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建筑智能化技术基础
建筑智能化技术基础

建筑智能化技术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维钧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2614176
  • 页数:492 页
图书介绍:
《建筑智能化技术基础》目录

第一篇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1

第一章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概述 1

第一节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2

一、建筑设备运行、管理和控制子系统 2

二、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子系统 3

三、公共安全防范子系统 3

四、中央监控系统 3

第二节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的功能 4

一、中央监控系统的功能 4

二、建筑设备运行、管理和控制子系统的功能 5

三、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功能 7

四、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功能 7

第三节 BAS系统初步设计 8

一、设计依据 8

二、系统选择的原则 8

三、机电设备及控制功能的确定 9

四、系统工程预算与报价 24

第四节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开放式标准 26

一、LONMARK标准 27

二、BACnet标准 28

三、两种标准之间的关系 29

第二章 几种典型产品介绍 30

第一节 Excel 5000 BAS控制系统 30

一、概述 30

二、系统硬件 31

三、系统特点 32

四、最新发展 33

五、工程实例 33

第二节 美国安德沃公司的楼宇自控系统 34

一、概述 34

二、系统网络结构 34

三、系统构成 34

四、软件特性 37

五、工程实例 39

第三节 Inter OpˉTM BSA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39

一、概述 39

二、硬件产品 41

三、软件产品 42

四、系统主要优点 42

五、上海科技城楼宇自控系统工程简介 43

六、BACnel/ALC系统的新发展——WebCTRL 44

第三章 空调自动化系统原理 45

第一节 智能建筑与空调节能 45

一、智能建筑中的空调节能举足轻重 45

二、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调查情况 45

三、智能建筑空调运行问题的初步分析 46

四、智能建筑需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48

第二节 空调和冷热源系统监控要求 48

一、一次回风系统 48

二、新风系统 51

三、风机盘管系统 52

四、热水交换器 52

五、冷水机组 53

六、热泵机组 55

第三节 空调系统节能控制典型做法 56

一、死区恒温器 56

二、经济循环 56

三、焓值经济循环 56

四、夜间冷却 57

五、VAV加热控制 57

六、可变定风量(零能区)双管末端装置 57

七、供热曲线控制装置 59

八、热水系统的控制 60

九、冷水机组的控制 61

十、冷却塔和水冷冷凝器的控制 64

第四节 变风量系统的应用 65

一、国内外发展概况 65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原理 65

三、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 66

四、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分类 68

五、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分类 68

六、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70

七、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 72

八、关于TRAV 73

第五节 建筑能量分析方法 76

一、建筑热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76

二、动态气象资料 76

三、室内热平衡 80

四、采暖空调负荷计算 84

第四章 供配电照明自动化系统 95

第一节 概述 95

第二节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95

一、负荷分级 95

二、用电设备分类 96

三、供电要求 96

第三节 负荷计算 96

一、负荷计算方法 97

二、变压器的类型及总装机容量 98

第四节 高压供电系统 101

一、配电原则 101

二、配电方式 102

三、常用的配电系统图 102

第五节 低压配电系统 105

一、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105

二、低压配电系统分类 105

第六节 智能建筑UPS供电系统 106

一、电能质量指标 106

二、智能化设备电源质量要求 107

三、智能化设备供电方式 107

第七节 变配电所 111

一、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111

二、变配电所的布置 112

三、变配电所进出线方式 113

四、变配电所对通风、给排水、土建的要求 114

第八节 10kV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 115

一、10kV变配电所监控要求 115

二、电量变送器 116

三、10kV变配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特点 116

第九节 照明自动化控制 117

第五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 120

第一节 绪论 120

一、引言 120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系统的基本形式 120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适用范围 122

第二节 系统保护对象的分级及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 124

一、系统保护对象的分级 124

二、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 124

第三节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127

一、报警区域的划分 127

二、探测区域的划分 128

第四节 系统设计 128

一、一般要求 128

二、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129

第五节 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 132

一、一般规定 132

二、对消防控制室的要求 133

三、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 133

第六节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35

—、一般规定 135

二、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35

三、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37

第七节 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137

一、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137

二、线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140

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140

第八节 系统供电 141

第九节 系统布线 141

一、一般要求 141

二、屋内布线 141

第十节 智能型火灾报警系统 142

一、模拟量探测器 142

二、模拟量报警控制器 146

第六章 公共安全防范系统 149

第一节 概述 149

一、保安系统的应用范围 149

二、智能大厦保安系统的基本框架 149

三、保安系统智能化 150

四、保安系统的基本任务和设计原则 151

第二节 传感器与报警装置 151

一、传感器简介 152

二、晶闸管报警装置 161

三、干簧管报警装置 161

四、感光报警装置 162

五、红外报警装置 163

第三节 自动门与出入口控制 164

一、自动门的类型与应用 165

二、自动门的安装 166

三、智能卡技术与应用 166

四、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管理 169

第四节 保安报警监视系统 169

一、巡更保安系统 169

二、闭路闯入报警系统 170

三、可视、对讲、电锁门保安系统 171

四、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72

第七章 用LONWORKS技术开发的新一代楼宇自动化监控系统 177

第一节 概述 177

第二节 LONWORKS技术的核心Netnon芯片及其他硬件设备 177

一、神经元芯片 177

二、LONWORKS收发器 179

三、网络连接部件 180

四、智能节点 181

五、通信节点 181

第三节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Neuron C 183

一、Neuron C基本概念 183

二、Neuron C与ANSIC的区别 183

第四节 开放式通讯协议LonTALK协议 184

一、LonTalk协议 184

二、LonTaLK协议诞生的意义 190

第五节 LONWORKS开发和维护工具 191

一、LONWORKS开发系统 191

二、IONW0RKS网络接口部件 193

三、LONW0RKS软件开发平台 194

第六节 用LONWORKS技术开发控制产品 198

一、用NEURON C开发一个简单节点 198

二、采用PLUG-IN技术开发节点 201

第七节 LONWORKS技术及产品在国内智能建筑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215

一、BAS—V2000楼宇自控系统及应用 215

二、HW—BA5000楼宇自动化系统及应用 218

三、用无线电扩频技术实现LONWORKS控制网络的互联 219

四、通用的LONW0RKS系统工具软件OnLon和Visual/Lon 222

五、适合我国国情的开放Lonworks系列产品 223

六、Sea Change暖通空调控制系统 224

第二篇 办公自动化系统 226

第一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 226

第一节 办公自动化概述 226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 226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 226

三、办公自动化的功能 228

第二节 办公自动化的硬件环境 229

一、办公自动化设备 229

二、系统构成模式 229

第三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软件环境 230

一、系统软件 231

二、办公室环境软件 231

第二章 决策支持系统 235

第一节 概述 235

一、形成 235

二、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235

三、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 236

第二节 DSS的构成 237

一、数据库系统 237

二、模型库 239

二、方法库 241

四、知识库及推理机 241

五、人机交互界面 244

第三节 DSS的开发与设计 246

一、概述 246

二、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方法 247

三、智能大厦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248

第三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分析与设计 254

第一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分类 254

—、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 254

二、管理型办公自动化系统 254

三、决策型办公自动化系统 255

四、集成一体化办公自动化系统 256

第二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设计 256

一、系统分析 256

二、系统设计 256

三、系统实施与系统评价 257

四、系统评价 257

第三节 设计实例 257

一、酒店管理系统的设计 257

二、行政机关的办公自动化设计 263

第三篇 智能建筑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267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267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系统概论 267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义 267

二、联网带来的好处 267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分类 267

四、网络的拓扑结构 268

五、常用的通信技术与术语 269

六、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271

七、网络操作系统及分类 272

第二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 277

一、标准化组织 277

二、1S0/OSI参考模型简介 278

三、TCP/IP模型 279

四、局域网协议 280

第三节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281

一、局域网的特点 281

二、介质访问技术 281

三、常用的局域网介绍 284

第四节 高速局域网技术 289

一、发展高速局域网的原因 289

二、高速局域网技术 290

第五节 广域网 299

一、什么是广域网 299

二、广域网技术 300

三、Internet网 305

第六节 网络互联技术 308

一、网络的互联设备 308

二、网络互联的应用 310

第七节 网络管理 314

一、网络管理的需求 315

二、网络管理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316

三、网络管理的功能模型 317

四、网络管理的系统构成 318

五、网络管理的标准化 319

六、网络管理的未来 319

第二章 智能大厦中的计算机网络 321

第一节 智能大厦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21

一、主干网 321

二、楼层局域网 321

三、对外互联网 321

四、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监控网 322

第二节 智能大厦中的网络设计 322

—、网络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322

二、用户需求分析 322

第三节 智能大厦网络设计步骤 323

一、主干网设计 323

二、楼层局域网 323

三、系统互联平台 324

四、对外互联 324

五、设计网管 324

六、设计出网络方案 324

七、选择网络设备、列出设备清单及报价 324

第四节 智能大厦计算机网络工程实例(一) 324

一、方案概述 324

二、网络管理 327

第五节 智能建筑计算机网络工程实例(二) 329

一、情况概述 329

二、总体技术方案 329

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 336

第—节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336

一、系统介绍 336

二、综合布线的标准化 344

第二节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 348

一、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主要规则 348

二、设计 351

三、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其他要点 355

四、安装 361

五、检验简介 363

六、网络组合构形 364

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一览表 369

八、综合布线系统的检测 370

第四篇 通信系统 377

第一章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377

第—节 通信系统概述 377

—、通信系统的种类和界定 377

二、通信网络的种类 379

第二节 通信技术的展望 381

一、关系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技术 381

二、通信技术的发展展望 381

第二章 有线通信 383

第一节 有线通信的种类及界定 383

一、概述 383

二、智能建筑物通信系统的界定 383

第二节 数据通信简介 384

一、数据通信系统概念 384

二、数据通信特点 384

三、数据交换 385

第三节 光纤通信 385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385

二、同步光网络/同步数字系列 387

第四节 宽带IP城域网 391

一、发展宽带IP城域网已经是当务之极 391

二、在光网上直接架构吉位以太网正在成为城域网主流 392

三、弹性分组环多业务供应平台MSSP 394

四、核心网提供多业务第二层连接路由器设在边缘 394

第五节 接入网 395

一、建设接入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95

二、接入网基础 397

三、宽带接入网 407

四、宽带IP接入网技术进展 420

第六节 建筑物通信系统工程范围 436

第三章 无线通信 439

第一节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类 439

一、无线接入系统 439

二、移动通信系统 439

三、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440

四、无绳电话系统 440

五、移动卫星接人系统 440

六、无线局域网 441

第二节 无线本地环路 442

—、无线本地环路 443

二、无线本地环路与传统用户线比较 443

三、无线本地环路采用的技术 443

四、无线本地环路的系统结构 444

五、无线本地环路的发展前景 445

六、DECT应用于无线本地环路 445

七、PACS应用于无线本地环路 445

第三节 移动通信技术 445

一、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445

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446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448

四、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平滑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技术 450

第四节 卫星接入系统 452

第五节 地下通信 452

第四章 有线电视系统 454

第一节 有线电视的基本概念 454

一、有线电视的发展和意义 454

二、有线电视的作用和功能 454

三、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454

第二节 有线电视传输方式及指标 456

一、有线电视系统传输方式 456

二、有线电视系统技术参数 457

第三节 光缆CATV 462

一、概述 462

二、光缆CATV 462

第四节 微波多路分配系统(MMDS)传输技术 463

一、概述 463

二、设备原理 464

第五节 卫星电视 467

一、卫星主要参数 467

二、站址的选择 468

第六节 图文电视 469

一、概述 469

二、图文电视广播的基本工作原理 470

三、中文代码制图文电视广播(CCST)制式 471

四、图文电视节目编制系统 473

五、图文电视播出系统 473

六、图文电视接收系统 474

第七节 交互电视 474

一、概述 474

二、交互电视系统组成与运行方式 478

三、传输分配网络 480

四、交换局 482

第八节 CATV工程上常用的同轴电缆特性参数 482

一、CATV工程对同轴电缆的要求 483

二、同轴电缆传输线的种类 483

第九节 电视上网的发展 484

一、电视上网的几种方式 484

二、电视上网的可行性 485

三、电视上网的制约因素 485

四、信息家电与PC 486

考考文献 4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