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苗明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7093153
  • 页数:6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常用的医药研究动物模型的造模材料、方法、原理和有关内容。分现代医学研究动物模型和中医药研究动物模型两大部分。每个模型项下从造模材料、造模方法、造模原理、造模后一般变化、造模后生化变化、造模后病理变化和注意事项几方面详加论述。
《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目录

上篇 现代医学研究动物模型 3

第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3

第一节 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3

一、混合性记忆障碍模型 3

(一)反复脑缺血再灌法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3

(二)暂时性脑缺血法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3

(三)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性大鼠记忆障碍模型 4

(四)脑缺血再灌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4

(五)低铁饲料、缺锌与高锌饲料导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5

二、记忆获得障碍模型 6

(一)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 6

(二)戊巴比妥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 6

(三)樟柳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 7

(四)氯化铝致动物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7

(五)β-淀粉多肽片段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7

(六)叠氮钠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8

三、记忆巩固障碍模型 8

(一)环己酰亚胺致记忆巩固障碍模型 8

(二)电休克导致记忆巩固障碍模型 9

(三)脑部缺氧导致记忆巩固障碍模型 9

(四)亚硝酸钠致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 9

四、记忆再现缺失模型 10

第二节 焦虑及抑郁症模型 11

一、焦虑症动物模型 11

(一)社会应激导致动物焦虑模型 11

(二)氯苯哌嗪诱导大鼠焦虑模型 11

二、抑郁症动物模型 12

(一)神经生化功能改变模型 12

(二)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动物模型 12

(三)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 13

第三节 旋转及震颤模型 14

一、水平旋转诱发家兔眼震模型 14

二、一侧迷路破坏后的自发性眼震模型 14

三、药物性肌肉震颤模型 15

(一)槟榔碱致震颤模型 15

(二)震颤素和氧化震颤素致震颤模型 15

(三)烟碱—毛果芸香碱致震颤模型 15

(四)利舍平致震颤模型 16

(五)毒扁豆碱致震颤模型 16

第四节 帕金森病模型 16

一、帕金森病模型 16

(一)6-羟基多巴胺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16

(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 18

(三)氯化锰致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19

(四)鱼藤酮致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19

二、灵长类动物帕金森病模型 20

第五节 惊厥及癫痫模型 21

一、惊厥动物模型 21

(一)戊四氮致惊厥模型 21

(二)戊四氮慢性点燃大鼠惊厥模型 22

(三)士的宁致小鼠惊厥模型 22

(四)电刺激导致小鼠惊厥模型 22

(五)发育期大鼠高热惊厥模型 22

(六)听源性致惊厥模型 23

(七)氨基脲致小鼠惊厥模型 23

二、癫痫动物模型 23

(一)大鼠部分简单性癫痫模型 23

(二)大鼠复杂部分性癫痫模型(电刺激点燃模型) 24

(三)海仁酸诱发癫痫动物模型 24

(四)氢氧化铝致慢性癫痫模型 25

(五)钴引起的慢性癫痫模型 25

(六)硫酸亚铁致慢性癫痫模型 26

(七)硫酸锌致慢性癫痫模型 26

(八)大鼠杏仁核点燃模型 27

(九)微量注射法建立外伤后癫痫动物模型 27

(十)离子导入法建立外伤后癫痫动物模型 29

(十一)皮层注射氯化亚铁建立外伤性癫痫动物模型 29

(十二)青霉素致癫痫动物模型 30

第六节 中枢兴奋及抑制模型 31

一、中枢兴奋模型 31

(一)戊四氮或烟碱致兴奋模型 31

(二)去氧麻黄碱致兴奋模型 31

(三)苯丙胺致兴奋模型 32

(四)可卡因致兴奋模型 32

(五)吗啡致兴奋模型 32

(六)阿扑吗啡致兴奋模型 32

二、中枢抑制模型 32

第七节 疼痛模型 33

一、热刺激致疼痛模型 33

(一)辐射热刺激致疼痛模型 33

(二)豚鼠背部皮肤辐射测痛法 33

(三)家兔热刺激疼痛模型 33

(四)小鼠热板法致疼痛模型 33

(五)温浴法致疼痛模型 34

二、电刺激致疼痛模型 34

(一)齿髓刺激法致疼痛模型 34

(二)电刺激大鼠鼠尾法致疼痛模型 34

(三)小鼠尾刺激法致疼痛模型 35

(四)电刺激内脏大神经致慢性疼痛模型 35

三、机械刺激法致疼痛模型 35

(一)大鼠尾尖部压痛法致疼痛模型 35

(二)小鼠尾根部加压法致疼痛模型 36

(三)新生大鼠足跖压痛法致疼痛模型 36

四、化学刺激法致疼痛模型 36

(一)钾离子皮下透入致痛法致家兔疼痛模型 36

(二)钾离子皮下透入致痛法致大鼠疼痛模型 36

(三)扭体法疼痛模型 37

(四)缓激肽动脉注射致疼痛模型 37

(五)甲醛皮下注射致疼痛模型 37

五、急性内脏炎症疼痛模型 37

六、实验性牙髓炎疼痛动物模型 38

七、神经干结扎慢性疼痛模型 39

第八节 发热模型 39

一、感染性发热模型 39

(一)注射死菌培养液致发热模型 39

(二)家兔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法致发热模型 39

(三)大鼠注射大肠埃希菌致发热模型 40

(四)注射大肠埃希菌或伤寒杆菌脂多糖致发热模型 40

(五)啤酒酵母致动物发热模型 40

(六)腐败干草浸剂致发热模型 40

二、非感染性发热模型 41

(一)松节油或2,4-二硝基苯酚致发热模型 41

(二)角叉菜致发热模型 41

(三)异性蛋白致发热模型 41

(四)温刺法致发热模型 41

(五)猪发热模型 41

第九节 痴呆模型 42

一、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 42

(一)β淀粉样蛋白1-42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42

(二)乙基胆碱氮芥丙啶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43

(三)电损伤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43

(四)损毁穹隆—海马伞通路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44

(五)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联合造成小鼠拟痴呆模型 44

(六)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 45

二、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46

(一)脑血管栓塞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46

(二)脑缺血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47

(三)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47

第十节 外周神经损伤模型 48

一、腰神经根急性受压动物模型 48

二、失神经腓肠肌动物模型 49

三、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 50

四、外周神经损伤模型 50

五、慢性压迫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50

六、猫慢性视神经损伤模型 51

第十一节 其他模型 52

一、三叉神经痛模型 52

(一)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 52

(二)慢性缩窄环术致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 53

二、晕动病模型 54

三、脑脊髓炎模型 55

(一)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豚鼠模型 55

(二)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 56

四、失眠模型 57

第二章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59

第一节 心肌缺血或梗死模型 59

一、心肌缺血模型 59

(一)血管狭窄控制器致心肌缺血模型 59

(二)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模型 60

(三)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60

(四)异丙肾上腺素致家兔心肌缺血模型 61

(五)麦角新碱致心肌缺血模型 61

(六)冠状动脉气囊法致心肌缺血模型 61

(七)电刺激致心肌缺血模型 62

(八)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62

(九)心导管介入血栓法制备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 63

(十)实验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63

(十一)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64

二、心肌梗死模型 65

(一)电凝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65

(二)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肌梗死模型 65

(三)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肌梗死模型 66

(四)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肌梗死模型 67

(五)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67

(六)猪实验性心肌梗死模型 68

(七)双极电凝法制作兔心肌梗死模型 68

(八)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69

(九)微创球囊堵闭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 70

(十)大鼠颈部异位移植心脏心肌梗死模型 71

第二节 心律失常模型 72

一、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模型 72

(一)乌头碱诱发家兔、大鼠或小鼠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72

(二)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73

(三)乌头碱诱发猫、犬或家兔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73

(四)强心苷诱发豚鼠心律失常模型 73

(五)强心苷诱发犬心律失常模型 74

(六)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模型 74

(七)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 74

二、电刺激心脏诱发心律失常 75

三、电刺激中枢诱发心律失常 75

四、缓慢型心律失常 76

(一)窦房结病模型 76

(二)麻醉剂诱发心动过缓模型 76

(三)烟碱诱发心动过缓模型 76

(四)维拉帕米诱发心动过缓模型 77

(五)氯仿诱发心律失常模型 77

五、传导阻滞型心律失常 77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模型 77

一、充血型心力衰竭模型 77

(一)充血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 77

(二)兔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 78

二、发绀型心脏病动物模型 79

三、戊巴比妥致急性心力衰竭模型 80

(一)猫急性心力衰竭模型 80

(二)豚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 80

(三)犬急性心力衰竭模型 81

四、普萘洛尔致心力衰竭模型 81

五、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模型 81

(一)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 81

(二)快速右心室起搏致猪心力衰竭模型 82

(三)老龄犬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 82

六、升主动脉缩窄致失代偿心力衰竭模型 83

七、急性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 84

八、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 85

九、阿霉素诱导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 86

十、经导管法冠状动脉内微球灌注建立小型猪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 87

十一、左心力衰竭后右心室急性压力超负荷模型 89

第四节 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90

一、高脂饲料诱发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0

(一)高脂饲料诱发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0

(二)高脂饲料诱发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0

(三)高脂饲料诱发家兔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0

(四)高脂饲料诱发鸡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1

(五)高脂饲料诱发灵长类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1

二、非喂养法诱发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1

(一)非喂养法诱发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1

(二)非喂养法诱发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1

(三)胆固醇-脂肪乳剂诱发家兔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92

三、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 92

四、儿茶酚类药物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93

五、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93

六、丙烯胺盐酸盐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94

七、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94

八、球囊损伤术加高脂饲料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95

九、过大球囊扩张配合高脂饮食建立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96

十、高脂饲料及维生素D3联合应用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97

十一、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98

第五节 高血压模型 99

一、实验性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 99

二、大鼠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 99

三、肾外包扎性高血压模型 100

四、切断主动脉减压神经和颈动脉窦区神经致高血压模型 100

五、脱氧皮质酮醋酸盐高血压模型 101

六、神经内分泌型高血压模型 101

七、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 102

八、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动物高血压模型 103

九、蔗糖诱导的高血压大鼠模型 103

第六节 脑水肿及脑缺血模型 104

一、脑水肿模型 104

(一)橄榄油致家兔脑水肿模型 104

(二)伤寒脂多糖致家兔脑水肿模型 104

(三)百日咳菌液致家兔脑水肿模型 104

(四)百日咳菌液致大鼠脑水肿模型 105

(五)淋巴滞留性脑水肿大鼠模型 105

(六)幼年鼠脂多糖性脑水肿模型 106

(七)家兔创伤性脑水肿模型 106

(八)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模型 106

(九)兔双侧大脑半球脑出血后脑水肿模型 107

(十)大鼠冷冻伤血管源性脑水肿模型 107

二、脑缺血动物模型 108

(一)关闭动物4条血管致脑缺血模型 108

(二)大鼠3条脑动脉阻断模型 109

(三)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109

(四)小鼠全脑缺血模型 109

(五)梗死大鼠大脑中动脉致持久性局部脑缺血模型 109

(六)小鼠低温游泳脑缺血模型 110

(七)大鼠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 110

(八)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111

(九)自体白色血栓性猴局部脑缺血模型 112

第七节 休克模型 113

一、失血性休克模型 113

二、中毒性休克模型 113

三、心源性休克模型 114

四、化学药物致心源性休克 115

五、过敏性休克模型 115

第八节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模型 115

一、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模型 115

二、脑卒中后遗症模型 116

第九节 其他 117

一、大鼠血栓模型 117

二、大鼠实验性脑血栓模型 118

三、大鼠自体血栓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118

四、体内血栓形成动物模型 119

五、急性深静脉血栓模型 120

六、兔双侧股动脉急性血栓模型 120

七、大鼠后肢深静脉血栓模型 121

八、犬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 122

九、血管外膜炎症模型 122

十、家兔血栓模型 123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124

第一节 呕吐模型 124

一、中枢性呕吐模型 124

二、外周性呕吐模型 124

三、洋地黄致呕吐模型 124

第二节 胃病模型 125

一、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模型 125

(一)大鼠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模型 125

(二)犬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模型 125

(三)大鼠实验性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模型 125

二、慢性胃炎模型 126

(一)胆汁或牛磺胆酸致慢性胃炎模型 126

(二)乙醇和去氧胆酸致慢性胃炎模型 126

(三)猪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模型 126

(四)氨水致慢性胃炎大鼠模型 127

三、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模型 127

(一)醋酸浸渍法致胃溃疡模型 127

(二)半胱氨酸致十二指肠溃疡模型 128

(三)热烙法致胃溃疡模型 128

四、反流性胃炎模型 128

五、大鼠非甾体抗炎药性胃黏膜损伤模型 129

六、水浸拘束法胃溃疡模型 130

第三节 肠病模型 130

一、便秘模型 130

(一)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130

(二)实热型便秘模型 131

(三)地芬诺酯致小鼠便秘模型 131

(四)燥结型便秘模型 131

(五)大鼠泻剂结肠模型 131

二、泄泻模型 132

三、肠粘连模型 133

(一)手术致肠粘连模型 133

(二)细菌性肠粘连模型 133

四、结肠炎模型 133

(一)大鼠溃疡性结肠炎 133

(二)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134

(三)豚鼠溃疡性结肠炎 134

(四)2,4-二硝基氯苯致大鼠结肠炎 134

(五)主动免疫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 135

(六)抗移植物反应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 135

(七)反复免疫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 135

(八)噁唑酮结肠炎小鼠模型 136

(九)2,4,6-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136

(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型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 137

(十一)幼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 137

(十二)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 138

(十三)免疫复合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138

五、消化性溃疡模型 139

(一)应激诱发消化性溃疡模型 139

(二)磷酸组织胺诱发消化性溃疡模型 139

(三)水杨酸诱发消化性溃疡模型 140

(四)利舍平诱发消化性溃疡模型 140

第四节 胰腺炎模型 140

一、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 140

二、猪胰腺炎模型 142

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142

(一)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142

(二)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143

(三)改良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143

四、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 144

(一)猫慢性胰腺炎模型 144

(二)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 144

五、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 145

六、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 146

第五节 肝病模型 147

一、急性肝损伤模型 147

(一)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模型 147

(二)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损伤模型 148

(三)对乙酰氨基酚致急性肝损伤模型 148

(四)刀豆蛋白A致急性肝损伤模型 148

(五)酒精致急性肝损伤模型 149

(六)四环素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149

二、慢性肝损伤模型 149

(一)免疫性慢性肝损伤模型 149

(二)酒精致慢性肝损伤模型 150

(三)蔗糖、酒精致慢性肝损伤模型 150

(四)全营养素和酒精致慢性肝损伤模型 150

(五)吡唑加酒精致慢性肝损伤模型 150

(六)脂多糖加酒精致慢性肝损伤模型 151

(七)羰基铁加酒精致慢性肝损伤模型 151

(八)含充分营养素的酒精致慢性肝损伤模型 151

(九)酒精致狒狒慢性肝损伤模型 151

(十)酒精致猪慢性肝损伤模型 151

(十一)橄榄油加酒精致肝损伤模型 152

三、肝炎模型 152

(一)自身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 152

四、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模型 153

(一)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153

(二)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 156

(三)人血清清蛋白致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157

(四)牛血清清蛋白致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158

(五)猪血清致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158

(六)化学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159

(七)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致肝纤维化模型 159

(八)猕猴肝纤维化模型 160

(九)四氯化碳肝硬化动物模型 160

(十)四氯化碳诱导兔肝硬化模型 160

五、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162

(一)异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162

(二)同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162

(三)小鼠慢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162

第六节 黄疸模型 163

一、α-萘异硫氰酸酯致胆汁郁积型黄疸模型 163

二、实验性黄疸家兔 164

三、胆管结扎胆汁郁积型黄疸模型 165

第七节 胆道感染和胆结石模型 165

一、胆道感染动物模型 165

(一)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动物模型 165

(二)胆管囊肿动物模型一 166

(三)胆管囊肿动物模型二 166

二、胆结石动物模型 166

(一)高糖食饵诱发胆结石动物模型 166

(二)成石饲料诱发豚鼠胆结石动物模型 167

(三)成石饲料诱发犬胆结石动物模型 167

(四)感染诱发胆结石动物模型 167

(五)胆囊结扎诱发胆结石动物模型 167

(六)胆总管结扎诱发胆结石动物模型 167

(七)切除迷走神经干诱发胆结石动物模型 167

(八)刺激神经诱发胆结石动物模型 168

(九)异物植入诱发胆结石动物模型 168

第八节 其他模型 168

一、大鼠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 168

二、胃食管反流动物模型 169

三、大鼠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 170

四、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 170

五、裸小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 171

第四章 呼吸系统 174

第一节 咳嗽模型 174

一、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 174

二、二氧化硫致小鼠咳嗽模型 174

三、枸橼酸致豚鼠咳嗽模型 175

四、丙烯醛致豚鼠咳嗽模型 175

五、碘溶液致猫咳嗽模型 175

六、电刺激法致豚鼠咳嗽模型 176

七、辣椒素吸入小鼠咳嗽模型 176

第二节 哮喘模型 177

一、肾上腺切除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 177

二、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178

(一)豚鼠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178

(二)小鼠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178

(三)大鼠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178

第三节 支气管炎模型 179

一、二氧化硫致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179

二、烟雾致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180

三、二氧化硫致小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181

四、二氧化硫致猴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181

五、烟雾致小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181

六、二氧化硫+烟雾致小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182

七、脂多糖致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183

第四节 肺气肿、肺水肿模型 183

一、肺气肿动物模型 183

(一)兔肺气肿动物模型 183

(二)大鼠肺气肿动物模型 184

二、肺水肿动物模型 185

(一)小鼠肺水肿动物模型 185

(二)肺水肿动物模型 185

(三)双光气致小鼠肺水肿动物模型 185

(四)氯化铵致肺水肿动物模型 185

(五)生理盐水致肺水肿动物模型 185

(六)复张性肺水肿实验模型 186

(七)大鼠急性肺水肿 186

(八)四氧化二氮诱发大鼠实验性肺水肿模型 187

(九)肾上腺素致家兔肺水肿模型 187

(十)油酸型家兔肺水肿模型 187

(十一)氯仿致家兔肺水肿模型 188

(十二)海水淹溺肺水肿兔模型 188

第五节 矽肺及肺纤维化模型 189

一、矽肺动物模型 189

二、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190

(一)X线法致肺纤维化模型 190

(二)抗肺抗体注射法致肺纤维化模型 190

(三)放射性肺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 190

第六节 肺心病模型 191

一、三氯化铁致肺心病模型 191

二、野百合碱致大鼠肺心病模型 192

三、野百合碱致家兔肺心病模型 193

四、木瓜蛋白酶致肺心病模型 194

五、手术致肺心病模型 194

六、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动态肺损伤模型 194

第七节 肺结核模型 195

一、小鼠肺结核模型 195

二、豚鼠肺结核模型一 195

三、豚鼠肺结核模型二 196

第八节 肺炎模型 196

一、兔肺炎模型 196

二、大鼠肺炎模型 197

三、金黄地鼠肺炎模型 197

四、小鼠肺炎模型 198

五、病毒性肺炎模型 198

六、大鼠肺孢子虫肺炎模型 199

七、小鼠肺炎衣原体肺炎模型 199

八、脾切除后肺炎球菌感染动物模型 200

九、大鼠支原体肺炎模型 201

十、小鼠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模型 201

第九节 肺损伤模型 202

一、大鼠肺损伤模型 202

二、家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模型 203

三、猪急性肺损伤模型 203

四、腹腔感染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204

五、大鼠肺氧化损伤模型 205

六、家兔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模型 206

七、老年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207

八、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模型 207

九、平阳霉素所致大鼠肺损伤模型 208

第十节 其他模型 209

一、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 209

二、细菌感染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 210

第五章 生殖泌尿系统 212

第一节 肾炎模型 212

一、大鼠慢性肾炎模型 212

二、肾小球肾炎模型 213

(一)家兔Masugi肾炎模型 213

(二)大鼠Heymann肾炎模型 213

(三)家兔阳离子化牛血清清蛋白肾炎模型 213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214

(五)血清病肾炎模型 214

(六)慢性血清病肾炎 214

三、Steblay型间质性肾炎模型 215

四、大鼠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215

五、病灶性肾炎模型 216

第二节 肾病模型 216

一、铅性肾病动物模型 216

二、嘌呤霉素致肾病模型 217

三、藏红花红O致家兔肾病模型 217

四、升汞致家兔肾病模型 217

五、升汞致犬肾病模型 218

六、升汞致大鼠肾病模型 218

七、柔红霉素致大鼠肾病模型 218

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模型 219

一、大鼠急性肾衰竭模型 219

二、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 220

三、部分结扎腹主动脉急性肾衰竭模型 220

四、去甲肾上腺素致急性肾衰竭模型 220

五、油酸致急性肾衰竭模型 221

六、顺铂致中毒性急性肾衰竭模型 221

七、多柔比星致中毒性急性肾衰竭模型 222

八、卡那霉素致中毒性急性肾衰竭模型 222

九、结扎犬双侧输尿管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模型 222

十、变性血红蛋白致急性肾衰竭模型 223

十一、脂多糖引起急性肾衰竭模型 223

十二、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致急性肾衰犬模型 224

第四节 慢性肾衰竭模型 225

一、慢性肾衰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 225

二、7/8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 225

三、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 226

四、非免疫性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 227

五、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 227

六、消痔灵致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 228

七、冷冻加切除法致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 228

八、电凝加切除法致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 229

第五节 肾功能不全及肾坏死模型 229

一、右肾摘除和多柔比星联合应用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 229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小鼠动物模型 230

三、犬肾功能不全模型 231

四、小鼠肾小管坏死模型 231

五、庆大霉素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模型 231

六、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 232

七、硝酸钠、4-硝基儿茶酚、4-硝基茶胂酸、4-氨基儿茶酚引起的肾坏死模型 233

第六节 尿毒症模型 233

一、大鼠尿毒症模型 233

二、急性尿毒症模型 234

三、腺嘌呤致尿毒症模型 234

第七节 肾结石、膀胱结石模型 235

一、肾结石模型 235

(一)乙二醇+氯化铵法诱导大鼠肾结石模型 235

(二)乙二醇+1α(OH)维生素D3法诱导大鼠肾结石模型 235

(三)乙二醇诱导大鼠肾结石模型 235

(四)大鼠乙醇酸结石模型 236

(五)低维生素B6法致结石模型 236

(六)乙醛酸致结石模型 236

(七)草酸铵致结石模型 236

(八)草酸钠法致结石模型 236

二、膀胱结石模型 237

(一)苯二甲酸诱导大鼠膀胱结石模型 237

(二)人尿路结石植入导致大鼠膀胱结石模型 237

(三)低磷法致结石模型 237

三、其他法致结石模型 238

(一)草酰胺致结石模型 238

(二)嘧啶致结石模型 238

第八节 前列腺增生模型 238

一、丙酸睾酮诱导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 238

二、丙酸睾酮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 239

三、丙酸睾酮引起去势犬前列腺增生模型 239

四、丙酸睾酮引起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 240

五、鼠胚胎尿生殖窦间质植入法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 241

第九节 前列腺炎模型 241

一、大鼠前列腺纤维增生性炎症模型 241

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动物模型 242

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小鼠动物模型 242

四、细菌性急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 243

五、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 244

六、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 244

七、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 245

第十节 其他模型 245

一、性功能障碍模型 245

(一)勃起性功能障碍模型 245

(二)糖尿病性阳痿动物模型 246

(三)去势导致性功能障碍模型 247

(四)神经性性功能障碍模型 247

(五)大鼠精子减少模型 248

二、睾丸炎动物模型 248

(一)冰醋酸造成小鼠睾丸炎动物模型 248

(二)蛋清造成小鼠睾丸炎动物模型 249

(三)大鼠睾丸纤维化模型 249

(四)自身免疫性睾丸炎模型 250

三、睾丸性不育动物模型 251

(一)放射线局部照射法 251

(二)小鼠少精子症动物模型 251

(三)小鼠无精子症动物模型 251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 253

第一节 糖尿病模型 253

一、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253

二、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 253

三、小型猪1型糖尿病模型 254

四、切除胰腺诱发犬糖尿病模型 255

五、四氧嘧啶小鼠糖尿病模型 255

六、四氧嘧啶家兔糖尿病模型 255

七、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256

八、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257

第二节 佝偻病模型 257

一、避光缺维生素D致佝偻病模型 257

二、1-羟基亚乙基二磷酸盐致佝偻病模型 258

第三节 肥胖模型 259

一、大鼠肥胖模型 259

二、谷氨酸钠法致下丘脑性肥胖模型 261

三、金硫葡萄糖法致下丘脑性肥胖模型 261

第四节 甲状腺肿模型 261

一、甲巯咪唑诱发甲状腺肿动物模型 261

二、丙硫氧嘧啶饲料诱发甲状腺肿动物模型 262

三、丙硫氧嘧啶诱发甲状腺肿动物模型 262

四、低碘饲料诱发甲状腺肿动物模型 263

五、低碘饲料诱发狨猴甲状腺肿动物模型 263

第五节 其他模型 264

一、去势动物模型 264

(一)去势法兔骨质疏松症模型 264

(二)去势大鼠模型 265

二、肾上腺切除模型 266

三、地方性克汀病动物模型 267

第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268

第一节 白细胞减少模型 268

一、环磷酰胺法 268

二、60Co、Se-137辐照法 269

三、苯吸入法 269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模型 270

一、大鼠溶血性贫血模型 270

二、小鼠溶血性贫血模型 271

三、小鼠自身溶血性贫血模型 271

第三节 失血性贫血模型 272

一、小鼠失血性贫血模型 272

第四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273

一、免疫介导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273

二、白消安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的建立 274

三、环磷酰胺+氯霉素+乙酰苯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模方法 275

四、5-氟尿嘧啶与白消安合用诱导建立大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277

五、环磷酰胺+甲苯法 278

六、氯霉素+环磷酰胺法 278

第五节 顺铂致贫血模型 279

第六节 缺铁性贫血模型 280

第七节 肾性贫血模型 282

一、犬、大鼠肾性贫血模型的建立 282

二、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贫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283

第八章 外科皮肤科疾病动物模型 285

第一节 烫伤模型 285

一、大鼠Ⅱ度烫伤模型的建立 285

二、大鼠深Ⅱ、Ⅲ度烫伤模型 286

三、猪、兔深Ⅱ度烧伤模型 288

第二节 冻伤模型的建立 288

一、兔冻伤模型 288

二、兔足、大鼠后肢冻伤模型 289

三、大鼠脑、胫前肌冻伤模型 290

四、家兔烧冻复合伤模型 291

第九章 妇科疾病动物模型 293

第一节 更年期综合征模型 293

第二节 痛经模型 294

一、小鼠痛经模型 294

二、大鼠痛经模型 295

第三节 大鼠子宫炎模型 296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296

一、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296

二、家兔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298

三、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298

四、证、病结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 299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猕猴动物模型 301

第五节 家兔阴道炎模型 301

第六节 乳腺增生模型 302

一、家兔乳腺增生模型 302

二、豚鼠、大鼠乳腺增生模型 302

第七节 家兔、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 303

第八节 子宫发育不良模型 304

一、双侧卵巢切除术 304

二、肾阳虚型大鼠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 305

第九节 输卵管炎模型 306

一、混合菌致大鼠输卵管炎模型 306

二、苯酚致大鼠输卵管炎模型 307

三、苯酚致家兔输卵管炎模型 308

第十节 泌乳不足模型 309

一、己烯雌酚法 309

二、左旋多巴法 310

第十一节 流产模型 310

第十二节 卵巢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 311

第十三节 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 313

第十四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鼠模型 314

第十五节 药物致早孕大鼠子宫出血模型 314

第十六节 弓形虫垂直传播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315

第十章 儿科动物模型 317

第一节 大鼠胎萎不长模型 317

一、饮酒致大鼠胎萎不长模型 317

二、吸烟饮酒致大鼠胎萎不长模型 318

第二节 大鼠围产期胎儿缺氧模型 319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 320

第四节 其他模型 320

一、无肛畸形胎鼠模型 320

二、大鼠胚胎神经管畸形模型 321

三、兔胎仔部分取出宫腔外模型 322

第十一章 五官科动物模型 324

第一节 口腔溃疡模型 324

一、家兔口腔溃疡模型 324

二、豚鼠口腔溃疡模型 326

三、大鼠口腔溃疡模型 327

第二节 牙周炎模型 328

第三节 咽炎模型 332

一、大鼠咽炎模型 332

二、家兔咽炎模型 332

第四节 上颌窦慢性炎症模型 333

第五节 耳聋模型 334

一、豚鼠耳聋模型 334

二、肾阳虚豚鼠听力模型 334

三、链霉素耳毒性耳聋 335

四、老年性耳聋 335

五、新生豚鼠谷氨酸钠内耳螺旋神经节损伤模型 336

六、血瘀耳聋模型 337

七、猫耳聋模型 337

八、大鼠实验性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性耳聋动物模型 338

第六节 鼻炎模型 339

一、大、小鼠鼻炎模型 339

二、2,4-二硝基氯代苯丙酮引起的大鼠鼻炎模型 340

三、双侧卵巢切除制备萎缩性鼻炎动物模型 340

四、豚鼠鼻炎模型 341

五、蛔虫变应原致过敏性鼻炎 342

六、豚草花粉变应原致过敏性鼻炎 343

七、家兔变应性鼻炎模型 343

第七节 眼科动物模型 344

一、变应性结膜炎模型 344

二、慢性结膜炎模型 346

三、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模型 346

四、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347

五、家兔病毒性角膜炎模型 348

六、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 349

七、白色念珠菌性角膜炎 350

八、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 350

九、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 351

十、豚鼠白内障模型 352

十一、大鼠白内障模型 352

下篇 中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357

第一章 脾虚证动物模型 357

第一节 苦寒泻下脾虚证模型(脾阳虚) 357

一、大黄应用法 357

二、番泻叶应用法 359

三、玄明粉应用法 360

四、大黄加玄明粉应用法 361

五、大承气汤应用法 362

第二节 限量营养脾虚证模型(脾气虚) 363

第三节 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脾虚证模型(脾阳虚) 364

一、利舍平应用法 364

二、新斯的明应用法 366

三、利舍平加放线霉素D应用法 366

第四节 饮食失节脾虚证模型(脾气虚) 367

第五节 耗气破气法脾虚证模型(脾气虚) 368

一、青皮应用法 368

二、厚朴三物汤应用法 369

三、过食酸脾虚证模型(脾气虚) 370

第六节 内伤脾胃脾虚模型 371

第七节 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模型 372

一、人结肠黏膜免疫法 372

二、番泻叶加冰醋酸灌肠法 372

第八节 气候法伤湿致脾虚证模型(脾阳虚) 373

第九节 复合因素致脾虚证模型 374

一、苦寒泻下加饥饱失常法(脾阳虚) 374

二、苦寒泻下加劳倦过度法(脾气虚) 376

三、劳倦过度加饮食失节法(脾气虚) 377

四、劳倦过度加饥饱失常法(脾气虚) 378

五、耗气破气加饥饿失常法(脾气虚) 380

六、劳倦过度加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法(脾阳虚) 381

七、劳倦过度加饮食失节加甲状腺素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法(脾阳虚) 383

八、劳倦过度加寒冷加噪声干扰加限量营养法(脾气虚) 384

九、苦寒泻下加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脾气虚) 384

第十节 证病结合脾虚证模型 385

一、大黄加芒硝法脾阳虚腹水型肝癌模型 385

二、大黄加芒硝法脾阳虚实体型肝癌模型 386

三、大黄法脾阳虚S180肉瘤模型 386

四、大黄法脾阳虚肝损伤模型 387

五、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脾气虚创伤愈合模型 388

六、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脾气虚胃溃疡模型 388

七、劳倦过度加饥饱失常法脾气虚慢性萎缩型胃炎模型 390

八、苦寒泻下法脾虚证胃黏膜HP感染模型 390

九、脾不统血黑便证(上消化道出血)模型 391

十、脾不统血便血证(下消化道出血)模型 392

十一、脾不统血肌衄证(肌肤出血)模型 393

第二章 肾虚证动物模型 395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肾虚证模型 395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法 395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停药法(肾阳虚) 397

三、肾上腺切除法(肾阴虚) 398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法(肾阴虚兼心火旺、热证) 399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改变肾虚证模型 399

一、甲状腺激素应用法(肾阴虚) 399

二、甲状腺切除法(肾阴虚) 401

三、硫脲类药物应用法(肾阳虚) 402

第三节 性腺功能改变肾虚证模型 403

一、腺嘌呤应用法(肾阴虚) 403

二、雌激素应用法(肾阳虚) 405

三、雄性激素应用法 406

四、房劳法 407

五、去势法 408

六、慢性悬吊应激法 409

第四节 DNA合成抑制肾虚证模型(肾阳虚) 410

第五节 衰老性肾虚证模型 411

一、自然衰老法(肾阳虚) 411

二、遗传性衰老加速法 412

三、D-半乳糖致大鼠亚急性衰老法 412

四、O3促衰老法 414

第六节 肾功能损害肾虚证模型 415

一、腺嘌呤应用法 415

二、卡那霉素应用法(肾气虚) 416

三、肾切除法(肾阳虚) 417

四、CC14损伤法 418

五、庆大霉素应用法 419

六、阳离子化血清白蛋白应用法 420

第七节 恐伤肾肾虚证模型 420

第八节 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肾虚证模型 422

一、环磷酰胺应用法(肾精虚、肾阳虚) 422

二、辐射法 423

第九节 证病结合肾虚证模型 424

一、肾阳虚型S180肉瘤法 424

二、肾阴虚型S180肉瘤法 424

三、肾阴虚型高压法 425

四、肾阳虚型高血压法 426

五、肾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法 426

六、高盐阴虚阳亢高血压型肾虚证 427

第十节 外伤及肾型肾虚证模型 427

一、骨折应用法 427

二、烧伤法 428

第十一节 钙缺乏性肾虚证模型 428

第十二节 锁阳法肾虚证模型 429

第十三节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肾虚证模型 430

第三章 血瘀证动物模型 431

第一节 全身性血液循环系统改变血瘀证模型 431

一、高分子右旋糖酐应用法 431

二、肾上腺素应用法(肝脏微循环法) 433

三、冰浴应激法 434

四、低硒饮食法 435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法 436

六、肾上腺皮质激素加肾上腺素法 437

七、冰浴应激加肾上腺素法 438

八、去甲肾上腺素加牛血清蛋白 440

九、凝血酶应用法 441

十、凝血活素(RCTA)应用法 441

十一、凝血酶加六氨基己酸法 442

十二、胎儿羊水应用法 442

十三、热毒血瘀证动物模型 443

十四、热型急性血瘀证模型 445

十五、电针疼痛法 445

十六、癫痫血瘀证模型 446

十七、风湿环境应用法(风寒表证和寒凝血瘀证模型) 447

十八、放血应用法(血虚血瘀证模型) 448

十九、局部冷冻应用法(寒凝血瘀证模型) 449

第二节 腹腔血瘀块血瘀证模型 450

第三节 血栓形成血瘀证模型 452

一、体外血栓形成法 452

二、颈总动脉血小板血栓形成法 453

三、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法 455

四、家兔颈动脉血栓法 456

五、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法 457

六、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法 458

七、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小鼠体内血栓法 458

八、兔腹主动脉血栓法 459

九、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法 460

第四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瘀证模型 460

一、家兔皮管激光损伤法 460

二、黏膜盐酸滴加法 462

三、气管二氧化硫损伤法 462

四、肠系膜超敏反应法 462

五、肠系膜、黏膜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滴加法 463

六、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法 464

七、兔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法 465

八、大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法 466

九、前列腺素应用法 466

第五节 高血脂性疾病血瘀证模型 466

一、高脂血清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法 466

二、高血脂性血瘀证模型 467

三、动脉粥样硬化症法 468

四、高脂血症加内毒素应用致DIC法 469

第六节 骨折及外伤血瘀证模型 470

一、骨折法 470

二、外伤法 470

三、正加速度(+G2)惯性力损伤法 472

第七节 心脏移植血瘀证模型 472

第八节 衰老血瘀证模型 473

一、自然衰老法 473

二、O3致自由基损伤衰老法 474

第九节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血瘀证模型(IUGR) 475

第十节 辐射骨髓损伤血瘀证模型 477

第十一节 心肌缺血性改变血瘀证模型 478

一、冠状动脉结扎法 478

二、异丙基肾上腺素应用法 481

三、冰浴应激法 481

四、垂体后叶素应用法 482

五、高分子右旋糖酐颈静脉注射法 483

六、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法 484

第十二节 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模型 484

一、脑动脉血栓形成法 484

二、脑血管自身血凝块栓塞法 485

三、高血压脑出血法 486

四、激光颅脑损伤法 486

五、家兔脑血肿法 487

六、低压低灌流法 488

七、急性脑缺血模型 488

八、阻断大鼠脑动脉法 489

九、结扎小鼠双侧带迷走神经及颈总动脉法 490

第十三节 肺脏疾病血瘀证模型 491

一、肺栓塞法 491

二、弹性蛋白酶应用法 492

第十四节 肺脏疾病血瘀证模型 493

一、肺栓塞法 493

二、弹性蛋白酶应用法 494

三、腺病毒肺炎加去甲肾上腺素法 495

四、60Co照射或博莱霉素或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应用法 496

五、实验性肺纤维化模型 496

第十五节 肾脏疾病血瘀证模型(腺嘌呤法) 498

第十六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瘀证模型(二肾一夹法) 499

第十七节 肠粘连血瘀证模型 501

一、家兔肠粘连血瘀模型 501

二、大鼠缺血性肠梗阻模型 502

第十八节 肝硬变性血瘀证模型 502

一、四氯化碳应用法 502

二、四氯化碳损伤加营养不良加酒精应用法(气滞血瘀证模型) 503

第十九节 门脉高压性血瘀证模型 504

第四章 血虚证动物模型 506

第一节 溶血性贫血血虚证模型 506

一、大鼠溶血性贫血血虚证模型 506

二、小鼠溶血性贫血血虚证模型 507

第二节 失血性贫血血虚证模型 509

一、小鼠失血性贫血血虚证模型 509

二、大鼠失血性贫血血虚证模型 509

第三节 失血性贫血加营养不良血虚证模型(缺铁性贫血) 510

第四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证模型 512

一、白消安应用法 512

二、苯中毒法 513

三、环磷酰胺应用法 514

四、放射线损伤法 515

五、丝裂霉素应用法 516

第五节 顺铂致大鼠贫血模型 516

第六节 肾性贫血模型 517

第七节 复合因素血虚模型 519

第五章 阳虚证和阴虚证动物模型 522

第一节 皮质激素型阴虚、阳虚证模型 522

一、糖皮质激素应用法(阴虚证) 522

二、糖皮质激素应用法(阳虚证) 523

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型阴虚、阳虚证模型 524

一、甲状腺素加利舍平应用法造甲亢型阴虚模型 524

二、甲状腺素单味造甲亢型阴虚模型 525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造甲亢型阴虚模型 526

四、切除甲状腺甲减型阳虚模型 526

五、甲状腺激素合成抑制剂应用法 527

六、阳虚模型 528

第三节 羟基脲型阴虚、阳虚证模型 529

第四节 肾性高血压型阴虚、阳虚证模型 530

一、肾血管狭窄型高血压法 530

二、肾上腺再生型高血压法 531

第五节 氨基导眠能性阳虚模型 532

第六节 利舍平应用法阳虚证模型 532

第七节 电刺激型阴虚证模型 533

第八节 小肠侧瘘法阴虚证模型 533

第九节 啤酒酵母致小鼠虚证模型 534

第六章 寒证和热证动物模型 535

第一节 寒性和热性方药法寒证和热证模型 535

第二节 自然体质法寒证和热证模型 537

第三节 补气法热证模型 538

第四节 自主神经机能状态改变法阴证、阳证模型(虚寒证、实热证) 538

第五节 化脓性阑尾炎法里实热证模型 539

第六节 热毒性疾病型热证模型 540

一、急腹症法 540

二、阳证疮疡法 540

第七节 人工发热法热证模型 541

一、伤寒、副伤寒疫苗等细菌性发热模型 541

二、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 542

三、鹿角菜胶致大鼠发热模型 542

四、病毒性家兔发热模型 543

五、面包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 544

六、病毒性发热模型 545

七、胃实寒证动物模型 546

八、胃实热证动物模型 547

九、大肠实热证动物模型 547

十、肠热腑实证动物模型 548

第七章 温病及肺热证动物模型 549

第一节 巴氏杆菌致家兔温病气营传变模型 549

第二节 家兔温病气营两燔证模型 551

第三节 大肠埃希菌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血分证模型 552

第四节 大肠埃希菌内毒素致家兔温病邪入血分之热瘀气脱证模型 554

第五节 家兔温病卫、气、营、血证候模型 555

第六节 家兔温热病模型 559

第七节 肺热证模型 560

一、家兔肺热证模型 560

二、小鼠肺热证模型 561

第八章 肺虚证及肺系疾病动物模型 563

第一节 肺虚证模型 563

一、大鼠肺气虚证模型 563

二、小鼠肺虚痰阻模型 565

三、小鼠肺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566

第二节 肺系疾病模型 568

一、大鼠哮喘模型 568

二、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569

三、小鼠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模型 571

四、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 572

五、家兔实验性肺炎模型 573

六、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 574

七、豚鼠吸入雾化气溶胶致肺气肿模型 576

八、羊急性肺损伤模型 577

第九章 肝郁及肝损伤模型 579

第一节 肝郁模型 579

一、激怒法 579

二、夹尾加肾上腺素应用法 581

第二节 大鼠肝损伤模型 582

一、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582

二、四氯化碳性慢性肝损伤模型 584

三、免疫性和化学性损伤肝纤维化模型 586

四、人血清白蛋白致肝纤维化模型 588

第三节 家兔肝阳上亢动物模型 590

第十章 脉象、舌象动物模型 592

第一节 脉象模型 592

第二节 犬热病伤阴红舌证模型 593

第三节 犬弦滑脉模型 593

第四节 犬鬼崇脉模型 593

第五节 大鼠迟脉模型 594

第十一章 厥脱证及其他中医病证动物模型 595

第一节 厥脱证模型 595

一、内毒素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厥脱证模型 595

二、家兔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厥脱模型 597

第二节 其他中医病证模型 598

一、大鼠睡眠剥夺法心虚证模型 598

二、大鼠湿阻证模型 599

三、大鼠肠道郁滞或燥结模型(肺与大肠相表里) 600

四、小鼠疳证模型 601

五、大鼠太阴病模型 602

六、小鼠胃脘痛模型 60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