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伟光,和丽生主编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6737432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以中英文对照的解读形式编写的中医基础理论。
《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目录

前言 1

绪论 1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6

一、阴阳的特性 19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9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19

(三)阴阳的消长 19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21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1

(一)阴阳在人体组织结构上的应用 21

(二)阴阳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5

(三)阴阳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25

第二节 五行学说 34

一、五行的本性 34

二、五行的属性 35

三、五行的运动变化 37

四、五行与季节周期 37

五、五行之间的相互联系 38

(一)五行的相生次序 38

(二)五行的相克次序 39

(三)五行相乘次序 39

(四)五行的相侮次序 40

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1

(一)五行的生克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42

(二)五行学说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45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48

(四)五行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 50

(五)五行学说指导饮食和药物的治疗 53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 54

一、精 54

(一)先天之精 54

(二)后天之精 55

(三)肾精 55

二、气 59

(一)中医学中气的概念 59

(二)气的分类: 60

1.原气(元气) 60

2.谷气 61

3.宗气 62

4.真气 63

5.营气 63

6.卫气 64

(三)气的功能 66

(四)气的运动 66

(五)气的病理变化 68

三、血 68

(一)化生之源 68

(二)血的功能 69

(三)血与脏腑组织的关系 70

(四)气血的关系 72

(五)血和精的关系 73

(六)血的病机 74

四、津液 74

(一)津液的起源 74

(二)津液和脏腑的关系 75

(三)津液的类型 77

(四)津液和气的关系 77

(五)津液和血的关系 78

(六)津液的病理 79

第四节 气化 79

一、气化的动力 80

二、气化的形式 81

三、脾胃为气化的枢纽 82

四、肝和肺是气化的动力 82

五、心肾为气化之根 83

六、气化的病理 83

七、三焦气化 86

第二章 藏象 87

一、脏腑和生命物质的关系 87

二、和形体的关系 88

三、和官窍的关系 88

四、和情志的关系 88

五、和气候的关系 89

第一节 五脏 90

一、心 90

附:心包 94

二、肝 94

三、脾 100

四、肺 104

五、肾 108

附:命门 113

第二节 五脏之间的关系 116

一、心和肺 116

二、心和肝 117

三、心和肾 118

四、心和脾 119

五、肝和肺 120

六、肝和脾 121

七、肝和肾 122

八、脾和肺 122

九、脾和肾 123

十、肺和肾 124

第三节 六腑 125

一、胆 125

二、胃 127

三、小肠 131

四、大肠 132

五、膀胱 133

六、三焦 135

第四节 奇恒之腑 139

一、脑 139

二、髓 140

三、骨 141

四、脉 141

五、胆 141

六、女子胞 141

第三章 经络 144

第一节 经络概述 144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145

(一)针刺感应传导 146

(二)腧穴治疗的一般效应 146

(三)祛除人体表面病邪 146

(四)解剖和生理的启迪 146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47

第二节 经络系统 149

一、十二经脉 149

(一)手太阴肺经 152

(二)手阳明大肠经 155

(三)足阳明胃经 157

(四)足太阴脾经 159

(五)手少阴心经 161

(六)手太阳小肠经 163

(七)足太阳膀胱经 165

(八)足少阴肾经 167

(九)手厥阴心包经 169

(十)手少阳三焦经 171

(十一)足少阳胆经 173

(十二)足厥阴肝经 175

二、奇经八脉 177

三、十五络脉 187

四、十二经别 187

五、十二经筋 189

六、十二皮部 189

第三节 经络的功能和临床应用 190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90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190

(一)解释病理变化 190

(二)指导经络辨证 191

(三)指导针灸治疗 192

(四)中药及穴位治疗方面的应用 193

第四章 病因 194

一、内伤 195

(一)怒 197

(二)喜 197

(三)悲 198

(四)忧思 198

(五)恐 198

(六)惊 199

二、外感 199

(一)风 201

(二)寒 205

(三)暑 206

(四)湿 207

(五)燥 209

(六)火 209

三、其他病因 211

(一)禀赋不足 211

(二)劳倦过度 211

(三)房事不节 213

(四)饮食 215

(五)外伤 216

(六)寄生虫 216

(七)医过 216

第五章 诊法 218

第一节 望诊 219

一、望神 220

二、望形 220

三、望动态 221

四、望发 221

五、望面色 222

六、望目 224

七、望鼻 225

八、望耳 225

九、望口和唇 226

十、望齿与龈 226

十一、望咽喉 226

十二、望四肢 226

十三、望皮肤 227

第二节 闻诊 228

一、听声音 228

二、嗅气味 229

第三节 问诊 229

一、问寒热 230

二、问汗 232

三、问头身 232

四、问饮食口味 235

五、问二便 236

六、问睡眠 238

七、问耳目 238

八、口渴与饮水 239

九、问疼痛 240

十、问妇女 241

第四节 切诊 242

一、按肌肤 242

二、按手足 243

三、掌诊 243

四、按胸胁 244

五、按脘腹 245

六、按腧穴 245

第五节 舌诊 246

一、望舌的方法 247

二、正常舌象 248

三、望舌体 248

四、望舌苔 254

五、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 259

第六节 脉诊 260

一、脉诊概述 260

二、正常脉象 264

三、常见相兼脉证(症) 278

第六章 辨证 280

第一节 八纲辨证 280

一、表里 281

(一)表证 282

(二)里证 283

二、寒热 284

(一)热证 284

(二)寒证 286

(三)寒热夹杂证 287

(四)表寒里热证 287

(五)表热里寒证 288

(六)外寒里热证 288

(七)上热下寒证 288

(八)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证 288

三、虚实 289

(一)气虚证 291

(二)阳虚证 291

(三)血虚证 291

(四)阴虚证 292

四、阴阳 292

(一)亡阴证 292

(二)亡阳证 293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293

一、气病辨证 293

(一)气虚证 293

(二)气陷证 293

(三)气滞证 294

(四)气逆证 294

二、血液辨证 295

(一)血虚证 296

(二)血瘀证 296

(三)血热证 297

(四)脱血证 298

三、津液辨证 298

(一)津液不足证 298

(二)津液停滞证 299

第三节 脏腑辨证 302

一、心脏辨证 302

(一)心气虚证 304

(二)心阳虚证 305

(三)心阳虚脱证 306

(四)心血虚证 307

(五)心阴虚证 309

(六)心火亢盛证 311

(七)痰火扰神证 313

(八)痰蒙心神证 314

(九)心脉痹阻证 315

二、肝脏辨证 316

(一)肝郁气滞证 319

(二)肝血瘀滞证 321

(三)肝火炽盛证 322

(四)肝风内动证 323

(五)肝胆湿热证 325

(六)寒滞肝脉证 326

(七)肝血虚证 327

(八)肝阳上亢证 328

(九)辨肝的兼证 329

三、脾脏辨证 332

(一)脾气虚证 333

(二)脾阳虚证 335

(三)脾虚气陷证 335

(四)脾不统血证 336

(五)寒湿困脾证 336

(六)湿热蕴脾证 337

(七)辨脾脏的兼夹证候 338

四、肺脏辨证 340

(一)肺气虚证 342

(二)肺阴虚证 343

(三)燥邪犯肺证 344

(四)风寒犯肺证 345

(五)风热犯肺证 345

(六)风水相搏证 346

(七)寒痰阻肺证 347

(八)痰热壅肺证 348

(九)饮停胸胁证 348

(十)辨肺脏的兼夹证候 349

五、肾脏辨证 349

(一)肾阴虚证 352

(二)肾阳虚证 353

(三)肾气不固证 354

(四)肾不纳气证 355

(五)肾精不足证 356

(六)肾阳虚水泛证 357

(七)阴虚火旺(肾阴虚)证 358

(八)辨肾脏的兼夹证候 359

六、胆腑辨证 363

湿热蕴胆证 364

七、胃腑辨证 365

(一)胃气虚证 368

(二)胃虚寒证 369

(三)胃阴虚证 370

(四)胃热炽盛证 370

(五)寒滞胃肠证 371

(六)胃气上逆证 372

(七)食滞胃肠证 372

(八)瘀血阻胃证 373

八、小肠腑辨证 374

(一)小肠实热证 375

(二)小肠气痛证 375

(三)气滞小肠证 376

(四)虫积肠道证 377

(五)小肠虚寒证 377

九、大肠腑辨证 378

(一)大肠湿热证 379

(二)热积大肠证 380

(三)肠热腑实证 381

(四)寒滞大肠证 381

(五)肠燥津亏证 382

(六)肠虚滑脱证 383

(七)大肠虚寒证 383

十、膀胱腑辨证 384

(一)膀胱湿热证 385

(二)膀胱寒湿证 386

(三)膀胱虚寒证 386

第四节 六经辨证 387

一、太阳病证 387

(一)太阳中风证 388

(二)太阳伤寒证 388

二、阳明病证 389

(一)阳明经证 389

(二)阳明腑证 389

三、少阳病证 390

四、太阴病证 391

五、少阴病证 391

(一)少阴寒化证 391

(二)少阴热化证 392

六、厥阴病证 392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393

一、卫分证 393

二、气分证 394

三、营分证 394

四、血分证 395

第七章 防治原则 396

一、防治原则 396

二、治疗原则 397

三、治疗方法 397

(一)治病求本 398

(二)正治法 401

(三)反治法 402

(四)扶正祛邪 404

(五)调整阴阳 408

(六)三因制宜 4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