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天台教制史
天台教制史

天台教制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心皓法师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61527780
  • 页数:5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教团制度建设。主要以天台宗历代祖师制订的规章规范和修行制度为中心,对天台宗为实现僧团自治而制的诸种教制进行简要考察,对于了解和认识以寺庙为中心的中国佛教内部制度以及中国佛教宗派的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上一篇:感情中庸智慧下一篇:眼与心
《天台教制史》目录
标签:法师

导言 1

第一章 天台宗兴起前的僧制规章 13

第一节 佛教初传时期沙门的斋忏与禀戒 13

一、汉地早期戒规之杂乱 13

二、建立受戒制度后的汉僧团 14

三、佛图澄弘化时的僧团组织 16

第二节 东晋道安所制僧尼轨范 18

一、僧尼轨范的制订背景与内容 18

二、僧尼轨范的特质 21

第三节 慧远庐山教团的建设 23

一、慧远的严谨自律 23

二、慧远对经律的求译 24

三、庐山僧团的创建 25

第四节 南北朝的佛教制度与组织 28

一、教团内部制度的制订 28

二、僧官制度的形成 30

三、佛教组织的出现 34

第二章 天台宗的法门相承与创立 37

第一节 天台先驱者对天台宗的启导 37

一、慧文的“法门改转” 37

二、慧思的“新法华学” 42

三、最早的大乘受戒仪规 48

第二节 天台智者的创宗立教 53

一、禅观实践与三大部的讲说 53

二、法华开显的圆教体系 59

三、以三种止观为修持体系的建立 63

第三节 智者倡导的大乘圆顿戒仪 67

一、别圆教性质的菩萨戒 67

二、六种菩萨戒仪 69

三、对得戒问题的看法 73

四、智者提倡的大乘圆顿戒 75

第四节 天台僧团的形成 78

一、建设山林佛教的理念 78

二、天台僧团的形成与仪制的确立 83

第三章 以忏法为修行规范的僧制建设 90

第一节 从印度僧团布萨忏摩到汉地忏仪 91

第二节 智者大师的忏悔观 97

第三节 四部忏法行仪规范 101

一、法华三昧忏法 101

二、请观世音忏法 108

三、金光明忏法 114

四、方等三昧忏法 119

第四节 日常行仪与观心法门 129

一、观心食法 129

二、观心诵经法 133

第五节 天台忏法涵盖三学的特色 136

第四章 天台教团摄众的制法 141

第一节 教团立制和创宗祖师的忧患意识 141

一、法难阴影下的末法思想 141

二、与王权交往中的护教意识 145

三、晚年入山的感慨 155

第二节 天台教团十条立制法 158

一、对依堂坐禅僧众修习时间的规定 160

二、对礼佛行仪的规定 162

三、对用斋的规定 162

四、对僧众和合共住的要求 163

五、对离众别行者的修行规定 165

六、对知事人的训诫 167

第三节 《立制法》融合三学的特色 172

第五章 唐代天台教制的发展 178

第一节 玉泉系的传承与修持特色 178

一、玉泉寺作为新的弘教中心之开创 179

二、弘景、惠真师弟的台律并弘 181

三、玉泉系与净土的合流 184

第二节 以国清寺系为法统的确立及传承 189

一、国清寺祖庭的筹建与僧众共修 189

二、灌顶对教观的结集之功 195

三、保守自修时期的三代法脉 196

四、“九祖相承”与国清寺系法统的确立 202

五、湛然之后天台法脉的传承 207

第三节 湛然的教学风格 215

一、对天台学说的诠释与发挥 215

二、对弟子的讲说、问答和领修 217

第四节 湛然所制的忏仪与戒仪 220

一、《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 220

二、湛然所制《授菩萨戒仪》 225

第五节 唐代南北三地天台宗道场的运作 229

一、传持教观的天台山国清寺系 229

二、讲说与礼忏并重的五台山系 233

三、以法华道场运作为特色的两京系 238

第六章 宋代天台教院仪制 246

第一节 宋代天台中兴与法脉传承 246

一、宋代天台的中兴 246

二、山家山外法系 248

三、在道不在器的付法制度 254

第二节 知礼与天台十方教寺的创建 257

一、天台十方教院之滥觞 257

二、延庆寺的创建与法席开演 260

三、《戒誓辞》与住持五德制 264

四、延庆寺十方丛林住持制的确立与发扬 267

第三节 知礼所制忏仪与戒仪 275

一、知礼的修忏理论 275

二、知礼所制三部忏仪 278

三、知礼所撰菩萨戒仪 287

第四节 遵式所创天台寺院制度 292

一、《天竺寺十方住持仪》 292

二、规范僧徒的《别立众制》 302

三、默堂行事仪则 305

第五节 遵式所制忏仪与戒仪 309

一、遵式所撰忏仪 309

二、遵式《授菩萨戒仪十科》 329

第六节 宋代天台教团的修学特色 332

一、宋代天台僧团的律风 332

二、宋代天台宗僧修持的主要内容 337

第七章 元代天台宗清规的制订 346

第一节 元代天台法脉之传承及教禅之争 346

一、元代天台佛教法脉传承 346

二、教禅之争与天台祖庭的收复 353

第二节 天台《教苑清规》的编撰 359

一、宋元时期编修清规之风气 359

二、《教苑清规》的撰修及其内容 365

第三节 《教苑清规》的丛林制度 379

一、丛林人事组织 379

二、僧众的出家教育制度 394

三、丛林法务活动 403

第四节 天台宗讲学制度的确立 407

一、初学者的入门四书 408

二、住持与都讲的讲学 409

三、三科习读和锁试 411

第五节 体现天台教寺特征的运作模式 414

一、重视忏法修持 415

二、研教观心的禅观要求 417

三、安居期间的修学制度 420

第八章 明清天台佛教仪制 429

第一节 明代禅讲教的划分与法脉传续 429

一、明代禅、讲、教的划分 429

二、明清天台宗的法脉传续 433

第二节 传灯所制寺院规约 441

一、传灯与明代天台的中兴 441

二、传灯所立六条丛林准则 444

三、传灯所制《吴中石佛相好忏仪》 450

第三节 智旭所制忏仪 452

一、智旭与天台佛教的因缘 452

二、依大乘戒制订的忏罪仪 455

三、两部地藏忏仪 459

第四节 明清以佛菩萨为本尊的天台忏仪 462

一、历代最完善的弥勒忏仪 462

二、显密共通的准提三昧忏仪 465

三、以药师为本尊的三昧行法 469

第五节 明清僧团的诸宗融合性质 471

一、明初期天台僧团的风格 471

二、明末僧团的整顿 472

三、清代涅槃忏会的恢复 475

第九章 近代天台教制的复兴 479

第一节 近代天台佛教的弘传 479

一、《法华经》的普遍弘扬 479

二、天台法嗣的遍布 481

第二节 谛闲与近代天台僧学之兴办 483

一、谛闲对天台教观的弘扬 483

二、近代天台僧教育机构的创立 484

第三节 宝静制订的观宗寺规约 490

一、宝静对天台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490

二、宝静制订的一系列寺规 492

第四节 倓虚与湛山寺制度建设 500

一、倓虚与近代天台传法地域的扩展 500

二、湛山寺佛学院的创建与规则的制订 503

三、湛山寺共住规约与住持行则 506

第五节 天台宗道场的创办与复兴 511

一、天台祖庭的复兴 511

二、仁山创办的江苏天台学院 513

三、上海法藏讲寺的寺规 514

主要参考文献 518

后记 5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