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云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2092973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生态规划的发展,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生态调查与景观生态规划分析,景观生态评价,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区域景观生态体系规划,生态城市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等。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目录

第一章 生态规划的发展 1

第一节 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学透视 2

一、景观的生态学内涵 2

二、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学途径 3

三、景观生态规划的NPH体系 4

四、景观规划设计是景观生态学的深度应用 6

第二节 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 7

一、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7

二、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 8

三、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领域 11

第三节 国外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 15

一、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前期发展及代表人物 15

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后期发展及代表人物 18

第四节 中国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 19

一、摸索与发展阶段 19

二、研究实践与深度应用阶段 20

第二章 生态规划理论基础 24

第一节 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26

一、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 26

二、生态规划设计的意义 27

三、生态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27

第二节 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30

一、生态进化与生态演替理论 30

二、空间分异性与生物多样性理论 31

三、景观异质性与异质共生理论 31

四、岛屿生物地理与空间镶嵌理论 32

五、尺度效应与自然等级组织理论 32

六、生物地球化学与景观地球化学理论 32

七、生态建设与生态区位理论 33

第三节 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流派 33

一、以景观格局和功能为主的美国流派 33

二、以荷兰和德国土地生态设计为代表的西欧流派 34

三、以景观综合研究和景观生态规划为主的东欧流派 35

四、以土地生态分类为核心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流派 35

五、以景观地球化学分析和区划为主的苏联流派 35

六、以生态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为主的中国流派 35

第四节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点 35

一、景观生态过程—格局的规划设计 35

二、景观生态学的度量体系与景观生态规划 36

三、景观安全格局途径 37

第五节 景观生态规划的六大核心 37

一、景观生态的整体性 37

二、景观生态的异质性 38

三、景观生态的多样性 38

四、景观生态的复杂性 39

五、景观生态的连通性 39

六、景观生态的稳定性 40

第三章 生态调查与景观生态分析 41

第一节 生态调查 42

一、生物物理环境调查 42

二、生态系统特征调查 45

三、社会产业调查 46

第二节 景观生态分析体系 49

一、景观生态分析目的与原则 49

二、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50

三、景观生态过程分析 56

四、景观生态演化分析 59

第四章 景观生态评价 63

第一节 景观生态评价体系 64

一、景观生态评价目的与原则 64

二、景观生态评价的理论基础 65

三、景观生态评价体系 66

第二节 景观相容度评价 72

一、景观相容度的概念与内涵 72

二、北京市郊区开放空间及景观利用 73

三、北京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生态保护性利用的典型剖面 76

四、北京西部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相容度评价 79

五、景观相容度评价与都市郊区景观生态规划 81

第三节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84

一、景观生态适宜性概念与内涵 84

二、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理论 84

三、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与方法 86

四、巩乃斯河流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特征 88

五、巩乃斯河流域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89

六、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巩乃斯河流域景观生态保护 94

第四节 景观敏感度评价 95

一、景观敏感度的概念与内涵 95

二、景观敏感度评价体系与方法 95

三、文化遗址景观及其研究进展 98

四、石头城景观遗址的区域特征 99

五、石头城文化遗址景观敏感度评价结果 100

六、基于敏感度的遗址可持续利用对策 100

七、文化遗址景观敏感度研究的若干问题讨论 104

第五节 景观连接度评价 105

一、连接度与连通性 105

二、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 106

三、景观连接度评价的案例 108

四、连接度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110

第五章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 111

第一节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概念与内涵 112

一、生态系统特征与类型 112

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114

第二节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特点 116

一、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有机性与和谐性 116

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整体性 117

三、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区域性与地方性 118

四、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文化性与技术性 118

五、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科学性与持续性 119

第三节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 120

一、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分析方法 120

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122

三、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过程分析 124

第四节 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128

一、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典型性 128

二、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构成 129

三、北京市郊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131

四、基于价值评价的传统村落保护性利用机制 136

第五节 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 137

一、城市化倾向与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 137

二、商业化倾向与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 143

三、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 149

第六章 区域景观生态体系规划 151

第一节 区域景观与区域景观规划 152

一、区域景观规划概念与内涵 152

二、区域景观规划的原理 153

第二节 区域景观体系研究 157

一、区域景观体系内容 157

二、区域景观目标与重点 157

第三节 区域景观生态体系 159

一、区域景观生态构成 159

二、区域景观生态格局 162

三、区域景观生态演变 166

第四节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170

一、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 170

二、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基础 170

三、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174

四、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方法框架 176

第五节 区域景观保护与景观生态体系规划 178

一、区域景观保护重点 178

二、区域景观生态规划 179

第六节 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与整体保护 184

一、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185

二、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整体性保护机制探讨 189

第七章 生态城市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 191

第一节 生态城市特征与城市生态格局 192

一、生态城市内涵与特征 192

二、生态城市形态的多元化 194

第二节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 201

一、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

二、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 202

三、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创新 205

第三节 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体系 207

一、城市景观演变及特点 207

二、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体系 208

第四节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209

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与目标 209

二、城市—区域生态格局规划 211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14

四、城市大型自然斑块与廊道保护规划 216

第五节 城市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与规划管理 219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219

二、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格局 220

三、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机理 223

四、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控制与规划管理 224

第八章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 227

第一节 乡村景观与景观生态特征 228

一、乡村与乡村景观 228

二、乡村景观生态特征 229

第二节 乡村景观生态过程与体系 230

一、乡村景观要素 230

二、乡村景观类型 233

三、乡村景观的区域组合 238

第三节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 240

一、土地利用与农业景观的规划 240

二、乡村人居环境与聚落的规划 243

三、自然斑块与廊道的保护与规划 245

第九章 格局—过程—界面的生态规划设计 249

第一节 自然格局的整体性规划设计 250

一、景观格局的内涵 250

二、景观格局的规划设计 252

三、自然格局整体性原则及规划设计 255

第二节 自然过程的完整性规划设计 257

一、自然过程的内涵 257

二、景观过程的判定 259

三、自然过程的完整性原则及规划设计 260

第三节 自然界面的延伸性规划设计 262

一、自然界面的内涵 262

二、大尺度自然界面规划设计 264

三、中小尺度的自然界面规划设计 267

第十章 物种—通道—生境的生态规划设计 272

第一节 物种的多样性规划设计 274

一、物种多样性的定义 274

二、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275

三、物种多样性的规划设计 276

第二节 生物通道的连续性规划设计 278

一、生物通道的内涵及类型 278

二、生物通道的宽度设计 280

三、生物通道的连续性规划设计 284

第三节 景观生境的原生性规划设计 287

一、生境与生境破碎化 287

二、生境识别与原生性特征 288

三、景观生境的原生性规划设计 289

第十一章 扰动—足迹—健康的生态规划设计 291

第一节 景观干扰的有限性规划设计 292

一、景观扰动与干扰 292

二、干扰的生态效应 293

三、景观干扰的有限性作用机制 294

四、景观干扰的有限性规划设计 294

第二节 生态足迹的平衡性规划设计 296

一、生态足迹的内涵与模型 296

二、生态足迹度量的指标体系 297

三、生态足迹的平衡性规划设计 300

第三节 健康生活环境规划设计 302

一、生态健康性的内涵 302

二、景观生态健康性的特征及评价 304

三、健康生活环境规划设计 304

第十二章 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 307

第一节 泛化生态与生态规划设计 308

一、泛化生态现象与生态规划设计内涵 308

二、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规划设计 308

第二节 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体系 309

一、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体系 309

二、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性评价的九大特征 310

第三节 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性评价方法 312

一、数据获取 312

二、评价方法 312

第四节 鼓浪屿“世界音乐岛”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 313

一、鼓浪屿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核心矛盾 313

二、鼓浪屿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 313

第十三章 景观生态整治恢复与生态规划 317

第一节 恢复生态学与景观生态规划 318

一、恢复生态学的内涵 318

二、生态恢复的方法与途径 318

三、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 321

第二节 河流景观生态整治与景观生态规划 321

一、河流景观生态整治的理论基础 322

二、河流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 323

三、河流生态恢复的景观生态途径 325

第三节 湖泊景观生态整治与景观生态规划 327

一、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 328

二、湖泊景观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 330

三、湖泊生态恢复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 331

第四节 湿地景观生态整治与景观生态规划 332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333

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基础 334

三、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 335

第五节 沟谷生态经济区的整治与景观生态规划 336

一、沟谷生态经济区的概念与功能 336

二、沟谷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恢复与整治 337

三、沟谷生态经济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338

第六节 北京西部山地景观生态整治与景观生态规划 340

一、西部矿区景观生态破坏的现状及特征 341

二、西部山区景观生态破坏的主要特征 343

三、北京西部矿区景观生态规划 345

四、景观生态整治的产业途径 346

五、西部矿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重建 348

主要参考文献 3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