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唯识、心性与如来藏
唯识、心性与如来藏

唯识、心性与如来藏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贵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237420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围绕佛教唯识、心性、如来藏三者及其相互关系展开探讨。
《唯识、心性与如来藏》目录
标签:心性 如来

第一章 印度佛教唯识学及其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 1

第一节 印度佛教唯识学的分型及其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 2

一、引言 2

二、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二分: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 5

1、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的区分 5

2、“有为依”与“无为依”的建立 8

三、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的传承与发展 16

四、瑜伽行派唯识学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 20

1、关于二者关系的两类代表性观点 20

2、对二者关系的说明 21

第二节 印度佛教无为依唯识学的基本思想特征——印度佛教唯识学与佛性如来藏思想的合流 24

一、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 24

1、无为依唯识学的“杂糅”性质 24

2、无为依唯识学作为心性如来藏学 26

二、无为依唯识学的本体论思想 28

1、心性真如与虚妄分别之主、客关系 28

2、心性真如为染净转依之所依体 31

3、心性真如作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 32

三、无为依唯识学的识境论思想 35

四、无为依唯识学的缘起论思想 40

五、无为依唯识学的“梵化”色彩 45

第三节 印度佛教唯识学缘起思想之特质 46

一、印度佛教缘起思想发展略述 46

二、印度唯识学缘起思想之四特质 49

1、缘起的因果平等性 49

2、缘起的唯心性 51

3、缘起的俱时性 54

4、缘起的整体性 58

三、四特质与无为依唯识思想、心性如来藏思想 60

第二章 印度佛教的心性与佛性如来藏思想 62

第一节 印度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心性思想 63

一、原始佛教心性思想的萌芽 63

1、原始佛教对心的偏重 63

2、心性问题的揭橥 64

二、部派佛教的心性思想 69

1、大众系及分别说论者的“心性本净”说 70

2、有部系的“心性非本净”说 73

3、小结 77

第二节 印度大乘佛教的心性思想 78

一、初、中期大乘经与大乘中观行派的心性思想 78

1、初期大乘经的心性说 79

2、中观行派的“心性本净”说 81

3、早、中期大乘经的“心性本净”说与空、佛性、如来藏思想 85

二、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心性思想 88

1、瑜伽行派的“心性本净”说 89

2、瑜伽行派的“心性非本净(心性本染)”说 93

三、印度晚期如来藏学的心性思想 97

四、小结 104

第三节 印度佛教如来藏学的基本思想特征 105

一、印度佛教如来藏学的形成 105

二、印度佛教如来藏学的基本结构特征 110

1、如来藏说:一切众生本具如来德相 111

2、缠解说:如来藏的“在缠”与“出缠” 116

3、本体说:如来藏作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 119

4、识境说:一切法为心识所显现 121

5、缘起说:如来藏作为一切法缘起的根本因但非直接因 123

三、如来藏思想与“梵我论” 127

第三章 中国佛教心性、佛性与如来藏思想 131

第一节 中国佛教佛性思想的基本特点 132

一、佛性的界定 132

二、因佛性 133

三、中国佛教正因佛性:十种、四类 136

1、十种正因佛性 136

2、四类正因佛性 141

四、正因佛性十一观 142

五、因佛性的基本结构模式:正因、行因、缘因佛性 144

六、因佛性的发生论结构模式:生因、了因、缘因佛性 145

七、结语 147

第二节 《大乘起信论》的心性如来藏思想特征 149

一、总体思想特征 149

1、一心 149

2、一心二门 151

二、别门思想特征 153

1、真心与如来藏 153

2、缘起 155

3、熏习 158

三、小评 161

第三节 《楞伽经》对《大乘起信论》的心性如来藏思想的影响 162

一、对魏译《楞伽经》的影响的错解 162

1、魏译《楞伽经》的“一心”与《起信论》的“一心” 162

2、魏译《楞伽经》与《起信论》的基本思想结构特征 166

二、宋译《楞伽经》对《起信论》的影响 167

1、如来藏、阿梨耶识与生灭法三者间的关系 168

2、本觉问题 173

三、小结 173

第四节 《宗镜录》的心性如来藏思想——以“一心说”的圆融观为中心 174

一、“一心说”之三观:一种新圆融观 175

1、“一心说”之三观 175

2、三观与起信、华严学 177

二、“一心说”之三重唯心观 178

1、妄心之唯心观(唯识观) 180

2、真心之唯心观 182

3、圆明心之唯心观 187

三、结论 189

第四章 支那内学院对中印佛教心性如来藏思想的反省、批判与发展——以欧阳竟无、吕澂、王恩洋三大师的思想为中心 190

第一节 吕澂的“性寂说”与“性觉说” 191

一、“性寂说”与“性觉说”之区分:对“心性本净说”的不同诠释 192

二、印度佛教的心性说并非“性寂说” 196

1、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心性本净说”:作为通义之“本离”义 196

2、中观行派的“心性本净”说之特义:“本寂(本空)”义 199

3、瑜伽行派的“心性本净”说之特义:“本有”义与“本具”义 200

4、小结 202

三、“性觉说”是印度佛教心性说的合理发展 203

1、中国佛教的“心性本净”说之特义:“本觉”义 203

2、“本觉”义是印度佛教心性说的合理发展 205

四、结语 209

第二节 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教心性论的批判 211

一、心性本寂与本觉之界分 211

1、性寂与性觉 212

2、对“性觉说”的批评 217

二、真如能否缘起之辨 219

1、别细方面 220

2、总略方面 224

三、对支那内学院的批判的评论 225

1、“性觉说”与唯识学的心性论相不相违的问题 225

2、真如缘起说与唯识学的缘起说相不相违的问题 229

四、结语 231

第三节 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教心性如来藏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231

一、对心性、真如、如来藏为一的思想的批判 232

1、如来藏非已然地具足一切佛法 232

2、真如非实体法 234

3、心性“本寂”非“本觉” 237

4、如来藏与心性真如并非是一 240

二、对体用论与缘起论合一的批判 241

1、对非生灭法与生灭法间的体用关系与因果关系的简别 243

2、对体用观与缘起观的批判 245

3、对真如无明互熏思想的批判 246

4、对真如缘起思想的批判 249

三、简评 251

第四节 支那内学院对心性如来藏思想的抉择与创释 252

一、无为如来藏思想 253

1、法界真如作为如来藏 253

2、无为如来藏观念向涅槃观念的转换 256

3、体用关系中的无为如来藏 258

二、有为如来藏思想 260

1、吕澂的有为如来藏概念:阿赖耶识为如来藏 260

2、欧阳竟无的有为如来藏:第八识摄净种为如来藏 262

3、如来藏作为在缠法身:出缠的渐次性 264

4、因果关系中的有为如来藏 266

三、简评 269

第五章 日本“批判佛教”对唯识与如来藏思想的批判——以松本史郎的“基体说”为中心 271

第一节 “基体说”与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 273

一、“基体说”的基本结构特征 273

1、“基体说”的基本结构特征 273

2、“基体说”是“梵我论”类型 275

二、“基体说”与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 276

三、松本根据“基体说”对佛教思想的判摄 279

四、如来藏与唯识思想并非“基体说” 281

1、“基体说”与“梵我论”、如来藏及唯识学关系图示 281

2、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并非“基体说” 282

第二节 从本体论与发生论的关系看“基体说”对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的批判 285

一、“基体说”的根本思想特征:在“基体”概念上本体论与发生论之合一 285

二、“基体说”与如来藏思想 288

三、“基体说”与唯识思想 291

四、与支那内学院观点之比较 294

五、小结 297

第三节 如来藏与唯识思想中之dhātu类概念——与“基体说”之“基体”概念的一个比较 298

一、“基体说”的“基体”概念与如来藏及唯识思想的dhātu类概念 298

1、“基体说”的“基体”概念 298

2、如来藏及唯识思想的dhātu类概念 298

二、dhātu类存在非一切现象法所依存之一元性本体 299

1、界(dhātu)在佛教文献中的基本用法:非一元性基体 299

2、界(dhātu)的特义:作为“大通性”之法界 302

三、dhātu类存在不是“我(ātman)” 305

四、dhātu类存在不是一元发生因 309

1、“界(dhātu)”作为发生因:是多元、有为性而非一元、无为性 309

2、法界等作为“所依”与“所缘”:绝非发生因 311

五、结语 313

附:对周贵华先生的论文的评语 314

参考文献 3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