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静,阮宜纶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2532188
- 页数:236 页
第1章 概论 1
1.1 大气污染 1
1.1.1 大气的组成 1
1.1.2 大气污染的定义 2
1.1.3 影响大气污染形成的主要因素 2
1.2 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源 3
1.2.1 大气污染物 3
1.2.2 大气污染物的发生源 6
1.3 大气污染概况及综合防治措施 7
1.3.1 国外大气污染概况 7
1.3.2 我国大气污染概况 8
1.3.3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10
1.4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11
1.4.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2
1.4.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2
1.4.3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3
第2章 气象与大气扩散 17
2.1 大气的垂直结构 17
2.1.1 对流层 17
2.1.2 平流层 17
2.1.3 中间层 17
2.1.4 热层 18
2.1.5 外逸层 18
2.2 主要的气象要素 18
2.2.1 气温 19
2.2.2 气压 19
2.2.3 湿度 19
2.2.4 风 19
2.2.5 湍流 19
2.3 大气稳定度及其分类 20
2.2.8 能见度 20
2.2.6 云 20
2.2.7 太阳高度角 20
2.3.1 气温的垂直分布 21
2.3.2 干绝热直减率 21
2.3.3 大气稳定度 22
2.3.4 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 23
2.4 大气污染与气象 25
2.4.1 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25
2.4.2 地形、地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29
2.5 烟囱的有效高度 31
2.5.1 烟囱的有效高度 31
2.5.2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公式 32
2.6 大气扩散模式及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 35
2.6.1 高斯扩散模式 35
2.6.2 扩散参数 σy 和 σz 的确定 38
2.6.3 有上部逆温时的扩散 39
2.6.4 非点源扩散模式 42
2.7 烟囱高度的设计 44
2.7.1 烟囱高度的计算方法 44
2.7.2 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44
2.8 厂址选择 45
2.8.1 厂址选择中所需的气象资料 45
2.8.2 长期平均浓度的计算 46
2.8.3 厂址选择 47
第3章 除尘技术基础 49
3.1 粉尘的粒径及其分布 49
3.1.1 粉尘的粒径 49
3.1.2 粉尘的粒径分布 50
3.1.3 粉尘粒径的分布函数 52
3.1.4 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54
3.2 粉尘的物理性质 56
3.2.1 粉尘的密度 56
3.2.2 粉尘的比表面积 56
3.2.3 粉尘的含水量及其润湿性 57
3.2.4 粉尘的荷电性及导电性 57
3.2.5 粉尘的粘附性 58
3.2.6 粉尘的安息角 58
3.2.7 粉尘的爆炸性 58
3.3 尘粒在流体中的动力特性 59
3.3.1 尘粒的沉降速度 59
3.3.2 尘粒在管道中的运动特性 60
3.4.2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61
3.4.1 除尘器性能的表示方法 61
3.4 除尘器的性能 61
3.5 除尘器的分类 65
第4章 机械式除尘 66
4.1 重力沉降室 66
4.1.1 重力沉降室的工作原理及捕集效率 66
4.1.2 重力沉降室的设计计算和应用 67
4.2 惯性除尘器 68
4.3 旋风除尘器 69
4.3.1 工作原理 69
4.3.2 压力损失 71
4.3.3 除尘效率 71
4.3.4 结构型式 73
4.3.5 设计选型 75
5.1.2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78
5.1.1 湿式除尘器的分类 78
5.1 概述 78
第5章 湿式除尘 78
5.2 重力喷雾洗涤器 80
5.3 旋风式洗涤器 81
5.3.1 环形喷液旋风洗涤器 81
5.3.2 旋风水膜除尘器 81
5.3.3 旋筒式水膜除尘器 82
5.3.4 中心喷雾式旋风洗涤器 82
5.4 文丘里洗涤器 82
5.4.1 文丘里洗涤器的构造 82
5.4.2 文氏管的压力损失 83
第6章 过滤式除尘 85
6.1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85
6.1.1 除尘原理 85
6.1.2 过滤速度 86
6.1.3 压力损失 87
6.2 袋式除尘器的滤料和结构形式 88
6.2.1 滤料 88
6.2.2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 89
6.3 袋式除尘器的选型、设计和应用 92
6.3.1 袋式除尘器的选型与设计 92
6.3.2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 93
6.4 颗粒层除尘器 93
第7章 静电除尘 95
7.1 概述 95
7.1.1 工作原理 95
7.1.2 除尘过程 96
7.1.3 电除尘器的分类 96
7.2 粉尘的捕集 97
7.2.1 粒子的驱进速度 97
7.2.2 捕集效率 98
7.2.3 粉尘的比电阻 99
7.3 电除尘器的主要部件及简单结构 101
7.3.1 电晕电极 101
7.3.2 集尘电极 102
7.3.3 电极清灰装置 103
7.3.4 气流分布装置 104
7.3.5 电除尘器外壳 104
7.4 电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104
7.4.1 电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 104
7.4.2 电除尘器的应用 105
8.2.1 气液平衡--亨利定律 107
8.2 吸收的基本原理 107
8.1 概述 107
第8章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107
8.2.2 吸收过程机理--双膜理论 110
8.2.3 吸收速率方程 111
8.3 吸收塔的计算 114
8.3.1 物料衡算 114
8.3.2 最佳液气比的确定 115
8.3.3 填料塔塔径和阻力的计算 116
8.4 化学吸收 126
8.4.1 传质控制时的浓度分布和传质速度 127
8.4.2 动力学控制时吸收传质的分布 129
8.5 吸收设备 131
8.5.1 填料塔 132
8.6 吸收气体污染物的工艺配置 133
8.6.1 吸收剂的选择 133
8.5.3 筛板塔 133
8.5.2 湍流塔 133
8.6.2 吸收工艺流程中的配置 134
8.7 烟气脱硫 135
8.7.1 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 135
8.7.2 双碱法 138
第9章 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139
9.1 催化作用的基础概念 139
9.2 催化剂的制备和使用 140
9.3 环境工程中使用的催化剂 143
9.3.1 催化氧化法 143
9.3.2 催化还原法 144
9.4 催化还原法净化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144
9.4.1 氮氧化物的来源 144
9.4.2 氮氧化物的主要净化方法 145
9.4.3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146
9.4.4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149
9.5 汽车尾气的催化还原 153
9.5.1 净化原理及方法 153
9.5.2 催化剂 154
9.5.3 转化器与净化流程 156
9.6 催化燃烧法脱臭 157
9.7 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催化转化 158
9.7.1 冶炼烟气制酸的生产过程 158
9.7.2 二氧化硫的催化转化 158
9.7.3 二氧化硫催化转化流程和设备 160
第10章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163
10.1 概述 163
10.1.1 吸附类型 163
10.1.2 吸附剂 164
10.2 吸附理论 166
10.2.1 吸附平衡及吸附等温线 166
10.1.3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适用范围 166
10.2.2 吸附速率 170
10.2.3 吸附剂的再生 171
10.3 吸附反应设备的计算 171
10.3.1 气体的穿床速度和床型的确定 171
10.3.2 固定床吸附器 172
10.3.3 固定床吸附过程的计算 173
10.4 混合蒸气的吸附 179
10.5 含氯乙烯废气的吸附净化法 181
第11章 净化系统中管道设计计算 184
11.1 流动气体能量方程 184
11.2 气体流动压力损失 185
11.2.1 沿程压力损失 185
11.2.2 局部压力损失 186
11.2.3 空气流动总阻力 187
11.2.4 流动气体的压力变化 187
11.3 局部排气罩的设计 187
11.3.1 局部排气罩的基本形式 187
11.3.2 局部排气罩的排气量和压力损失 189
11.3.3 局部排气罩的设计要点 189
11.4 气体管道的设计计算 191
11.4.1 管道系统设计要点 191
11.4.2 管道系统计算方法 192
11.5 高温烟气管道的设计计算 197
11.5.1 高温烟气管道的布置 197
11.5.2 高温烟气管道的计算 197
12.2.1 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 200
12.1.2 系统分析的研究内容 200
12.2 大气环境质量识别 200
12.1.1 系统分析的研究任务 200
12.1 系统分析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200
第12章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分析 200
12.2.2 城市大气污染特征 201
12.2.3 大气环境质量模型 201
12.3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分类 202
12.3.1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 202
12.3.2 污染源控制系统 202
12.3.3 废气净化系统 202
12.4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经济评价 202
12.5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203
12.5.1 基本模型 203
12.5.2 系统规划的优化方法 203
12.6 集中供热大气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204
12.6.1 基本模型 204
12.6.2 费用函数的确定 205
12.6.3 约束条件的确定 206
12.6.4 模型的求解 206
习题 208
附录 215
附录1 空气的物理参数(压力为 101.325kPa) 215
附录2 水的物理参数 217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 217
附录4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摘自 TJ 36-79) 221
附录5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摘自 TJ 36-79) 221
附录6 十三类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 (摘自 GB J4-73) 223
附录7 锅炉烟尘排放标准 (摘要) 225
附录8 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摘自 GB 16297-1996) 225
附录9 几种气体或蒸气的爆炸特性 231
附录10 几种粉尘的爆炸特性 231
附录11 局部阻力系数 232
主要参考文献 235
- 《大气污染与健康维权》王灿发,谢明主编 2019
- 《基于地质雷达信号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探测方法研究》赵贵章 2019
- 《看不见的室内空气污染》侯立安主编 2019
- 《污灌农田污染土壤修复试验研究》齐学斌,樊向阳,乔冬梅 2019
- 《钢铁行业污染特征与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周长波等 2019
-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丛书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与污染综合治理》罗民华著 2017
- 《大气中典型二恶英类物质的氧化降解机理研究》张晨曦 2017
- 《大气氮沉降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琨,王道波 2019
-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典型污染物控制技术》朱芬芬等编著 2019
- 《钢铁烧结烟气多污染物过程控制原理与新技术》甘敏,范晓慧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