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辅导材料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薛夫,王兴编
- 出 版 社: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3322·6
- 页数:263 页
第一章绪 论 1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1
一、名词解释 1
1. 哲学 1
目 录 1
2.世界观 2
3.方法论 2
4.人生观 2
5.哲学的基本问题 3
6. 唯物主义 3
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4
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4
10.马克思主义哲学 5
9.辩证唯物主义 5
11.唯心主义 6
12.主观唯心主义 6
13.客观唯心主义 6
14.辩证法 7
15.朴素辩证法 7
16.唯心辩证法 7
17.唯物辩证法 8
18.形而上学 8
19.哲学党性 9
20.存在 9
21.本原 9
2.哲学和方法论 10
二、主要关系 10
1.哲学和世界观 10
3.世界观和人生观 11
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 11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2
6.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2
三、问题解答 13
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什么? 13
2.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4
3. 唯物主义有哪些形态?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14
4. 唯心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15
5. 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16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17
8. 为什么说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18
7.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8
阅读书目 19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 21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21
一、名词解释 21
1. 物质 21
2. 运动 22
3. 静止 22
4. 时间 22
5. 空间 22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3
二、主要关系 23
7. 宇宙 23
6. 时空观 23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4
3.物质和时空的关系 24
三、问题解答 25
1.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及其伟大意义 25
2. 什么是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的缺陷是什么? 26
3.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27
4. 怎样理解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8
5. 怎样说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8
6. 认识时间、空间概念及其特点的意义何在? 29
8. 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0
7.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分歧是什么? 30
9. 怎样理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1
阅读书目 32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33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33
一、名词解释 33
1.意识 33
2.感觉 33
3. 思维 34
4.意识的能动性 34
5.庸俗唯物主义 34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5
2.意识和语言的关系 35
二、主要关系 35
3.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36
三、问题解答 36
1. 什么是意识?它是怎样产生的? 36
2. 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是如何理解的? 37
3. 人的意识和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何在? 38
4. 如何通过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进一步说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 38
5. 人工智能和意识的区别与联系。 39
6.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什么范围内是绝对的?什么情况下是相对的? 40
7.如何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它对于实现新时期总任务有何重大意义? 41
8. 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谈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41
阅读书目 42
1.联系 43
2.联系的普遍性 43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3
一、名词解释 43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43
3. 条件 44
4.发展 45
5.新生事物 45
6. 旧事物 46
7.规律(法则) 46
8. 内因 46
9. 外因 46
二、主要关系 47
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关系 47
3.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48
2.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48
4.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49
三、问题解答 49
1. 什么是两种发展观?它们的对立和分歧是什么? 49
2. 为什么说:任何事物、现象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怎样理解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50
3.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掌握这一原理对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何意义? 51
4.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52
5.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53
阅读书目 54
第五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55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55
对立统一规律 55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55
3.矛盾的同一性 56
4.矛盾的斗争性 56
一、名词解释 56
2. 矛盾 56
1.对立统一规律 56
5. 主要矛盾 57
6.非主要矛盾 57
7.主要矛盾方面 57
8. 根本矛盾 58
9.对抗性矛盾 58
10.两点论 58
11.重点论 59
12.矛盾的普遍性 59
2.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60
1.运动和矛盾的关系 60
13.矛盾的特殊性 60
二、主要关系 60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61
4.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62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62
6.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63
三、问题解答 63
1.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3
2. 如何理解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客观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64
3. 为什么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掌握这一原理有何实践意义? 65
4. 为什么说凡事“一刀切”是错误的? 66
5.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为什么要抓住主要矛盾? 67
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什么?掌握这一原理有什么实践意义? 68
7.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怎样?掌握这一原理有何重大意义? 69
8. 掌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有何重要意义? 69
9.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70
10.为什么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71
11.为什么说:“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73
12.怎样理解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掌握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 75
13.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76
14.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仍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错误的? 77
阅读书目 79
质量互变规律 79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79
4.量变 80
3.度 80
一、名词解释 80
2. 量 80
1. 质 80
5.质变 81
二、主要关系 81
1.质和量的关系 81
2.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81
三、问题解答 82
1. 掌握质、量、度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82
2. 掌握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实践意义。 83
3.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83
4. 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 84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85
否定之否定规律 85
阅读书目 85
一、名词解释 86
1. 肯定 86
2. 否定 86
3. 扬弃 86
4.否定之否定 87
二、主要关系 87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87
三、问题解答 88
1. 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88
2. 什么是唯物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89
3. 怎样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革命和建设及事物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89
4. 如何理解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90
5.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92
阅读书目 93
第六章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94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94
一、名词解释 94
1. 范畴 94
2. 原因 95
3. 结果 95
4. 必然性 96
5.偶然性 96
6. 现实性 96
7.可能性 96
9. 形式 97
8. 内容 97
10.本质 98
11.现象 98
二、主要关系 98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98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99
2.社会历史条件 1 99
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100
4.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100
5.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01
三、问题解答 102
1.正确理解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对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 102
2. 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对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有何指导意义? 103
3.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何意义? 103
4. 为什么说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都是错误的? 104
5. 怎样理解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05
阅读书目 106
第七章认识和实践 107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107
一、名词解释 107
1.认识论 107
2.反映论 108
3.不可知论 108
4.实践 109
5.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09
6.感性认识 109
10.概念 110
8.知觉 110
9.表象 110
7.理性认识 110
11.判断 111
12.推理 111
13.先验论 112
14.经验主义 112
15.主观主义 113
二、主要关系 113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13
2.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114
3.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114
6.归纳和演绎的关系 115
5.分析和综合的关系 115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15
7.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116
三、问题解答 117
1. 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有什么根本区别? 117
2.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什么区别? 117
3. 什么是实践?实践的特点和形式是什么? 118
4. 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119
5. 既然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认真读书? 120
6. 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121
7. 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正确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122
8. 人类认识的总规律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有什么重要意义? 123
9. 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124
阅读书目 125
1. 真理 126
2. 谬误 126
第八章真 理 126
一、名词解释 126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126
3. 客观真理 127
4. 绝对真理 127
5. 相对真理 127
二、主要关系 128
1.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28
2.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129
2. 既然真理是有用的,为什么不能说“有用即真理”? 130
1. 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坚持真理的客观性? 130
三、问题解答 130
3. 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谈谈应当怎样正确对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131
4.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坚持真理必须修正错误? 132
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事物和正确理论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133
6. 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34
7. 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分析“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135
8. 用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36
9. 运用马列主义的真理观,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 137
10.真理有无阶级性?如何理解“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37
1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党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何在? 138
1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39
阅读书目 140
1.历史观 141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141
一、名词解释 141
第九章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141
2.历史唯物主义 142
3.历史唯心主义 142
4.社会存在 142
5.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43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43
7.地理环境决定论 143
二、主要关系 144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44
2.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科学的关系 144
1.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45
三、问题解答 145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产生前,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什么?它为什么能长期占统治地位? 146
3.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重大意义? 147
4.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哪里? 148
5.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的自 149
然条件对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149
6.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 150
什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50
7.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什么不同? 151
8.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对做好本职工作有何指 152
导意义? 152
阅读书目 152
1. 生产力 154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154
一、名词解释 154
第十章社会基本矛盾 154
2. 生产关系 155
3.生产方式 155
4.生产资料 155
5.经济基础 155
6.上层建筑 155
7.社会形态 155
8.社会基本矛盾 156
二、主要关系 156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156
1.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57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157
三、问题解答 157
2. 为什么说归根到底生产力发展是最后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 158
3. 什么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的意义何在? 159
4. 为什么说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不能以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志 160
5. 如何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性质和特点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60
6.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这一基本规律的内容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有什么意义? 161
7. 如何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性质和特点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62
8.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163
9.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我国当前实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64
阅读书目 165
一、名词解释 166
1.阶级 166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166
第十一章阶级、国家、革命 166
3. 阶级分析的方法 167
4.阶级观点 167
2.阶级斗争 167
5.经济斗争 168
6.政治斗争 168
7.思想斗争 168
8.机会主义 169
9.国家 169
10.无产阶级专政 169
13.社会主义革命 170
11.社会革命 170
12.民主主义革命 170
1. 阶级和国家的关系 171
2.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171
14.暴力革命 171
二、主要关系 171
15.改良主义 171
3. 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 172
三、问题解答 173
1. 什么是阶级?划分阶级的客观根据是什么?为什么说根据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划分阶级是错误的? 173
2. 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74
3. 怎样认识我国当前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为什么说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着? 176
4.什么是国家?它的职能是什么? 176
5.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旧社会的更替必须经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 177
6. 社会革命的类型是什么?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同其他类型的革命有哪些根本区别? 178
阅读书目 179
第十二章社会意识 180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180
一、名词解释 180
1. 个人意识 180
2.群体意识 181
3.社会心理 181
4.社会意识形态 182
5.艺术 182
6.道德 182
9.法律思想 183
8.政治思想 183
7.宗教 183
10.科学 184
11.自然科学 184
12.社会科学 185
13.文明 185
14.物质文明 185
15.精神文明 185
16.资产阶级道德的实质 186
1 7.共产主义道德的特征 186
18.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186
二、主要关系 187
1.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关系 187
20.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87
19.革命人道主义 187
2.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 188
3.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89
4. 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关系 189
三、问题解答 190
1. 试述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及其意义。 190
2. 为什么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处理社会意识领域里斗争的正确方针? 192
3. 为什么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批判“只有等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了,才能谈得上建设精神文明”的错误观点。 193
4. 什么是道德?道德和法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当前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意义何在? 194
5.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有何区别? 195
6. 为什么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还要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什么还必须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96
阅读书目 197
1. 人民群众 198
第十三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98
一、名词解释 198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 198
3.个人 200
4.杰出人物 200
5.无产阶级领袖 200
6. 群众观点 201
7. 群众路线 201
8.英雄史观 202
9.个人迷信 202
二、主要关系 202
1. 人民群众和个人作用的关系 202
2. 人民群众创造作用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203
3. “英雄造时势”和“时势造英雄” 204
三、问题解答 205
1. 如何理解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205
2. 无产阶级领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什么?怎样全面认识领袖和群众的相互关系? 206
3.党的群众路线及其理论基础是什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 207
4. 就“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的科学结论,谈谈你的认识。 208
阅读书目 209
附 录 210
1. 北京市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十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10
2. 辽宁省一九八三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哲学试题参考答案(要点) 240
3. 陕西省一九八三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哲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248
4. 陕西省一九八四年春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哲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256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配套辅导用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集 第5版》李元起主编 2018
- 《材料导论》张会主编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思维导图全解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师大教科文教材编写组 2020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材料力学 上》杨在林,杨丽红主编 2011
- 《东方杂志 第110册 第25卷 第一至四号 1928年1月-1928年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清明 我们的节日》冯骥才编 2017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甘肃省档案馆指南》甘肃省档案馆编 2018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东方杂志 第94册 第22卷 第四至七号 1925年2月-1925年4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远去的老调》经典文库编委会编 2019
- 《东方杂志 第13册 第四年 第一至三期 1907年3月-1907年5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