

分销渠道的作用 165

分销渠道的流程 165

分销渠道的构成 165

渠道长度 166

批发模式 166

中间商提供的服务 166

渠道费用与毛利 166

零售模式 167

5.5.2 分销渠道策划 167

渠道目标 167

建立渠道的影响因素 168

渠道选择标准 168

渠道适应评估 169

渠道控制评估 169

5.5.3 分销渠道评估 169

潜在中间商的寻找 169

渠道方案评估 169

渠道成员评估 170

需求因素 171

5.6.2 订价策略 171

竞争因素 171

新产品订价策略 171

成本因素 171

5.6.1 订价因素 171

5.6 订价决策 171

竞争品订价策略 172

针对消费心理的订价策略 172

5.7 促销决策 174

5.7.1 促销 174

促销的实质 174

促销的作用 174

促销组合 174

设计广告内容 175

选择广告代理商 175

广告的信息作用 175

5.7.2 广告 175

确定广告目标 175

寻找广告媒体 176

制订广告预算 176

评价广告效果 177

5.7.3 人员推销 177

人员推销的任务 177

销售人员的训练 177

5.7.4 营业推广 178

营业推广的方式 178

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 178

销售人员的报酬 178

营业推广的过程 179

5.7.5 公共关系 179

公共关系的内容 179

公共关系的对象 180

公共的调查研究 180

公关的策划传播 181

公关的效果评价 181

国际商业文化环境 182

国际市场的主要特点 182

5.8 国际市场营销 182

5.8.1 国际市场环境特点 182

外国企业结构研究 183

国际商务谈判作风 183

国际市场上的公关 183

5.8.2 国际市场进入决策 184

国际市场的信息来源 184

国际市场的事先研究 184

国际市场的背景分析 184

国外市场需求量预测 185

寻找国际市场机会 185

国外市场细分化 185

国外市场进入的决策 186

5.8.3 国际市场的产品开发 186

国际产品的生命周期 186

国际市场产品动态 186

国际环保产品开发 187

价格构成 189

价格 189

6 价格篇 189

6.1 价格 189

6.1.1 价格 189

生产价格 190

结算价格 190

市场价格 190

重估价格 190

重置价格 190

国家定价 191

国家指导价 191

市场调节价 191

企业定价 191

最高限价 191

拍卖 192

价值 192

折扣 192

6.1.2 价值 192

劳务价格 192

惩罚价格 192

最低保护价 192

开盘、收盘与暗盘 192

价值构成 193

使用价值 193

交换价值 193

市场价值 193

工业品调拨价格 195

工业品双轨制价格 195

工业品不变价格 195

工业品出厂价格 195

6.2.1 工业品价格 195

6.2 价格种类 195

工厂内部结算价格 196

矿产品价格 196

能源价格 196

电价 197

原材料价格 198

冶炼工业品价格 198

电子产品价格 199

金属加工产品价格 199

机械产品价格 199

工业消费品价格 200

化工产品价格 200

军工产品价格 200

轻工产品价格 201

6.2.2 建筑业价格 201

建筑产品价格 201

施工管理费定额 202

基本建设预算制度 202

建筑工程概算 202

建筑产品地区差价 203

6.2.3 交通运输价格 203

公路运价 203

铁路运价 203

航空运价 203

商业调拨价格 204

商业成本 204

6.2.4 商业货品价格 204

科技产品价格 205

科技商品价值 205

住宅商品化 205

进口商品价格 206

出口商品外销价格 206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价格 206

涉外商品价格 206

6.2.5 涉外商品价格 206

国际市场价格 207

滑动价格 207

倾销价格 207

FOB价格(离岸价格) 207

CIF价格(到岸价格) 208

C F价格(离岸加运费价) 208

卖方当地交换价格 208

买方当地交换价格 208

农产品统购统销价格 209

农产品收购价格 209

农产品合同定购价格 209

6.2.6 农副产品价格 209

农产品价格构成 209

农产品成本 210

农产品社会成本 210

价格管理体制 211

价格管理模式 211

行政手段管理价格 211

价格机制 211

6.3.1 价格管理 211

6.3 价格管理 211

经济手段管理价格 212

价格管理职责 212

价格管理权限 213

物价方针 213

物价政策 213

物价纪律 213

价格体系 213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 214

6.3.2 定价方法 214

价格预测 214

价格补贴 214

价格信息 214

变动成本定价 215

市场供求平衡定价 215

6.3.3 定价决策分析 215

新产品定价分析 215

老产品价格浮动决策 216

临时订购产品的价格决策 216

物价统计任务 217

混合平均价格 217

加权算术平均价格 217

6.4.1 物价统计 217

物价统计内容 217

物价业务统计报告制度 217

6.4 物价统计 217

全社会综合平均价格 218

国营商业综合平均价格 218

产品比价 218

产品差价 218

定基物价指数 219

指数体系 219

6.4.2 物价指数 219

物价指数 219

环比物价指数 220

加权调和物价指数 220

综合物价指数 220

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221

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221

货币购买力指数 221

国民收入价格指数 22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222

实际收入指数 222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222

工业品价格指数 223

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223

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 224

经营环境 225

经营要素 225

经营 225

7.1 经营 225

7 经营篇 225

7.1.1 经营要素和经营环境 225

7.1.2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 226

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任务 226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权 227

社会主义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 228

社会主义企业的法律责任 229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的原则 229

经营思想的变迁与发展 231

确立经营思想的原则 231

7.2 经营战略 231

经营思想 231

7.2.1 经营思想 231

计划观念 232

市场观念 232

竞争观念 232

效益观念 232

信息观念 233

质量观念 233

创新观念 233

全局观念 233

短期目标 234

市场目标 234

社会目标 234

发展目标 234

中期目标 234

长期目标 234

经营目标 234

7.2.2 经营目标 234

利益目标 235

制订企业经营目标的原则要求 235

经营目标的作用 235

制定经营目标的依据 235

制订经营目标的程序 236

经营目标体系 237

7.2.3 经营方针 237

经营方针 237

7.2.4 经营方式 238

制订经营方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38

经营方式 238

技术发展方针 238

为用户服务方针 238

开拓市场方针 238

经营方向 238

租赁经营 239

承包经营 239

股份经营 240

横向经济联合经营 240

企业集团经营 241

中外合资经营 242

中外合作经营 242

外商独资经营 243

科技咨询服务经营 243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244

全局观点 245

7.3.2 编制经营计划的指导思想 245

经营计划的综合性和指导性 245

经营计划的动员力量 245

经营计划是决策性的计划 245

7.3.1 经营计划的特点 245

7.3 经营计划 245

经营计划与社会市场和用户联系的直接性 245

群众观点 246

7.3.3 经营计划的主要任务 246

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246

应变观点 246

效益观点 246

平衡观点 246

合理分配资源 247

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247

提高经济效益 247

7.3.4 经营计划的种类 247

长期计划 247

中期计划 247

短期计划 247

生产技术发展计划 248

科研计划 248

产品开发计划 248

技术改造计划 248

基本建设计划 248

厂矿计划 248

车间计划 248

企业计划 248

专业计划 248

综合经营计划 248

7.3.5 中长期计划内容 248

生产计划 249

供应计划 249

劳动工资计划 249

销售计划 249

质量计划 249

生活福利措施计划 249

7.3.6 短期计划的内容 249

职工培训计划 249

生产组织、安全与环保措施 24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9

平衡计划法 250

循环计划法 250

滚动计划法 250

财务计划 250

成本计划 250

设备维修计划 250

7.3.7 经营计划的编制方法 250

7.4 经营与管理 251

7.4.1 经营的概念 251

经营与管理 251

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251

7.4.2 经营领域 251

供应经营 251

生产经营 251

技术经营 252

销售经营 252

财务职能 253

7.4.4 经营分析 253

公共关系职能 253

财务分析 253

决策职能 253

战略职能 253

7.4.3 经营管理职能 253

开发职能 253

成本分析 254

利润分析 254

产品质量分析 254

销售市场分析 255

采购控制 256

消耗控制 256

7.4.5 经营控制 256

经济效益分析 256

费用支出控制 257

货款结算控制 257

定员控制 257

产品质量控制 257

合同控制 258

7.5 经营机制 259

7.5.1 经营机制 259

经营机制的概念 259

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 259

转换经营机制的作用 259

激励机制 260

竞争机制 260

7.5.2 经营机制的基本内容 260

约束机制 261

监督机制 262

决策机制 262

风险机制 263

动力机制 263

7.6 经营策略技巧 264

7.6.1 策略技巧的具体运用 264

策略技巧的运用原则 264

负债经营 264

心理战术 265

寻找政策支持 265

利用社会力量 266

了解对手、扬长避短 266

产品包装的发展 267

7.6.2 包装策略 267

包装的功能 267

以质取胜 267

薄利多销 267

刺激消费,给人实惠 267

商品包装策略 268

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268

7.6.3 广告策略 269

广告的作用 269

广告与产品寿命周期的关系 269

正确选择广告媒介 269

7.6.4 商标设计策略 270

商标和商标使用权 270

商标的作用 270

商标的设计策略和要求 271

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性 272

7.7.2 产品寿命周期 272

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异 272

产品寿命周期的延长 272

产品开发的意义 272

产品 272

7.7.1 产品开发的意义 272

7.7 产品开发 272

7.7.3 产品开发策略 273

开发新产品的意义 273

新产品的开发方向 273

产品开发策略 273

7.7.4 新产品开发程序 274

产品构思 274

市场分析与经济论证 275

试制与鉴定 275

试销 275

新产品投放市场 276

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的评价 276

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277

企业改革的出发点 277

政企分开 277

7.8.2 转轨变型 277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77

7.8.1 概述 277

7.8 企业改革 277

两权分离 278

厂长(经理)负责制 278

扩大企业自主权 279

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 280

利改税 281

税利分流 282

预测的种类 283

预测 283

8.1.1 预测 283

8.1 经营预测 283

8 预测篇 283

预测的准则 284

预测的规则 284

预测的程序 284

预测的管理 285

预测的条件 285

8.1.2 经营预测 285

经营预测 285

经营预测的基本方法 286

8.2.1 定性预测法 287

主观概率法 287

8.2 预测方法 287

交互影响分析法 288

调查法 290

8.2.2 时间序利预测方法 290

几何平均法 290

调和平均数法 291

移动平均法 291

最小平方法 292

三点预测法 293

修正指数曲线法 295

龚珀资曲线法 295

逻辑曲线法 296

8.2.3 因果关系预测法 297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297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297

简单非线性回归分析法 298

比例法 300

8.2.4 因素预测方法 300

虚拟变量回归分析法 300

统计插值法 301

因素关系法 302

8.2.5 其他预测方法 302

投入产出法 302

马尔科夫分析法 304

商情预测的分类 307

商情预测的作用 307

商情预测 307

8.3.1 商情预测 307

8.3 商情预测 307

商情预测的内容 308

商情预测的程序 308

8.3.2 商情预测的方法 308

相关判断法 308

对比类推法 308

8.3.3 商品需求预测 309

专家调查法 309

社会商品购买力预测 309

意见交换法 309

购买意向调查推断法 309

消费品需求预测 310

生产资料需求预测 310

8.3.4 商品资源预测 310

社会商品可供量及其构成的预测 310

工业品商品资源预测 311

8.3.5 商品供求动态预测 311

商品供求动态预测 311

影响销售量的因素 312

确定销售额的要素 312

8.4 销售预测 312

销售预测 312

8.4.1 销售预测 312

确定变量与销售量的函数关系 313

8.4.2 销售预测的方法 313

集合意见法 313

专家意见法 313

联测法 314

类比法 315

转导法 315

领先落后指标法 316

扩散指数法 316

简单算术平均法 316

加权平均法 317

平均趋势法 317

指数平滑法 318

季节指数法 318

直线趋势法 320

三次曲线法 321

曲线趋势法 321

一次多项式拟合法 322

二次多项式拟合法 324

矩阵法 326

计量经济法 328

8.5 成本预测 332

8.5.1 成本预测 332

成本预测 332

成本预测的作用 332

成本预测的程序 332

加权平均法 333

回归分析法 333

8.5.2 成本趋势预测 333

高低点法 333

线性规划法 334

8.5.3 目标成本预测 334

目标成本的确定 334

计划期成本降低幅度预测 335

8.6 利润预测 337

8.6.1 利润预测 337

利润预测的意义 337

影响利润的因素 337

经营杠杆预测计划期利润 337

8.6.2 目标利润预测 338

目标利润预测的程序 338

目标利润预测的方法 338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预测 339

8.7.2 流动资金预测法 339

流动资金预测的依据 339

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 339

8.7.1 固定资金预测法 339

8.7 资金预测 339

周转期法(定额日数法) 340

分析法 340

比例法 340

余额法 340

销售百分比法 340

贡献毛益法 342

本、量、利分析法 342

盈亏平衡点 342

8.8.1 单一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预测方法 342

8.8 盈亏平衡预测 342

传统图解法 343

利量图法 343

考虑税金时盈亏平衡的预测 343

概率预测法 344

8.8.2 多种产品盈亏平衡预测法 344

主要产品贡献毛益率测算法 344

分算法 344

历史资料分析法 344

贡献毛益保本率法 345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 345

8.8.3 盈亏平衡其他指标的预测 346

盈亏平衡的作业率 346

盈亏平衡的销售单价 346

利量图法 346

盈亏平衡的单位变动成本 347

盈亏平衡的固定成本总额 347

8.9 破产与成长预测 348

8.9.1 企业破产预测 348

破产原因 348

传统比率分析 348

多元判别分析 348

阿尔特曼破产模型 348

比弗破产预测模型 349

8.9.2 企业成长预测 350

阿尔巴哈企业成长模型 350

9.1.1 决策的意义 353

决策是经营管理的核心 353

9 决策篇 353

9.1 决策概述 353

决策的特点 354

决策的基本原理 354

决策理论和方法的形成 354

9.1.2 决策的分类 354

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354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355

分析矛盾、确定目标 355

9.1.3 决策的基本步骤 355

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355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355

调查研究、制定方案 356

评估方案、作出决策 356

实施方案、信息反馈 357

9.1.4 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357

效益性原则(或优化原则) 357

可行性原则 357

系统性原则 357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57

对于风险决策要有应变方案 358

9.1.5 决策中应注意的问题 358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358

信息资料准确、全面、可靠的原则 358

9.2 常用的决策方法 359

9.2.1 评价长期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359

货币时间价值 359

现金流量 360

资金成本 360

通货膨胀 360

折旧模式 360

差量分析法 362

量本利分析法 362

9.2.2 确定性决策方法 362

确定性决策 362

因素分析法 363

线性规划法 364

价值工程法 365

决策表法 365

回收期法 366

净现值法 367

现值指数法 368

内部报酬率法 369

等年值法 370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法 370

寿命周期法 371

9.2.3 风险性决策 371

风险性决策方法 371

矩阵决策方法 372

决策树法 372

竞争性决策法 373

马尔可夫决策法 374

供需曲线决策法 375

9.2.4 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376

不确定性决策 376

贝叶斯决策法 376

乐观法 376

悲观法 376

乐观系数法 376

等可能性法 377

“后悔值”法 377

蒙特卡罗模拟决策法 378

目标利润决策分析 379

目标生产量的决策分析 379

9.3 决策分析 379

目标销售量决策分析 379

9.3.1 生产经营决策分析 379

最优化贡献毛益决策分析 380

商品进货量的决策分析 381

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的决策分析 382

生产产品品种的决策分析 383

建筑工程是否开工的决策分析 383

增产产品品种的决策分析 383

不同加工设备的决策分析 384

亏损产品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 385

短期投资的决策分析 385

特殊追加订货决策分析 385

半成品是否出售或继续加工的决策分析 386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分析 386

经济定货量的决策分析 386

产品投产的经济批量的决策分析 387

广告和销售的决策分析 387

设备需要量的决策分析 388

市场选择和扩展的决策 388

亏损企业扭亏转盈的决策分析 389

提高产品质量的决策分析 390

商业一次还本销售法的年限的决策分析 390

9.3.2 长期投资决策的决策分析 390

设备购置的决策分析 390

设备更新的决策分析 391

设备租赁的决策分析 394

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分析 395

生产能力扩充的决策分析 395

设备大修理的决策分析 396

投资期提前或延长的决策分析 397

技术改造的决策分析 398

投标决策分析 399

企业联营的决策分析 401

9.4 可行性研究 403

9.4.1 可行性研究概述 403

可行性研究 403

可行性研究必须满足的三项基本条件 403

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指标及其构成 404

可行性研究的具体内容 404

可行性研究程序 404

9.4.2 可行性研究程序和内容 404

可行性研究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405

10 核算篇 407

10.1 经济核算 407

10.1.1 经济核算的意义 407

经济核算 407

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必要性 408

全面经济核算 408

经济核算体制 408

全面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 409

10.1.2 经济核算的条件 409

经济核算的内部条件 409

经济核算的外部条件 409

经济责任 410

经济权限 410

经济利益 410

经济合同制 411

等价交换原则 411

经济核算的基础工作 411

生产成果核算 412

10.1.4 经济核算的方法 412

资金利用效果核算 412

财务成果核算 412

经济核算方法 412

生产消耗核算 412

资产核算 412

10.1.3 经济核算的内容 412

经济立法 412

群众核算 413

专业核算 413

10.1.5 经济核算的形式 413

厂部经济核算 413

车间经济核算 413

班组经济核算 413

独立核算单位 414

非独立核算单位 414

会计制度 415

企业会计准则 415

财务会计 415

10.2.1 会计核算的意义和原则 415

会计核算 415

10.2 会计核算 415

会计监督 415

管理会计 416

会计假设 416

会计核算原则 416

10.2.2 会计核算的要素 416

资产 416

坏帐准备金 417

销售费用 417

管理费用 417

资本金 417

递延资产 417

所有者权益 417

长期负债 417

流动负债 417

负债 417

会计帐户 418

会计科目 418

复式记帐 418

财务费用 418

会计平衡公式 418

10.2.3 会计核算的方法 418

借贷记帐法 419

会计分录 419

会计凭证 419

原始凭证 420

记帐凭证 420

会计帐簿 420

会计核算形式 421

会计计量方式 421

财产清查 422

会计报表 422

结算方式 423

结算纪律 423

制造成本法 423

财务状况变动表 423

成本会计 423

损益表 423

资产负债表 423

10.2.4 会计核算的条件和要求 424

会计工作组织 424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424

10.3 统计核算 425

10.3.1 基础知识 425

统计核算 425

统计总体 425

统计标志 425

统计指标 426

统计指标体系 426

统计核算程序 427

统计法 427

样本 428

数理统计 428

统计监督 428

统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428

概率 429

10.3.2 统计调查 429

调查方法 429

调查方案 429

原始记录 429

典型调查 430

重点调查 430

统计报表制度 430

普查 430

抽样调查 431

10.3.3 统计整理 431

统计整理的组织 431

统计资料的审核 432

统计分组 432

统计分组体系 432

分配数列 432

指数数列 433

统计表 433

动态数列 433

统计图 434

10.3.4 统计分析 434

相对指标 434

平均指标 435

标志变异指标 435

发展速度 436

平均发展速度 436

增长速度 436

平均增长速度 437

统计指数 437

相关分析 437

投入产出分析 438

抽样推断 438

工具号牌制度 439

帐外核算 439

工序进程单 439

工作通知单 439

业务核算 439

10.4 业务核算 439

班组核算 439

有权支出 440

限额领料制度 440

11 理财篇 441

11.1 概述 441

11.1.1 理财 441

理财 441

风险价值观念 442

系统原则 442

11.1.3 理财的基本原则 442

法制观念 442

市场观念 442

效率观念 442

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442

盈利观念 442

节约观念 442

11.1.2 理财的意识观念 442

财务预测方法 443

11.1.4 企业理财的基本方法 443

优化原则 443

弹性原则 443

平衡原则 443

比例原则 443

财务决策方法 444

财务计划方法 445

财务控制方法 445

财务分析方法 446

固定资产增减与固定资金的调整 447

固定资产损耗 447

11.2.1 固定资金的补偿 447

固定资金周转与补偿的形式 447

11.2 资金筹措 447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448

11.2.2 投入资本 448

投入资本的形式 448

资本金 448

投入资本的管理 448

11.2.4 资金成本 449

留存收益 449

资金成本的含义与意义 449

11.2.3 公积金与留存收益 449

盈余公积金 449

资本公积金 449

债务成本 450

优先股成本 450

普通股成本 450

新普通股成本 450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451

11.2.5 银行贷款 451

银行贷款的条件 451

银行贷款的种类 451

银行贷款利息的计算与偿还 451

11.2.6 职工集资与企业自筹资金 452

职工集资 452

企业自筹资金 452

融资租赁 453

11.2.9 融资租赁 453

11.2.10 引进外资 453

政府贷款 453

11.2.8 发行股票 453

公司债券 453

11.2.7 公司债券 453

发行股票 453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454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454

其他贷款 454

11.3 资金投放 455

11.3.1 投放资金的基本原则 455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45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55

实物量与价值量相结合原则 455

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455

11.3.2 投资项目评审的基本内容 455

投资总额的评审 455

产品成本的审查 455

增利的审查 456

现金流量的审查 456

销售收入的审查 456

11.3.3 投资效益评估的基本方法 457

投资回收期 457

投资收益率 458

净现值 458

内部利率 458

现值指数 458

投资敏感性 458

拨款管理 459

结算管理 459

投资风险 459

11.3.4 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管理 459

不确定情况下的评估分析 459

决算管理 460

11.3.5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的管理 460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意义 460

固定资产的选择 460

新产品经济效益评估 461

11.3.6 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的资金投放管理 461

新产品试制成本 461

固定资产的换代 461

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 461

新产品销售价格 462

新技术开发经济效益 462

11.4 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果 463

11.4.1 固定资产 463

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与任务 463

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分类 463

固定资产的计价 463

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综合指标 464

11.4.2 固定资产利用效果指标 464

固定资产利用效果指标体系 464

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指标 465

固定资产磨损与更新指标 465

固定资产增值指标 466

11.4.3 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核定 466

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核定 466

固定资产结构的优化 466

固定资产修理制度 467

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 467

固定资产调拨、投资、报废制度 467

固定资产的转让 467

固定资产的出租 467

11.4.4 固定资产的转让与出租 467

11.4.5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467

管好流动资金应遵循的原则 469

流动资金周转率 469

11.5.2 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考核指标 469

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考核指标 469

流动资金 469

11.5.1 流动资金 469

11.5 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469

产值资金率 470

销售收入资金率 470

流动资金利润率 470

11.5.3 流动资金需用量的核定 470

流动资金需用量总额的核定 470

储备资金定额及需用量的核定 471

生产资金定额及需用量的核定 471

成品资金定额及需用量的核定 472

商品资金定额的核定 473

11.5.4 加速流动资金周转的途径 474

储备资金周转的途径 474

加速生产资金周转的途径 474

加速成品资金周转的途径 474

加速销售贷款划回的途径 474

提高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支付能力 474

建立流动资金责任制的意义与要求 475

流动资金的内部平衡调度 475

流动资金的分级归口管理 475

11.5.5 流动资金的责任制 475

商品流通企业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主要途径 475

基建施工企业加速流动资金周转途径 475

流动资金内部控制的职责分工 476

11.6 内部银行、财务公司 478

11.6.1 企业内部银行作用 478

企业内部银行 478

企业内部银行的职能 478

企业内部银行的作用 478

11.6.3 财务公司 479

内部转收结算与管理 479

财务公司 479

11.6.2 企业内部银行管理 479

内部银行放款管理 479

内部银行存款管理 479

内部银行货币管理 479

财务公司的作用 480

财务公司的业务 480

提高产量 481

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481

节约原材料消耗 481

提高质量 481

降低成本的意义 481

11.7.2 降低成本主要途径 481

成本 481

11.7.1 成本 481

11.7 降低成本节约开支 481

提高劳动生产率 482

节约其他间接费用 482

11.8.2 商品销售的数量与品种 483

商品销售与利润计划的基本方法 483

按量本利分析法确定商品销售额 483

按供求规律确定商品销售量 483

按目标利润确定销售量 483

商品销售与利润计划的主要原则 483

11.8.1 商品销售与利润计划 483

11.8 扩大销售增加盈利 483

商品销售与利润计划的基本程序 483

销售商品品种结构优化方案的制定 484

新产品销售数量的确定 484

亏损产品销售数量的确定 484

11.8.3 销售价格的制定 484

销售价格制定的依据 484

商品销售基础价格的确定 485

市场竞争价格的制定 485

优质产品和残次品价格的制定 485

新产品价格的制定 485

半成品销售价格的制定 485

加工产品价格的制定 485

销售收入的内部控制管理 486

销售额和销售利润的预测 486

销售利润的内部控制管理 486

11.8.4 商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 486

积压商品价格的制定 486

11.8.5 严密组织商品销售贷款的结算 487

销售贷款结算的意义 487

销售结算的原则和规定 487

销售结算方式 487

财权 488

11.9.2 财务管理体制 488

财务约束机制 488

财务动力机制 488

财务运行机制 488

财务管理机制 488

11.9.1 财务管理机制 488

11.9 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488

财务管理体制的几种形式 489

财务管理机构 489

财务管理人员 489

11.9.3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489

资产负债率 489

流动比率 489

销售利税率 490

资本金利润率 490

速动比率 490

应收帐款周转率 490

存贷周转率 490

内部价格的制定方法 491

内部结算方式 491

内部结算 491

制定内部价格的基本原则 491

11.9.5 内部结算机制 491

内部价格的种类 491

制定内部价格的意义 491

11.9.4 内部价格机制 491

成本费用利润率 491

内部结算纪律 492

内部结算内容和方法 492

11.9.6 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 493

财经纪律 493

财务制度 493

成本 495

12.1.1 成本基本概念 495

12 成本篇 495

12.1 成本理论 495

理论成本与实例成本 496

社会成本与个别成本 496

宏观经济成本与微观经济成本 496

固定成本 497

12.1.2 成本管理基础理论 498

成本管理 498

历史成本 498

变动成本 498

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499

付现成本 499

沉落成本 500

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500

显见成本与隐含成本 500

边际成本 500

期间费用 500

差别成本 500

股本成本 501

混合成本 502

标准成本 503

成本函数 503

责任成本 503

成本指数 504

成本计划 504

成本控制 504

成本分析 505

成本审计 505

定额 506

材料消耗定额 506

12.2 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506

12.2.1 成本管理技术基础工作 506

劳动定额 507

费用定额 508

质量定额 508

固定资产利用定额 509

厂内结算价格 509

12.2.2 成本管理组织基础工作 510

计量验收制度 510

工艺规程 510

规章制度 511

安全操作规程 511

考勤制度 511

岗位责任制 511

经济核算制 511

成本计划的意义 513

降低成本措施方案 513

成本计划的编制步骤 513

12.3.1 成本计划概述 513

12.3 成本计划 513

成本降低指标试算平衡 514

12.3.2 成本计划编制方法 515

生产费用计划 515

辅助生产成本计划 515

制造费用计划 515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预算 51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516

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516

全面预算 517

车间成本计划 517

固定预算 518

弹性预算 518

部门预算 518

零基预算 519

流动预算 519

成本控制意义 521

成本控制内容 521

12.4.1 成本控制理论 521

12.4 成本控制 521

成本的事前控制 522

成本的事中控制 522

成本的事后控制 523

12.4.2 成本控制方法 523

绝对成本控制 523

相对成本控制 523

计划成本控制 524

标准成本控制 524

提高劳动生产率 525

12.4.3 降低成本的途径 525

内部银行控制 525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 526

提高设备利用率 526

降低材料,能源消耗 527

压缩制造费用支出 527

产品成本核算要求 529

成本开支范围 529

生产费用与成本项目 529

12.5.1 成本核算 529

12.5 成本核算 529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530

12.5.2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530

产品本成计算的品种法 530

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 531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532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533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 533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分析 535

12.6.2 产品成本分析方法 535

产品成本分析的方法 535

产品成本分析的内容 535

12.6.1 成本分析概述 535

12.6 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535

可比产品成本分析 536

生产费用要素分析 537

成本的技术经济分析 537

成本效益分析 537

机会成本分析 538

成本性态分析 538

成本—功能分析(价值分析) 539

12.6.3 成本考核 539

成本检查 539

成本考核 540

12.7 成本管理现代化 541

12.7.1 目标成本 541

目标成本的测定和落实程序 541

目标成本的测定原则和方法 541

目标成本的控制 542

目标成本的分解落实 542

质量成本概述 543

12.7.2 质量成本 543

质量成本计划 544

质量成本的核算 544

质量成本的控制 545

质量成本分析 546

责任成本概述 547

成本责任中心 547

12.7.3 责任成本 547

责任成本考核 548

13 分析篇 551

13.1 工业企业生产分析 551

生产成果及生产要素分析 551

生产控制分析 552

生产成果分析 554

生产要素分析 557

流动资金分析 564

固定资金分析 564

13.2 资金分析 564

资金总额分析 564

经营资金安全性分析 565

13.3 产品成本分析 567

产品成本分析 567

成本预测分析 567

成本控制分析 568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570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572

13.4 利润分析 574

利润总额分析 574

产品销售利润分析 574

效益 577

经济效益 577

经济效益的分类 577

14.1 效益概论 577

14 效益篇 577

14.1.1 经济效益 577

经济效益的特点 578

经济效益的比率表示法 578

经济效益的差额表示法 578

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579

宏观经济效益指标 579

宏观经济效益 579

提高微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579

微观经济效益 579

长远经济效益 579

目前经济效益 579

经济效益的百分率表示法 579

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580

直接经济效益 580

信息经济效益 580

经济信息的效益评价 580

最优经济效益 581

企业经济效益 581

合理经济效益 581

14.1.2 经济效益一般 581

经济效益的本质 581

经济效果 581

国民经济效益 581

最低经济效益 581

消费经济效益 581

分配经济效益 581

流通经济效益 581

生产和建设经济效益 581

应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581

信息产品生产的劳动耗费评价 581

工业经济效益的理论指标 582

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582

经济效益指标种类 582

效益因素 582

效率因素 582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标准 583

考核评价工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583

综合评价工业经济效益的方法 584

经营管理经济效益 586

产品开发经济效益 586

生产建设速度经济效益 586

生产投资规模经济效益 586

社会生产效益 586

精神产品生产效益 586

物质产品生产效益 586

14.2 生产经济效益 586

单位生产效益 586

技术改造经济效益 587

技术引进经济效益 588

生产要素配置经济效益 589

工艺类型选择经济效益 589

社会产品流通特点 591

流通效益地位和作用 591

14.3.2 流通效益一般 591

流通效益 591

14.3 流通经济效益 591

社会产品流通规律 591

社会产品流通过程 591

14.3.1 流通经济效益特点 591

最佳流通效益的必要条件 592

最佳流通效益 592

流通过程的负效益 592

流通过程的正效益 592

流通效益的计算 592

流通效益产生的途径 592

流通效益产生的范围 592

14.4 分配经济效益 593

14.4.1 社会产品分配概述 593

社会产品分配 593

社会产品分配标准 593

社会产品分配方式 594

分配在经济效益运动中的地位 595

14.4.2 分配与经济效益 595

社会产品分配实质 595

14.4.3 分配效益一般 596

分配效益 596

分配效益的计算 596

分配活动消费量 596

最佳分配效益 597

最佳分配效益的必要条件 597

分配过程的负效益 598

社会产品的消费结构 600

社会产品的消费方式 600

社会产品的消费规律 600

14.5.1 社会产品的消费 600

14.5 消费经济效益 600

社会产品的消费过程 600

消费在经济效益运动中的地位 6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