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经济难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振坤,辛守良,王兆铮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3535547
- 页数:629 页
第一部分 总论第一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定位 3
一、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及特征 3
(一)小康——中国人民古老的社会理想(二)小康社会——中国的跨世纪宏伟事业(三)从“建立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四)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五)小康社会的进程与时限二、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 13
(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准(二)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程中的历史方位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9
(一)总体小康时期的基本国情(二)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原则(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大建设和持续发展(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破解的重大经济难题 32
第二题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36
一、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36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要求用新的更为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和问题凸显要求重新审视和转变发展指导思想(三)我国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为提出科学发展观准备了条件(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借鉴(五)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 52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二)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三)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目标(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长久目标(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 60
四、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62
(一)提升发展观念,从坚持发展到坚持科学发展(二)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基层各级组织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作用(三)妥善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四)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第二部分 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实现工业化、集约化和城镇化第三题 我国面临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双重的艰巨任务 71
一、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71
(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三)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二、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78
(一)传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二)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三、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82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推动力和基本内容(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四、我国步入重工业化阶段 90
(一)工业结构变化的规律性及其启示(二)我国工业化已进入重工业化时期(三)推进工业化,必须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五、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96
(一)邓小平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问题的一些重要论述(二)现代化概念的含义、特征及其主要内容(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第四题 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 103
一、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造成的问题 103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两种类型及其特点(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07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向中等收入国家历史阶段迈进的需要(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环节和根本性因素 113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环节(二)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因素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123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引导合理消费(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五)将节约资源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第五题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35
一、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35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二)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严重挑战和已拥有的重要基础(三)要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四)自主创新的基本含义二、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142
(一)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二)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科技中介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五)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引导、推动和组织作用三、自主创新要突出三大战略重点——发展名牌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和抓好重大专项 150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自主品牌(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三)抓好重大专项四、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 158
(一)创造促进自主创新的良好的政策环境(二)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三)培育自主创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第六题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62
一、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162
(一)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三)“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二、我国城镇化目标及道路的选择和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考虑 167
(一)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具体目标设想(二)我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三)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考虑三、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平稳协调发展 173
(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协调的原则(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发展(三)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四、有关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几个认识问题 179
五、在城市化问题上应走出的几个认识误区 185
第七题 认真研究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91
一、制定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基本点 19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能源供应提出的要求(二)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点二、坚定地立足于国内,积极开发利用国内能源 195
(一)未来15年中国石油供求情况(二)我国原油资源的禀赋特点和石油生产稳定增长的难度(三)东部油田还将稳定增产一个较长时期三、坚持节能优先,走出一条跨越式节能道路 199
(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二)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三)三个方面的节能目标(四)五个节能重点领域(五)把节约资源提升为基本国策,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四、煤为基础,多元发展 207
(一)煤为基础(二)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目标(三)天然气——21世纪的首选能源(四)大力发展水力发电(五)核能从“适度”到“积极”发展(六)加快发展风力发电(七)大力发展煤基醇醚燃料来替代汽车石油(八)开发利用其他能源五、有效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外能源 218
(一)通过国际贸易进口石油(二)在国外进行石油生产合作六、规避石油风险,确保石油安全 223
第三部分 统筹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第八题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29
一、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新思路 229
二、城乡统筹,缩小差距,必须突破二元结构 232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表现(二)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和重大举措三、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237
(一)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种粮农民增收(二)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三)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四、进一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 242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五、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249
(一)推进农村工业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推进城镇化进程(三)发展劳务经济六、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254
(一)科教兴农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方针(二)实行科教兴农战略要抓住关键环节(三)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255
(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三)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60
(一)按照“五大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解决现阶段农村突出矛盾第九题 解决就业难问题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266
一、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266
(一)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二)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三)充分就业,调控目标(四)全力以赴,促进就业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275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二)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三、开创城镇就业新局面 280
(一)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二)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三)发展第三产业(四)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五)组织劳务输出(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七)促进青年就业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289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小康社会和工业化的客观要求(二)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业农村就业容量(三)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就业第十题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差别 296
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 296
(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出(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三)我国区域经济的突出问题是发展失衡(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难点在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 309
(一)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历史考察(二)西部地区经济长期落后的主要表现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目标和指导方针 314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和实现步骤(三)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方针四、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 320
五、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 326
(一)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衰退是区域发展失衡的重要表现(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当前任务第十一题 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及其调控对策 337
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发展 337
(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与实现形式二、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349
(一)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二)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差距过大趋势的力度 355
(一)如何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二)加大调节收入差距过大趋势的力度第四部分 统筹经济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解决社会发展薄弱滞后问题第十二题 统筹规划,着力解决科技、人才和教育三大发展滞后问题 369
一、强化科学忧患意识,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对解决科技、人才、教育发展滞后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369
(一)恰当地估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二)冷静理性地面对我国科技、人才、教育的薄弱状况(三)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战略眼光来审视科技、人才、教育问题二、不断提升技术进步贡献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375
(一)清醒认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二)统筹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两个方面(三)营造促进全社会技术进步的体制和环境(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五)加大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财政支持三、重点与广泛相统一地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 381
(一)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二)把培养和造就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三)加快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五)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体系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应于2020年率先初步实现现代化 390
(一)普及、巩固和提高基础教育(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第十三题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02
一、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符合国情,正当其时 402
(一)环境保护取得初步成效(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三)老环境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新环境问题已经出现(四)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有效控制(五)全球和跨界环境问题压力不断加大二、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412
(一)人口增长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三)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四)长期对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五)环境管理体制不顺,监督管理手段薄弱(六)对环境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仍需提高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19
(一)充分考虑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二)“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提出环境保护的税费经济政策(三)我国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仍应将控制污染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本(五)“十一五”期间应继续贯彻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六)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七)国家应大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八)完善立法,建立完整的环保法律体系,强化执法手段(九)加强环保科技投入,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十)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第十四题 积极推进扶贫开发,争取2020年前使现有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小康 434
一、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状况、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434
(一)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状况(二)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三)中国的扶贫道路和经验二、新世纪头20年扶贫工作的任务和政策 444
(一)新世纪头20年扶贫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二)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政策三、中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449
(一)推进扶贫开发的普遍性措施和途径(二)实施自愿移民扶贫开发(三)力争5年基本解决22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脱贫(四)动员组织国内外社会各界力量,加快扶贫开发四、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458
(一)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三)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十五题 切实调整对外经济开放战略 468
一、调整对外经济开放战略的迫切性 468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二)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新任务(三)调整和转变对外经济开放战略的基本思路二、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方向 474
(一)积极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二)努力争取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三)积极妥善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三、参与资本国际流动战略的调整方向 484
(一)由单向参与向双向参与转变(二)提高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三)实施切实可行的“走出去”战略四、强化风险意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494
第五部分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第十六题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499
一、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499
(一)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二)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意义二、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含义 505
(一)公有制的类型和资产范围(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意义(三)公有制为主体的核心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四)公有制经济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五)发挥公有制经济主体作用的体制形式三、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514
(一)全面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统筹协调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四、统筹协调中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518
(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十七题 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的基本难点和改革攻坚之路 523
一、国有企业的深层矛盾和基本难点 523
(一)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深层矛盾(二)全民所有制的根本特性和特点(三)国家所有制实质上是全民资产委托代理制二、国有经济调整和改革的主要举措 531
(一)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二)股份制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形式(三)国有经济调整改革的原则及其定位问题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 545
(一)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企业主要经营者的作用(二)加大对企业高管的激励、约束和监督三大机制的力度,是办好企业的根本性因素(三)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第十八题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私营经济 561
一、私营经济存在的缘由及其优势和作用 561
(一)对私营经济存在的理论评析(二)私营经济的优势和经营机制(三)私营经济的作用二、对有关私营经济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理论认识 571
(一)怎样认识民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关系(二)正确理解以雇工8人作为划分私营企业起点线的原有含义(三)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是否与《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相矛盾(四)私营经济的存在能否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私营经济发展的界限(六)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否是社会主义经济(七)研究社会经济成分的基本性质以及占主体地位的经济成分制约性应当把握的三个要点三、私营经济的性质及与其相关的几个问题 581
(一)私营经济的性质(二)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属性和收入性质的分析(三)历史地认识和对待私营经济的雇工剥削第十九题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59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构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 592
(一)我国实践中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市场经济(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任务(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兼评几种思想倾向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60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作用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三)宏观调控对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平稳发展的指导作用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求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614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61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二)健全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关键附录: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的公告 625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社会工作专业英语》俞炎燊 2019
- 《天韵社曲谱 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编 2019
- 《天韵社曲谱 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编 2019
-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梅与竹 中国传统苏州评弹》李东鹏译;(美国)马克·本德尔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郭志龙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