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绿洲经济新论
绿洲经济新论

绿洲经济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蒙永胜著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63121236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绿洲经济新论》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工作研究报告基础上形成的一部专著。该著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从而展现了绿洲经济的新论。
上一篇:商务沟通下一篇:展望中国2008 下
《绿洲经济新论》目录

第一编 引论 3

1 导言 3

1.1 问题的提出 3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7

1.2.1 绿洲经济的研究现状 7

1.2.2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11

1.3 本书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6

1.3.1 研究目的 16

1.3.2 研究内容 18

1.4 方法和资料 21

1.4.1 方法 21

1.4.2 资料 22

1.5 本书的主要观点 22

1.5.1 本书的主要观点 22

1.5.2 本书的后续研究方向 25

第二编 新理论 29

2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29

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29

2.1.1 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困境 29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33

2.1.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兴起 38

2.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般内容和精髓 39

2.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般内容 39

2.2.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髓——公平性 42

2.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 43

2.3.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 43

2.3.2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传统经济学理念的革命 46

2.4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的体现 47

2.4.1 科学发展观 47

2.4.2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同的发展前景——和平崛起 47

2.4.3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0

3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51

3.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1

3.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前提和研究对象是广义物质资料再生产 51

3.1.2 广义物质资料再生产 55

3.1.3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核心 87

3.2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88

3.2.1 可持续的产业结构 88

3.2.2 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效率 90

3.2.3 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 93

3.2.4 可持续的社会再分配结构 99

3.2.5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框架 101

第三编 绿洲经济 107

4 绿洲经济发展简史 107

4.1 新疆绿洲经济发展简史 107

4.1.1 研究意义 107

4.1.2 绿洲经济发展简史(上):1949~1978年 109

4.1.3 绿洲经济发展简史(下):1979~2005年 114

4.2 绿洲经济发展的特征 116

4.2.1 绿洲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116

4.2.2 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124

5 新疆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7

5.1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要素分析 127

5.1.1 绿洲经济开发开放的资源环境依赖性 127

5.1.2 可持续发展诸要素的简要分析 128

5.1.3 新疆经济的矛盾 132

5.2 新疆可持续发展对策 134

5.2.1 对策原则 134

5.2.2 具体建议 134

6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34

第四编 可持续发展评价 141

6.1 建立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41

6.1.1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141

6.1.2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43

6.1.3 建立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144

6.2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45

6.2.1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采用的具体方法 145

6.2.2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54

6.3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163

6.3.1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163

6.3.2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170

6.3.3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的政策建议 173

7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视角初探 173

7.1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177

7.1.1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分析 177

7.1.2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预测 179

7.2 贯彻系统思想促进城乡和谐、产业互动 179

7.2.1 城乡和谐的理论渊源 180

7.2.2 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概述 181

7.2.3 绿洲新农村建设视角中的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 181

7.2.4 建设绿洲新农村的产业互动——以乌昌地区为例 182

7.2.5 城乡和谐、产业互动政策建议 184

第五编 绿洲经济的新气象 190

8 绿洲经济新气象的由来 190

8.1 起题 190

8.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92

8.2.1 绿洲经济研究述评 192

8.2.2 城市化及城市群问题研究述评 194

8.2.3 剩余分配的合作博弈方法及思想述评 198

8.2.4 新疆城市化问题及乌鲁木齐城市群(圈)发展研究述评 199

9 绿洲经济、人口聚集——新疆城市发展简史9.1 绿洲经济 203

9.1.1 绿洲经济对绿洲城市发展研究的意义 203

9.1.2 绿洲经济发展简史 205

9.1.3 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兼论新疆城市化道路的必然 210

9.2 人口聚集——新疆城市发展简史 218

9.2.1 新疆城市发展简史 218

9.2.2 新疆城市发展现状 224

9.2.3 新疆城市发展的特殊性 228

10 城乡和谐、产业互动——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发展视角10.1 乌鲁木齐和昌吉经济一体化 231

10.1.1 乌鲁木齐市昌吉地区在新疆的地位 231

10.1.2 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现状 236

10.2 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中的城市发展 240

10.2.1 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城市化现状 240

10.2.2 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中城市发展的意义 245

11 剩余分配、合作共赢——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中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11.1 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的竞争分析 255

11.1.1 竞争动力 255

11.1.2 竞争行为 257

11.2 竞争走向无可选择的合作 266

11.2.1 Hotelling模型的解释 266

11.2.2 合作剩余的分配 274

12 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中的城市发展展望 274

12.1 强强合作,共赢发展——打造乌鲁木齐城市群(圈) 283

12.1.1 乌昌两市合作是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 283

12.1.2 强强合作打造区域增长极 284

12.2 城乡互动,建设绿洲新农村——城市反哺农村的产业机制 286

12.2.1 城乡互动的理论渊源 286

12.2.2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乌昌经济一体化 287

12.2.3 新农村建设中的城乡互动——以乌昌地区为例 289

12.2.4 乌昌经济一体化中的绿洲新农村建设 291

12.3 经济区划城市管理转向经济区域城市管理——城市公共职能的强化和再生 292

12.3.1 经济区划城市管理 292

12.3.2 经济区域城市管理 295

12.3.3 城市管理的根本转型 297

12.4 乌鲁木齐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创新构想——把乌鲁木齐与昌吉地区建设成为“国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99

12.4.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现状 299

12.4.2 建设国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可能性 303

12.4.3 建设国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构想 304

参考文献 309

致谢 3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