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热带气象文摘  2  中文期刊  1986年
热带气象文摘  2  中文期刊  1986年

热带气象文摘 2 中文期刊 1986年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广东省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广东省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 出版年份:1987
  • ISBN:
  • 页数:159 页
图书介绍:
《热带气象文摘 2 中文期刊 1986年》目录

一.环流和季风 13

1.1982年夏季东亚季风环流准双周振荡的分析&刘兴中 李京笃 13

2.夏季南海季风活动的诊断分析&谢立安 13

3.热带环流和季风研究动向分析——夏威夷国际会议一瞥&何金海 14

4.水汽和山脉对印度西南季风中断向活跃转变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李俊 16

5.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变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喻古华 王绍龙 17

6.移动性涡旋波与准两周振荡&武培立 罗会邦 17

7.1985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和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蒋淑芳 何敏 18

8.月球引潮力与大气环流的周期变化&卓峰 19

9.相似离度及其使用技术&李开乐 21

10.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倍周期分叉和流型的非周期演变&罗哲贡 21

11.关于非纬向基流的特性及其扰动的传播&高绍风 21

12.“南亚高压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技术总结&朱康福等 22

二.暴雨与中尺度研究(强对流) 24

1.谱分析在中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尝试&陈晓光等 24

2.前汛期大——暴雨谐谱参数预报模型及不同数学模型的比较分析&席林华 24

3.动能转换率谱分析与四川暴雨的中期预报&陈新强等 25

4.湿有效能量与暴雨&丁治英 25

5.能量峰生与台风倒槽暴雨&杨金钖等 26

6.预报因子T-Td在晴雨预报中优于e-T&王景山 26

7.预报丹江口水库九、十月份大——暴雨的指标&周少成 26

8.用车贝雪夫系数做汛期7.8月份24小时降水预报&张福安 27

9.利用地面和卫星资料的湿度分析方法&Stephen W.Wolcott等 27

10.利用幂变换估算降水量&Haneed Rasheed et al 28

11.500hpa谐谱特征与石咀山地区夏季中期降水&马万庆 28

12.用灰色控制系统作夏季降水趋势预报的试验&杨绳武 29

13.南海高压与台湾夏季(5~8)月降水的关系&任广成 29

14.我国东部盛行风场与夏季华北降水量的长期预报&梁平德 29

15.我国降水振荡周期特征的初步分析&赵汉光 30

16.降水的振荡机理&林杏奇 30

17.广州城市对降水的影响&黄伟峰等 31

18.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和500hpa波谱特征&杨振球等 32

19.谱分析在春播期低温阴雨中期预报上的应用&龙红 32

20.一个模拟人脑思维推理的天气预报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协作组 33

21.国外暴雨研究的近况和展望&胡作威 32

22.行星边界层顶的垂直速度与暴雨&王树芬 35

23.耗散理论在大——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王以琳等 35

24.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用于降水量计算的试验研究&徐天 36

25.“85.7”聊城特大暴雨过程能量分析&聊城地区局 36

26.郑州地区83.8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邢本清等 37

27.我国近年来暴雨中尺度研究概况&何齐强 37

28.华东中尺度天气试验概况&张丙辰等 38

29.华东中尺度试验区地面场的细网格客观分析&郑勇等 39

30.冷峰中尺度结构分析&杨文杰 39

31.斜压气流中尺度稳定性Ⅰ对称不稳定&张可苏 40

32.中尺度云团三维流场演变的个例研究&党人庆等 40

33.斜压气流的中尺度稳定性Ⅱ横波型不稳定&张可苏 41

34.中尺度系统诊断分析的几个问题(上)&孙淑清 41

35.美国中尺度气象的研究进展&黄文根 42

36.适用于中尺度数值研究的分解算法&张维桓等 43

37.中尺度锋生和低压的形成&赵思雄 43

38.天气尺度逗点云系的复合研究&辛宝桓等 44

39.MCC系统的卫星云图特征和结构的初步分析&肖稳安等 44

40.珠江三角洲中尺度天气监测及预报系统试验研究课题分工&林春辉 45

41.1987年召开国际中尺度预报学术讨论会&林朴炎编 46

42.周晓平在热带所介绍国内第一个业务用中尺度降水预报模式&周定番 47

43.中尺度地形辐合线与强对流天气&马中元等 48

44.中尺度数值模式在甚短时预报中的作用&王树芬 48

45.强天气超短期诊断预报系统初探&李馗峰 49

46.对一次特强的雹暴天气的物理量的计算与分析&童仙娥等 51

47.一次强对流天气初步分析&蔡政 51

48.利用天气雷达资料预报强对流天气的一种方法&高树俊 52

49.台线&H.Bluestain 52

50.对流凝结加热对台线生成和演变的数值试验&徐敏等 53

51.利用雷达探测资料制作华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的几个问题&陈良栋等 53

三.台风 55

1.从台风云场预报台风路径&卢保祥 55

2.台风侵袭上海地区的主通道与异常路径&吴中海等 55

3.台风路径预报专家系统&钟元等 56

4.秋季南海台风的预报&高守帮 57

5.一个再生台风的分析&曾维琳等 57

6.厄尔尼诺与南海台风活动的初步分析&陈特固等 57

7.双台风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谭伯彦等 58

8.南海温度与台风形成频率的关系&青木彦等 59

9.8506——8509号台风影响山东的条件分析&贺业坤等 59

10.8509号台风暴雨的湿有效能量分析&栗海初等 59

11.8506号台风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张莉 60

12.台风波浪的波群统计特征&蔡清贵等 60

13.台风发生次数与海面水温间的关系&青木孝等 61

14.第七届全国台风学术交流会简介&奚熙贡 61

15.利用波谱分析方法预报台风暴雨&王玉珍等 64

16.热带气旋模式的应用&Russell L.Elsberry 65

17.美国海军双向作用?套网格热带气旋模式的初步结果&E.J.Harrison 65

18.基于广义相似理论的行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热带气旋模式中的检验&Simon Wei-jenChang 66

19.应用积云谱参数化方案对热带气旋生命史的数值模拟…………James J.Hack和Wayne H.Schubert 66

20.热带气旋结构研究的进展&李振华 67

21.热带气旋结构变化的动力学&G.J.Holland R.T.Merrill 68

22.格雷公式和热带大西洋?风频数&林朴炎编 69

四.海气相互作用(厄尼诺/南方涛动) 71

1.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模式&Julan P.MC Creary.Jr. 71

2.纬向平均海面温度和大范围海——气相互作用的变化&Long S.Chin等 71

3.大气对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响应的数值模拟&J.Shuk La等 72

4.赤道海面温度,四个活动中心和700百帕气流之间的一些长期关系&J.K.Angeu和J.Korshover 73

5.热带地区不稳定的海气相互作用&T.yamagata R.C.Pacanowski等 74

6.赤道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与印度及斯里兰卡的降水之间的关系&M.Rasmusson等 74

7.中国科学院“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赴西太平洋热带海域进行海洋——大气综合考察&甘子钧等 75

8.应用卫星红外照片计算南海表层水温&朱金诺 75

9.“曾母睹专题研究”通过鉴定&本刊编辑部 76

10.南海北部近海南大气梯度观测试验的初步分析&张庆荣等 77

11.孟加拉湾冬季海温与西南地区夏季旱涝&冯国柱等 77

12.用低纬黑潮区冬季海温制作夏季逐月南海高压高度指教及副高西伸脊点预报&任广成 78

13.海洋效应&Eugene M.Rassmuson 78

14.北太平洋海面水温的显著异常型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的关系&川村隆一 79

15.海洋加热场对副高西伸影响的分析&李月洪 80

16.太平洋低纬地区垂直环流圈与海温的季节变化&赵默源 80

17.东海及外缘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场的分析与预报&杜碧兰等 81

18.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厄尼诺&林佩云编 81

19.NOAA关于厄尼诺的声明&林朴炎编 82

20.开尔文波诱发的异常平流与厄尼诺现象中突发的海面升温&D.E.Harrison等 83

21.200百帕热带风场年际变率与南方涛动之间的关系&Phieeip A.Arkin 84

22.一种厄尼诺和南方涛动的简单模式&Julian P.MC Creary Jr等 85

23.南方涛动及其与季风雨的关系&H.N.Bhalme等 86

24.南方涛动/厄尼诺与热带海面温度场和风场的变化&Eugene等 87

25.厄尼诺预报的现状和问题&符淙斌 88

26.有关厄尼诺现象成因的一些解释&林朴炎编 89

五.数值模拟动力气象 91

1.国外数值天气预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杜行远 91

2.美国国家气象中心业务数值预报简介&赵纪善 92

3.澳研究高分辨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曹超雄编 94

4.日本气象厅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分离显式解法&DEAN G.Duffy 95

5.澳大利亚数值气象研究中心的南半球资料同化方案&W.Bourke等 95

6.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气象中心预报模式系统误差的对比分析&T.W.Bettge 96

7.数值天气预报中系统性误差的判别&周国华译 97

8.应用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西洋热带试验资料的数值天气预报&T.N.KRISHNAMURTI等 97

9.确定热带地区风场资料需求的模拟试验&C.T.Gordoln等 98

10.热带地区边界层上深厚对流的大尺度效应&Richard H.Johnson 99

11.谱模式中一种时间差分方案的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张铭等 99

12.混合云系中的层状云对对流云发展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黄美元等 100

13.谐谱分析——经济正交展开结合的中期回归预报模型&许晨海等 100

14.谐谱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中期天气预报方法&邱孔明等 101

15.广义经验正交函数分析举例&B.C.Weare,J.S.Nasstram 101

16.渤海近海风场的一种近似推算模式&辛宝桓等 102

17.近海海面对大气运动响应的数值研究&吴辉碳等 102

18.边界层中风速向Ekman气流的调整&徐艮梓等 103

19.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反照率变化对5月东亚环流影响的数值对比分析&罗四维等 103

20.夏季西藏高原对北半球定常行星波形成的热力作用&黄荣辉 104

21.论变量线性相关系数的相互制约及其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影响&王盘兴 104

22.用于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一些通用侧边界方案的限制&Huw C.Drvies 104

23.非线性初值化在热带预报上的效果&David F等 105

24.大气中定常行星波的Eliassen-Palm通量与波折射指数的关系&黄荣辉 106

25.大气扰动中的非线性波及其相互作用&欧阳首承 106

26.评“湿斜压大气的天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朱抱真 107

27.地球斜压大气纬圈平均运动特征的振动&谢文炳 107

28.地形对低空地转气流上重力惯性波稳定性的影响&吕克利 108

29.应用里查逊数判别中尺度波动的不稳定&高守亭等 108

30.斜压准地转——准无辐散模式初边值问题古典解的存在唯一性&穆穆 109

31.二次Logisltic判别分析及其气象应用&吕纯濓等 109

32.热带大气平衡气流中非椭园区域的重要性&Akira Kasahara 110

33.模糊数学基本知识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何夏江 110

六.大气污染人工影响天气 113

1.第二次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学术会议简介 113

2.单点声雷达探测垂直速度一种新的处理方法&陈炎渴等 114

3.污染系数、污染指数和污染机率的评价&曹文俊 114

4.若干烟云抬升公式的对比分析&沈觉成等 115

5.渡口空气质量模式研究&渡口大气协作组 115

6.广州能见度的变化&沈雪频等 116

7.广东沿海海陆风扩散模式&何可宗 116

8.介绍一种适用于山谷区扩散模式&梁谷等 117

9.气象学的又一分支——空气污染气象学&孔繁敏 117

10.北京等地气象能见度的变化特性分析&邱金桓 118

11.电厂高烟囱长期浓度估算方法&马福建等 118

12.一次冬季烟生消的小尺度动力热力结构分析&于洪屯等 118

13.一种同时测量两滴值径和落速分布的新仪器&许继武编 119

14.人工影响夏季积云的科学和技术&A.S.Dennis 120

15.庐山暴雨酸度分析&江祖红 120

16.京郊悬浮微粒的干沉积速度的测定&陈沣勤 121

17.激光探测平流层气溶胶层后向散射系数分布&孙金辉等 122

18.福建省古田水库地区1975—1984年人工降雨效果统计分析&曾光平等 122

19.增加播云催化剂冰校化效率的方法&S.P.Belyayer等 123

20.腰云催化剂最佳播散部位初探&刘必新 123

21.福建石塔山冰校浓度的观测结果&黄文娟等 123

22.关于雹胚的研究&赵仕雄 124

23.雹块微物理和雹云单体关系的初步探讨&施文全等 124

24.积云对流对大尺度气流影响的参数化的进一步研究&郭晓岚 125

25.积云总体与大尺度环境的相互作用(一)&Akio Arakawa等 125

26.一个利用一维云模式的积云参数化方案&Richard A.Anthes 126

七.农业气象气候 128

1.气候模式模拟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赵宗卷 128

2.作物产量预报的气象生物学模式&李湘阁等 128

3.我国城市气候学研究进展&沈建柱 128

4.曾庆存同志在广州谈气候研究的进展&杨永法 130

5.城市生态与气候&程龙等 131

6.美国家科学院对气候计划进行回顾&周定番编 132

7.1958~1973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距平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潘怡航等 133

8.气候变化归因于地校&瓦·沙利文 134

9.30(50)hpa流型及其季节变化与我国旱涝的关系&王玉佩 135

10.台湾省干湿气候区划&梁国昭等 135

11.进一步发展我国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研究&陈烈庭 136

12.南亚热带北界广东中段分界的探讨&谭瑞伟等 136

13.粤北地貌的形成发育和生产利用&刘尚仁 137

14.地理条件与广州市的发展&曾怀正等 138

15.用地面气温特征向量场探讨北半球七十年代的气候特征&巴文伦 138

16.我国气候振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关系&钱维宏 139

17.太阳活动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强度的耦合振荡&徐群等 139

18.依据月平均资料作月预报——利用自然相似的探讨&邱崇践等 140

19.祁连山区气温的气候特征&汤懋苍等 140

20.1979年5—8月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和热平衡特征分析&翁笃鸣 141

21.广东农业的历史发展概况&徐俊鸣 141

22.关于海南岛历史上开关的若干问题&司徒尚纪 143

23.18项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成果获奖&国气局农区办公室 144

24.小麦田水平风速的湍流统计特征&丁裕国等 145

25.杂交水稻生长的光温模式&戴晓苏等 146

26.广东晚稻产量波动与灌浆结实期冷害关系的研究&涂悦贡 146

27.用贝叶斯判别法和回归分析逐级预报早稻产量&龙国夏等 147

28.农用天气预报&冯定原 147

29.谈谈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下)&简慰民等 150

八.其他 152

1.热带气象学的若干进展&辛基嘉 152

2.热带气象学的进展&郭其蕴译 153

3.应用气象服务方法&郑长贵等 153

4.多层递价预报方法简介&孔玉寿 155

5.西太平洋夏季赤道反气旋形成过程的探讨&陈光玉等 155

6.NEXRAD——美国未来的天气雷达网&林佩云译 156

7.美国在赤道太平洋地区增设自动气象站&林朴炎译 158

8.赤道太平洋SST的振动传播&徐蕾如译 1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