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
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

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国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2175709
  • 页数:7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为主线,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各类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和诉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书分为总则、劳动合同订立争议的仲裁与诉讼、劳动合同效力争议的仲裁与诉讼、劳动合同履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劳动合同变更争议的仲裁与诉讼、劳动合同解除争议的仲裁与诉讼、劳动合同终止争议的仲裁与诉讼等章对劳动合同争议的解除进行了阐释,全书并结合仲裁、诉讼过程中的真实个案对相关争议的处理作了案例指导。
《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目录

第一章 劳动合同争议及其处理体制一、劳动合同争议概述 1

(一)劳动合同争议及其界定 1

(二)劳动合同争议产生的原因 13

(三)劳动合同争议的表现形式 16

二、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原则 26

(一)调解原则 26

(二)合法原则 27

(三)公正原则 28

(四)及时处理原则 28

三、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途径 29

(一)和解 29

(二)调解 29

(三)仲裁 30

(四)诉讼 33

(五)仲裁与调解的关系 34

(六)仲裁与诉讼的关系 34

四、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体制 45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45

(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47

(三)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评价 48

(四)目前关于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主要观点评析 52

五、劳动合同争议的法律适用 57

(一)劳动合同争议法律规范的内容 57

(二)劳动合同争议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及其解决 59

(三)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在劳动合同争议处理中的意义 62

第二章 劳动合同争议的调解 67

一、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的概念和特征 67

(一)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的概念 67

(二)劳动争议调解的特征 68

(三)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的原则 69

二、劳动合同争议的调解机构 70

(一)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70

(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72

(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74

(四)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 75

三、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程序 76

(一)调解申请 77

(二)劳动争议的受理 79

(三)调解前准备 79

(四)实施调解 80

(五)调解的终结 80

(六)调解的效力 83

(七)调解协议的履行 91

第三章 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 93

一、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概述 93

(一)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的概念 93

(二)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的性质 93

(三)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的特征 95

(四)劳动合同争议仲裁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98

(五)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的原则 99

二、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时效 102

(一)现行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 102

(二)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时效的性质 104

(三)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评价 106

(四)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 119

(五)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时效的中止与中断 127

三、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143

(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43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 148

(三)劳动争议仲裁庭 151

(四)劳动争议仲裁员 154

四、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157

(一)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概述 157

(二)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原则 159

(三)地域管辖 159

(四)级别管辖 161

(五)移送管辖 163

(六)管辖权的转移 163

(七)指定管辖 164

五、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及其权利和义务 164

六、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诉与受理 167

(一)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诉 167

(二)对仲裁申请的审查 180

(三)仲裁前的准备工作 193

七、劳动争议的仲裁调解 213

(一)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的原则 213

(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的程序 214

八、劳动争议仲裁的开庭审理程序 221

(一)仲裁开庭前的准备 221

(二)仲裁庭调查 222

(三)仲裁庭辩论 223

(四)仲裁庭合议与裁决 224

(五)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结案方式 227

(六)劳动争议仲裁文书 230

(七)劳动争议仲裁文书的送达 260

第四章 劳动合同争议的诉讼 262

一、劳动合同争议诉讼概述 262

(一)劳动合同争议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262

(二)劳动合同争议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 263

二、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管辖 274

(一)确立管辖的原则 275

(二)劳动争议案件的级别管辖 276

(三)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地域管辖 277

(四)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278

(五)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裁定管辖 279

三、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当事人 282

(一)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概述 282

(二)当事人适格及其判断 295

(三)非适格当事人的更换 310

(四)劳动争议共同诉讼 318

(五)劳动争议诉讼代表人 324

(六)劳动争议诉讼第三人 331

(七)劳动争议诉讼代理人 338

四、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 345

(一)劳动争议诉讼证据概述 345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明对象 348

(三)劳动争议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实 349

(四)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种类 361

(五)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377

(六)证据标准与举证责任 383

(七)质证与认证 393

五、劳动争议诉讼的普通程序 397

(一)起诉与受理 397

(二)审理前的准备 422

(三)开庭审理 423

(四)对案件审理中特殊情况的处置 428

六、劳动争议诉讼的第二审程序 432

(一)第二审程序概述 432

(二)上诉与受理 434

(三)对上诉案件的审理 438

七、追索劳动报酬的督促程序 444

(一)督促程序概述 444

(二)支付令的申请 448

(三)支付令的内容与送达 452

(四)支付令的效力 453

八、劳动争议诉讼的审判监督程序 455

(一)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455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 456

(三)再审案件的审判 461

九、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 472

(一)劳动争议案件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472

(二)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组织和执行根据 473

(三)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标的 474

(四)执行管辖 475

(五)执行开始和受理 475

(六)执行措施 479

(七)执行中止、执行和解和执行终结 490

第五章 集体劳动争议的仲裁 493

一、集体合同概述 493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93

(二)集体合同的内容 494

(三)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 496

(四)集体合同的类别 498

(五)集体合同审查 501

(六)集体合同的生效和效力 503

(七)集体合同的履行 505

(八)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507

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508

(一)集体合同签订争议的处理 509

(二)集体合同履行争议的处理方式 510

三、协商处理集体合同争议的程序 510

四、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时效 510

第六章 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一、订立劳动合同时未履行说明义务案件的处理 512

(一)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告知义务 512

(二)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告知义务的履行 513

(三)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告知义务的法律效力 515

二、招用劳动者时扣押劳动者证件或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案件的处理 517

(一)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517

(二)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518

(三)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522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处理 523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523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 524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529

四、试用期争议案件的处理 530

(一)劳动合同试用期概念和规范试用期的意义 530

(二)劳动合同试用期的适用范围 531

(三)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 532

(四)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效力 533

五、服务期争议案件的处理 537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服务期协议的条件 537

(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服务期的形式 538

(三)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违约金的约定和支付 538

(四)劳动者在服务期的劳动报酬 539

六、保密和竞业限制争议案件的处理 545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保守商业秘密 545

(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 547

七、无效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处理 550

(一)劳动合同无效的概念和特征 550

(二)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 551

(三)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552

(四)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机构 555

(五)劳动合同的部分无效与全部无效 556

(六)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的法律后果 559

八、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处理 577

(一)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 577

(二)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579

(三)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理解 579

(四)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581

(五)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586

九、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处理 586

(一)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586

(二)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587

(三)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596

(四)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理解 601

(五)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602

(六)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611

(七)经济性裁员的理解 611

(八)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适用范围 612

(九)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适用的条件 614

(十)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程序 615

(十一)被裁减人员在用人单位重新招用劳动者时的权利 616

(十二)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617

十、涉及劳动规章制度争议案件的处理 631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概念 631

(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 632

(三)用人单位制定、修改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 634

(四)用人单位制定和修改劳动规章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 636

十一、劳动合同终止争议案件的处理 637

(一)劳动合同终止与劳动合同解除的区别 637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638

(三)对劳动合同期限自动续延的理解 648

十二、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经济补偿争议案件的处理 653

(一)经济补偿的概念和性质 653

(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情形 655

(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 657

(四)支付经济补偿年限的计算 658

(五)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和时间 658

十三、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不办理相关手续争议案件的处理 659

(一)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的义务 659

(二)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劳动者的义务 660

十四、劳务派遣争议案件的处理 661

(一)劳务派遣概述 661

(二)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663

(三)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 667

(四)劳动派遣单位的义务 670

(五)用工单位的义务 671

(六)被派遣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673

(七)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675

十五、非全日制用工争议案件的处理 685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和特点 685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的形式 686

(三)非全日制用工的兼职 687

(四)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终止 689

(五)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经济补偿 690

(六)对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约定的限制 690

(七)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支付 691

常用劳动合同法律规范 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711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7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7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75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7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 762

后记 76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