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
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

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伍德里奇著;王忠玉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300080901
  • 页数:6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横截面与面板数据提供了一些新颖的处理方法。
《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目录

第Ⅰ篇 引论与背景 3

第1章 引论 3

1.1 因果关系与其余条件不变分析 3

1.2 随机设置与渐近分析 5

1.2.1 数据结构 5

1.2.2 渐近分析 7

1.3 一些事例 7

1.4 为什么不固定解释变量 9

第2章 经济计量学中条件期望与相关概念 11

2.1 条件期望在经济计量学中的作用 11

2.2 条件期望的特征 12

2.2.1 定义与事例 12

2.2.2 部分效应、弹性与半弹性 13

2.2.3 条件期望模型的误差形式 15

2.2.4 条件期望的若干性质 16

2.2.5 平均部分效应 19

2.3 线性投影 21

习题 23

附录2A 25

2.A.1 条件期望的性质 25

2.A.2 条件方差的性质 26

2.A.3 线性投影的性质 27

第3章 基本渐近理论 30

3.1 确定性序列收敛 30

3.2 依概率收敛与依概率有界 31

3.3 依分布收敛 33

3.4 随机样本的极限定理 34

3.5 估计量与检验统计量的极限特性 35

3.5.1 估计量的渐近性质 35

3.5.2 检验统计量的渐近性质 37

习题 40

第Ⅱ篇 线性模型 43

第4章 单方程线性模型与OLS估计 43

4.1 单方程线性模型概述 43

4.2 OLS的渐近性质 45

4.2.1 一致性 46

4.2.2 利用OLS的渐近推断 48

4.2.3 异方差性的稳健推断 49

4.2.4 拉格朗日乘子(得分)检验 51

4.3 省略变量问题的OLS求解 54

4.3.1 忽略省略变量的OLS 54

4.3.2 代理变量——OLS解 55

4.3.3 含有不可观测情况的交互作用模型 59

4.4 测量误差下的OLS性质 61

4.4.1 因变量的测量误差 62

4.4.2 解释变量的测量误差 63

习题 66

第5章 单方程线性模型的工具变量估计 71

5.1 工具变量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71

5.1.1 工具变量估计的动机 71

5.1.2 多重工具: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77

5.2 2SLS的一般处理 79

5.2.1 一致性 79

5.2.2 2SLS的渐近正态性 81

5.2.3 2SLS的渐近有效性 82

5.2.4 含有2SLS的假设检验 83

5.2.5 2SLS的异方差性稳健推断 85

5.2.6 含有2SLS的潜在陷阱 86

5.3 省略变量与测量误差问题的IV解 90

5.3.1 误差项中的省略因素 90

5.3.2 利用不可观测标示变量求解 90

习题 92

第6章 附加的单方程专题 98

6.1 含有生成回归元与工具的估计 98

6.1.1 含有生成回归元的OLS 98

6.1.2 含有生成工具的2SLS 100

6.1.3 生成工具与回归元 100

6.2 一些设定检验 101

6.2.1 内生性检验 101

6.2.2 过度识别约束检验 105

6.2.3 函数形式检验 106

6.2.4 异方差性检验 107

6.3 其他抽样方案下的单方程方法 110

6.3.1 跨时间混合模截面 110

6.3.2 地区分层样本 113

6.3.3 空间相依性 114

6.3.4 整群样本 115

习题 115

附录6A 118

第7章 利用OLS与GLS估计方程组 122

7.1 引言 122

7.2 一些事例 123

7.3 多变量线性方程组的系统OLS估计 125

7.3.1 预备知识 125

7.3.2 系统OLS的渐近性质 126

7.3.3 多重假设检验 131

7.4 广义最小二乘法的一致性与渐近正态性 131

7.4.1 一致性 131

7.4.2 渐近正态性 133

7.5 可行的GLS 134

7.5.1 渐近性质 134

7.5.2 标准假设下FGLS的渐近方差 137

7.6 利用FGLS检验 139

7.7 看似不相关回归的再研究 140

7.7.1 SUR方程组在OLS与FGLS之间的比较 140

7.7.2 含有交叉方程约束的方程组 143

7.7.3 SUR方程组中的奇异方差矩阵 144

7.8 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的再研究 146

7.8.1 混合OLS的假设 146

7.8.2 动态完备性 148

7.8.3 时间序列持久性评注 150

7.8.4 稳健渐近方差矩阵 151

7.8.5 检验混合OLS的序列相关与异方差 151

7.8.6 严格外生性下可行的GLS估计 153

习题 154

第8章 利用工具变量的系统估计 157

8.1 引言与事例 157

8.2 一般线性方程组 159

8.3 广义矩估计方法 162

8.3.1 一般加权矩阵 162

8.3.2 系统2SLS估计量 164

8.3.3 最优加权矩阵 165

8.3.4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量 167

8.3.5 GMM3SLS与传统3SLS的比较 169

8.4 选择估计量的背景考虑 170

8.5 利用GMM的检验 171

8.5.1 检验古典假设 171

8.5.2 检验过度识别约束 172

8.6 更有效估计与最优工具 173

习题 176

第9章 联立方程模型 179

9.1 联立方程模型的范围 179

9.2 线性方程组的识别 181

9.2.1 排除性约束与简化式 181

9.2.2 一般线性约束与结构方程 184

9.2.3 不可识别、恰好识别以及过度识别方程 189

9.3 识别后估计 189

9.3.1 稳健性与有效性的权衡 189

9.3.2 什么时候2SLS与3SLS是等价的 191

9.3.3 估计简化式参数 192

9.4 附加的线性SEM若干专题 193

9.4.1 利用交叉方程约束达到识别 193

9.4.2 利用协方差约束达到识别 194

9.4.3 线性方程组中识别与有效性之间的细微差异 196

9.5 关于内生变量为非线性的SEM 197

9.5.1 识别 197

9.5.2 估计 201

9.6 不同方程的不同工具 203

习题 204

第10章 基本线性不可观测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 210

10.1 动机:省略变量问题 210

10.2 不可观测效应与解释变量的假设 213

10.2.1 随机效应或者固定效应 214

10.2.2 解释变量的严格外生性假设 215

10.2.3 不可观测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事例 216

10.3 通过混合OLS估计不可观测效应模型 218

10.4 随机效应方法 219

10.4.1 基本随机效应假设下的估计与推断 219

10.4.2 稳健方差矩阵估计量 223

10.4.3 一般FGLS分析 224

10.4.4 检验不可观测效应的存在 224

10.5 固定效应方法 226

10.5.1 固定效应估计量的一致性 226

10.5.2 含有固定效应的渐近推断 229

10.5.3 虚拟变量回归 232

10.5.4 序列相关与稳健方差矩阵估计量 233

10.5.5 固定效应GLS 235

10.5.6 利用固定效应对政策分析估计 237

10.6 一阶差分方法 237

10.6.1 推断 237

10.6.2 稳健方差矩阵 240

10.6.3 序列相关检验 240

10.6.4 利用一阶差分的政策分析 241

10.7 估计量的比较 242

10.7.1 固定效应与一阶差分 242

10.7.2 随机效应估计量与固定效应估计量之间的关系 243

10.7.3 比较RE估计量与FE估计量的豪斯曼检验 245

习题 248

第11章 线性不可观测效应模型的若干专题 253

11.1 不含严格外生性假设的不可观测效应模型 253

11.1.1 在序列矩约束下的模型 253

11.1.2 含有严格的且序列外生解释变量的模型 259

11.1.3 解释变量与特质误差之间同时期相关的模型 261

11.1.4 不带严格外生解释变量的模型概述 266

11.2 含有特定个体斜率的模型 267

11.2.1 随机趋势模型 267

11.2.2 含有特定个体斜率的一般模型 269

11.3 线性不可观测效应模型的GMM方法 273

11.3.1 3SLS与标准面板数据估计量之间的等价性 273

11.3.2 不可观测效应模型的张伯伦方法 274

11.4 豪斯曼与泰勒形式模型 276

11.5 面板数据方法应用到配对与整群样本上 279

习题 281

第Ⅲ篇 非线性估计的一般方法第12章 M估计 289

12.1 引言 289

12.2 识别、一致收敛性与一致性 293

12.3 渐近正态性 296

12.4 两步M估计量 299

12.4.1 一致性 300

12.4.2 渐近正态性 301

12.5 估计渐近方差 302

12.5.1 不带多余参数的估计 302

12.5.2 调整两步估计 306

12.6 假设检验 307

12.6.1 沃尔德检验 307

12.6.2 得分(或拉格朗日乘子)检验 308

12.6.3 基于目标函数变化的检验 313

12.6.4 备选假设下的统计量行为 315

12.7 最优化方法 316

12.7.1 牛顿-拉夫森模型 316

12.7.2 伯恩特-霍尔-霍尔-豪斯曼算法 318

12.7.3 广义高斯-牛顿方法 319

12.7.4 出自于目标函数的集中参数 319

12.8 模拟与再抽样方法 320

12.8.1 蒙特卡罗模拟 320

12.8.2 自助法 321

习题 323

第13章 最大似然法 327

13.1 引言 327

13.2 预备知识与事例 328

13.3 条件MLE的一般框架 330

13.4 条件MLE的一致性 333

13.5 渐近正态性与渐近方差估计 333

13.5.1 渐近正态性 334

13.5.2 估计渐近方差 336

13.6 假设检验 338

13.7 设定检验 339

13.8 面板数据与整群样本的偏似然方法 341

13.8.1 面板数据设置 342

13.8.2 渐近推断 345

13.8.3 动态完备模型的推断 346

13.8.4 整群抽样下的推断 348

13.9 带有不可观测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 348

13.9.1 含有严格外生解释变量的模型 349

13.9.2 含有滞后因变量的模型 350

13.10 两步骤MLE 351

习题 352

附录13A 355

第14章 广义矩方法与最小距离估计 358

14.1 GMM的渐近性质 358

14.2 在正交性条件下的估计 362

14.3 非线性方程组 364

14.4 面板数据应用 369

14.5 有效估计 371

14.5.1 一般有效性框架 371

14.5.2 MLE的有效性 373

14.5.3 在条件矩约束下对工具的有效选取 374

14.6 经典最小距离估计 376

习题 380

附录14A 382

第Ⅳ篇 非线性模型与相关专题第15章 离散响应模型 385

15.1 引言 385

15.2 二值响应的线性概率模型 386

15.3 二值响应的指标模型:Probit与Logit 388

15.4 二值响应指标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 391

15.5 二值响应指标模型检验 392

15.5.1 多重排除性约束检验 392

15.5.2 关于β的非线性假设检验 393

15.5.3 对更一般备选假设的检验 394

15.6 Probit与Logit的报告结果 395

15.7 二值响应模型的设定问题 399

15.7.1 可忽略的异质性 400

15.7.2 连续内生解释变量 401

15.7.3 二值内生解释变量 405

15.7.4 潜变量模型的异方差性与非正态性 407

15.7.5 在较弱假设下的估计 408

15.8 面板数据与整群样本的二值响应模型 410

15.8.1 混合的Probit与Logit 410

15.8.2 严格内生性下不可观测效应的Probit模型 411

15.8.3 严格外生性下不可观测效应的Logit模型 417

15.8.4 动态不可观测效应模型 419

15.8.5 半参数方法 421

15.8.6 整群样本 421

15.9 多项式响应模型 422

15.9.1 多项式Logit 422

15.9.2 概率选择模型 425

15.10 有序响应模型 429

15.10.1 有序Logit与有序Probit 429

15.10.2 有序Probit应用到区间编码数据上 432

习题 433

第16章 角点解结果与截取回归模型 439

16.1 引言与动机 439

16.2 期望值的导数 442

16.3 OLS的非一致性 445

16.4 含有截取Tobit的估计与推断 446

16.5 报告结果 448

16.6 Tobit模型的设定问题 450

16.6.1 可忽略的异质性 450

16.6.2 内生解释变量 451

16.6.3 潜变量模型的异方差性与非正态性 453

16.6.4 在条件中位数约束下的估计 455

16.7 角点解结果的截取Tobit可选择情况 456

16.8 应用到面板数据与整群样本上的截取回归 458

16.8.1 混合Tobit模型 458

16.8.2 严格外生性下的不可观测效应Tobit模型 459

16.8.3 动态不可观测效应的Tobit模型 462

习题 463

第17章 样本选择、损耗与分层抽样 468

17.1 引言 468

17.2 什么时候样本选择可以被忽略 469

17.2.1 线性模型:OLS与2SLS 469

17.2.2 非线性模型 473

17.3 在响应变量基础之上的选择:截尾回归 474

17.4 Probit选择方程 476

17.4.1 外生解释变量 476

17.4.2 内生解释变量 481

17.4.3 含有样本选择的二值响应模型 484

17.5 Tobit选择方程 485

17.5.1 外生解释变量 485

17.5.2 内生解释变量 487

17.6 估计含有样本选择的结构Tobit方程组 488

17.7 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中的样本选择与损耗 490

17.7.1 含有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估计 491

17.7.2 对样本选择偏倚的检验与修正 493

17.7.3 损耗 497

17.8 分层抽样 501

17.8.1 标准分层抽样与可变概率抽样 501

17.8.2 用加权估计量解释分层 503

17.8.3 基于外生变量的分层 506

习题 507

第18章 估计平均处理效应 511

18.1 引言 511

18.2 反事实设置与自选择问题 512

18.3 假定处理不可知性的方法 515

18.3.1 回归方法 516

18.3.2 基于倾向得分的方法 521

18.4 工具变量法 526

18.4.1 利用IV估计ATE 527

18.4.2 通过IV对局部平均处理进行估计 537

18.5 进一步问题 539

18.5.1 对二值响应与角点解响应的特殊考虑 539

18.5.2 面板数据 540

18.5.3 非二值处理 541

18.5.4 多重处理 544

习题 544

第19章 计数数据与相关模型 547

19.1 为什么需要计数数据模型 547

19.2 含有横截面数据的泊松回归模型 548

19.2.1 泊松回归假设 548

19.2.2 泊松QMLE的一致性 550

19.2.3 泊松QMLE的渐近正态性 551

19.2.4 假设检验 554

19.2.5 设定检验 555

19.3 其他计数回归模型 557

19.3.1 负二项式回归模型 557

19.3.2 二项式回归模型 559

19.4 线性指数族的其他QMLE 560

19.4.1 指数回归模型 561

19.4.2 分数Logit回归 561

19.5 含有指数回归函数的内生性与样本选择 562

19.5.1 内生性 563

19.5.2 样本选择 565

19.6 面板数据方法 567

19.6.1 混合QMLE 567

19.6.2 对含有不可观测效应的条件期望模型进行设定 569

19.6.3 随机效应方法 570

19.6.4 固定效应泊松估计 572

19.6.5 放松严格外生性假设 574

习题 575

第20章 持续期限分析 581

20.1 引言 581

20.2 风险函数 582

20.2.1 不带协变量的风险函数 582

20.2.2 以时常值协变量为条件的风险函数 585

20.2.3 以时变协变量为条件的风险函数 586

20.3 含有时常值协变量的单一时段数据分析 588

20.3.1 流动抽样 589

20.3.2 含有截取流动数据的最大似然估计 590

20.3.3 存量抽样 594

20.3.4 不可观测的异质性 597

20.4 分组持续期限数据分析 599

20.4.1 时常值协变量 600

20.4.2 时变协变量 603

20.4.3 不可观测的异质性 605

20.5 进一步问题 606

20.5.1 比例风险模型的考克斯偏似然方法 606

20.5.2 多重时段数据 606

20.5.3 竞争风险模型 607

习题 607

参考文献 611

索引 624

译后记 6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