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忆勤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565649
  • 页数:2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供七年制学生使用。
《中医诊断学》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一)诊法 1

(二)辨证 1

(三)辨病 2

(四)病案书写 2

二、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2

三、中医诊断的原则 4

(一)整体审察 4

(二)动态观察 5

(三)四诊合参 5

四、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5

上篇 诊法 7

第一章 望诊 7

第一节 全身望诊 8

一、望神 8

(一)望神的原理和意义 8

(二)望神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8

(三)神的表现形式 9

(四)望神的注意事项 10

二、望色 11

(一)望色的原理和意义 11

(二)望色的主要内容 12

(三)望色的注意事项 15

三、望形 16

(一)望形的原理和意义 16

(二)望形的基本内容 16

(三)体质类型 17

四、望态 17

(一)望态的原理和意义 18

(二)望态的内容 18

第二节 局部望诊 19

一、望头面 19

(一)望头部 19

(二)望面部 20

二、望五官 21

(一)望目 21

(二)望耳 23

(三)望鼻 23

(四)望口唇 24

(五)望齿龈 25

(六)望咽喉 25

三、望颈项 26

(一)外形 26

(二)动态 26

四、望躯体 27

(一)望胸胁 27

(二)望腹部 28

(三)望腰背 28

五、望肢体 29

(一)望四肢 29

(二)望指趾 30

(三)望小儿食指络脉 30

六、望皮肤 31

(一)望色泽形态 31

(二)望斑疹 32

(三)望水疱 32

(四)望疮疡 33

七、望下窍 33

(一)望前阴 33

(二)望后阴 34

第三节 望排出物 34

一、望排出物的原理和意义 34

二、望排出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4

三、望排出物的内容 35

(一)望涎与涕 35

(二)望痰饮 35

(三)望呕吐物 35

(四)望二便 36

(五)望经带 37

第四节 舌诊 37

一、舌的形态结构 38

二、望舌的原理 38

(一)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8

(二)舌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39

三、望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39

(一)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39

(二)望舌的方法 39

(三)望舌的注意事项 40

四、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变异 40

(一)正常舌象 40

(二)舌象的生理变异 41

五、舌诊的内容 41

(一)望舌质 42

(二)望舌苔 47

六、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 51

(一)舌象分析的要点 51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53

第二章 闻诊 55

第一节 听声音 55

一、正常声音 55

二、病变声音 56

(一)辨语声 56

(二)辨语言 56

(三)辨呼吸 57

(四)辨咳嗽 57

(五)辨呕吐 58

(六)辨呃逆 58

(七)辨嗳气 59

(八)辨叹息 59

(九)辨鼻鼾 59

(十)辨喷嚏 59

(十一)辨肠鸣与振水声 59

第二节 嗅气味 60

一、病体气味 60

(一)口气 60

(二)鼻气 60

(三)体气 61

二、分泌物、排泄物气味 61

三、病室气味 61

第三章 问诊 62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62

一、问诊的地位及意义 62

(一)问诊可收集其他三诊无法取得的病情资料 62

(二)问诊对其他三诊检查具有指导意义 62

(三)问诊具有健康教育作用 63

(四)问诊具有咨询和心理治疗作用 63

二、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63

(一)问诊的方法 63

(二)问诊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64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64

一、一般情况 65

二、主诉 65

三、现病史 65

(一)起病情况 65

(二)病变过程 66

(三)诊治经过 66

(四)现在症状 66

四、既往史 66

(一)平素健康情况 66

(二)既往患病情况 66

五、个人生活史 66

(一)生活经历 67

(二)饮食起居 67

(三)精神情志 67

(四)婚育状况 67

六、家族史 67

第三节 问现在症 68

一、问寒热 68

(一)恶寒发热 68

(二)但寒不热 69

(三)但热不寒 69

(四)寒热往来 70

二、问汗 71

(一)无汗 71

(二)有汗 71

三、问疼痛 72

(一)问疼痛的性质 73

(二)问疼痛的部位 74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75

(一)头晕 75

(二)耳鸣 76

(三)耳聋 76

(四)重听 76

(五)目痒 76

(六)目痛 76

(七)目眩 76

(八)目昏、雀盲、歧视 77

(九)胸闷 77

(十)心悸 77

(十一)胁胀 77

(十二)脘痞 77

(十三)腹胀 78

(十四)身重 78

(十五)麻木 78

(十六)疲劳 78

五、问饮食口味 79

(一)口渴与饮水 79

(二)食欲与食量 79

(三)口味 81

六、问二便 81

(一)大便 82

(二)小便 83

七、问情绪 84

(一)抑郁 84

(二)情绪高涨 84

(三)焦虑 84

(四)恐惧 85

(五)烦躁 85

八、问睡眠 85

(一)失眠 86

(二)嗜睡 86

九、问妇女 86

(一)问月经 86

(二)问带下 88

十、问男子 88

(一)阳痿 88

(二)阳强 88

(三)遗精 89

(四)早泄 89

十一、问小儿 89

(一)出生前后情况 89

(二)预防接种、传染病史 89

(三)发病原因 90

第四章 切诊 91

第一节 脉诊 91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91

(一)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91

(二)气血运行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91

(三)五脏协同是脉象正常的保证 92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92

(一)诊脉的部位 92

(二)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93

三、脉象要素及平脉特征 94

(一)脉象要素 94

(二)平脉 95

四、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96

五、脉象鉴别、相兼脉和真脏脉 103

(一)脉象的鉴别 103

(二)相兼脉与主病 105

(三)真脏脉 106

六、诊妇人脉和小儿脉 107

(一)诊妇人脉 107

(二)诊小儿脉 107

七、脉诊的临床意义及脉症从舍 108

(一)脉诊的临床意义 108

(二)脉象的真假和从舍 108

第二节 按诊概述 109

一、按诊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109

(一)按诊的手法 109

(二)体位的选择 110

(三)按诊的临床意义 111

二、按诊的内容 111

(一)按额部 111

(二)按头颈部 111

(三)按胸胁 112

(四)按脘腹 113

(五)按肌肤 114

(六)按腧穴 115

第五章 特色诊法 116

第一节 耳诊法 116

一、诊断原理 116

(一)耳与经络关系密切 116

(二)耳与脏腑关系密切 117

二、诊察方法 118

(一)望诊法 118

(二)触诊法 118

(三)电测定法 119

第二节 第二掌骨侧诊法 120

一、诊断原理 120

二、诊察方法 121

中篇 辨证 125

第六章 病性辨证 125

第一节 寒热辨证 125

一、寒证 126

二、热证 126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127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127

(一)寒热错杂 127

(二)寒热转化 128

(三)寒热真假 128

第二节 虚实辨证 129

一、虚证 129

(一)气虚类证 130

(二)血虚类证 131

(三)气血两虚类证 132

(四)津液不足证 133

(五)阴虚证 133

(六)阳虚证 133

(七)亡阴证 134

(八)亡阳证 134

二、实证 135

(一)风淫证 136

(二)寒淫证 136

(三)暑淫证 137

(四)湿淫证 138

(五)燥淫证 138

(六)火淫证 139

(七)气滞类证 139

(八)血瘀证 140

(九)血寒证 141

(十)血热证 141

(十一)水液内停证 142

(十二)食积证 144

(十三)虫积证 144

(十四)毒证 145

(十五)疫疠 145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146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46

(一)虚实错杂 146

(二)虚实转化 147

(三)虚实真假 147

第七章 病位辨证 149

第一节 表里辨证 149

一、表证 150

二、里证 150

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150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51

(一)表里同病 151

(二)表里出入 152

第二节 脏腑辨证 152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53

(一)心气虚证 153

(二)心阳虚证 154

(三)心阳暴脱证 154

(四)心阴虚证 155

(五)心血虚证 155

(六)心火亢盛证 155

(七)痰迷心窍证 156

(八)痰火扰神证 156

(九)小肠实热证 157

(十)心脉痹阻证 157

(十一)瘀阻脑络证 158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58

(一)肺气虚证 159

(二)肺阳虚证 159

(三)肺阴虚证 159

(四)风寒束表证 160

(五)风热犯肺证 160

(六)燥邪犯肺证 160

(七)痰热壅肺证 161

(八)寒痰阻肺证 161

(九)大肠液亏证 161

(十)肠虚滑泄证 162

(十一)大肠湿热证 162

三、脾与胃病辨证 163

(一)脾气虚证 163

(二)脾阳虚证 163

(三)脾阴虚证 164

(四)脾虚气陷证 164

(五)脾不统血证 165

(六)寒湿困脾证 165

(七)湿热蕴脾证 166

(八)胃气虚证 167

(九)胃阳虚证 167

(十)胃阴虚证 167

(十一)寒滞胃腑证 168

(十二)胃火炽盛证 168

(十三)食滞胃脘证 169

四、肝胆病辨证 169

(一)肝血虚证 170

(二)肝阴虚证 170

(三)肝气虚证 170

(四)肝气郁结证 171

(五)肝火上炎证 171

(六)肝胆湿热证 172

(七)寒凝肝脉证 172

(八)肝郁痰扰证 172

(九)肝阳上亢证 173

(十)肝风内动证 173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74

(一)肾阳虚证 175

(二)肾阴虚证 175

(三)肾精不足证 175

(四)肾气不固证 176

(五)膀胱湿热证 177

六、脏腑兼证辨证 177

(一)心肾不交证 177

(二)心脾两虚证 178

(三)心肝血虚证 179

(四)心肾阳虚证 179

(五)心肺气虚证 179

(六)心胆气虚证 180

(七)脾肺气虚证 180

(八)脾肾阳虚证 181

(九)肺肾阴虚证 181

(十)肝肾阴虚证 181

(十一)肝脾不调证 182

(十二)肝胃不和证 182

(十三)肝火犯肺证 183

第三节 经络辨证 184

一、十二经脉病证的特点 184

二、奇经八脉病证的特点 184

第四节 六经辨证 185

一、六经病证的概念 185

(一)太阳病证 185

(二)阳明病证 186

(三)少阳病证 187

(四)太阴病证 187

(五)少阴病证 187

(六)厥阴病证 188

二、六经病证的传变方式 188

(一)传经 188

(二)合病 189

(三)并病 189

(四)本经自病 189

(五)直中 189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189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 189

(一)卫分证 189

(二)气分证 190

(三)营分证 190

(四)血分证 191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方式 191

(一)顺传 191

(二)逆传 192

第六节 三焦辨证 192

一、三焦病证的概念 192

(一)上焦病证 192

(二)中焦病证 193

(三)下焦病证 193

二、三焦病证的传变 194

(一)顺传 194

(二)逆传 194

下篇 病案与研究思路 195

第八章 诊断与病案 195

第一节 病情资料的整理 195

一、判断病情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195

二、评价病情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196

三、分析病情资料的一致性 196

第二节 辨证思维的方法与步骤 196

一、区别各种辨证方法的适用范围,合理选用适当的辨证方法 197

二、辨证的内容和步骤 197

(一)辨证基本内容 197

(二)辨证的主要步骤 198

三、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198

四、辨证的具体要求 200

(一)内容要求准确全面,证名要精练规范 200

(二)动态辨证 200

(三)不必受证型的拘泥 200

第三节 病案 201

一、病案的沿革与意义 201

(一)病案的沿革 201

(二)病案的意义 202

二、病案的书写通则和标题名称 202

(一)中医病案的书写通则 202

(二)中医病案的标题名称 204

三、中医病案的书写格式 205

(一)住院病案 205

(二)门诊病案 211

(三)急诊病案 211

附:病案的种类 213

第九章 中医诊断学的现代研究方向与思路 214

第一节 症、证及病的规范化研究 214

一、症状的规范化研究 215

(一)症状术语及其内涵 215

(二)症状的量化分级 215

(三)症状的辨证意义 216

二、证的规范化研究 216

(一)证的概念 217

(二)证的命名与分类 217

(三)辨证的基本内容 218

三、病的规范化研究 219

第二节 诊法的客观化研究 219

一、四诊信息形成机理的研究 219

(一)舌象的形成机理 220

(二)脉象的形成机理 221

二、四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及专用检测仪器的研究 222

(一)面色诊 222

(二)舌诊 223

(三)脉诊 224

(四)闻诊 229

第三节 证的分布、演变规律及诊断标准的研究 230

一、证的分布与演变规律的研究 230

(一)证的分布规律 230

(二)证的演变规律 231

二、证的诊断标准的研究 232

(一)证的诊断标准的模式与结构 232

(二)证的诊断标准的建立方法 233

第四节 证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 235

一、证的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研究 236

二、证的病理生理基础的动物实验研究 236

(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 237

(二)动物模型的评定方法 237

三、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对策 238

(一)研究前提的可靠性 238

(二)研究思路欠完善 239

(三)证本身的特殊性 239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24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