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犯罪与罪犯心理学教程
犯罪与罪犯心理学教程

犯罪与罪犯心理学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晓谋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224077860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高等职业教育法学和公安类专业学生为读者对象,将犯罪学和罪犯心理学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以普通心理学导入,以犯罪学和罪犯心理学为主体,加入案例教学,是一部较有特色的犯罪与罪犯心理学教材。
《犯罪与罪犯心理学教程》目录

第一编 心理学基础知识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

一、心理学的概念 3

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

三、心理学的任务 5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6

一、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 6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7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并受客观现实的制约 8

四、心理具有主观性 9

五、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9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0

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0

二、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10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心理过程 14

第一节 认识过程 14

一、认识过程的概念 14

二、感知觉 14

三、思维 17

四、记忆 19

五、想像 21

六、注意 22

第二节 情绪、情感过程 23

一、情绪、情感概述 23

二、情绪、情感的特性和功能 24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26

第三节 意志过程 28

一、意志的概念 28

二、意志的过程 28

三、意志的品质 29

第三章 个性心理 31

第一节 个性概述 31

一、个性的概念 31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31

三、个性的结构 32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32

一、需要 32

二、动机 35

第三节 个性心理 36

一、气质 36

二、性格 39

三、能力 41

第二编 犯罪心理学 47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绪论 47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 47

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47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概况 47

三、犯罪心理 48

四、犯罪及犯罪行为 49

五、犯罪人(包括违法人) 50

六、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50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51

一、犯罪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51

二、犯罪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51

三、犯罪心理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51

四、犯罪心理学与犯罪学的关系 52

五、犯罪心理学与罪犯心理学的关系 52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2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 52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53

三、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53

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58

一、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意义 58

二、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59

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原因论 65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实质 65

一、犯罪心理是脑的机能 65

二、脑是犯罪心理的器官 65

三、犯罪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66

第二节 犯罪心理的相关因素 67

一、社会学因素 67

二、个体因素 72

第三节 国外关于犯罪原因的学说 75

一、生物学的原因论 75

二、心理学的原因论 76

三、社会学的原因论 79

四、辩证唯物主义对犯罪原因的评说 79

第三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85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 85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 85

二、犯罪心理结构与心理现象结构 86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87

一、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 87

二、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 88

三、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 88

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89

五、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90

第三节 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90

一、犯罪动机 90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91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94

一、犯罪心理结构强化机制 94

二、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特征 94

三、犯罪心理结构强化阶段 95

第四章 杀人犯罪心理 103

第一节 杀人犯罪概述 103

一、杀人犯罪的概念 103

二、杀人犯罪的基本规律 103

三、杀人犯罪的分类 104

第二节 杀人犯罪的心理特征 106

一、杀人犯罪的心理特征 106

二、杀人犯罪的行为特征 108

第三节 杀人犯罪的预防 108

一、坚持“严打”,依法及时有效地打击杀人犯罪 108

二、加强防范工作 109

三、大力缓解和疏导民事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109

四、消除杀人案件的发案条件 109

第五章 性犯罪心理 114

第一节 性犯罪概述 114

一、性犯罪的概念 114

二、强奸犯罪的概念 114

三、强奸犯罪的概况 114

四、性犯罪的危害性 115

第二节 强奸犯罪的特点 116

一、强奸犯罪的分类 116

二、强奸犯罪的特点 117

第三节 强奸犯罪的心理特点 199

一、强奸犯罪动机特点 119

二、强奸犯罪实施前的心理 120

三、强奸犯罪实施过程中的心理 120

四、强奸犯罪实施后的心理 120

五、强奸犯罪在抓获后的心理 120

第四节 性违法犯罪的预防 121

一、性违法犯罪的原因 121

二、性违法犯罪的预防 121

第六章 盗窃犯罪心理 128

第一节 盗窃犯罪概述 128

一、盗窃犯罪的概念 128

二、盗窃犯罪的概况 128

第二节 盗窃犯罪的特点 129

一、盗窃犯罪的分类 129

二、盗窃犯罪的特点 129

第三节 盗窃犯罪的心理特点 131

一、盗窃犯罪动机特征 131

二、盗窃犯罪认识特征 131

三、盗窃犯罪道德特征 131

四、盗窃犯罪个性特征 131

第四节 盗窃犯罪的预防 132

一、盗窃犯罪的原因 132

二、盗窃犯罪的预防 132

第七章 毒品犯罪心理 137

第一节 毒品犯罪概述 137

一、毒品犯罪的概念 137

二、毒品犯罪的状况 138

三、毒品犯罪的危害性 139

第二节 毒品犯罪的特点 140

一、毒品及毒品犯罪的分类 140

二、毒品犯罪的特点 140

第三节 毒品犯罪的心理特点 143

一、疯狂的冒险心理和紧张恐惧心理 143

二、致富心理和从众心理 143

三、贪利、贪财、贪婪心理 143

四、补偿心理 144

第四节 毒品犯罪的预防 144

一、毒品犯罪的原因 144

二、毒品犯罪的预防 145

第八章 初犯、累犯和惯犯心理 150

第一节 初犯心理 150

一、初犯的概念 150

二、初犯的心理特征 150

三、初犯的行为特征 151

第二节 累犯心理 152

一、累犯的概念 152

二、累犯的心理特征 153

三、累犯的行为特征 153

第三节 惯犯心理 154

一、惯犯的概念 154

二、惯犯的心理特征 154

三、惯犯的行为特征 155

第九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 163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概述 163

一、青少年犯罪的年龄界定 163

二、青少年犯罪的状况 163

三、青少年犯罪的演变趋势 166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特点 166

一、青少年犯罪的生理特点 166

二、青少年犯罪的身心矛盾 167

三、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点 170

第三节 青少年犯罪预防 171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71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173

第十章 女性犯罪心理 176

第一节 女性犯罪概述 176

一、女性犯罪的状况 176

二、女性犯罪的危害性 177

第二节 女性犯罪的特点 177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177

二、女性犯罪的行为特点 179

三、女性杀人犯罪和财产犯罪的特点 180

第三节 女性犯罪预防 182

一、女性犯罪的原因 182

二、女性犯罪预防 185

第十一章 团伙犯罪心理 191

第一节 团伙犯罪概述 191

一、团伙犯罪的概念 191

二、团伙犯罪的状况 192

第二节 团伙犯罪的原因 192

一、团伙犯罪形成的社会原因 192

二、团伙犯罪形成的心理原因 193

三、团伙犯罪形成的文化原因 193

第三节 团伙犯罪的特点 193

一、犯罪的分类 193

二、团伙犯罪的行为特点 194

三、团伙犯罪人特点 195

四、团伙犯罪的心理特点 195

第四节 团伙犯罪的预防 195

一、建立和谐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政治稳定,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序快速发展 195

二、提倡和宣传社会主义文化,扬弃“西方文化”和“封建文化” 196

三、注意培养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196

四、驱散青少年的消极群体,建立积极群体,增强法制观念 197

第十二章 流窜犯罪心理 202

第一节 流窜犯罪概述 202

一、流窜犯罪的概念 202

二、流窜犯罪的状况 202

第二节 流窜犯罪的特点 202

一、犯罪的主体特点 203

二、犯罪的类型特点 203

三、犯罪作案手段特点 203

四、犯罪的形式和流动特点 203

五、犯罪活动面的特点 203

六、犯罪作案方式特点 203

七、犯罪的被害人特点 204

第三节 流窜犯罪的心理特点 204

一、逃避惩罚心理十分突出 204

二、侥幸心理明显 204

三、具有随欲性心理 204

第四节 流窜犯罪的预防 204

一、流窜犯罪的原因 204

二、流窜犯罪的预防 205

第十三章 职务犯罪心理 212

第一节 职务犯罪概述 212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212

二、职务犯罪的特征 212

三、职务犯罪的类型 213

四、当前中国的职务犯罪现状 213

第二节 职务犯罪的原因 214

一、职务犯罪的客观因素 214

二、职务犯罪的主观因素 216

第三节 职务犯罪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217

一、职务犯罪的心理特点 217

二、职务犯罪的行为特点 220

第四节 职务犯罪预防 221

一、加强教育,强化犯罪预防的教育功能 221

二、培养和塑造公职人员的健康人格 221

三、积极开展职务犯罪心理预测 222

四、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消除职务犯罪隐患 222

五、加强公务活动的控制,减少职务犯罪机遇 222

六、逐步实现“高薪养廉”的经济保障机制 222

第十四章 计算机犯罪心理 226

第一节 计算机犯罪概述 226

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 226

二、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形式 227

第二节 计算机犯罪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29

一、计算机犯罪的心理特征 229

二、计算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231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的预防 232

一、计算机犯罪的形成原因 232

二、计算机犯罪的发展趋势 233

三、计算机犯罪的预防 235

第十五章 变态犯罪心理 239

第一节 变态犯罪概述 239

一、变态心理的概念 239

二、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 239

三、与犯罪有关的心理变态 240

第二节 人格障碍犯罪的特点 241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241

二、与犯罪有关的人格障碍 241

第三节 性变态犯罪 244

一、性变态的概念 244

二、与犯罪有关的性变态 244

第四节 变态心理犯罪的预防 249

一、变态心理犯罪的成因 249

二、预防变态心理犯罪的建议 250

第十六章 审讯心理 256

第一节 审讯概述 256

一、审讯的概念 256

二、审讯的任务 256

三、审讯的特点 256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行为及心理特点 257

一、影响犯罪嫌疑人行为和心理的因素 257

二、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特点 259

三、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 260

第三节 审讯对策 262

一、审讯的准备 262

二、审讯阶段 263

三、审讯方法和策略 264

第十七章 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 270

第一节 犯罪预测 270

一、犯罪预测的概念 270

二、犯罪预测的类型 270

三、犯罪预测的心理学基础 271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 271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概述 271

二、犯罪心理预测的依据 272

三、犯罪心理预测的类型 273

四、犯罪心理预测的技术 274

五、犯罪心理预测的适用范围 274

第三节 犯罪心理预防 276

一、犯罪心理预防的概述 276

二、犯罪心理预防的内容和原则 277

三、犯罪心理预防的类型 279

第三编 罪犯心理学 283

第一章 罪犯心理学绪论 283

第一节 罪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83

一、罪犯心理学的概念 283

二、罪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83

三、罪犯心理学学科的性质 284

第二节 罪犯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284

一、熟识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的心理和行为 284

二、提高监狱干警矫正罪犯的心理理论水平 284

三、运用罪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罪犯的改造与教育工作 284

四、有利于罪犯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和应用 285

第三节 罪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85

一、罪犯心理学的研究的基本原则 285

二、罪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86

第二章 罪犯心理 291

第一节 罪犯心理概述 291

一、罪犯心理的特征 291

二、罪犯心理的构成 292

第二节 罪犯犯罪心理 293

一、犯罪心理结构 293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294

第三节 刑罚与改造心理 296

一、罪犯刑罚心理 296

二、罪犯改造心理 298

第三章 影响罪犯心理的因素 301

第一节 外部环境因素 301

一、影响罪犯心理的社会宏观环境因素 301

二、影响罪犯心理的社会微观环境因素 302

三、影响罪犯心理的自然环境因素 303

第二节 罪犯自身因素 304

一、生理因素 304

二、心理因素 305

三、行为因素 306

第三节 监狱因素 307

一、监狱工作因素 307

二、管教干部因素 310

三、其他罪犯因素 311

四、武装警察因素 312

第四章 罪犯群体心理 313

第一节 罪犯群体 313

一、罪犯群体的含义 313

二、罪犯群体动力 313

三、罪犯非正式群体 314

第二节 罪犯群体心理 317

一、罪犯群体心理概念 317

二、罪犯群体心理特点 317

第三节 罪犯改造集体 319

一、罪犯改造集体的含义 319

二、罪犯改造集体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319

三、罪犯改造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321

第五章 不同改造阶段的罪犯心理 323

第一节 改造初期罪犯心理 323

一、改造初期罪犯心理概述 323

二、改造初期罪犯的一般心理特点 323

三、改造初期的改造对策 325

第二节 改造中期罪犯心理 325

一、改造中期罪犯心理概述 325

二、改造中期罪犯的心理特征 325

三、改造中期的改造对策 327

第三节 改造后期罪犯心理 328

一、改造后期罪犯心理概述 328

二、改造后期罪犯的心理特征 328

三、改造后期的改造对策 328

第六章 主要类型罪犯心理 330

第一节 利欲型罪犯心理及改造 330

一、利欲型罪犯的概述 330

二、利欲型罪犯的心理特点 330

三、利欲型罪犯的改造 331

四、西方对利欲型罪犯的矫正 332

第二节 性欲型罪犯心理及改造 332

一、性欲型罪犯的概述 332

二、性欲型罪犯的心理特点 332

三、性欲型罪犯的改造 333

四、西方国家对性罪犯的矫治方法 334

第三节 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特点 335

一、暴力型罪犯概述 335

二、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特点 335

三、暴力型罪犯的改造 336

四、西方国家对暴力犯的矫治 337

第四节 未成年犯的心理特点 337

一、未成年犯概述 337

二、未成年犯的心理特点 337

三、未成年犯的改造 338

第五节 女犯心理及改造 340

一、女犯的概述 340

二、女性罪犯的心理特征 340

三、女犯的改造 340

第六节 职务罪犯心理及改造 341

一、职务罪犯的概述 341

二、职务罪犯的心理特点 341

三、职务罪犯的改造 342

第七章 罪犯心理转化的规律 344

第一节 罪犯心理转化动力 344

一、罪犯心理转化动力的概念 344

二、罪犯心理转化动力的因素 344

第二节 罪犯心理转化的规律 346

一、罪犯心理转化过程 346

二、罪犯心理转化的规律 347

第八章 罪犯心理评估 350

第一节 罪犯心理评估概述 350

一、罪犯心理评估的概念 350

二、罪犯心理评估的主要目的 350

三、罪犯心理评估的内容 351

第二节 罪犯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 352

一、会谈评估法 352

二、心理测验法 356

第三节 罪犯心理评估报告和罪犯心理档案 359

一、罪犯心理评估的程序 359

二、罪犯心理评估报告 359

三、罪犯心理档案 360

第九章 罪犯心理咨询 362

第一节 罪犯心理咨询概述 362

一、罪犯心理咨询的概念 362

二、罪犯心理咨询的特点 362

三、罪犯心理咨询的内容 363

四、罪犯心理咨询的形式 364

第二节 罪犯心理咨询的原则和过程 365

一、罪犯心理咨询的原则 365

二、罪犯心理咨询的过程 367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的技术 369

一、关注技术 369

二、倾听技术 370

三、沉默技术 370

四、宣泄技术 371

五、探讨技术 371

六、面质技术 371

七、自我表露技术 372

第十章 罪犯心理治疗(一) 373

第一节 罪犯心理治疗概述 373

一、罪犯心理治疗的概念 373

二、罪犯心理治疗的特点 373

三、罪犯心理治疗与罪犯心理咨询的区别 374

四、罪犯心理治疗的适应症 374

五、罪犯心理治疗的意义 375

第二节 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376

一、心理治疗理论简介 376

二、弗洛伊德生平 376

三、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理论 377

四、精神分析的方法 379

第三节 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380

一、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380

二、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 382

第四节 人本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385

一、人本主义的理论 385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步骤与技术 386

第十一章 罪犯心理治疗(二) 390

第一节 认知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390

一、认识疗法的理论基础 390

二、RET治疗的步骤和方法 392

第二节 森田疗法 394

一、森田疗法的历史及特色 395

二、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 395

三、森田疗法的实施 397

第三节 认识领悟疗法 399

一、认识领悟疗法 399

二、对传统精神分析治疗机制的反思 399

三、认识领悟疗法对精神分析的继承和发展 400

四、认识领悟疗法的治疗过程 4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