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语用学纵横
语用学纵横

语用学纵横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冉永平,张新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40216736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语用学纵横》共分十六章,汇集了35位年轻学者的近期研究成果。第一章“语用学的发展(I)”和第二章“语用学的发展(II)”概述发展中的语用学现状与概貌,涉及语用与认知(认知语用学)、语用与社会(社会语用学)、语用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语用学)、语用与二语习得(语际语用学)、词汇语用学、语用学与修辞学等,包括相关概念、研究对象、代表性成果等,并凸显语用学与近邻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第三章“语用意义的理论发展与识别”。第四章“含意推导与话语构建的意向性”主要讨论含意推导中的非单调逻辑特征、话语构建的意向性以及因果复句的语用嬗变。第五章“语用含糊与刻意曲解”涉及语用含糊及其运作手段。第六章“推理照应的语用分析”涉及推理照应的句法研究、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第七章“元语言的语用分析”讨论语用缓和及其语用功能。第八章“非信息探询疑问句的语用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考察特定语境中疑问句(主要是非信息探询功能的疑问句)的语用功能。第九章“语言使用中的模因现象”主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阐述语言中的模因现象,涉及模因的由来与定义、特点与类型,重点探讨语言使用中模因的传播、变异和形成的原因。
《语用学纵横》目录

第一章 语用学的发展(Ⅰ) 1

1.1 引言 2

1.2 语用与认知 4

1.3 语用与社会 6

1.4 语用与跨文化交际 10

1.5 语用与二语习得 13

第二章 语用学的发展(Ⅱ) 20

2.1 词汇语用学 21

2.1.1 引言 21

2.1.2 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21

2.1.3 研究对象 24

2.1.4 问题与建议 27

2.2 语用学与修辞学 28

2.2.1 学术背景之异同 28

2.2.1.1 不同的学术传统 28

2.2.1.2 相同的语言学发展背景 30

2.2.2 研究内容与视角之异同 31

2.2.2.1 不同的研究内容与视角 31

2.2.2.2 相同的研究论题与结论 34

2.2.3 两门学科的合作前景 37

2.3 结语 38

第三章 语用意义的理论发展与识别 39

3.1 语用意义的理论发展:从Grice到Millikan 39

3.1.1 Grice意义理论对心理主义的拒斥 39

3.1.2 Sperber & Wilson对Grice意义理论的修正 41

3.1.3 规范语用学和推断语义学 42

3.1.4 Millikan的意义进化成因 43

3.1.5 言语交际的再生与复制 44

3.2 语用意义的自动识别 45

3.2.1 语用意义 46

3.2.2 逻辑推导模式 46

3.3 DMS模式 49

3.4 线索模式 50

3.5 讨论与结语 53

第四章 含意推导与话语构建的意向性 55

4.1 含意推导中的非单调逻辑特征 56

4.1.1 会话含意 56

4.1.2 非单调逻辑与会话含意的推导 57

4.1.2.1 单调逻辑与非单调逻辑 57

4.1.2.2 非单调逻辑在含意推导中的作用 59

4.1.2.2.1 非单调逻辑与含意的可取消性 59

4.1.2.2.2 合情推理与含意的推导 60

4.1.2.2.3 缺省推理与含意的理解 61

4.2 话语构建的意向性 63

4.2.1 意向性的性质 63

4.2.2 意向性的心理表征 65

4.2.3 意向性的语用理据及语用特征 67

4.3 因果复句的语用嬗变 70

4.3.1 逻辑与因果关系 71

4.3.2 实据与因果复句 74

第五章 语用含糊与刻意曲解 78

5.1 语用含糊及其运作手段 79

5.1.1 语用含糊 79

5.1.2 语用含糊的运作手段 80

5.1.2.1 增强话语理解的语境依赖性 81

5.1.2.2 扩大话语的解释范围 82

5.1.2.3 扩大表达方式与概念之间的距离 84

5.2 刻意曲解的语用分析 85

5.2.1 刻意曲解 85

5.2.2 研究现状与问题 86

5.2.2.1 刻意曲解的逻辑学研究 86

5.2.2.2 刻意曲解的修辞学研究 87

5.2.2.3 刻意曲解的语用学研究 87

5.2.3 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 88

5.2.3.1 经济的信息量 88

5.2.3.2 话语的不确定性 89

5.2.3.2.1 话语内容 89

5.2.3.2.2 语用用意 90

5.2.3.2.3 会话含意 91

5.2.4 刻意曲解的运行机制 92

5.2.4.1 有意违反同一律 92

5.2.4.2 脱离或改变语境 94

5.2.5 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95

5.2.6 刻意曲解的负面影响 96

5.2.7 结语 97

第六章 推理照应的语用分析 98

6.1 推理照应 99

6.2 推理照应的句法研究 99

6.3 推理照应的语义研究 101

6.4 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 103

6.5 推理照应与认知活动 106

6.5.1 框图结构 106

6.5.2 常规关系 107

6.5.3 思维模式 109

6.6 认知环境与照应 110

6.7 推理照应与跨文化交际 111

6.8 结语 111

第七章 元语言的语用分析 113

7.1 语用缓和与功能 114

7.1.1 语用缓和 114

7.1.2 相关研究概述 114

7.1.3 语用缓和的功能 116

7.1.3.1 人际功能 116

7.1.3.2 交际功能 119

7.1.3.3 移情功能 122

7.1.4 语用缓和与礼貌 123

7.2 “那么”的语用功能 125

7.2.1 延缓标记语 126

7.2.2 阐发标记语 128

7.2.3 对照标记语 129

7.2.4 推导标记语 130

7.2.5 话题标记语 132

7.3 歇后语的语境顺应性与功能 134

7.3.1 歇后语的语境顺应性 134

7.3.2 歇后语的语用功能 136

7.3.2.1 元语用功能 136

7.3.2.2 语用缓和功能 138

7.3.2.3 加强语境关联 139

7.3.2.4 凸显修辞效果 139

7.4 写作中的元语用意识 140

7.4.1 议论文的特性 141

7.4.2 写作流程 142

7.4.3 元语用意识与元语用选择 143

7.4.4 强化劝说功能的手段 144

第八章 非信息探询疑问句的语用分析 147

8.1 引言 148

8.2 疑问句及其功能概述 148

8.3 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探析 150

8.3.1 语料及语言特性 150

8.3.2 语用功能分类 151

8.3.2.1 发表个人意见 152

8.3.2.2 推进言谈 153

8.3.2.3 唤起同感 154

8.3.2.4 确认信息 155

8.4 疑问句与语境因素 156

8.4.1 交际主体与话题 157

8.4.2 权力分布 160

8.4.3 礼貌策略 162

8.5 权力商讨与言谈推进 165

8.5.1 机构权力 165

8.5.2 受访者与权力维护 168

8.6 结语 169

第九章 语言使用中的模因现象 170

9.1 引言 171

9.2 模因的由来与定义 171

9.3 模因的特点与类型 172

9.4 模因的生存与复制 173

9.5 语言是一种模因现象 174

9.6 社会实践与语言模因的关系 177

9.7 语言模因的变异 179

9.7.1 模因复合体的形成与传播 179

9.7.2 弱势模因的强化与陈旧模因的新生 180

9.8 语言模因形成的原因 181

9.8.1 实用性 181

9.8.2 合理性 182

9.8.3 时尚性 184

9.8.4 权威性 184

9.9 结语 186

第十章 语言礼貌与礼貌原则的再思考 187

10.1 引言 188

10.2 语言礼貌研究的困境 189

10.2.1 礼貌定义的困境 189

10.2.2 礼貌1与礼貌2区分的困境 190

10.2.3 礼貌语料搜集的困境 191

10.3 礼貌与模因 192

10.3.1 汉语礼貌模因 192

10.3.2 礼貌、模因、意图 193

10.4 对礼貌原则的再思考 196

10.4.1 礼貌意图与效果 196

10.4.2 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198

10.4.2.1 实际礼貌与字面礼貌 198

10.4.2.2 礼貌形式 199

10.4.2.3 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199

10.4.3 语境要素与礼貌 201

10.5 结语 202

第十一章 会话分析与言语行为研究 204

11.1 会话分析的基本特征 205

11.1.1 日常会话的显著特点 205

11.1.2 会话分析的语料观及转写体系 206

11.1.2.1 会话分析的语料观 207

11.1.2.2 会话分析的转写体系 208

11.1.3 会话分析的基本假设 209

11.1.4 会话分析的语境观 211

11.2 恭维语的语用研究 214

11.2.1 恭维语的相关研究 214

11.2.2 研究方法 216

11.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6

11.2.3.1 恭维语句法结构对比 216

11.2.3.2 恭维语语义结构对比 217

11.2.3.3 恭维语回应策略对比 218

11.2.4 结论与启示 220

11.3 道歉言语行为及其语力分析 221

11.3.1 道歉行为的话语表达模式 221

11.3.1.1 道歉必有手段 221

11.3.1.2 道歉辅助手段 225

11.3.2 道歉语力及适应的损害程度 226

11.3.2.1 道歉词语的语力 226

11.3.2.2 道歉词语之间适应的损害程度差异 227

11.3.2.3 道歉词语的组合及语力 229

11.3.2.4 道歉必有手段的组合及语力 229

11.3.2.5 道歉必有手段与道歉辅助手段的组合及语力 230

11.3.3 道歉言语行为的语用特点 230

第十二章 广告模因与广告对抗 232

12.1 广告的模因分析 233

12.1.1 弱势模因与强势模因 233

12.1.2 广告中的强势模因 234

12.1.2.1 弱势模因变为强势模因的策略 235

12.1.2.2 广告中模因的生成与选择 236

12.2 广告对抗的语用分析 239

12.2.1 广告对抗及相关概念 239

12.2.2 指称形式与对抗 240

12.2.3 广告对抗的语用功能 242

12.2.4 礼貌、风格与立法 244

第十三章 庭审话语与庭审提问的语用分析 247

13.1 引言 248

13.2 法律语言研究概述 248

13.3 法庭话语研究 249

13.3.1 法庭话语的修辞研究 250

13.3.2 法庭话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251

13.3.3 法庭话语的会话分析 252

13.3.4 法庭话语的语用研究 253

13.4 庭审提问的语境顺应性分析 254

13.4.1 顺应法律程序类庭审提问 255

13.4.1.1 关键词问句 255

13.4.1.2 确认性问句 256

13.4.1.3 咨询性问句 256

13.4.2 顺应机构权力类庭审提问 257

13.4.2.1 借助威胁性言语行为 258

13.4.2.2 话题控制 259

13.4.3 顺应心理动机类庭审提问 262

13.4.3.1 重复 262

13.4.3.2 重述 264

13.4.3.3 并置 266

13.5 结语 268

第十四章 语言顺应论与翻译研究 270

14.1 引言 271

14.2 语言顺应论 271

14.3 文学翻译的顺应论 272

14.3.1 语境关系的顺应 273

14.3.2 语言结构的顺应 274

14.3.2.1 语音层面 275

14.3.2.2 词汇层面 275

14.3.2.3 句子层面 277

14.3.2.4 超语句层面 277

14.3.3 顺应的动态性 279

14.3.4 顺应中的语用意识 280

14.5 结语 280

第十五章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 281

15.1 引言 282

15.2 关联翻译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282

15.2.1 关联翻译论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 282

15.2.2 国内学者的争鸣 284

15.2.3 西方学者的关联翻译观 285

15.2.3.1 关联理论解释力质疑 285

15.2.3.2 GUTT的回应 286

15.2.4 关联理论的指导性与局限性 287

15.2.5 关联翻译论的前景展望 288

15.3 翻译中的关联缺失与关联重构 290

15.3.1 言语交际的本质特征 290

15.3.1.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290

15.3.1.2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291

15.3.1.3 论证性推理与非论证性推理 292

15.3.2 翻译中的关联性缺失 293

15.3.2.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分离 293

15.3.2.2 语境假设的耗损与取消 294

15.3.2.3 语境含意的流失或流变 295

15.3.3 翻译中的关联重构 296

15.3.3.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重新匹配策略 296

15.3.3.2 语境假设充实策略 296

15.3.3.3 语境含意呈现策略 298

15.4 结语 299

第十六章 翻译的成事性对等观与语篇视角 300

16.1 引言 301

16.2 成事性对等翻译标准观 301

16.2.1 成事性效果与成事性对等 301

16.2.2 获取成事性对等的手段 303

16.2.3 文体与翻译 304

16.2.4 成事性对等翻译标准的评价 305

16.3 语篇视角与语用翻译 306

16.3.1 视角与定义 306

16.3.2 视角与语用翻译 307

16.3.2.1 视角与主位化 308

16.3.2.2 语篇标题与视角 310

16.3.2.3 视角与主题 312

16.3.2.4 语篇体裁与视角 313

16.4 结语 314

参考文献 315

附录:何自然教授简介及著述 3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