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云南卷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云南卷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云南卷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向东主编;杨雯,杨谊群卷主编;云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3744669
  • 页数:5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精炼的语言详细介绍了世纪之交云南省人口资源状况。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云南卷》目录

第一章 人口发展回顾 1

一、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 1

二、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2

(一)行政建制区域人口分布极不均匀 2

(二)人口密度差异较大 3

(三)全省128个县、市、区人口规模悬殊较大 3

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现状 4

(一)人口总量及其变化 4

(二)家庭户规模逐年缩小 6

(三)人口年龄构成 7

(四)人口性别比不断上升 7

(五)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扫除青壮年文盲任重而道远 7

(六)民族人口众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待加快 9

(七)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10

四、云南人口发展的主要问题 11

(一)人口基数大 11

(二)科技发展水平较低 12

(三)贫困人口多 12

(四)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12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人口的变迁 13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变化 14

(二)全省各地、州、市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19

(三)省际人口迁移对人口总量的影响 23

六、云南人口发展状况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对比 27

(一)50年代出生人口水平处在全国中间,但由于死亡率较高,人口增长处在全国较低水平 27

(二)60年代人口生育得以补偿,人口出生水平及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进入全国中上水平 28

(三)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全国内地省区效果明显,云南也在较高的出生水平上一时呈现台阶式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但持续时间有限 28

(四)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80年代云南人口出生率在持续一段时期下降的基础上,出现跳跃式反弹,使云南不论是人口出生水平,还是人口增长幅度,部排在全国前列 28

第二章 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及人口老龄化 31

一、人口的性别、年龄数据检验 31

二、人口年龄构成 32

(一)人口年龄的基本情况及变化 32

(二)人口年龄构成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 45

三、人口的性别构成 53

(一)云南人口性别比的构成及变化 53

(二)人口性别比的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 56

(三)出生婴儿性别比 61

四、人口老龄化 65

(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及特点 66

(二)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 72

(三)老年人口的婚姻家庭及居住状况 75

(四)老年人口的就业状况 80

(五)老年就业人口的行业、职业及文化构成 81

(六)老年人口的养老方式及问题 82

(七)迎接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85

第三章 生育水平和人口控制 90

一、生育水平现状 90

(一)人口出生率平稳下降,婴儿出生月份峰值期在11月 91

(二)总和生育率已在更替水平以内 92

(三)生育模式正向积极的“自愿控制型”转变 94

(四)平均活产子女数减少,子女存活率提高 99

(五)人口再生产类型趋于缩减 100

(六)农村妇女生育水平高于城镇 103

(七)育龄妇女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继续增大 105

(八)各地、州、市生育水平差异明显 108

二、影响生育水平的因素 110

(一)政策因素对妇女生育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111

(二)育龄妇女人数及年龄结构是影响生育水平的重要因素 113

(三)文化因素对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114

(四)经济因素对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具有明显的影响 116

(五)民族因素的影响 118

三、人口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124

(一)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是云南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24

(二)进一步降低云南妇女生育水平面临的新问题 125

(三)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 126

第四章 人口死亡状况 131

一、死亡水平的地区差异及特点 131

(一)死亡水平变化及特点 131

(二)死亡水平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139

二、人口分性别和年龄的死亡水平 149

(一)人口分性别的死亡水平 149

(二)人口分年龄的死亡水平 156

三、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61

(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 162

(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164

(三)平均预期寿命的城乡差异 166

(四)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及有关问题 167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 169

一、人口婚姻状况的构成、变动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169

(一)人口婚姻状况的构成 169

(二)人口婚姻状况的结构性变动特点 178

(三)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动对人口再生产控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199

二、家庭规模、家庭结构的变动特点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208

(一)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构成及其变动特点 209

(二)婚姻与家庭、家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27

第六章 人口的受教育状况 234

一、人口的受教育状况 234

(一)云南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234

(二)云南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 236

(三)云南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不均衡 241

二、人口的文化素质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251

(一)人口的文化素质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251

(二)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60

(三)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对人口文化素质的影响 267

第七章 劳动就业状况 270

一、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和构成 270

(一)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270

(二)劳动力资源的性别年龄构成 277

(三)劳动力资源的社会构成及质量状况 278

二、就业人口的规模及构成 285

(一)就业人口的基本情况和规模 285

(二)就业人口的行业、职业构成 288

三、城镇失业人口的规模及构成 293

(一)失业人口的基本情况 293

(二)失业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 294

四、未工作人员状况 296

五、乡村劳动力状况及特点 297

(一)乡村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及特点 297

(二)乡村富余劳动力基本状况 300

六、经济发展与就业 302

(一)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302

(二)十年来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 303

七、劳动就业形势和政策取向 305

(一)劳动就业形势 305

(二)劳动就业的政策取向 309

第八章 少数民族人口 311

一、民族人口发展过程 311

(一)民族种类及演变 311

(二)民族人口发展过程 313

(三)民族人口发展变化的因素 317

二、民族人口分布与构成 323

(一)民族人口分布 323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326

(三)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构成 329

(四)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 331

三、少数民族政策及少数民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334

(一)少数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 334

(二)少数民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335

第九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339

一、人口分布 339

(一)人口的地域分布 339

(二)人口的地区分布 341

(三)各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 342

二、省际人口迁移 344

(一)省际迁出人口的流向分析 344

(二)省际迁入人口的流向分析 347

(三)省际迁入人口的就业结构 349

(四)省际迁入人口的就业状况与云南总体情况比较 350

(五)省际迁入人口职业构成的地区差异 351

(六)省际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状况 352

(七)省际迁移人口的总体特征 354

(八)省际迁移人口对云南省人口的影响 355

三、省内人口迁移 363

(一)省内迁移人口的规模 363

(二)省内迁移人口的特征 364

四、人口迁移原因分析 367

第十章 人口城镇化 374

一、人口城镇化的基本原理和进程 374

(一)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74

(二)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375

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地区差异 379

三、影响人口城镇化因素分析 390

(一)生产力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 391

(二)长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造成的结果 392

(三)城镇、城市功能建设严重滞后,各项改革滞后,不能适应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求 392

(四)受传统观念束缚,农民自觉自愿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主动性较差 393

(五)自然条件的影响 393

四、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及基本模式 393

(一)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及模式 393

(二)在推进城镇化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394

第十一章 人口居住状况 399

一、住房发展概况 399

(一)住房商品意识淡漠阶段 399

(二)住房商品理论探索阶段 400

(三)住房商品市场形成及拓展阶段 400

二、云南人口住房现状 401

(一)人均住房面积及结构 401

(二)住房设施及主要炊事燃料 404

(三)住房来源多样化,但以自建为主 405

(四)家庭户购建住房和租用住房费用较低 405

(五)住房城乡差异明显 406

(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住房的关系 414

(七)户主的职业构成与住房的关系 417

三、云南人口住房特点 422

(一)改革开放后云南人口居住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422

(二)人均住房面积参差不齐,宽敞仍是追求目标之一 422

(三)住房以自建为主,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 423

(四)购买和建盖住房费用低,住房设施差 423

(五)住房水平城乡差异明显,差异突出表现在住房设施上 423

(六)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住房面积越大 424

(七)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云南住房的炊事燃料 424

四、云南住房市场及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424

(一)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规范云南住房市场 424

(二)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快云南住房产业化进程 425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住房营销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25

(四)缩小云南人口居住状况与全国的差距,为云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做出贡献 426

第十二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429

一、人口与资源 429

(一)云南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 431

(二)妥善处理人口增长与资源过度利用的关系 439

二、人口与环境 442

(一)云南环境状况及治理情况 443

(二)妥善处理人口增长与环境恶化的关系 450

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云南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454

(一)云南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54

(二)云南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的工作 457

第十三章 人口发展展望 469

一、人口发展预测 469

二、未来20年主要人口问题 4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