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自然与道德  道家伦理道德精粹
自然与道德  道家伦理道德精粹

自然与道德 道家伦理道德精粹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泽应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1053131X
  • 页数:476 页
图书介绍:
《自然与道德 道家伦理道德精粹》目录

目 次 2

总论: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2

第一章道家思想概述 2

第一节老子与道家学派的形成 2

一、何谓道家 3

二、老子其人其书 5

三、老子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6

四、《老子》一书的主要思想 8

一、稷下学派与庄周学派 14

第二节庄子与道家思想的发展 14

二、庄子其人其书 16

三、庄子的主要思想 17

第三节汉唐宋明道家思想的演变 26

一、汉初黄老之学 26

二、汉末道教的产生 28

三、魏晋时期道家及道教的发展 31

四、隋唐时期道家思想的繁衍与传播 34

五、宋至明清道家思想的曲折发展 36

一、儒家与道家的对立和互补 39

第四节道家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 39

二、儒道互补的内在路径 45

三、道家与佛家的吸收融合 49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三维结构 51

第二章道家伦理体系的建构特色 53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理论基础 53

一、自然主义的界说 53

二、道家自然主义的独特涵蕴 55

第二节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 60

一、善与恶相比较而存在 61

二、祸福的相互矛盾与转化 62

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63

四、少则得,多则惑 64

第三节粪土王侯的批判精神 67

一、人类需要道德批判 67

二、鄙视权贵王侯 69

三、抨击儒墨道德 71

四、针砭道德时弊 76

一、义利俱轻的价值取向 80

第四节世俗义利的双重超越 80

二、道家义利学说的基本特点 82

三、道家超道德主义的理论实质 88

第三章道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理论 91

第一节尊道贵德的价值视角 91

一、道、德的多种涵义 91

二、尊道贵德的具体表现 98

三、尊道贵德的伦理意义 99

一、对身物关系的清醒认识 101

第二节身重于物的伦理关怀 101

二、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情怀 104

三、做自己心灵和命运的主人 106

第三节外圆内方的处世态度 107

一、并非超世的生存智慧 107

二、外圆内方范式的特点 109

三、外圆内方的道德价值 118

第四节返朴归真的人格理想 120

一、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121

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23

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123

四、素朴而民性得矣 125

第四章道家政治伦理的价值内核 132

第一节无为而治的基本取向 132

一、无为而治的提出及涵义 133

二、“无为而治”的内容和手段 134

三、无为而治思想的深远影响 141

第二节 与民休息的治政方略 142

一、以百姓之心为心 142

二、省刑轻赋宽政务 145

三、治大国如烹小鲜 149

第三节众皆平等的价值意识 152

一、天之道公平无私 152

二、批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 155

三、倡导平等地善待一切人 156

四、众皆平等思想的理论意义 159

第四节 不以兵强天下的和平主张 161

一、夫兵者,不祥之器 161

二、不得已而用兵,恬淡为上 162

三、大小国家均应维护和平 166

一、人贵有自知之明 170

第五章道家个人伦理的理性因素 170

第一节 自知知人的伦理觉悟 170

二、人需要知人之智 177

三、自知与知人的辨证统一 181

第二节多予少取的立身原则 183

一、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183

二、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187

三、多予少取原则的伦理意义 190

一、天下由来轻两臂 192

第三节宠辱不惊的超然境界 192

二、淡泊名利宠不惊 196

三、人生需要宠辱不惊的精神 198

第四节恬淡如水的交友之道 201

一、君子之交淡如水 202

二、小人之交甘若醴 205

三、道家交友论的深远影响 208

第六章道家生命伦理的活性基元 211

第一节保身尽年的生命意识 211

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211

二、顺应自然的养生之方 214

三、保身尽年的道德意义 217

第二节少私寡欲的调适之道 218

一、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219

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220

三、抑奢少费,崇俭守约 223

第三节行善积德的充实之方 226

一、长生之本,惟善为基 226

二、重积德则无不克 230

三、行善积德的内在价值 233

第四节参透死亡的达观态度 234

一、气聚为生,气散则死 234

二、天地为一大熔炉 237

三、无需悦生,不必恶死 240

四、道家死亡伦理的不朽意蕴 242

第七章道家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 247

第一节物我为一的整体观念 247

一、万物得一以生 247

二、天地与我并生 253

一、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255

第二节知常知和的平衡思想 255

二、知常曰明 260

三、知和曰常 261

四、知常知和的生态意义 262

第三节知足知止的开发原则 264

一、适度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 264

二、以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 266

三、反对竭泽而渔的掠夺自然 270

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73

第四节热爱自然的伦理情趣 273

二、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274

三、寄情山水,钟爱自然 275

第八章道家伦理智慧的独特神韵 282

第一节视域高超的天地境界 282

一、天地境界的涵义 282

二、儒道法的精神境界之比较 284

三、人类需要道家的天地境界 288

第二节襟怀博大的海洋气度 290

一、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290

二、虚怀若谷,容纳百川 292

三、方而不割,光而不耀 293

第三节情志深邃的厚重品格 295

一、上德不以德为德 296

二、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300

三、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302

第四节人我和谐的完美理想 304

一、天地一指,非彼无我 304

二、既以与人己愈多 306

三、济物救世,与人为善 307

余论:道家伦理与现代生活 311

附录道家伦理道德粹言 323

道与德 323

自然 344

无为 371

处世 395

生死与善恶 415

养生 442

参考文献 471

后 记 4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