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中国煤矿开拓系统
中国煤矿开拓系统

中国煤矿开拓系统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炎光,陈冀飞主编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10404997
  • 页数:95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煤矿开拓系统》目录

总论 1

1 矿井开拓系统 31

1.1 立井开拓系统 49

1.1.1 立井开拓矿井的分布、地质埋藏特征及基本类型 49

1.1.2 立井单水平开拓 53

1.1.3 立井多水平开拓 59

1.1.4 立井开拓系统分析 73

1.1.5 立井开拓矿井的发展趋势 87

1.2.1 斜井开拓矿井的分布及基本类型 93

1.2 斜井开拓系统 93

1.2.2 斜井单水平开拓 96

1.2.3 斜井多水平开拓 103

1.2.4 片盘斜井开拓 117

1.2.5 斜井开拓系统分析 122

1.3 平硐开拓系统 129

1.3.1 平硐开拓矿井的分布及基本类型 129

1.3.2 走向平硐开拓 131

1.3.3 垂直走向平硐开拓 134

1.3.4 阶梯平硐开拓 141

1.3.5 平硐开拓系统分析 144

1.4 综合开拓系统 157

1.4.1 综合开拓矿井的分布及基本类型 157

1.4.2 斜井--立井综合开拓 158

1.4.3 平硐--立井综合开拓 175

1.4.4 平硐--斜井综合开拓 178

1.4.5 综合开拓系统的形成与应用 189

1.5.2 分区域开拓的类型 201

1.5 分区域开拓系统 201

1.5.1 分区域开拓的应用 201

1.5.3 分区的划分与开采规划 219

1.5.4 改扩建矿井分区域开拓特点 224

1.5.5 分区域开拓系统特征及主要参数确定 230

1.6 联合矿井开拓 236

1.6.1 联合矿井的类型及应用 236

1.6.2 平坦地形浅部煤层多井生产联合矿井 237

1.6.3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联合矿井 242

1.6.4 分煤层(组)建井的联合矿井 247

1.6.5 深浅部分别建井的联合矿井 259

1.6.6 联合矿井适用性分析 264

2 矿井开拓的井巷布置 265

2.1 井硐及工业场地位置选择 274

2.1.1 主、副井硐及工业场地合理布置 274

2.1.2 复杂地形条件下井硐及工业场地布置 290

2.1.3 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井硐及工业场地布置 302

2.1.4 风井布置 310

2.2 开采水平划分与布置 323

2.2.1 合理加大水平和阶段垂高 325

2.2.2 辅助水平的应用 333

2.2.3 上下山开采技术 343

2.2.4 水平集中生产 357

2.3 井底车场及其布置 360

2.3.1 井底车场的变革与发展 360

2.3.2 提高固定式矿车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363

2.3.3 底卸式和侧底卸式矿车井底车场 367

2.3.4 胶带输送机运输的井底车场 371

2.3.5 井底车场的副井系统 376

2.3.6 井底大缓冲煤仓的应用 380

2.3.7 井底车场的发展趋势 381

2.4 大巷布置 384

2.4.1 大巷布置方式 384

2.4.2 大巷功能类型 394

2.4.3 大巷位置选择 395

2.4.4 煤层多大巷布置方式 399

2.5 开采水平内系统的简化与集中 403

2.5.1 扩大采(盘)区尺寸,增大采煤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 403

2.5.2 采用分段式布置,采煤工作面沿井田--翼全长连续推进 420

2.5.3 盘区式布置的类型及应用 423

2.5.4 带区式布置的发展及推广 428

2.5.5 开采水平内系统的改革及发展 439

3 矿井开拓延深与开拓系统改造 445

3.1.1 矿井开拓延深方式及其应用概况 456

3.1 矿井开拓延深 456

3.1.2 矿井开拓延深方式分析 462

3.1.3 井筒延深方法 486

3.2 矿井生产系统的技术改造 499

3.2.1 矿井提升系统的技术改造 500

3.2.2 矿井运输系统的技术改造 511

3.2.3 矿井通风系统的技术改造 522

3.2.4 矿井排水系统的技术改造 533

3.3.1 矿井改扩建的基本条件 538

3.3 矿井改扩建 538

3.3.2 合并矿井,扩大井田范围,实现矿井合理集中生产 541

3.3.3 改扩建矿井的开拓系统改造 561

4 特殊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井开拓系统 589

4.1 水力采煤矿井的开拓 597

4.1.1 水采矿井开拓特点 600

4.1.2 煤水硐室的形式与布置 607

4.1.3 有关水采矿井开拓的几个问题 620

4.2.1 水力充填矿井开拓系统特点 625

4.2 水力充填矿井开拓系统 625

4.2.2 水力充填矿井井巷布置分析 635

4.3 深矿井开拓系统 638

4.3.1 概况 638

4.3.2 深矿井的开拓方式及主要参数 645

4.3.3 深矿井开拓系统 653

4.4 特殊条件下矿井开拓系统 664

4.4.1 受承压水影响的矿井开拓系统 664

4.4.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矿井开拓 671

4.4.3 构造复杂、不稳定煤层的矿井开拓 678

5 露天矿开拓 685

5.1 露天煤矿开拓系统 690

5.1.1 开拓系统基本形式 690

5.1.2 固定坑线开拓 692

5.1.3 移动坑线开拓 707

5.1.4 联合坑线开拓 715

5.2 开拓延深 722

5.2.1 铁道运输露天矿采场开拓延深 726

5.2.2 公路运输露天矿采场开拓延深 737

5.2.3 胶带输送机道开拓延深 746

5.2.4 箕斗道开拓延深 751

5.3 开拓系统改造及发展 756

5.3.1 固定坑线铁道运输开拓的改造与发展 756

5.3.2 移动坑线铁道运输开拓的改造与发展 763

5.3.3 公路运输开拓的改造与发展 773

5.4.1 近水平煤层开拓 782

5.4 露天煤矿开拓特殊问题 782

5.4.2 坑内固定与半固定破碎站 789

5.4.3 地下井巷与露天坑道联合开拓 800

5.4.4 山坡露天煤矿开拓 802

5.4.5 采剥延深工程失调的改善 806

5.4.6 露天复采矿井煤田开拓 811

5.5 地面运输及外排土场开拓系统 817

5.5.1 地面工业场地、排土场及选煤厂位置选择与布置 817

5.5.2 地面运输系统 823

5.5.3 外排土场开拓系统 829

6 矿区开发与矿井(露天)布局 843

6.1 矿区开发类型及沿革 853

6.1.1 矿区开发类型 853

6.1.2 矿区开发沿革及特点 861

6.2 井田(矿田)划分与矿井(露天)布局 872

6.2.1 井田(矿田)划分 872

6.2.2 井工开发的矿井布局 893

6.2.3 露天开发的煤矿布局 913

6.2.4 井工与露天联合开发的煤矿布局 918

6.3 矿区开发强度和建设顺序 927

6.3.1 矿区开发强度 927

6.3.2 矿井(露天)建设顺序 936

6.3.3 矿区开发接续 940

6.4 矿区开发趋势 943

6.4.1 矿区开发战略简述 943

6.4.2 矿区开发趋势 944

主要参考文献 9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