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纪实  上
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纪实  上

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纪实 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汤应武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3540165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记述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进行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事件,资料详实,论述清晰。
上一篇:行政法学下一篇:谈谈守法
《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纪实 上》目录

第一章 思想解放与改革发动 1

第一节 邓小平复出和“两个凡是”的提出 1

“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这是邓小平真实的故事 2

“就请华国锋带个头,他自认为是政治水平不高的人” 7

华国锋与叶剑英、汪东兴一道“一举粉碎‘四人帮”, 10

“我建议让邓小平出来工作,我们在座的同志总不会害怕他吧?” 15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8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 21

第二节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23

邓小平对汪东兴、李鑫说:“‘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 23

在酝酿和发动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胡耀邦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26

邓小平号召“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30

“这篇文章如果要挨打,愿先挨50大板。”这是罗瑞卿去德治病前留下的话 34

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负责人纷纷就真理标准问题表态 35

“当时对这两句话考虑得不够周全,现在看来,不提‘两个凡是’就好了” 38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发动 42

陈云率先“放了一炮”,使会议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42

根据与会同志的愿望和提出的意见,华国锋代表政治局宣布八项重大决定 44

原来准备的讲话稿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邓小平于是决定重新起草讲话稿 47

由于有了36天的准备,中央政治局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只开五天 52

全会“开动机器”,实现“三个转变”,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5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61

第四节 变动华国锋职务与邓小平成为核心 64

“国锋同志继续当党的主席、军委主席,看来党内多数同志是不会赞成的” 65

“今天的胡耀邦,还是昨天那个胡耀邦” 72

邓小平认为由他担任中央主席不相宜,至于军委主席他可以暂时担任一段时间 75

应该如何理解“黄猫、黑猫”这句话呢?薄一波曾就此事当面请教邓小平 78

第二章 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82

第一节 平反昭雪、落实政策 82

胡耀邦提出“两个不管”。平反冤假错案大规模展开 82

鉴于为刘少奇平反是一个十分重大而敏感的问题,中共中央专门发出了通知 84

调整关系、落实政策,缓和了党同各方面的政治关系 86

第二节 清理“左”与反对右 90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个提法,“实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 91

叶剑英倡导召开理论务虚会,邓小平重申四项基本原则 93

“必须提醒白桦同志要痛下决心,认识和改正自己的严重错误” 97

第三节 总结历史,正确评价毛泽东 102

《历史决议》的起草由邓小平、胡耀邦亲自主持进行,起草小组主要由胡乔木负责 102

尖锐泼辣的法拉奇问邓小平:“毛主席纪念堂不久是否将要拆掉?” 106

林彪、江青集团十名主犯被送上特别法庭。在江青、张春桥两名主犯要不要杀的问题上老是定不下来 109

中央组织4000名高级干部讨论历史决议,大家议论纷纷,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评价毛泽东 113

针对有人提出是不是不急于搞历史决议的意见,邓小平明确表态:“不行,不能再晚了,晚了不利” 116

第四节 中共十二大,“走自己的道路”的提出 118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基本结论 119

“说清楚一点,这是解决我们这个老党、老人的实现新老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 123

“公道自在人心。让党心、军心、民心对我们每个人作再一次的鉴定吧” 125

第三章 经济调整与改革起步 128

第一节 调整经济与探索新路 128

李先念赞同邓小平由陈云出任财经委主任的意见,并且主动提出给陈云当助手 129

“我们这次调整是清醒的健康的调整”。陈云、邓小平等先后讲话 130

中央领导人将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改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 133

大平首相问邓小平:中国“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邓小平陷入了沉思 135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37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斗争,以万里为书记的中共安徽省委斗胆作出了“借地度荒”的决定 137

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秘密达成包干到户的协定。但他们的秘密还是很快传开了 139

《人民日报》发表了张浩的来信,一时群众中议论纷纷 142

围绕包产到户问题引发激烈争论,华国锋听取汇报时没有直接表态 144

正当“包产到户”遇到重重阻力的关键时候,邓小平等人明确地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146

“包产到户”上了姓“社”的户口后,堂堂正正走遍中华农村大地 147

“对个体工商户,应当允许经营者请两个以内的帮手;有特殊技艺的可以带五个以内的学徒” 151

第三节 经济特区的创办 156

邓小平提出“还是叫特区好”,要求“杀出一条血路来!” 156

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率团出国考察国外经济性特区。回国后,向中央作了汇报 159

王震随邓小平于1984年考察深圳特区后兴奋不已,感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63

刚刚从特区考察归来的邓小平急切地找中央负责同志谈话,商讨进一步开放的对策 168

第四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 170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即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酝酿 170

拨“文化大革命”之乱,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体制状态 172

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第一次专门讨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问题 174

政治体制改革从几方面展开,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176

第五节 整顿党风与社会风气 181

邓小平感到,如果再不对高干生活待遇作出规定,就无法向人民交代了 181

胡耀邦传达了陈云关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的指示,并尖锐地提出:共产党“执政以后,会不会变质呢?” 183

中共中央及时发出了紧急通知,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 185

十二届二中全会决定成立以胡耀邦为主任的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工作由薄一波负责 186

“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188

第四章 全面改革经济飞跃 194

第一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194

1984年是建国35周年,大学生代表全国人民道出了“小平您好”的心声。也就在这一年,中国全面改革的纲领出台了 195

城市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 197

农村改革进入第二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完全没有预料到” 202

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创办海南大特区,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204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与反对自由化 207

面对大量出现的官商不分、任人唯亲等新的不正之风,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过措施 207

十二届六中全会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对于要不要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写入决议之中,曾出现分歧 209

1986年下半年,邓小平再次强调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全党的议事日程上来 211

邓小平找胡耀邦、赵紫阳等人谈话,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15

胡耀邦辞去党的总书记职务并作检讨,赵紫阳代理党的总书记 216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规定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政策界限和方法 218

第三节 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220

邓小平在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上批示:“这个设计好” 220

现今世界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还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十三大作出明确判断 221

确认中国尚处在初级阶段,并把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简明地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24

邓小平从1984年后逐渐形成了分三步走,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227

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赵紫阳为总书记,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李鹏为总理 233

第四节 国民经济跃上新台阶 236

“六五”计划到1984年即提前完成了,“七五”计划在1983年即开始研究制订 236

经过1979年后特别是1984年后的发展,到1988年中国国民经济跃上了新台阶 238

第五章 治理整顿保持稳定 241

第一节 治理整顿决策的作出 241

在经济环境并不宽松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价格“闯关” 242

中共中央于1988年9月及时作出治理整顿的决策,到1989年又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治理整顿任务 244

第二节 政治风波及其平息 248

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邓小平的意见,《人民日报》发表了“四·二六”社论 248

赵紫阳于5月4日发表谈话,说事态将会逐渐平息,中国不会出现大的动乱 253

李鹏总理于5月20日签署了戒严令。6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书》 254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职务,十三届九中全会决定结束对赵紫阳的审查 258

第三节 邓小平退休与江泽民成为核心 260

“我正在说服人们,我明年在党的十三大时就退下来。但到今天为止,遇到的是一片反对声” 261

江泽民一直把邓小平送到门口,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65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你们这个团是我见的最后一个正式的代表团” 269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谈了自己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感受和打算 271

第四节 邓小平向第三代的政治交代 276

邓小平请李鹏、姚依林转告他的话,说:“这就算是我的政治交代” 277

“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 278

“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这是对我们第三代领导人最根本的要求” 279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邓小平向新一代中央集体指明了中国对外的方针和原则 282

邓小平对自己的退休方式和死后丧事作了交代,并对江泽民等人说:“拜托你们了” 284

第五节 稳定的实现与治理整顿结束 285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285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央提出“冷静观察”等24字方针 290

在治理整顿中继续推进改革,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拉开帷幕 296

在“七五”计划顺利完成的条件下,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了“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299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宣告,治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了 300

第六章 加快改革全面推进 303

第一节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303

邓小平选择1992年视察南方,其深层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呢?国际国内许多人士总想探个究竟 304

邓小平刚一到深圳,就急切地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 309

在从深圳前往珠海的快艇上,邓小平跟谢非、梁广大谈起了反倾向斗争 311

“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 312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震动,中共中央及时作出新的部署 313

第二节 中共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化 317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是十四大的主题,中央顾问委员会不再设立 317

邓小平作为十四大特邀代表,是否会出席大会,中外记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18

党的十四大在原有几次对理论的概括的基础上,又作了新的概括 321

江泽民指着胡锦涛说:“这是一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 322

第三节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 324

在一次谈话中,陈云用鸟和笼子的比喻对市场和计划的关系作了形象的说明 325

“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是新话” 328

“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 330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形势的发展、历史的选择 332

第四节 坚持两手抓、坚决反腐败 334

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34

1995年4月4日,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自杀身亡。同月,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引咎辞职 337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制定继1986年以来的又一个精神文明决议 340

第五节 改革推进与“软着陆”实现 342

江泽民向邓小平建议加强宏观调控,突出抓金融工作,“邓小平非常支持” 342

1992年后特别是1994年,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总的特点是整体配套、全面推进 346

在“八五”计划即将结束的形势下,国务院根据中央的建议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蓝图 348

经过改革和宏观调控,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五年建设成就不平凡 350

第七章 高举旗帜与时俱进 352

第一节 邓小平逝世 352

邓小平对家人说:“退休以后,我最终的愿望是过一个真正的平民生活” 353

关于后事,邓小平在去世前的近几年对自己的家人多有交代 355

江泽民将邓小平与毛泽东相提并论,认为“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357

第二节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360

邓小平逝世后,中国处在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庄严宣告: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 360

十五大制定了跨世纪的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63

江泽民逐一介绍了新当选的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说“十五大开得成功” 366

第三节 科教兴国和改革攻坚 367

刚刚就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宣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 368

政府机构改革由上而下逐步推进,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初步成效 370

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放利”进到“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373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 376

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项改革纷纷出台,直接牵动着老百姓的利益 380

第四节 经受考验 382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是否贬值成了世人关注的问题 382

当得知长江第二次洪峰正向武汉逼近时,江泽民夜不能寐 384

1999年4月25日,1万多名“法轮功”练习者非法聚集围住中南海,矛头直指党中央、国务院 38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最强烈的抗议 392

“如果容忍走私泛滥以及其他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一旦翻了船,大家都要落水的” 398

中美发生撞机事件,中国政府严正交涉 402

第五节 世纪之交中国的辉煌 407

国庆50周年大庆,50万军民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 407

“我所以用‘西部大开发’,就是说,不是小打小闹” 408

“中国进行复关和入世谈判已经13年,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该结束这个谈判了” 412

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神州大地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416

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20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确保经济的增长 423

第六节 从“三讲”到“三个代表” 426

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搞“三讲”,江泽民认真总结十年来的工作和经验 427

腐败现象为何顽固地存在,这个问题一直在江泽民“脑海中盘旋” 432

江泽民考察广东,“三个代表”首次提出 436

为准备2001年“七一”讲话,江泽民“下了很大功夫” 439

第七节 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 445

“十六大报告是政治报告,不是具体的工作报告” 445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448

就新当选的中央领导集体将如何开展工作,胡锦涛说:“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 449

“我诚心诚意地把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这个班交给锦涛同志” 450

温家宝坦言“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胡锦涛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454

第八章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456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 456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形成经历了一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 457

中国政府宣布取消农业税,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绵延2600多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461

“多轮驱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463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 465

“中国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 467

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469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构建 471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472

农村教育摆上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475

胡锦涛提出:“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478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481

“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 483

第三节 体制改革与发展成就 486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86

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 488

行之数十年的“计划”代之以“规划”,越来越多的民生指标进入了“规划”之中 490

“高峡出平湖”。三峡主体工程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493

在世界屋脊上修筑一条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495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的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97

第四节 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500

“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如饥似渴” 500

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503

“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着陆,“嫦娥一号”实现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 505

第五节 执政能力与危机处理 508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 509

“非典”疫情突如其来。胡锦涛深感“揪心” 510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网络”初步形成 514

第六节 党建工程与反腐败斗争 516

中央第一次以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 516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 518

“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 521

“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绝不能姑息,绝不能手软” 524

严肃查处陈良宇。中纪委称:陈良宇问题的线索是通过巡视工作发现的 527

第七节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529

统一大业提上议事日程,“一国两制”构想逐渐形成 529

中英、中葡分别达成将港澳交还中国的联合声明,然1992年后中英在香港政制问题上的争论此起彼伏 532

江泽民发表八点主张,李登辉以所谓“私人身份”访问美国 535

香港回归,百年圆梦,“一国两制”构想开始化为现实 540

九九归一,澳门回归,祖国统一大业的第二站 543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主张台独的陈水扁当选所谓“总统”,祖国统一大业任重而道远 546

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是13亿中国人民的意志 548

胡锦涛在北京与连战亲切握手,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 551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成功付诸实践,显示了其无比正确性和强大生命力 554

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的变化,海峡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商谈 556

第八节 中共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561

在十七大报告起草前,先就议题广泛征求意见,这是起草党代会报告的一个创新做法 56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报告的灵魂和标志 564

胡锦涛逐一介绍其他8位常委。“习近平、李克强是两位比较年轻的同志,他们分别为54岁和52岁” 567

胡锦涛表示一定“为民服务,为国尽力”,温家宝表示“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568

第九节 多难兴邦百年圆梦 569

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临。胡锦涛“心急如焚、寝食不安!” 570

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572

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582

注释 592

后记 6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