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吉铁肩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40816015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目录

第一章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1

一、近代中国不可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1

三、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1 1

二、近代中国具有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条件 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

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起点和条件 6

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的唯一最佳选择 7

一、捍卫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国家大统一、人民大团结 10

第三节 新中国四十年的伟大成就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0

二、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1

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取得巨大发展,创建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3

五、解决了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正向小康迈进 13

六、综合国力由弱变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4

第四节 用科学方法进行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 15

一、历史的全面的方法 15

二、从发展中看问题的方法 17

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 19

三、具体分析具体情况的方法 20

四、科学抽象的方法 22

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道路的探索 25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 25

第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及其含义 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 3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3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征 3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 36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 38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8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1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 44

第三章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4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49

第一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4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课题 50

三、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1

第二节 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方针 53

一、九十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关键的时期 53

二、九十年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56

三、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指导方针 58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59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59

二、努力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 62

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逐步走向现代化 66

四、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69

五、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 71

六、经济建设要转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74

第四节 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78

一、认清人口形势,控制人口数量 78

二、提高人口素质,发挥人力资源潜力 82

三、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 84

第四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其依据 88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8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88

二、八十年代改革的回顾和九十年代深化改革的目标 92

三、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划清两种改革观的界限 9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98

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98

二、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 100

三、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 104

四、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110

第三节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 相结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111

一、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必要性 111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方式和范围 115

第五章 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119

第一节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适当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119

二、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其它经济成份 1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28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128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131

三、公有制经济的其它形式 13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形式 136

一、个体经济 136

二、私营经济 137

三、“三资”企业 139

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143

第一节 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143

第六章 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 143

二、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147

三、完善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 153

第二节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统一的市场体系 154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重要作用 154

二、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和要求 156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 160

第三节 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162

一、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及其建立的必要性 162

二、健全间接调控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杠杆 165

三、改革计划体制、投资体制和财政金融体制 167

第一节 正确处理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 171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171

第七章 改进分配体制引导生活消费 171

二、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 174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 177

第二节 正确处理个人收入的分配关系 179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79

二、完善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进一步改革工资制度 183

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186

四、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坚持共同富裕,防止贫富悬殊 187

一、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192

第三节 改善人民生活调整消费结构 192

二、调整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 195

第四节 推进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98

一、改革住房制度 198

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200

第八章 扩大对外开放 20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04

一、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204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06

三、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前提 207

一、发展对外贸易,改革外贸体制 210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10

二、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213

三、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 215

四、积极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旅游事业 217

第三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 218

一、有重点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18

二、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经济地区 219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27

第一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27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27

二、在国际国内仍存在阶级斗争的条件下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30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 235

四、人民民主专政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新型民主 237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242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2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47

第三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51

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251

二、民主建设必须同法制建设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256

三、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258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263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263

第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 263

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26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 268

四、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 271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 273

“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 273

第二节 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条重要方针 274

一、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74

二、贯彻“二为”方针和“双百”的方针 277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279

一、理想建设 28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286

第一节 思想道德建设 286

二、道德建设 291

三、纪律建设 295

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297

第二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99

一、发展科技事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99

二、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 302

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308

一、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阶级和中坚力量 311

第一节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 311

第十二章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力量 311

二、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伟大的方面军 315

三、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318

第二节 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23

一、我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23

二、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325

第三节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统一 326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含义 326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据和意义 327

三、积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29

一、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331

第四节 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31

二、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333

三、加强各族人民大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336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41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341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341

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能以任何理由否定党的领导 344

三、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48

第二节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351

一、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党的现状 351

二、现阶段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 3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