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疾病学基础
疾病学基础

疾病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振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117090070
  • 页数:622 页
图书介绍:为了适应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推进以“模块式”教学为架构的教学改革,改革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编写《疾病学基础》。《疾病学基础》是为护理等医学相关专业所用的教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
《疾病学基础》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1

一、健康 1

二、疾病 2

三、亚健康 2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2

一、外因 3

二、内因 3

第三节 疾病发生的机制 4

一、神经机制 4

二、免疫机制 4

三、内分泌机制 5

四、体液机制 5

五、组织、细胞机制 5

六、分子机制 5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6

一、潜伏期 6

二、前驱期 6

三、临床症状明显期 7

四、转归期 7

第五节 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7

一、疾病的治疗 7

二、疾病的预防 9

第一章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11

第一节 微生物 11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 12

第二章 细菌学 14

第一节 细菌的基本性状 14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4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20

三、细菌与噬菌体 23

四、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24

第二节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28

一、细菌的分布 28

二、消毒与灭菌 29

第三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33

一、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33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34

三、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37

四、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9

五、医院感染 40

第四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46

一、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46

二、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47

第五节 呼吸道传播的细菌 49

一、结核分枝杆菌 49

二、脑膜炎奈瑟菌 52

三、流感嗜血杆菌 53

四、肺炎支原体 53

五、肺炎链球菌 54

六、其他细菌 55

第六节 消化道感染的细菌 56

一、大肠埃希菌 56

二、志贺菌属 58

三、沙门菌属 59

四、霍乱弧菌 62

五、副溶血性弧菌 63

六、幽门螺杆菌 63

七、肉毒梭菌 64

第七节 创伤感染的细菌 65

一、葡萄球菌属 65

二、链球菌属 67

三、破伤风梭菌 69

四、其他细菌 71

第八节 性传播细菌 73

一、淋病奈瑟菌 73

二、梅毒螺旋体 74

三、其他细菌 75

第九节 动物源性细菌 77

一、钩端螺旋体 77

二、其他细菌 78

第三章 病毒学 81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81

一、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81

二、病毒的增殖 83

三、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85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86

一、病毒的感染 86

二、抗病毒免疫 88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90

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90

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92

第四节 呼吸道感染病毒 94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94

二、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 97

三、其他呼吸道感染病毒 99

第五节 消化道感染病毒 100

一、肠道病毒 100

二、急性胃肠炎病毒 102

第六节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103

一、虫媒病毒 103

二、出血热病毒 105

第七节 反转录病毒 106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07

二、人类嗜T细胞病毒 110

第八节 肝炎病毒 110

一、甲型肝炎病毒 110

二、乙型肝炎病毒 111

三、丙型肝炎病毒 116

四、丁型肝炎病毒 116

五、戊型肝炎病毒 117

第九节 疱疹病毒 117

一、单纯疱疹病毒 118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19

三、人巨细胞病毒 120

四、EB病毒 122

第十节 其他病毒 123

一、狂犬病病毒 123

二、人乳头瘤病毒 125

三、朊粒 125

第四章 真菌学 128

第一节 真菌学总论 128

一、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128

二、真菌的致病性、免疫性与防治原则 129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真菌 131

一、皮肤癣真菌 131

二、白假丝酵母菌 132

三、新生隐球菌 133

第五章 医学寄生虫学概述 134

第一节 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关系 135

一、寄生关系、寄生虫和宿主概念 135

二、寄生虫和宿主的种类 135

三、寄生虫的生活史 136

四、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 136

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防制与诊断 138

一、流行的基本环节 138

二、影响流行的因素 138

三、寄生虫病流行特点 139

四、寄生虫感染的诊断 139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 140

第六章 医学蠕虫和原虫 141

第一节 肠道寄生线虫 141

一、似蚓蛔线虫 141

二、毛首鞭形线虫 143

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144

四、蠕形住肠线虫 147

五、旋毛形线虫 149

六、粪类圆线虫 150

第二节 肠道寄生吸虫和绦虫 152

一、布氏姜片吸虫 152

二、链状带绦虫 153

三、肥胖带绦虫 156

第三节 肠道寄生原虫 157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157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 160

三、隐孢子虫 162

四、人芽囊原虫 163

第四节 肝胆与组织内寄生虫 164

一、华支睾吸虫 164

二、细粒棘球绦虫 167

三、卫氏并殖吸虫 169

四、刚地弓形虫 172

第五节 血液与淋巴系统寄生虫 175

一、丝虫 175

二、日本裂体吸虫 179

三、疟原虫 183

四、杜氏利什曼原虫 188

第六节 泌尿生殖道寄生虫 191

一、阴道毛滴虫 191

第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 193

第一节 皮肤寄生节肢动物 193

一、疥螨 193

二、蠕形螨 194

三、虱 195

第二节 病媒节肢动物 197

一、蚊 197

二、蝇 199

三、蚤 201

四、蜚蠊 202

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 20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04

一、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204

二、免疫系统 204

三、免疫系统与临床疾病 205

四、免疫学 205

第二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05

一、免疫器官 205

二、免疫细胞 208

三、免疫分子 208

四、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208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209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 209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 209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 210

第九章 抗原 211

第一节 概念、特征 211

一、抗原、免疫原和半抗原 211

二、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211

第二节 抗原特异性和抗原表位 212

一、特异性 212

二、抗原表位 213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214

一、根据抗原是否显示免疫原性区分 214

二、根据抗原和宿主的亲缘关系区分 215

三、根据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区分 215

第四节 医学中常见的抗原物质 215

一、感染性物质 215

二、非感染性物质 215

三、超抗原 215

第十章 免疫分子 217

第一节 抗体 217

一、抗体的分子结构 217

二、抗体的免疫学特性 219

三、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219

四、五类抗体的特性 220

五、抗体在医学上的应用 222

六、抗体的制备 222

第二节 补体 223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23

二、补体的激活 223

三、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225

第三节 细胞因子 226

一、细胞因子的来源 226

二、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及特点 226

三、细胞因子的功能 227

四、细胞因子与疾病 228

第四节 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229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命名 229

二、分化抗原的功能 229

三、白细胞分化抗原与临床 230

第十一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31

第一节 HLA复合体的基因结构 231

一、HLA Ⅰ类基因 232

二、HLA Ⅱ类基因 232

三、HLA Ⅲ类基因 232

第二节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 232

一、单元型遗传 232

二、共显性表达 232

三、多态性 233

四、连锁不平衡 234

第三节 HLA分子结构及其分布 234

一、HLA Ⅰ类分子 234

二、HLA Ⅱ类分子 234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236

一、诱导T细胞的分化成熟——决定个体T细胞库的形成 236

二、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 236

第五节 HLA与医学 237

一、HLA与器官移植 237

二、HLA与疾病的关联 237

三、HLA异常表达和疾病 238

四、法医学应用 238

第十二章 免疫细胞 239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239

一、造血干细胞 239

二、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调控 239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240

一、自然杀伤细胞 240

二、单核吞噬细胞 242

三、树突状细胞 244

四、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245

第三节 适应性免疫细胞 246

一、T细胞 246

二、B细胞 250

第四节 抗原提呈细胞 253

第十三章 免疫应答 254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 254

一、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254

二、固有免疫系统的识别特点 254

三、固有免疫抗感染应答的作用时相 255

四、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关系 255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256

一、概述 256

二、抗原的加工与提呈 257

三、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259

四、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261

五、T、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 264

六、黏膜免疫应答 266

第十四章 疾病的遗传学基础 267

第一节 医学遗传学发展简史 267

一、遗传病的早期认识 267

二、医学遗传学的兴起 268

第二节 遗传性疾病的分类 269

一、染色体病 269

二、单基因病 269

三、多基因病 269

四、线粒体基因病 269

五、体细胞遗传病 269

第三节 医学遗传学和人类基因组研究 270

第十五章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271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271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271

二、人类染色体的数目、结构和形态 274

三、染色体分析的显带技术及其他的技术应用 277

四、染色体的分类及其命名和书写原则 280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的异常及其畸变 281

一、染色体畸变的原因 281

二、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282

三、人类染色体畸变的国际命名体制 285

第三节 常染色体病 288

一、三体综合征 288

二、缺失综合征 291

第四节 性染色体病 291

一、Klinefelter综合征 292

二、Turner综合征 293

三、XYY综合征 293

四、多X综合征 294

五、脆性X染色体智力障碍综合征 294

第五节 两性畸形 295

一、真两性畸形 295

二、假两性畸形 295

第十六章 单基因遗传病 298

第一节 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98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99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03

三、X伴性显性遗传 306

四、X伴性隐性遗传 308

五、Y伴性遗传 310

第二节 影响单基因遗传的因素 310

一、确认与校正 310

二、外显率和表现度 313

三、基因多效性 314

四、发病年龄 314

五、患者性别对常染色体遗传病发病的影响 315

六、X染色体失活 316

七、亲代印迹 317

八、亲缘系数和近亲婚配 317

九、遗传异质性 318

十、遗传早现 319

十一、拟表型 320

第十七章 多基因遗传病 321

第一节 多基因遗传病的模型及特点 321

一、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模型 321

二、多基因遗传病的易患性和发病阈值 322

三、遗传度的计算 323

第二节 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324

第三节 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方法 325

第四节 多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定位 325

一、多基因遗传病基因定位的策略 326

二、易感基因定位的分析方法 327

第五节 多基因遗传病个案分析 328

一、糖尿病易感基因的研究 328

二、精神分裂症 328

第十八章 遗传病的预防 330

第一节 遗传筛查 330

一、出生前筛查 330

二、新生儿筛查 331

三、携带者检测 331

第二节 遗传咨询 332

一、如何开展遗传咨询 332

二、遗传咨询的类型 334

三、遗传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 335

第三节 遗传登记和随访 340

一、遗传登记的类型 340

二、遗传登记的适应证 341

三、遗传登记的方法 341

四、遗传随访 342

第四节 遗传保健 342

第十九章 组织细胞的适应和损伤 344

第一节 适应 344

一、肥大 344

二、萎缩 345

三、增生 345

四、化生 346

第二节 组织细胞的损伤 347

一、细胞内(外)物质积聚 347

二、细胞死亡 350

第二十章 损伤的修复 354

第一节 再生 354

一、细胞的再生潜能 354

二、组织的再生过程 355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355

一、肉芽组织 356

二、瘢痕组织 356

第三节 创伤愈合 357

一、创伤愈合过程 357

二、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357

第二十一章 血液循环障碍 359

第一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59

一、充血 359

二、出血 362

三、血栓形成 363

四、栓塞 368

五、梗死 371

第二节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74

一、正常凝血与抗凝血过程 374

二、血液高凝状态与血栓形成 377

三、止凝血功能障碍与出血病 378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79

第二十二章 炎症与发热 387

第一节 炎症 387

一、概述 387

二、急性炎症 388

三、慢性炎症 395

第二节 发热 397

一、基本概念 397

二、发热的原因与机制 397

三、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400

四、热限及其成因 401

五、发热时功能与代谢变化 401

六、热型及意义 402

七、发热的利与弊及处理原则 402

第二十三章 肿瘤 403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403

一、肿瘤的概念 403

二、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404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 405

一、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405

二、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405

第三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406

一、肿瘤的命名 406

二、肿瘤的分类 406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407

一、肿瘤的生长 407

二、肿瘤的扩散 409

第五节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410

一、肿瘤的分级 410

二、肿瘤的分期 410

第六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411

第七节 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411

第八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412

一、癌前病变 412

二、非典型增生 413

三、原位癌 413

第九节 常见肿瘤举例 413

一、上皮组织肿瘤 413

二、间叶组织肿瘤 415

三、神经外胚叶肿瘤 417

四、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 417

第十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417

一、肿瘤的病因学 417

二、肿瘤的发病学 419

第二十四章 水、电解质代谢与酸碱平衡的紊乱 421

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 421

一、正常水、钠代谢 421

二、水、钠代谢紊乱 425

三、低钠血症 425

四、高钠血症 429

五、血钠正常的水钠代谢紊乱 430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434

一、正常钾代谢 434

二、低钾血症 435

三、高钾血症 438

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 440

一、概述 440

二、酸碱物质来源和酸碱平衡调节 441

三、评价酸碱平衡常用的指标及意义 444

四、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概念和特点 445

五、四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445

六、代偿性和失代偿性酸、碱中毒的概念和特点 448

七、不同类型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449

八、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概念 451

九、防治原则 451

第二十五章 应激 45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53

一、应激 453

二、应激原 453

三、全身适应综合征 453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454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454

二、应激的细胞反应 456

三、应激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和功能变化 457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458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心身疾病 459

二、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460

第四节 应激的防治原则 461

第二十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462

第一节 呼吸系统病理 462

一、慢性支气管炎 462

二、小叶性肺炎 463

三、肺硅沉着症 464

四、肺结核病 465

第二节 缺氧 470

一、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470

二、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 471

三、缺氧时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473

四、缺氧时器官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475

五、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478

六、氧疗与氧中毒 479

第三节 呼吸衰竭 479

一、原因和发病机制 480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85

三、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486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488

第二十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 490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 490

一、动脉粥样硬化 490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93

三、高血压 495

四、风湿病 498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500

六、慢性心脏瓣膜病 501

七、心肌病和病毒性心肌炎 502

第二节 休克 503

一、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503

二、休克的发生发展机制 505

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511

四、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512

第三节 心力衰竭 513

一、概述 513

二、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 514

三、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反应 516

四、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518

五、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523

六、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524

第二十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526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病理 526

一、消化性溃疡 526

二、病毒性肝炎 527

三、肝硬化 530

四、常见消化道肿瘤 533

第二节 肝功能衰竭 540

一、概述 540

二、肝性脑病 541

三、肝肾综合征 548

第二十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550

第一节 泌尿系统病理 550

一、肾小球肾炎 550

二、肾盂肾炎 557

第二节 肾功能衰竭 558

一、概述 558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 559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 562

第三十章 免疫系统疾病 568

第一节 超敏反应 568

一、Ⅰ型超敏反应 568

二、Ⅱ型超敏反应 570

三、Ⅲ型超敏反应 571

四、Ⅳ型超敏反应 573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574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574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575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损伤机制 576

四、自身免疫性病治疗原则 578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 578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579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580

第四节 移植免疫 583

一、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识别机制 583

二、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效应机制 585

三、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586

第五节 肿瘤免疫 587

一、肿瘤抗原 587

二、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 588

三、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590

四、肿瘤的免疫治疗 591

第六节 免疫治疗 592

一、免疫治疗分类 592

二、临床常见的免疫治疗方法 593

第三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597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597

一、甲状腺肿 597

二、甲状腺肿瘤 599

第二节 糖尿病 601

参考文献 603

索引 6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