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射电望远镜贵州选址理论与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建波,刘宏,王文俊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6050264
- 页数:296 页
1 绪论 1
1.1 大射电望远镜项目简介 1
1.2 大射电望远镜研究历程 3
1.2.1 FAST/SKA研究概况 3
1.2.2 FAST/SKA选址历程 3
1.2.3 FAST/SKA建在中国贵州的意义 4
1.3 大射电望远镜台址条件及布局要求 5
1.3.1 FAST台址基本条件 5
1.3.2 SKA台址布局要求 6
1.4 大射电望远镜选址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8
1.5 大射电望远镜贵州选址思路与方法 10
1.5.1 选址思路 10
1.5.2 研究内容 10
1.5.3 工作进度 12
上篇 贵州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17
2 贵州区域地质背景 17
2.1 自然地理 17
2.2 地形地貌 19
2.3 地层岩性 21
2.3.1 中、新元古界 21
2.3.2 古生界 21
2.3.3 中、新生界 22
2.4 大地构造单元 23
2.4.1 扬子陆块 24
2.4.2 江南造山带 24
2.4.3 右江造山带 24
2.5 主要构造体系 25
2.5.1 巨型纬向构造体系 25
2.5.2 经向构造体系 27
2.5.3 扭动构造体系 27
2.6 区域构造发展简史 29
2.6.1 先燕山期 30
2.6.2 燕山期 30
2.6.3 喜马拉雅期 32
3 贵州新构造运动特征 33
3.1 概述 33
3.2 贵州新构造运动类型 33
3.2.1 地形地貌 33
3.2.2 沉积物组成的演变与构造变形 37
3.2.3 温泉 37
3.2.4 地震 39
3.3 活断裂与活动构造体系 39
3.4 贵州新构造运动发展简史 47
3.4.1 区域地貌演化历史 47
3.4.2 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历史 48
4 贵州地震活动性与危险性 50
4.1 概述 50
4.2 贵州地震概况 50
4.2.1 历史地震 50
4.2.2 仪测地震 51
4.2.3 毗邻省份的地震 53
4.3 贵州地震时空分布特征 55
4.3.1 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55
4.3.2 时间变化的非平稳性 55
4.3.3 继承性和新生性 55
4.3.4 相关性和转化性 56
4.3.5 迁移性 57
4.4 发震构造背景与地震危险性地段 57
4.4.1 地震活动带划分 57
4.4.2 构造断块地震危险性 60
4.5 贵州地震烈度区划 61
4.5.1 地震烈度区划的概念 61
4.5.2 贵州地震烈度区划 62
4.6 本章小结 62
5 贵州现今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64
5.1 概述 64
5.2 中国现今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65
5.2.1 中国大陆构造应力场的动力学环境 65
5.2.2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应力场及其分区 66
5.2.3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 67
5.3 贵州现今构造应力状态的震源机制解 68
5.3.1 震源机制解的基本原理 68
5.3.2 贵州及邻区现今构造应力状态的震源机制解 70
5.4 贵州现今地应力状态原位测量 71
5.4.1 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71
5.4.2 贵州地应力原位测量结果 72
5.5 贵州现今构造应力场反演 74
5.5.1 基本思路 74
5.5.2 计算模型的建立 75
5.5.3 贵州区域构造应力分布特征 77
5.5.4 贵州区域构造应力场模拟效果评价 78
5.6 本章小结 79
6 贵州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80
6.1 概述 80
6.2 贵州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81
6.2.1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影响因子 81
6.2.2 区域构造稳定性分区的标准 82
6.2.3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83
6.3 贵州区域构造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83
6.3.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数学模型 84
6.3.2 贵州区域构造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84
6.4 贵州区域构造稳定性分区特征 88
6.4.1 相对稳定区 88
6.4.2 相对基本稳定区 90
6.4.3 相对基本不稳定区 90
6.5 本章小结 90
中篇 FAST/SKA台址优选与布局 95
7 贵州喀斯特及峰丛洼地发育规律 95
7.1 概述 95
7.2 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与地域结构 96
7.2.1 贵州喀斯特地貌基本类型 96
7.2.2 贵州喀斯特地貌组合类型 97
7.2.3 贵州喀斯特地域结构 99
7.3 贵州喀斯特地貌演进及影响因素 100
7.3.1 地层岩性与喀斯特区域分组 100
7.3.2 地层岩性与区域喀斯特地貌形态 100
7.3.3 地质构造与多元喀斯特系统 103
7.3.4 新构造大幅度抬升与喀斯特高原-峡谷演化分异 105
7.3.5 新构造差异性抬升与特殊水文地貌景观的形成 106
7.3.6 气候波动与喀斯特作用强度 107
7.4 贵州喀斯特发育演化历史 108
7.4.1 贵州喀斯特发展简史 108
7.4.2 贵州喀斯特发育的演化过程 109
7.5 贵州喀斯特发育强度分区 110
7.5.1 喀斯特强烈发育区(Ⅰ) 111
7.5.2 喀斯特较强发育区(Ⅱ) 112
7.5.3 喀斯特中等发育区(Ⅲ) 112
7.5.4 喀斯特弱发育区 (Ⅳ) 114
7.5.5 非喀斯特区(Ⅴ) 114
7.6 峰丛洼地形成机理及动力过程 114
7.6.1 峰丛洼地的水文地貌结构 114
7.6.2 峰丛洼地形成的动力过程 116
7.6.3 峰丛洼地形成的地貌过程 117
7.7 贵州峰丛洼地区域发育规律 118
7.7.1 评价指标体系 119
7.7.2 模糊综合评判法 119
7.7.3 模糊可靠度分析法 121
7.7.4 区域预测结果分析 122
7.8 本章小结 124
8 台址三维仿真与优化设计系统 126
8.1 概述 126
8.2 喀斯特洼地数字地形模型 126
8.2.1 数字地形模型的概念 126
8.2.2 喀斯特洼地数字高程模型 127
8.3 台址三维仿真及参数优选系统 128
8.3.1 台址三维仿真及参数优选系统研发 128
8.3.2 台址三维仿真及参数优选系统检验 131
8.3.3 尚家冲洼地对FASTV系统的验证 132
8.3.4 大窝凼洼地三维仿真及台址参数优选 134
8.3.5 台址三维仿真及参数优选系统评价 136
8.4 馈源支撑系统优化设计 137
8.4.1 n塔馈源支撑系统受力分析 137
8.4.2 n塔馈源支撑系统优化设计原理 139
8.4.3 n塔馈源支撑系统优化设计技术 140
8.4.4 大窝凼台址馈源支撑系统优化设计 143
8.5 本章小结 152
9 FAST台址优选与评价 153
9.1 概述 153
9.2 台址评价指标体系 154
9.2.1 几何条件 154
9.2.2 工程条件 154
9.2.3 地质条件 155
9.2.4 气象条件 155
9.2.5 无线电环境 156
9.3 台址适宜性评价的单因素指标法 156
9.4 台址适宜性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156
9.4.1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59
9.4.2 建立隶属度函数 159
9.4.3 确定权重 162
9.4.4 FAST台址适宜性综合评判结果 162
9.5 台址适宜性评价的神经网络法 167
9.5.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167
9.5.2 多层自适应神经网络模型的BP算法 168
9.5.3 FAST台址适宜性BP神经网络法评价结果 170
9.6 台址适宜性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174
9.6.1 灰色关联分析法简介 174
9.6.2 灰色关联度分析过程 175
9.6.3 台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 176
9.6.4 FAST台址适宜性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 176
9.6.5 FAST台址适宜性评价结果 179
9.7 FAST台址评价与优选 181
9.8 本章小结 184
10 SKA台址布局与实现 185
10.1 概述 185
10.2 SKA台址布局原理与方法 186
10.2.1 输入洼地集 186
10.2.2 确定核心位置 187
10.2.3 SKA台址布局实现方法 187
10.3 小N大D型SKA台址布局 188
10.4 大N小D型SKA台址布局 196
10.5 SKA台址核心区及中央区简介 199
10.6 SKA基础设施支撑中心城市 200
10.6.1 贵阳概况 201
10.6.2 基础交通设施及运输能力 201
10.6.3 日常生活供应 202
10.6.4 专业服务 202
10.6.5 对潜在SKA工作人员的遥远程度和吸引力 203
10.7 SKA站址中心城市 204
10.7.1 都匀市 204
10.7.2 兴义市 204
10.7.3 安顺市 205
10.8 贵州SKA台址建造价格及运营成本 205
10.9 贵州对中国SKA计划的支持 208
10.10 本章小结 210
下篇 核心台址关键工程地质问题 213
11 大窝凼台址区区域地质环境 213
11.1 大窝凼台址区简介 213
11.2 地层岩性 215
11.3 区域构造背景 216
11.3.1 区域构造体系 216
11.3.2 台址及周边区域性褶皱构造 217
11.3.3 台址区及周边活断裂 218
11.4 主要构造形迹 221
11.4.1 羡塘-克度向斜 223
11.4.2 大井褶皱断裂 224
11.4.3 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224
11.5 喀斯特水系发展演化过程 225
11.5.1 地表河流系统 225
11.5.2 地下暗河系统 225
11.5.3 喀斯特水系发展与演化过程 227
11.6 不良地质现象 228
12 大窝凼台址地震及动力响应 230
12.1 概述 230
12.2 活断裂优势分级 230
12.2.1 优势断裂评价指标体系 231
12.2.2 优势断裂等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31
12.2.3 评价结果分析 233
12.3 地震概率统计预报 233
12.3.1 地震时间过程预报模型 233
12.3.2 地震带危险性预报模型 234
12.3.3 地震动参数估算 235
12.3.4 大窝凼台址地震预测 236
12.4 地震波人工模拟 237
12.4.1 基本原理 237
12.4.2 地震波拟合结果 238
12.5 地震效应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 240
12.5.1 时程分析法基本原理 240
12.5.2 动力有限元计算模型 241
12.5.3 大窝凼台址地震效应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 243
12.6 本章小结 244
13 核心台址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 246
13.1 概述 246
13.2 核心台址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47
13.2.1 核心台址概况 247
13.2.2 基本地质条件 247
13.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49
13.3 台址边坡变形机制与破坏模式 251
13.3.1 台址边坡类型划分 251
13.3.2 台址边坡基本特征 252
13.4 台址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253
13.4.1 数值计算模型 253
13.4.2 台址边坡应力场特征 255
13.4.3 台址边坡位移场特征 256
13.4.4 台址弧形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 257
13.5 台址区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 260
13.5.1 整体稳定性计算 261
13.5.2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265
13.5.3 台址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流程 268
13.6 本章小结 269
14 大窝凼台址塌陷及顶板稳定 270
14.1 概述 270
14.2 大窝凼台址喀斯特发育规律 270
14.2.1 大窝凼台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270
14.2.2 大窝凼台址区喀斯特发育规律 271
14.3 大窝凼台址洼底地球物理探测 272
14.3.1 高密度电法原理 272
14.3.2 洼底喀斯特水渗流途径地球物理探测 272
14.3.3 洼地顶板岩土体结构地球物理勘探 275
14.4 大窝凼台址排水途径与顶板稳定综合评价 279
14.4.1 物探结果综合分析 279
14.4.2 排水途径与顶板稳定综合评价 282
14.5 大窝凼台址圈梁高度与基底开挖深度优化 283
14.6 本章小结 286
15 结语 287
主要参考文献 290
跋 293
- 《哈勃太空望远镜 从概念到成功=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FROM CONCEPT TO SUCCESS》(英)戴维·J.谢勒 2018
- 《CCD天体测量学》冒蔚,季凯帆,李彬华等著 2003
- 《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时应峰主编;王英,黄文辉,杨永超副主编 2012
- 《明朝都城》孟凡人著 2013
- 《全国百佳茶馆经营指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合作时报·茶调刊,北京圣唐古驿创意文化集团编著 2013
- 《红色长钢系列丛书 铸魂》孟跃平著 2011
- 《无聊的魅力》(英)德波顿著 2013
- 《村镇生土结构建筑抗震技术手册》陈忠范,郑怡,沈小俊等编著 2012
- 《电网建设前期业务法律指引》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编著 2011
- 《生产运作管理》贾春玉,胡若飞,呼格吉勒编著 2013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基于地质雷达信号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探测方法研究》赵贵章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