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贵州卷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贵州卷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贵州卷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贵州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3744677
  • 页数:3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精炼的语言详细介绍了世纪之交贵州省人口资源状况。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贵州卷》目录

第一章 人口发展综述 1

一、人口活动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 1

二、古代和近代人口发展回顾 2

三、1949-2002年期间总人口的变动 4

(一)1949-1977年期间的总人口变动 5

(二)1978-2002年期间的总人口变动 7

四、20世纪90年代人口发展主要特征 8

(一)总人口增速放慢,各地、州、市人口增长波动很大 8

(二)育龄妇女生育率显著下降,生育模式发生明显变化 10

(三)人口年龄结构类型进入成年型后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大,总抚养比继续下降,人口老化速度相对较慢。育龄妇女总数增加,生育旺盛期妇女数减少 12

(四)人口迁移流动十分活跃,外出人口特别是外出省外人口数量巨大 14

(五)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较快,但与全国的差距明显 15

(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长极快,比重继续上升 15

(七)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但与全国的差距在扩大 16

五、人口转变 16

(一)人口转变历程 17

(二)人口转变中的生育率转变和死亡率转变 19

六、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一)人口增速过快,造成人均经济指标偏低,贫困问题严重 21

(二)人口高增长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巨大障碍 22

(三)农业人口比重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低严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庞大的隐性失业人口 23

(四)劳动力资源的持续快速增长,既可减轻人口抚养负担,但同时又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24

(五)人口发展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 25

(六)人口增长速度太快,加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26

第二章 人口性别年龄和老龄化 27

一、人口性别构成 27

(一)总人口性别结构 27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 28

(三)死亡人口性别比 31

(四)分年龄人口性别比 33

二、人口年龄构成 36

(一)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特点 36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 42

(三)人口年龄结构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 43

三、人口老龄化 47

(一)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含义及其度量指标 47

(二)人口老化的现状及趋势 48

(三)老年人口的年龄构成 50

(四)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51

(五)老年人口的婚姻与家庭 51

(六)老年人口经济活动状况 52

(七)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 54

(八)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 55

第三章 生育水平和人口控制 58

一、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8

(一)人口增长正从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 58

(二)人口控制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59

(三)育龄妇女的生育现状分析 61

二、影响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 69

(一)计划生育政策对贵州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影响 69

(二)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72

(三)育龄妇女从事的职业对其生育子女数量的影响 73

(四)育龄妇女的城乡构成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75

(五)育龄妇女的婚姻状况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77

(六)经济发展对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影响 77

三、人口控制的新情况、新问题 79

(一)农村人口比重大,贫困人口多,人口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80

(二)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增加了人口控制的难度 81

(三)流动人口大幅增长,成为人口控制工作的难点 81

四、对策建议 82

(一)努力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教育程度,降低生育水平 82

(二)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育龄妇女的政策生育率 83

(三)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稳定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83

(四)不断增加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 84

(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计划生育工作模式 84

第四章 死亡水平和平均预期寿命 85

一、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化 85

(一)人口总死亡率及其变动 85

(二)死亡人口的年龄构成及水平 87

(三)分性别的死亡率及死亡人口性别比 89

(四)婴儿死亡率 91

二、死亡水平的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 92

(一)死亡水平的地区差异 92

(二)死亡水平的民族差异 94

三、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现状及变化 96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状况 103

一、2000年人口婚姻状况 103

(一)总人口的婚姻状况构成 104

(二)分性别的婚姻状况构成 104

(三)分年龄的婚姻状况构成 105

(四)不同受教育水平人口的婚姻构成状况 110

二、婚姻状况变动的一般趋势 111

(一)未婚人口与有配偶人口的变动趋势 111

(二)离婚人口与丧偶人口的变动趋势 115

(三)平均初婚年龄的变化 117

三、婚姻状况的城乡差异及地区差异 118

(一)婚姻状况的城乡差异 118

(二)婚姻状况的地区差异 120

四、家庭规模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123

(一)家庭户总量变动 123

(二)平均家庭规模的变动趋势 124

(三)不同规模家庭户的构成及变化 125

五、家庭结构的现状及区域差异 125

六、婚姻、家庭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127

(一)婚姻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127

(二)家庭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128

第六章 人口受教育状况 130

一、人口受教育概况 130

(一)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131

(二)人口教育结构及变化特点 133

(三)男女受教育差异 135

(四)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 136

(五)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137

二、人口学业完成情况 138

(一)学业完成程度及特点 139

(二)九年义务教育成效显著 142

(三)义务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 144

三、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46

(一)就业人口文化素质状况 147

(二)专业技术人员状况 148

(三)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与GDP的关系 149

(四)各行业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 150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就业人口职业分布 152

第七章 劳动力资源与就业 154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与构成 154

(一)劳动力资源供应充足,增速放慢,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155

(二)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与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57

(三)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略有上升,劳动就业处于年轻型阶段 158

二、就业人口规模及结构 159

(一)劳动参与率高于全国就业增长快于劳动力资源增长 160

(二)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分布不均衡 163

(三)高学历就业人口行业分布不均,妇女就业范围有所扩大 164

三、失业人口规模及构成 168

(一)失业人口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隐性失业量大 168

(二)劳动年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与失业率成反比关系 169

(三)性别比提高,女性失业人口减少 171

四、非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及结构 173

(一)非经济活动人口增长快于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增长 173

(二)非经济活动人口学生、退休人口为主体,性别比下降 175

五、劳动资源优化配置 177

(一)对劳动就业形势的认识 177

(二)增加劳动就业岗位,实现劳动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 179

第八章 少数民族人口 183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状况 183

(一)1953-1964年汉族、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 184

(二)1964-1982年汉族、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 185

(三)1982-1990年汉族、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 186

(四)1990-2000年汉族、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 188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性别和婚姻状况 191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性别构成 191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 198

三、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与年龄状况 201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 201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年龄构成 204

四、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及职业构成 215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构成 215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职业构成 215

第九章 迁移流动人口状况 216

一、关于流动人口的定义 216

二、迁移流动人口发展历史 218

三、人口迁移流动现状 220

(一)2000年流动人口总量达到473万人 220

(二)迁移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 221

四、迁移流动人口的文化构成及职业构成 224

(一)迁移流动人口的文化结构 224

(二)迁移流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225

五、迁移流动人口的迁移原因构成 227

(一)省内迁移流动人口迁移原因结构 227

(二)省内流动人口迁移原因类型结构 228

六、迁移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29

(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口流动频率逐步加快,2000年已成为人口净流出省份,对流出地经济产生显著影响 230

(二)流动人口对城镇社会经济的影响 232

七、提升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34

第十章 人口城镇化 237

一、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特点 237

(一)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237

(二)十年来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238

(三)城镇化水平评价及地区差异 241

(四)城镇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246

(五)城镇化过程中的若干制约因素 248

二、城镇化发展的横向分析及必要性 249

(一)城镇化水平的横向差距 249

(二)走城镇化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50

三、城镇化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原则 253

(一)模式选择 253

(二)发展原则 254

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255

(一)完善推进人口城镇化的相关制度 256

(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 256

(三)完善政府调控及管理机制 257

第十一章 人口居住状况 259

一、住房总体状况 259

(一)人均住房面积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60

(二)住房建设发展较快,新建住房建筑面积较大间数较多 260

(三)居民住房总体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全 261

二、人口住房差异状况分析 262

(一)人口住房的城乡差异 262

(二)居民住房质量的地区差异 264

(三)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与间数的地区差异 266

(四)居民购建住房费用的地区差异 266

(五)居民住房状况的职业差异 268

(六)居民住房状况的文化素质差异 270

(七)居民人均住房间数的家庭户代数差异 272

三、家庭户住房来源状况 273

(一)购房方式 273

(二)自建方式 274

(三)租房方式 274

(四)不同职业的住房来源构成 275

四、影响省住房事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275

(一)人口增长过快阻碍居民住房水平的提高 275

(二)住房制度的改革对城镇住房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76

(三)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居民住房水平稳步提高的基本前提 277

(四)人口城市化发展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大 279

五、居民住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对策 280

(一)主要问题 280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思考 283

六、住房发展趋势 286

(一)城市化发展加速城镇住房建设发展 287

(二)家庭规模和结构变动对住房供给的影响 288

(三)职业结构变动与住房需求 288

(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促进住房经济发展 289

(五)住房的整体效益将受到更多关注 289

第十二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292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现状 292

(一)人口与自然资源 292

(二)人口与环境 301

二、21世纪人口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303

(一)农业自然资源紧缺与食物生产 303

(二)生产和消费激增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305

(三)生态系统破坏与生物多样性 306

(四)人口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307

三、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09

第十三章 未来人口发展展望 318

一、人口发展预测和分析 318

(一)未来总人口发展预测 318

(二)未来人口的主要构成 325

二、未来10年人口发展的主要问题 333

(一)人口就业问题 333

(二)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 335

(三)人口城镇化问题 336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337

三、21世纪中期人口状况展望 339

(一)人口总量和人口老龄化 339

(二)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 340

(三)死亡水平与平均预期寿命 341

(四)人口城镇化 34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