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化大观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菁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1027915
- 页数:732 页
第一编 中国乐魂 1
一 中国音乐精神 3
(一)魂声魄曲 天地乾坤——中国音乐的宇宙品格 3
1.律历融通 3
2.超越时空 4
(二)琴箫合鸣 德昭风淳——中国音乐的伦理内蕴 5
1.袭击心灵 6
2.修身养性 8
3.凝聚群体 9
4.沧桑启示 11
(三)浓浓血脉 悠悠乡情——中国音乐的民俗本真 12
1.生命呼唤 12
2.鲜活个性 13
3.乐而忘忧 14
4.祈福求利 15
(四)源深流温 百川汇融——多文化、多哲思的互渗互补 16
1.儒、道、释之于音乐文化 16
2.宗法文化、巫史文化之于音乐文化 18
3.汉族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之于音乐文化 19
二 中国音乐的艺术特征 20
(一)出乎自然 融乎自然——中国音乐的音特征与节拍特征 20
1.参差音序:音律与音阶 20
2.循声就势:乐音概念上的自然主义 21
3.弯曲之音:无处不在的音腔 22
4.重叠之声:特异复调 23
5.空灵飘动:散节拍的位置 24
6.柔性万分:模糊思维的产物 26
(二)“行”中有乐“为”系佳音——中国音乐的行为特征 27
1.“细叶谁裁”:创作行为 27
2.江涛推浪:传承方式 30
3.手舞足蹈:综合方式 32
4.观演之间:参与方式 33
三 中国音乐的审美构成 36
(一)隔岸观花 雾里藏情——含蓄美 36
1.芳甸杂英:内韵外意 36
2.栽花之术:创构手法 38
3.育葩土壤:存在背景 39
4.脉似根同:融通效应 41
(二)情外魅力 神秀独钟——形式化 42
1.形繁味多 42
2.经典之美 45
(三)“动”握灵秀“变”为本体——动态形式感 47
1.韵味:波状动感形式 47
2.浪谷波峰:对比动态感形式 48
四 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51
(一)论音乐理性光辉——先秦诸子音乐观及其审美意识 51
1.“以他平他谓之‘和’”:“和”“同”之辨中的音乐审美观 52
2.好乐无荒 乐与政通:师旷的音乐思想 53
3.审乐知政 知其兴衰:季札的音乐评论及其审美观 54
4.协于天地 以奉五声:桥和、子大叔的音乐思想 56
5.乐从和 益于教:单穆公、伶州鸠的音乐审美观 58
6.尽善尽美 乐而不淫: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59
7.仁声感人 与民同乐: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61
8.道法自然 大音希声: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62
9.无乐出大美 无言而心悦: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62
10.据“三表”论“非乐”: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64
11.美善相乐 心有征如: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65
(二)承先秦两汉一宗——《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66
1.“感于物而动” 66
2.“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68
3.“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68
4.“德音”之乐为美 69
5.“惟君子能知乐” 70
(三)兼儒道重构礼乐——两汉音乐美学思想 71
1.不失天情 致和为美:《淮南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71
2.制礼作乐 情和民乐: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 72
3.情以感之 教以化之:音乐的雅俗问题 73
4.审美达意 雅琴为德:汉代琴乐美学思想 74
(四)创新说锋颖精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74
1.嵇康音乐观产生的基础 74
2.《声无衣哀乐论》剖析 76
3.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77
(五)重审美乐政相论——魏晋至唐音乐美学思想 79
1.音乐审美的日益自觉 79
2.唐代歌舞会乐活动中产生的音乐审美意识 81
3.乐征盛衰 教化和情: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 82
(六)尚真情琴学多论——宋明音乐美学思想 82
1.乐崇雅和 化人教民:宋明儒家论乐 83
2.审音辨志 清微淡远:宋明琴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85
(七)析琴乐诸况归“和”——《溪山琴况》琴乐审美意识 86
1.《琴况》之“和” 86
2.《琴况》之“静”与“清” 87
3.琴乐诸况之联系 88
4.《琴况》之审美意境 89
(八)释礼乐属意琴论——清代音乐美学思想 91
1.音律为和 自求威仪:王夫之的音乐美学思想 91
2.古今、雅俗和地域音乐之论的思想 92
3.诠释《乐记》 编创琴歌:汪绂的音乐美学思想 92
4.辨古今雅俗 求意境淡和:清代琴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93
第二编 声俱万象 95
一 中国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 97
(一)音乐与汉语汉字 97
1.神奇秘谱:文字记谱法 97
2.形固声变:演变方式 99
3.北道南旖:南北风格 101
4.心领神会:语言结构行为 105
(二)音乐与民俗 107
1.乐与俗通 108
2.劳作歌声 110
3.巫祭乐风 113
4.人生礼乐 116
(三)音乐与宗教 120
1.道教音乐 121
2.佛教音乐 126
3.儒家音乐 128
4.洞经音乐 130
(四)音乐与哲学 130
1.气象充宇:宇宙本体 131
2.生命直沉:心性论 133
3.大音希声:接受理论 134
4.有机苍穹:价值论 136
(五)音乐与气 138
1.声气相通 139
2.琴气相谐 140
3.以意行气 142
4.心静神定 143
(六)音乐与美学 144
1.自成一家:音乐文化美学 145
2.大相径庭:比较音乐美学 148
3.心照神交:音乐完形心理美学分析 150
(七)音乐与人 154
1.生命的沉醉 人格的沉醒 155
2.游乐境 体神韵 157
(八)音乐与文化交流 159
1.古音融合 160
2.西乐东渐 162
3.异国情调 163
4.师夷之技 168
二 中国音乐与中国其他艺术 169
(一)音乐与书法 169
1.点线成曲:线形韵味 169
2.寓意无穷:完形心理解析 170
3.节奏视听:时空形态 174
4.德厚流光:艺术风格 176
(二)音乐与舞蹈 178
1.身形动律:文化中的乐舞 178
2.舞乐风采:风格特色 181
3.内聚调和:民族个性 182
(三)音乐与绘画 185
1.墨俱五色:色彩美 185
2.平面装饰:装饰美 187
3.动点画空:透视美 189
4.以形写神:构图美 191
(四)音乐与建筑 193
1.礼乐建制:社会结构特征 194
2.曲线虚空:意象特征 195
3.平面舒展:结构组合特征 197
4.天然契合:自然生态特征 199
(五)音乐与文学 203
1.历史沿流:创作模式 203
2.点睛之墨:音乐标题 205
3.扯不断 理不乱:词与曲 207
4.同声相应:结构异同 214
第三编 乐史长河 217
一 先秦音乐 219
(一)舞乐同源 亘古绝响——原始乐舞与乐器 219
1.初民的狂欢节:图腾歌乐 219
2.太古的遗音:远古乐器 221
3.无声的蓄积:多元文化的交融 223
(二)崇信神灵 享乐无度——商代乐舞 224
1.巫风漫漫 224
2.淫东靡靡 225
3.金石错采交辉 226
4.默然中的开启 228
(三)帝业颂歌 不绝乐脉——西周的雅乐与音乐教育 229
1.礼乐:奇伟的想象 230
2.宫墙内的乐教 231
3.“乐坛”八音 232
4.乐舞的和谐畅想 233
(四)浪漫情怀 文野辉映——周代的民间音乐与文人的加工创造 233
1.乡音的风韵 234
2.新声四起 率直情真 234
3.风骚:驰骋百世的奇音 235
4.才思横溢的乐论 236
(五)礼崩乐坏 靡风日盛——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贵族音乐 238
1.礼崩乐坏的悲鸣 238
2.诗言志 宴唱和 239
3.疾迷纵情的乐风 239
4.礼乐最后的辉煌 240
二 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243
(一)桑榆野趣 集于一酿——来自民音间的宫廷及王侯遗族音乐 244
1.乐府盛衰迹 244
2.汉乐四品录 245
3.百戏流韵生辉 247
4.相和、清商一脉 248
(二)愤世嫉俗 放荡不羁——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音乐的独立 249
1.与沉默律理的对话 249
2.奔涌的生命华章 250
3.琴音的心志 251
4.独树一帜的《声无哀乐论》 252
(三)丝路繁花 异族风情——西域及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 253
1.舞乐腾飞的前奏 253
2.南北夷音的风姿 255
3.中原音乐的文化气度 256
4.佛法梵音的中国化 257
三 隋、唐、五代音乐 258
(一)盛唐宴乐 彻达宫阙——宫廷音乐活动 259
1.恢宏的燕乐 259
2.绚丽的歌舞大曲 262
3.深宫的音乐机构 264
4.旁落的哀叹 266
(二)山野吟咏 庙堂说唱——被文人加工与宗教利用的民间音乐 267
1.山歌闻《竹枝》 267
2.说唱演变文 269
3.歌舞现雏戏 270
(三)声情并茂 词曲同工——上升时期庶族的音乐活动 271
1.乐满翰墨场 271
2.文人与妓乐 273
3.诗乐·琴音·古韵 274
4.会通前贤的哲思 276
四 宋元音乐 277
(一)勾栏瓦舍 市井俗声——市民音乐的兴起 277
1.都市的聚艺 277
2.箫鼓丝竹的繁荣 279
(二)古风崇尚 弥漫宫廷——宋代的宫廷音乐 280
1.忧患中的开掘 280
2.重铸雅乐古风 281
(三)此长彼短 音律弥繁——宋、元文人音乐 285
1.杂言出新韵 285
2.萧然得声外 289
3.散曲畅酒脱 290
(四)南北相推 遂成动势——杂剧与南戏 291
1.氍毹演世情 291
2.南戏的勃兴 295
五 明清音乐 297
(一)歌舞吹打 热闹乡里——农民与下层市民的音乐活动 297
1.躁动的谣曲 297
2.汇进人流的歌舞 298
3.南北说唱喧闹市 299
4.民俗吹打涌城乡 301
(二)腔系纷呈 竞主沉浮——明清的戏曲音乐 302
1.四大声腔 302
2.名剧璀璨 304
3.“乱障”迭起 306
(三)寺院道观 古乐长存——宗教对民间音乐的利用、保存与反作用 307
1.道观传古律 307
2.佛寺经呗声 309
(四)脱古遁世 复古求雅——明清的文人音乐 310
1.鸿儒琴乐 310
2.古谱传百世 312
3.新法密率:朱氏奇举 313
(五)虚张声势 强弩之末——明清宫廷音乐活动 315
1.赢弱雅调 315
2.礼乐的残梦 316
六 近现代音乐 317
(一)洋洋西水 淼淼渐进——西乐移入 317
1.传统的失落 317
2.蒙童西歌 319
3.“体用”的震荡 321
4.文化的际会 323
(二)广袤沃土 新路开拓——新音乐、新理论之探索 325
1.新乐流漫 326
2.移花接木 332
3.学理的思索 334
(三)长川古泽 绵延不绝——传统的继续 337
1.古器传今声 337
2.隔世乡音情 341
3.百戏的升沉 345
(四)海峡彼岸 命脉相连——台湾近现代音乐 348
1.日据时期和光复后的音乐教育 348
2.柔情媚语入歌来 349
3.本土顾眷 350
4.寻求新音 351
(五)开放迎新 风起云涌-八九十年代乐海浪潮 353
1.新潮再起 353
2.西涛回响 359
3.上下求索 361
4.创造的召唤 364
5.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67
(六)纵观环宇 翘首未来——审高与展望 370
1.新的整合 370
2.开敞的世界 371
3.千年的厚重 373
4.世纪之交的挑战 376
第四编 地孕天成 379
一 汉族音乐的区域特色 381
(一)山重水复 万千异彩——汉族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与综述 381
1.东域神韵出华夏:文化区划背景 381
2.多娇江山蕴风流:地理背景 381
3.沉沉史脉情未眠:古代文化背景 383
4.语乐同源亘古然:语言背景 385
(二)齐鲁燕赵 北地乡音——东北部平原音乐文化内区 387
1.平川万里尽炊烟:地理文化背景 387
2.悠悠小调唱怡然:音乐的体裁、源流与分布 388
3.铮铮北地爽利音:音乐特色 393
(三)关东风情 艳谐生趣——东北部平原音乐文化外区 397
1.关外沃野关内情:地理文化背景 397
2.林莽声歌处处春:音乐的体裁与特点 398
(四)秦风惨烈 晋曲怡然——西北高原音乐文化内区 402
1.古风胡音传晋陕:地理文化背景 402
2.黄水浇出高原花:晋陕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403
3.西北花开放异彩:晋陕音乐的风格特点 406
(五)玉关内外 羌汉天合——西北高原音乐文化外区 407
1.敦煌晓月祁连雪:历史文化背景 408
2.花儿唱罢吟少年:音乐的体裁及特点 408
(六)音享天籁 巴蜀情切——西南高原音乐文化内区 414
1.滇山青青川水绿:自然、地理、人文生态 414
2.西南风动青萍底:音乐文化溯源 415
3.锦城丝管日纷纷:四川汉族音乐 417
(七)幽山野岭 异味盎然——西南高原音乐文化外区 431
1.云贵音乐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431
2.云贵音乐乐种面面观 432
3.云贵音乐文化区的风格特点 434
(八)南腔北调 刚柔一炉——江淮音乐文化区 436
1.粟稻交插音亦然 436
2.凤阳花鼓“震颈红” 436
3.“说古道今”唱开怀 437
4.多源多流出腔韵 438
5.悠悠鹊桥架南北 439
(九)吴越水乡 曼丽婉曲——江浙平原音乐文化区 440
1.堪比天堂美苏杭:地理文化背景 440
2.桑麻绿处飘吴音:音乐的体裁、源流与分布 442
3.尽倾阴柔缱绻声:吴越音乐特征 447
(十)荆楚遗音 奇拙不群——江汉音乐文化区 454
1.后来居上 神伟逸而独立:楚乐之源及其他 454
2.精彩绝艳 形斑斓而陆离:形式美 455
3.五色杂陈 音缤纷而繁饰:音乐色彩区 460
4.众乐争艳 芳菲菲而满堂:音乐品种 461
5.汪洋恣肆 意迷离而浪漫:楚声美学特征 468
(十一)南楚“湘羽”风开一帜——湘音乐文化区 469
1.八百洞庭稻米香:地理文化背景 469
2.岭葱水绿曲也甜:音乐体裁 469
(十二)“吴头楚尾”东西汇融——赣音乐文化区 473
1.“上下三里不同音”:地理文化背景 474
2.人间哪堪无乐声:风俗活动中的音乐 474
3.茶乡处处踏歌声——音乐体裁概况 475
(十三)东南一隅 古风长存——闽台音乐文化区 479
1.八闽八腔皆佳音:福建传统音乐述要 479
2.隔海乐歌一脉牵:台湾省传统音乐述要 481
3.南音古韵同胞情:南曲及其唱腔旋法特点 482
(十四)南国情趣 百越潜流——粤音乐文化区 486
1.于南国岭海区的文化叠置 486
2.于巫风歌舞中古意犹存 487
3.于茶肆船渡中的自娱娱人 492
4.于城乡戏棚中的南腔北调 493
5.于古今中外融会中而色彩斑斓 495
(十五)北曲南迁 中原遗韵——客家音乐文化区 497
1.中原古歌潜南腔:客家山歌及其音调溯源 497
2.异彩着色总不同:客家山歌的音调特征和色彩分类 500
二 少数民族音乐的区域特色 505
(一)伯歌季舞 仪态万千——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观与分类 505
1.源远流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简史 505
2.繁星点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 507
3.仪态万千: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体裁 509
4.乐海览胜: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分组 512
(二)悠悠兴安 歌声缭绕——东北地区(上) 514
1.冰雪林壑狩猎魂:狩猎民族音乐文化 515
2.篝火燃处动地情:篝火音乐文化 516
3.歌随山野绿无涯:山野之歌 517
4.蕴涵深广细细斟:叙事歌曲 517
5.神秘虚幻萨满乐:原始宗教音乐 518
(三)长白山下 伽耶声声——东北地区(下) 519
1.歌里耕耘舞里生:朝鲜族文化背景 519
2.民谣“板唱”皆有新:音乐体裁及乐器 519
(四)草原牧歌——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 522
1.民歌体裁和形式 523
2.说唱传情怡志 527
3.歌舞风格特色 527
4.吹拉弹奏增乐趣 528
5.草原民族音乐特色 530
(五)丝路歌舞——西北地区(上) 532
1.游吟人生:哈萨克族传统音乐文化 532
2.弦歌鼓舞: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 538
3.帕米尔咏叹:柯尔克孜族传统音乐文化 545
4.歌舞明星:塔塔尔族传统音乐文化 549
5.河边之花:撒拉族传统音乐文化 551
6.兼容并蓄:乌孜别克族传统音乐文化 553
7.敕勒遗风:裕固族西部地区传统音乐文化 555
8.冰国天籁:塔吉克族传统音乐文化 556
9.东胡之声:锡伯族传统音乐文化 560
10.“层叠”之乐:新疆的俄罗斯族传统音乐文化 563
(六)艺苑奇葩——西北地区(下) 565
1.花海览胜:回、东乡及保安族的民间音乐 565
2.湟水之歌:土族的民间音乐 569
3.祁连之声:裕固族东部地区的民间音乐 570
(七)繁花似锦——西南地区(上) 571
1.歌海泛舟 风情万种:民歌音乐文化 573
2.踏歌动地 铓鼓震天:歌舞音乐文化 579
3.竹木交响 音韵悠然:器乐音乐文化 586
(八)雪域真情——西南地区(下) 591
1.佛门偈歌:宗教音乐 591
2.深宫古韵:古典艺术音乐 592
3.高原土风:民间音乐 594
(九)山地明珠——中南等地区 600
1.乐神打起长鼓来:瑶族音乐 600
2.“伦考杂花”别样新:壮族音乐 602
3.男欢女悦漫“走坡”:仫佬族音乐 604
4.“欢条”“欢草”尽欢情:毛南族音乐 604
5.“唱哈调”婉丽扑朔:京族音乐 605
6.土山土水打溜腔:土家族音乐 605
7.“布隆闺”外乐婆娑:黎族音乐 608
8.“霞果”硕硕畲乡落:畲族音乐 609
9.悠古矿阔高山魂:高山族音乐 610
附录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目录概要 615
中国主要乐器及乐曲简索 628
中国主要说唱品种 663
戏曲腔系及主要剧种 671
中国主要民间歌舞品种 683
中国部分民间音乐乐语 689
中国部分民间乐人 692
主要参考文献 724
跋 关于中国音乐传统价值重估的思考&管建华 727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方曲艺音乐初探 下》萧作如著 2020
- 《广西近代专业音乐研究》李昂责任编辑;(中国)杨柳成 2019
- 《北方曲艺音乐初探 上》萧作如著 2020
- 《孩子们的音乐之旅 1 宝宝睡觉 幼儿版》包菊英主编 2016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音乐故事》张敢主编 2017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