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世界通史  现代史卷
世界通史  现代史卷

世界通史 现代史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开荣,王金虎主编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911597
  • 页数:5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世界历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梳理,并吸收了近年来世界史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按照新的编写体例进行撰写。
《世界通史 现代史卷》目录

导言&张开荣 1

第一章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张开荣 1

第一节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

从“共同胜利论”到“一国先胜论” 1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5

二月革命后的时局和列宁的《四月提纲》 9

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11

第二节 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5

建立、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初步措施 15

苏俄反对国内叛乱和国外武装干涉斗争的胜利 18

第三节 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21

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 21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4

第四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26

苏联成立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26

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弊病 28

苏联的肃反运动 29

卫国战争前夕的苏联 31

第二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张开荣 3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革命运动的高涨 33

革命运动高涨的条件及特点 33

德国十一月革命 35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兴亡 41

意大利工农运动的兴衰 46

英、法、美的工人罢工斗争 48

日本的“米骚动” 50

第二节 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主要活动 52

共产国际的建立 52

共产国际的主要活动 54

共产国际的解散 56

第三节 20世纪20~3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58

资本主义经济与经济大危机 58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 65

美国经济发展和罗斯福新政 67

英国地位的全面衰落 72

法国欧陆霸权政策的破产和人民阵线运动 76

德国的恢复、发展和希特勒的上台 79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89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日本法西斯化 90

第三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解放运动&李淑芳 95

第一节 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95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概况 95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1918~1922) 100

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1918~1922) 104

伊朗的革命运动 109

第二节 20世纪20~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 110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110

朝鲜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112

越南苏维埃运动 114

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15

拉丁美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17

第四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张开荣 121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21

一战后世界政治的新格局 121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23

华盛顿会议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29

第二节 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 13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于赔款问题的斗争 134

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 136

洛迦诺会议与《洛迦诺公约》 137

裁军会议与《非战公约》 140

第三节 大战前夕的国际风云 143

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的恶化 143

苏联争取集体安全体系的斗争 145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侵略集团的形成 148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慕尼黑阴谋 152

英、法的绥靖政策与美国的中立政策 155

英法、苏、德三角外交谈判 160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63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李淑芳 167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67

德国入侵波兰和英法对德宣战 167

西欧国家的沦亡 170

英伦三岛保卫战 176

英美联合——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第一步 181

苏联巩固自身边防的措施 183

德意法西斯在非洲和东南欧的扩张 187

第二节 反法西斯战争的根本转折 190

苏德战争的爆发 190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96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大会战 200

中途岛之战和瓜达尔卡纳尔战役 202

阿拉曼战役 203

第三节 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205

北非战事的结束 205

意大利投降 207

开罗会议——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208

德黑兰会议——反法西斯联盟的加强与巩固 211

苏军全面反攻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213

雅尔塔会议 215

德国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和波茨坦会议 219

日本无条件投降 22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226

第六章 从苏联到俄罗斯&王金虎 228

第一节 战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 228

神圣化的斯大林 228

文艺界和学术界的大批判 231

经济历程 233

政治生活 235

第二节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 237

赫鲁晓夫领袖地位的确立 237

“秘密报告” 239

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240

政治体制改革 242

赫鲁晓夫下台 244

第三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 248

勃列日涅夫的成长历程 248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 249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短期执政 251

第四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 252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 252

最初的改革措施 252

改革与争论 254

政治改革与社会动荡 255

“八一九”事件 256

苏联解体 259

第五节 叶利钦主导下的俄罗斯 261

“斗士”叶利钦 261

政坛角逐 262

经济转轨 264

第七章 美国与亚太发达大国&周祥森 266

第一节 美国政府及其政策 266

杜鲁门政府及其“公平施政” 266

艾森豪威尔政府与“现代共和党主义” 268

肯尼迪的“新边疆”与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270

从尼克松到卡特 273

从里根到克林顿 274

第二节 当代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275

战后初期经济繁荣与短期危机 275

50年代后期的低速增长 276

60年代“高度繁荣”时期 277

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 279

80年代的美国经济 280

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281

第三节 社会变化和社会运动 283

社会变化 283

黑人运动 286

新左派运动 287

女权运动与反正统文化运动 289

第四节 日本的崛起 291

日本经济的崛起 291

政治改革 293

经济体制改革 295

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98

独具特色的企业制度 303

第五节 加拿大发展历程 304

圣劳伦时代 304

迪芬贝克时代 305

皮尔逊执政 306

特鲁多时代 307

马尔罗尼执政 309

克雷蒂安时代 310

多元文化主义 310

第六节 战后澳大利亚发展历程 312

经济发展 312

政治发展 316

第八章 新欧洲&周祥森 321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进程 321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321

关税同盟的建立 323

共同农业政策 325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326

欧洲联盟的建立 327

第二节 英国政府及其政策 330

艾德礼政府及其国有化政策 330

保守党13年执政 331

威尔逊政府与“民主的和渐进的英国社会主义” 333

从希思到卡拉汉:经济困境中的英国 334

撒切尔主义 335

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 336

第三节 德、法、意发展历程 337

联邦德国政局的发展 337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 339

德国的重新统一 340

法国政局的发展 343

法国的农业现代化 344

法国的经济计划化 346

战后意大利政局与经济 348

第四节 社会党国际 351

社会党国际的重建 351

社会党国际的演变 353

社会党与世界政治 355

第五节 东欧的变革 356

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356

“波匈事件”和“布拉格之春” 359

东欧剧变 363

第九章 战后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发展&孙君健 368

第一节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368

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368

战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371

战后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374

第三世界的兴起 376

第二节 战后第三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380

冷战时期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的发展 380

冷战时期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 385

冷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388

第三节 战后第三世界中的地区性大国 394

印度 394

印度尼西亚 397

伊朗 399

埃及 403

南非 405

巴西 407

第四节 战后第三世界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410

韩国 410

新加坡 412

马来西亚 413

泰国 415

墨西哥 416

阿根廷 418

第十章 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孙君健 420

第一节 战后两极格局形成时期的国际关系 420

雅尔塔体制 420

联合国的建立 422

“冷战”的爆发 425

两大阵营对峙 431

第二节 国际力量分化组合时期的国际关系 436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436

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439

美苏在全世界的争夺 443

第三世界力量兴起后的团结反霸斗争 446

第三节 缓和时期的国际关系 449

美国的尼克松主义 449

苏联的对外扩张 452

多种力量的兴起 455

南北关系与南南合作 458

第四节 两极格局走向解体时期的国际关系 462

里根的新遏制战略与美苏新对抗 462

戈尔巴乔夫的战略调整与美苏新缓和 466

南北对话陷于僵局与南南合作加强 470

两极格局解体与国际关系的多极化 474

第十一章 20世纪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周祥森 477

第一节 20世纪的科技进步 477

科学革命 477

技术进步 482

科技进步的文明后果 484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487

凯恩斯经济学 487

货币学派 489

供给学派 491

弗莱堡学派 492

公共选择学派 494

新制度学派 495

创新理论 497

第三节 西方史学理论 499

克罗齐的史学理论 499

柯林武德的史学理论 500

韦伯的史学思想 502

弗洛伊德的历史认识 503

汤因比的历史意识 505

卡尔的历史思想 506

贝克尔的史学见解 508

波普尔的历史哲学 509

第四节 西方人文思潮 511

存在主义 511

后现代主义 515

西方心理学 516

政治伦理学 519

大事年表&李淑芳 5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