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  下
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  下

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 下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民权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850385
  • 页数:3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上下两册,以翔实的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古音学的萌芽、开创、发展、主要特色与内容等清代的前期古音学的历史概况。
《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 下》目录

第三编 清代古音学的开创与古本音理论的建立(下)——柴绍炳、毛先舒、方以智、王夫之等人古音学研究 2

第一章 柴绍炳生平著述及其主要学术活动 2

第一节 柴氏主要生平及其著述 2

第二节 柴氏古音学之大概 5

第三节 柴绍炳《与顾宁人论古韵书》之内容 7

第二章 《柴氏古韵通》的著述及有关音论 14

第一节 《柴氏古韵通》的著述和编写体例 14

第二节 柴氏音论二十一篇之主要内容 15

第三节 柴绍炳关于古今音异问题的论述 18

第三章 柴绍炳古韵“四通”说与古韵分部 27

第一节 柴绍炳古韵“四通”说的可取性及其不足 27

第二节 柴绍炳古音分部及其得失 32

第三节 柴绍炳入声分部与入声兼配阴阳说 39

第一节 柴绍炳在清代古音学中的历史地位 47

第四章 柴绍炳古音学之建树及其历史局限性 47

第二节 柴绍炳古音学的历史局限性 51

第五章 毛先舒主要生平著述及其音理说 57

第一节 毛氏主要生平活动及其著述 57

第二节 毛氏音理说及其在古今音韵研究中的价值 60

第六章 毛先舒古今音韵变迁说 69

第一节 变化发展的语音观 69

第二节 匡正韵学通转叶音之弊 74

第七章 毛先舒对古韵分合及其演变的研究 80

第一节 关于阳声韵的古今音分合之表述 80

第二节 关于阴声韵的古今音分合之表述 84

第三节 关于古韵阴入相配问题的看法 88

第八章 毛先舒古人四声说和对《诗经》韵例方面的研究 92

第一节 关于古人四声问题的讨论 92

第二节 毛先舒对《诗经》韵例方面的研究 94

第三节 毛先舒韵学中的不足 99

第一节 方以智生平及其主要著述 103

第九章 方以智《切韵声原》及其古音学研究——兼叙方中履、萧云从古音研究 103

第二节 以音转说为基础的古音学说 104

第三节 方氏古韵分部 110

第四节 方以智关于语源问题的探讨 112

附:萧云从《韵通》之古韵说 114

第十章 张自烈《正字通》对古韵又音的考证 116

第一节 《正字通》原本和作者辨正 116

第二节 《正字通》有关古韵方面的研究 118

第十一章 王夫之《诗经叶韵辨》对叶音说的批判 122

第一节 王夫之对古今音关系的认识 123

第二节 王夫之对通韵合韵的看法 125

第三节 王夫之论叶音“十弊” 126

附:杨庆《古韵叶音》和李渔《笠翁诗韵》 130

第一章 毛奇龄《古今通韵》及其通转叶音说 135

第一节 毛奇龄主要生平和学术活动 135

第四编 古音学研究的探索与继续发展——康熙中后期古音学研究 135

第二节 《古今通韵》的著述经过及编写体例 138

第三节 毛奇龄五部三声两界两合说之内容 140

第四节 毛奇龄古音学的主要错误 143

第五节 顾炎武古音说与毛奇龄古音说的冲突 149

第二章 熊士伯《古音正义》及其古音研究 154

第一节 熊氏文字音韵观的可取性与不足之处 155

第二节 以古音通转为本体的古音说 160

第三节 熊氏古音说之得失 163

附:刘凝《韵原》简介 165

第三章 邵长衡《古今韵略》及其古音研究 167

第一节 邵氏生平及其著述 167

第二节 《古今韵略》著述之背景和意义 168

第三节 革新与保守并存的古音说 170

第四章 李因笃《古今韵考》及其古音研究 175

第一节 《古今韵考》的编写体例 176

第二节 以实用为主的古今音韵研究 178

第三节 《汉诗音注》对两汉诗韵的研究 181

第一节 李光地生平及其音学著述 185

第五章 李光地《榕村韵书》及其古音研究 185

第二节 古韵研究以顾炎武为宗 186

第三节 李光地“五音”生音起韵说及其实质 194

第六章 潘咸《音韵原流》及其古音研究 198

第一节 潘咸古韵研究总的特色 198

第二节 潘咸论文字谐声与古韵之关系 200

第三节 潘咸古韵十八部谐声表 203

第四节 潘咸古韵分部之得失 218

第七章 阎若璩、潘耒、叶嵩巢、张晴峰等人古音韵研究 220

第一节 阎若璩语音时地说 220

第二节 潘耒论古今南北之音变 228

第三节 叶嵩巢、张晴峰等人古音韵研究 230

第一章 蒋骥《楚辞说韵》及其古韵通转说 237

第一节 蒋骥主要生平与古韵研究 237

第五编 古音学研究的继续拓展与通转叶韵说的徘徊——雍正、乾隆初古音学研究 237

第二节 蒋骥对古韵通转叶音关系的探讨 239

第三节 蒋骥古韵学之得失 250

第二章 张叙《诗贯》及其古音研究 253

第一节 张叙古韵说 254

第二节 张叙《诗经》古韵分部说 256

第三节 张叙《诗音表》之意义 259

第三章 刘维谦《诗经叶韵辨讹》及其古音说 264

第一节 《诗经叶韵辨讹》的编写体例 264

第二节 以等韵学为基础的古叶音说 266

第三节 对顾炎武、毛奇龄古音说的是非认定 270

第四章 龙为霖《本韵一得》及其转韵说 274

第一节 龙氏论音韵与阴阳五行及律吕的关系 275

第二节 古今杂糅的十九韵部说及其实质 276

第三节 古韵研究坚持转韵说,反对叶音说和古本音说 284

第五章 王植《韵学》及其《臆说》 288

第一节 以马自援《等音》为本的今音研究 289

第二节 古韵研究力主吴才老古韵通转说 290

第六章 仇廷模《毛诗证韵》及其古音说 295

第一节 以叶音说为基础的古韵研究 296

第二节 仇氏《诗经》古韵“三通”“三叶”说之内容 298

第七章 万光泰《古音表考正》及其古音学研究 303

第一节 万光泰古韵部研究 304

第二节 万光泰对沈约及南北朝诗人用韵研究 311

第八章 清儒《诗经》注疏与古韵问题的探讨 315

第一节 清儒研究《诗经》音韵的有关著作 315

第二节 明代《诗经》音注及其对清儒的影响 317

第三节 陈启源关于古音学起源与发展的论述 321

第四节 严虞惇对顾炎武古音说的张扬 324

第五节 范家相对顾炎武古音说的修正 328

第六节 顾镇《虞东学诗》之古音说 330

附:一些失传而待考的《诗经》音韵研究著作 332

第一节 方以智古声纽说 339

第六编 清儒关于上古声纽问题的研究 339

第一章 方以智、顾炎武、柴绍炳等人古声纽说 339

第二节 顾炎武《唐韵正》唇音、舌音之考释 341

第三节 柴绍炳古人反切音和说 345

第二章 黄生声转义通说与古无轻唇音说 347

第一节 黄氏“一声之转”和“音近义通”说 348

第二节 黄氏关于轻唇音古读如重唇音说 353

第三章 熊士伯、李光地、仇廷模、王霖苍等人古声纽说 357

第一节 熊士伯“娘母同泥说”和“六书谐声音同说” 357

第二节 李光地、徐用锡舌上音古读舌头音说 360

第三节 仇廷模、王霖苍有关古声母问题的看法 363

附:潘咸、毛奇龄古声纽说 367

结束语——关于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369

附录一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377

附录二 英文摘要 387

后记 3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