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家信著(百色学院)
  • 出 版 社: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10935579
  • 页数:2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分流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历史流变对壮族命运和中国多元文化的影响。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目录

绪论 1

一、研究现状评述 1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8

三、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概念的界定 8

第一章 壮族的源流、分布和历史文化特点 10

第一节 壮族的源流 10

一、广西境内的远古人类 10

二、壮族的民族特征 19

三、壮族的布洛陀神话体系 24

四、壮族的族称 27

第二节 壮族的分布 31

一、广西地区的建置沿革 31

二、历史上广西地区的民族分布 39

三、广西现代壮族的分布 46

第三节 壮族历史文化的特点 49

一、悠久的自治传统 51

二、以“峒”为社会单元 53

三、族群符号 58

四、有体系的语言和文字 64

五、逐渐加强的汉文化影响 70

第二章 中央政权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制度 74

第一节 秦代以前壮族地区与中原的关系 74

一、朝贡制度的建立 74

二、岭南、岭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76

第二节 中央政权在壮族地区推行的羁縻制度 78

一、秦到隋对广西地区的控制措施 78

二、唐宋时期羁縻机构的设置 82

三、羁縻政策及其作用 85

四、羁縻制度存在的问题 89

第三章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建立及演变 95

第一节 元代壮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形成 96

一、元代土司制度的建立 96

二、元代土司制度的主要内容 100

三、元代土司制度的主要特点 104

第二节 明代壮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完善 106

一、明初壮族土司制度的建立 106

二、明代壮族土司制度的完善 108

第三节 清代壮族地区土司制度对明制的沿袭和发展 115

一、清初壮族土司地区的平定 115

二、清代壮族地区土司制度对明制的沿袭和发展 116

第四章 明代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 126

第一节 明政府在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原因 126

一、明政府对壮族土司“示弱长骄” 126

二、明代壮族土司的兼并战争 128

三、明政府镇压壮族土司叛乱的战争 135

第二节 明政府改土归流的手段 137

一、征剿 137

二、众建 139

三、他迁 140

四、仍置土司 141

五、自然过渡 144

六、改土复土 146

七、善后 147

第三节 明政府关于改土与留土的争论 149

第四节 明代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效果与评价 152

一、明代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效果 152

二、对明代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评价 156

第五章 清代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 161

第一节 清政府在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简述 161

一、清代前期被改土归流的壮族土司 161

二、清代后期被改土归流的壮族土司 164

第二节 清代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类型 165

一、与三藩叛乱有瓜葛而被改土归流 166

二、因为土司犯罪而被改土归流 166

三、因为争袭而被改土归流 178

四、因为土官绝嗣而被改土归流 180

五、因为民众主动要求改土归流 186

第三节 清政府在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善后措施 193

第四节 对清代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评价 197

第六章 民国时期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完成 199

第一节 民国时期被改土归流的壮族土司 199

一、旧桂系时期被改土归流的壮族土司 201

二、新桂系时期被改土归流的壮族土司 202

第二节 民国时期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实施 203

一、旧桂系实施的改土归流 203

二、新桂系实施的改土归流 210

三、最后一个被任命、改流的壮族土司云南广南侬氏 213

第三节 民国时期壮族地区的民族同化政策 218

第四节 对民国时期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评价 221

一、民国时期壮族地区改土归流成功的原因 221

二、对民国时期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评价 222

三、土司制度与流官制度的比较 222

第七章 泗城岑氏土司——壮族土司的个案研究 225

第一节 泗城岑氏土司的起源 225

第二节 泗城岑氏土司世系 231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保留的政治、经济特权 235

一、特许管理当地瑶族 235

二、奉祀官管理的四庄田 236

第四节 泗城岑氏土司的文化遗产 237

一、摩崖石刻 237

二、石碑 239

三、啸天龙岩棺葬 240

四、钟 241

五、岑大将军庙:土司文化的重要标志 241

第八章 改土归流对壮族社会的影响 249

第一节 壮族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 249

一、延续了“以其故俗治” 249

二、保护了壮族文化 252

三、促进了民族融合 255

四、保卫了祖国边疆 257

第二节 改土归流对壮族社会的影响 260

一、改变了壮族聚居区的格局 260

二、彻底改变了壮族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61

三、促进了壮、汉民族融合 261

四、加速了壮、汉民族同化的进程 262

五、造成壮族族群边界更难维持 263

结论 267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8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