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研究
中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研究

中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兴威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3848049
  • 页数:1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根据“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课题的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为七章,较详细论述了基于TM数据的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森林反演模型、遥感影像特征、解译的建立方法、森林资源遥感信息定量提取等,并以吉林森林资源调查为示范,论述了国家级森林资源遥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的结构设计、开发环境、主要功能模块和应用成果等。
《中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概述 2

一、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和发展概况 2

二、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发展趋势简述 3

三、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4

第二节 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7

一、国家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的根本保证 7

二、建立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决策依据 7

三、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7

四、评价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的必要手段 8

五、提升林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8

六、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8

七、推进中国林业国际合作进程的信息平台 9

第三节 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现实条件 9

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9

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体系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10

三、现有监测资源积累为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监测基础 10

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11

第二章 综合监测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3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3

一、森林资源 13

二、森林资源调查 13

三、生态监测 13

四、森林资源监测 14

第二节 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内涵 16

一、基本内涵 16

二、目的任务 16

三、监测对象 17

四、监测内容 17

五、监测方法 18

六、监测特点 19

第三节 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一、系统科学理论 21

二、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三、现代林业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6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监测体系状况 29

第一节 国外林业监测体系状况 29

一、现状 29

二、特点 35

第二节 国内相关行业监测体系状况 37

一、现状 38

二、特点 43

第四章 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信息需求分析 47

第一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信息需求 47

一、有关国际公约信息需求 47

二、联合国相关报告信息需求 50

三、其他国际信息需求 59

第二节 国家宏观决策信息需求 60

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信息需求 60

二、国土生态安全信息需求 61

第三节 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信息需求 61

一、生态建设状况评价信息需求 62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信息需求 68

三、现代林业评价信息需求 69

四、森林可持续经营信息需求 71

第四节 相关行业及社会公众等信息需求 74

一、相关行业的信息需求 74

二、社会公众等信息需求 75

第五章 我国林业监测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77

第一节 我国林业监测体系状况 77

一、现状 77

二、特点 91

第二节 体系建设与信息供需问题分析 92

一、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92

二、信息供需问题分析 94

第六章 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100

第一节 指导原则 100

一、统筹规划、逐级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 100

二、立足现实、科学整合、适度超前的原则 100

三、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的原则 100

四、规范统一、高效实用、安全可靠的原则 101

五、需求主导、服务为本、信息共享的原则 101

第二节 建设目标 101

一、总体目标 101

二、近期目标 102

三、中远期目标 102

第三节 建设思路 103

一、整合监测机构,构筑综合监测组织体系 103

二、整合监测内容,实现对森林生态状况的全面监测 105

三、整合监测方法,实现一体化的综合监测信息采集 106

四、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综合监测信息管理平台 108

五、加强基础建设,保障综合监测体系健康发展 110

第七章 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113

第一节 综合监测体系的总体框架 113

第二节 综合监测体系的组织框架 114

一、综合监测体系的组织结构 114

二、各级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 115

三、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 116

第三节 综合监测体系的技术框架 117

一、信息采集 118

二、信息处理与分析评价 126

三、信息管理与服务 138

参考文献 14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