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与罪犯矫治社会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峰,连春亮著
- 出 版 社:北京:群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1439885
- 页数:599 页
第一章 行刑社会化概述 1
一、社会化、再社会化与行刑社会化 1
(一)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1
(二)行刑和行刑社会化 5
(三)关于行刑社会化内涵的分析 8
二、行刑社会化的人性化基础 25
(一)人性化与刑罚的人性化 25
(二)刑罚正义与刑罚人性化 30
(三)刑罚人性化对刑罚理念的钳制 32
三、行刑社会化的原则 36
(一)关于依法规范的原则 36
(二)关于积极稳妥的原则 37
(三)关于协调配合的原则 38
(四)关于改革创新的原则 38
(五)关于矫正为本的原则 38
(六)继承与吸收原则 39
(七)矫正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40
(八)狱内执行与狱外执行并重的原则 41
(九)价值无涉原则 42
四、行刑社会化的意义 43
(一)行刑社会化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刑罚执行制度 43
(二)行刑社会化提高了罪犯改造质量 44
(三)行刑社会化是国际行刑制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5
第二章 行刑社会化的动力基础 47
一、刑罚的发展趋势 47
(一)非刑化 50
(二)轻缓化 50
(三)自由刑的纯化 52
(四)非监禁化 53
二、行刑的发展与变迁 55
(一)从“报应刑”到“教育刑” 56
(二)从“教育刑”到“综合刑” 57
三、行刑发展的主要特征 58
(一)行刑个别化 58
(二)行刑合理化 58
(三)行刑人道化 59
(四)行刑法治化 59
(五)行刑专业化 60
(六)行刑社会化 60
四、行刑社会化的刑事理论基础 61
(一)行刑社会化思想的演变过程 61
(二)行刑社会化的理论依据 65
(三)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68
五、行刑社会化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69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 70
(二)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72
(三)模仿学习原理 74
(四)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 76
(五)精神分析理论 77
六、行刑社会化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78
(一)标签理论 78
(二)社会互动理论 80
(三)社会学习理论 82
(四)亚文化理论 84
(五)社会学理论对行刑社会化的意义 86
第三章 国外行刑社会化的现状 89
一、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89
(一)《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中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89
(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90
(三)第六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处遇大会有关决议中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90
(四)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1984/46号决议中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91
(五)第七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决议中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92
(六)《东京规则》中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92
(七)《卡多马社区服务宣言》中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94
(八)《开展国际合作,以求减少监狱人满为患和促进替代性刑罚》中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95
二、英国的行刑社会化制度 95
(一)英国行刑社会化的种类 95
(二)英国行刑社会化制度的主要内容 96
(三)英国行刑社会化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110
三、美国行刑社会化制度 112
(一)转向方案 112
(二)缓刑与假释 113
(三)家中监禁 114
(四)中途之家 115
(五)间歇监禁 115
(六)劳动释放和教育释放 116
(七)归假制度 117
(八)社区扶助制度 117
四、新加坡的行刑社会化制度 119
(一)行刑社会化的组织和工作方案 119
(二)以社区为基础的少年犯矫正项目 121
五、日本的行刑社会化制度 124
(一)日本的出狱人保护制度 124
(二)行刑社会化制度种类、机构及人员 125
(三)社会内处遇中的保护观察 128
(四)民间志愿者及组织机构 130
(五)处理少年罪犯的机构和制度 132
(六)以社区为基础的少年犯矫正 137
第四章 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制度构建 141
一、我国行刑社会化现状分析 141
(一)我国行刑社会化的政策渊源 141
(二)我国行刑社会化的实践 143
(三)我国行刑社会化应采取的措施 150
二、我国行刑社会化的制约因素 151
(一)观念因素 152
(二)立法因素 152
(三)技术因素 154
(四)监狱布局 155
三、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155
(一)社会条件 155
(二)行刑机构条件 156
(三)罪犯的个体条件 158
四、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的模式构建 159
(一)完善罪犯调查分类制度,建立警戒程度不等的监狱 159
(二)建立开放处遇制度 163
(三)提高假释适用率 165
(四)建立多层次渐进式的刑释制度 167
(五)创建累进处遇制度 171
五、我国香港地区的行刑社会化制度 173
(一)康复项目 173
(二)矫正项目 175
(三)康复及犯罪预防 177
第五章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化 179
一、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问题 179
(一)人的心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79
(二)解读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184
(三)罪犯心理健康的标准 186
二、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191
(一)自主性原则 191
(二)协同性原则 191
(三)实践性原则 191
(四)开放性原则 191
(五)德育、心育相统一原则 191
三、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内容 192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 192
(二)认知模式教育 192
(三)积极情感教育 192
(四)意志力和生活方式优化教育 192
(五)人格健全教育 193
(六)自我意识教育 193
(七)人际和谐教育 193
(八)对不同服刑阶段的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 193
(九)特殊类型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 193
(十)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知识教育 193
四、罪犯心理问题的调适方式 194
(一)在罪犯矫治工作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94
(二)集体心理健康教育 194
(三)个别心理健康教育 194
(四)罪犯的自我教育 195
(五)社会教育 196
五、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构建 196
(一)罪犯心理辅导 196
(二)罪犯心理危机干预 198
(三)罪犯心理教育 201
(四)建立合理化的罪犯心理防卫机制 202
六、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化问题 203
第六章 罪犯心理矫治与社会化 207
一、解读罪犯心理矫治 207
(一)心理矫治概念的不同观点 207
(二)心理矫治的特点 209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性质剖析 210
(一)罪犯心理矫治与罪犯改造中的医疗行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210
(二)罪犯心理矫治与罪犯教育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210
(三)罪犯心理矫治是一种心理学职业行为 211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模式 212
(一)发展模式 212
(二)医疗模式 213
(三)改造模式 214
(四)全员训导模式 214
四、解读罪犯心理咨询 215
(一)关于罪犯心理咨询的不同观点 215
(二)罪犯心理咨询的特点 217
(三)罪犯心理咨询的环境要素 218
(四)罪犯心理咨询的性质剖析 219
(五)罪犯心理咨询的内容 220
(六)罪犯心理咨询的原则 225
(七)罪犯心理诊断 229
(八)罪犯心理测验 230
(九)罪犯心理咨询的阶段 232
五、解读罪犯心理治疗 235
(一)罪犯心理治疗的内涵 236
(二)罪犯心理治疗的特点 236
(三)罪犯心理治疗的地位与作用 237
(四)罪犯心理治疗的内容 239
(五)罪犯心理治疗的形式 244
六、罪犯心理矫治的社会化问题 246
(一)社会机构及相关人员如何参与罪犯心理矫治 246
(二)社会机构或人员在罪犯的心理矫治中具体应用什么样的矫治措施 246
(三)监狱与社会参与机构或参与人员的关系是什么 247
(四)怎样明确在罪犯心理矫治过程中监狱与社会参与机构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248
(五)怎样完善社会参与的规章制度 248
第七章 我国社区矫正的若干问题 249
一、社区与社区矫正的关系 250
(一)理解社区 250
(二)我国社区的形态 251
(三)有关社区矫正的学说 252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定位 262
(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 262
(二)社区矫正的定位 264
三、社区矫正的特征 266
(一)矫正理念具有创新性 266
(二)社区矫正工作具有区域性 267
(三)社区矫正工作具有主动性 267
(四)社区矫正具有综合性 267
(五)社区矫正具有强制性 268
(六)社区矫正具有针对性 268
四、社区矫正的功能 269
(一)整合功能 269
(二)导向功能 270
(三)康复功能 270
(四)个别预防功能 270
(五)品德养成功能 271
(六)能力培养功能 271
五、社区矫正的指导思想 272
(一)社区矫正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272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指导思想 273
六、社区矫正应遵循的理论观点 275
(一)决定论 275
(二)反映论 276
(三)系统论 276
(四)发展论 276
七、社区矫正的任务 277
八、社区矫正的具体研究方法 277
(一)调查研究法 277
(二)统计研究法 278
(三)比较研究法 278
(四)实验研究法 279
(五)历史研究法 279
(六)矛盾分析法 279
(七)心理分析法 280
(八)系统分析法 280
(九)作品分析法 281
(十)个案追踪研究法 282
(十一)观察研究法 282
第八章 我国社区矫正模式构建 284
一、社区矫正机制 284
(一)理解社区矫正机制 284
(二)建立社区矫正机制的意义 286
(三)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设置和体制 289
二、社区矫正机制的模式 292
(一)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 292
(二)社区矫正的运行模式 294
(三)社区矫正的监督机制 296
三、社区矫正的保障机制 299
(一)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保障 299
(二)社区矫正的意识保障 300
(三)社区矫正的物质保障 300
四、社区矫正内容 301
(一)社区矫正的类型 301
(二)入矫教育 302
(三)职业技能培训 303
(四)心理矫治 303
(五)行为矫正 304
(六)文化知识教育 305
(七)法律和道德教育 305
五、个案矫正 308
(一)确定个案矫正的责任人 308
(二)对矫正对象进行分析评估 308
(三)制定矫正个案 309
(四)对矫正个案的实施步骤 309
(五)社会参与 309
六、公益劳动 309
(一)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公益劳动的现状 309
(二)公益劳动与刑罚轻重的问题 310
(三)公益劳动的决定机构问题 311
(四)公益劳动的强制性、规范性问题 312
(五)关于社区矫正中公益劳动的立法建议 314
七、解矫教育 316
八、社区矫正的评估机制 316
(一)社区矫正评估的含义 317
(二)社区矫正评估的类型 319
(三)社区矫正评估的原则、目的和作用 320
(四)社区矫正评估的内容 322
(五)社区矫正评估的指标体系 324
(六)社区矫正评估的形式 326
第九章 社区矫正制度 334
一、矫正前调查制度 335
(一)医学和心理学检查 335
(二)人格调查 337
(三)矫正前调查的要求与准则 338
(四)调查的访谈技术 339
二、矫正工作制度 342
(一)接收制度 342
(二)工作例会制度 344
(三)联席会议制度 344
(四)请示报告制度 345
(五)教育培训制度 346
(六)责任追究制度 348
三、矫正管理制度 348
(一)累进处遇制度 349
(二)分管分矫制度 351
(三)归假制度 358
(四)亲属担保制度 359
(五)监督评估制度 361
(六)考核奖惩制度 363
(七)定期走访制度 368
(八)信息收集反馈制度 369
(九)参加学习和劳动制度 371
(十)归监制度 372
(十一)档案管理制度 372
四、社区矫正救济制度 375
(一)社区扶助制度 375
(二)法律援助制度 377
(三)申诉、控告、检举制度 378
五、矫正解除制度 380
第十章 出狱保护制度 382
一、追踪考察制度 382
(一)追踪考察的内涵和类型 382
(二)追踪考察的特点 383
(三)追踪考察的实施过程 384
(四)追踪考察的意义 384
(五)对刑释人员追踪考察的方法 386
二、安置和保护制度 388
(一)安置就业 388
(二)保护 392
三、指导制度 407
(一)心理指导 407
(二)生活指导 409
(三)就业就学指导 411
四、教育制度 413
(一)回归前的教育 413
(二)社区教育 414
(三)家庭教育 416
(四)自我教育 416
第十一章 我国未成年犯处遇制度 418
一、有关未成年犯罪人的基本问题 418
(一)相关概念 418
(二)未成年犯处遇的国际原则 420
(三)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 421
二、未成年犯罪人非监禁处遇的立法沿革 425
(一)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处遇的历史发展 425
(二)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 426
(三)我国未成年犯罪人非监禁处遇种类及特点 428
三、我国未成年犯罪及矫治状况 431
(一)我国未成年犯罪现状和特点 431
(二)我国未成年犯矫治现状 433
(三)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评析 434
四、我国未成年犯罪人非监禁化处遇的改革与完善 439
(一)少年转处的推行与完善 440
(二)建立健全少年保释制度 442
(三)暂缓判决 442
五、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443
(一)建立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 444
(二)社区矫正主体的完善 447
(三)增设并妥善运用社区服务制度 450
(四)管制制度的完善 453
(五)建立未成年缓刑制度 454
(六)假释制度的完善 457
(七)社区矫正手段的完善 459
(八)完善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的刑事立法 463
(九)对未成年矫正对象的教育和监管 464
第十二章 行刑社会化与监狱体制改革 469
一、我国行刑制度的变迁 469
二、行刑机制所面临的问题 472
(一)国外行刑机制所面临的问题 472
(二)我国行刑机制所面临的问题 474
(三)监禁刑所面临的问题 479
三、行刑社会化对现实社会的冲击 483
(一)行刑理念的变化 483
(二)行刑活动的结构性变化 485
(三)行刑活动的功能性变化 485
四、监狱行刑社会化应注意的问题 486
(一)树立行刑社会化的意识 486
(二)正确处理行刑社会化的各种关系 488
(三)做好社会协调工作 488
第十三章 监狱体制改革的模式构建 492
一、构建完善的刑事法律体系,推进行刑一体化 493
二、确立现代化的监狱行刑观念 496
三、纯化监狱职能 497
四、改革与完善假释制度 500
(一)假释制度的演进及国际标准的确立 500
(二)现行减刑办法对假释适用的冲击和影响 501
(三)我国假释适用存在的差距 504
(四)关于完善我国假释制度的建议 510
五、改革完善开放式处遇制度 518
(一)开放式处遇产生的原因 519
(二)开放式处遇制度的具体形式 520
(三)开放式处遇制度的优势 522
(四)开放式处遇制度本土化 523
六、科学整合行刑资源 528
(一)调整监狱布局,促进监狱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 528
(二)完善行刑制度,实施开放式管理模式 529
(三)深化和改进行刑技术 530
(四)科学整合行刑手段 536
七、建立现代监狱组织保障体系 542
(一)改革监狱管理体制 542
(二)建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科学管理机制 543
八、监狱的现代化建设 545
(一)监狱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545
(二)监狱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547
第十四章 行刑社会化的价值分析 553
一、概述 553
二、行刑社会化价值的宏观分析 557
(一)刑罚意义上的行刑社会化的价值 557
(二)社会学意义上的行刑社会化的价值 559
(三)文化学意义上的行刑社会化的价值 560
三、行刑社会化价值的具体体现 562
(一)人道 562
(二)民主 566
(三)效益 570
(四)自由 577
(五)科学 578
(六)公正 581
(七)文明 584
四、行刑社会化的核心价值:宽容 585
(一)行刑社会化宽容性的内涵 585
(二)行刑社会化实施的善意性 588
(三)行刑社会化调控目标的现实性 590
(四)行刑社会化调控范围的谦抑性 59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社会工作专业英语》俞炎燊 2019
-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梅与竹 中国传统苏州评弹》李东鹏译;(美国)马克·本德尔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研究的反身性书写》权福军 2018
- 《一寸光阴一寸暖》周海亮著 2017
- 《洪洞道情》王春亮著 2019
- 《水中盐》房鑫亮著 2019
- 《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1卷 局部抗战》黄道玄,王希亮著;步平,王建朗主编 2019
- 《洪洞鼓乐》王春亮著 2019
- 《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7卷 伪政权与沦陷区》臧运祜,王希亮著;步平,王建朗主编 2019
- 《香学三百问》傅京亮著 2019
- 《否定的辩证法 阿多诺选集》毛衍沁责编;张峰译;(德)阿多诺 2020
- 《洪洞曲艺民歌》王春亮著 2019
- 《基于学生投入理论的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研究》王亮亮,樊明方,张峰著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北京模式》吴建繁,王德海,朱岩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八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