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文化诗学视野中的新时期小说
文化诗学视野中的新时期小说

文化诗学视野中的新时期小说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宝亮著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202046401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研究对象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方法为文化诗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宏观上把握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整体状况,包括创作潮流,创作现象以及内在发展规律等,并从中挖掘这些潮流、现象背后的文化精神;下编为个案研究,主要就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细读式分析,通过这种由语言叙述等形式分析到文化精神的揭示,探讨这个历史时期小说创作的普遍的艺术规律和文化精神。本书既是一本专题性研究专著,也可以作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教材或者供具有相当水平的青年自学读本,因而市场前景是很广阔的。本书既形象生动又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
《文化诗学视野中的新时期小说》目录

导论: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文化诗学视野 1

一 方法论在小说研究中的意义 1

二 走向文化诗学 14

三 新时期小说的总体发展脉络 17

上编 新时期小说的宏观视野 31

第一章 面对问题的发言:时代情绪的宣泄和意识形态书写 31

第一节 反“左”的时代情绪与走进“新时期”的意识形态想象 31

第二节 反封建:新启蒙话语及其局限 34

第三节 改革小说的悖论:“青天崇拜”的误区及其出路 37

第二章 寻根小说:启蒙神话的危机和话语革命的肇始 43

第一节 现实的冲动:在规范与不规范之间 43

第二节 焦虑:在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 47

第三节 价值迷乱:启蒙神话的危机 51

一、现代性与传统性:谁来拯救谁? 52

二、家族神话:文明与愚昧的二元同构性消解 56

第四节 话语革命的开端与文学本体意识的自觉 59

第三章 先锋小说:文体实验的内在意味 62

第一节 叙述崇拜与语言言说 63

一、变“展示”为“讲述” 64

二、时间迷宫 66

三、语言言说即“道说” 68

第二节 叙述结构与心理—世界结构 70

第三节 历史寓言 71

一、暴力与死亡 72

二、历史的欲望与欲望的历史 74

三、历史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77

第四节 历史与历史叙述 79

第四章 新写实小说:人的沉沦与抵抗沉沦的喜剧 84

第一节 何谓新写实? 84

第二节 新写实与存在主义 85

第三节 新写实的原发性情境 93

第四节 从“伪现代派”到“真现代派” 95

第五节 诗性消解:主体的隐匿与人的沉沦 97

一、诗性消解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 97

二、“常人”专政与人的沉沦 102

三、灰色的日常生活及其杀伤力 106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转型与小说创作多元化 112

第一节 90年代小说“地形图” 114

一、个人化(私人化)写作 115

二、新乡土小说 115

三、历史题材小说热 117

四、现实主义冲击波 118

五、跨文体写作 119

第二节 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与公共性 119

一、个人化写作的含义及传承关系 119

二、个人化写作的隐私性与公共性的悖反 121

三、“新公共性”的文化语境及叙述规则 123

四、个人化写作的未来出路 125

第三节 “历史亡灵”复活的意味及其批判——90年代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热现象思考 126

一、历史题材热:抗拒“文化工业”? 126

二、历史题材作品分类 127

三、历史题材热:作者的“新历史”情怀与读者(观众)的阅读期待 128

四、“历史亡灵”的复活:“文化工业”枕边的一次密谋 131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文学的贫困与表达 133

第五节 大众传媒时代的“无根”写作——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写作中的“猎奇化”现象透析 138

一、猎奇化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诸种表现 139

二、全面猎奇化:大众传媒时代的社会心理结构与资本运作机制 143

三、全面猎奇化与大众传媒时代的虚无主义 146

下编 新时期小说的个案透视 157

第六章 王蒙“立体小说”的语言功能及其文化精神 157

第一节 反思疑问式语言:可能的文本 158

第二节 反讽性语言:解构策略 166

一、压制性语言 166

二、拟权威语言 170

三、戏谑调侃式语言 176

第三节 并置式语言:多样的统一 183

第四节 闲笔:情致·节奏·广泛的真实性 190

第五节 从封闭到开放:王蒙小说语言的历时性考察 198

第七章 永无归期的流放:论张炜小说的精神文化空间 213

第一节 流浪情结与还乡之梦 214

第二节 无奈的撤离与最后的守望 221

第三节 弑父的恐惧与家族血脉的纠结 230

第四节 返归大地与大地乌托邦的幻灭 238

第八章 莫言:感觉崇拜与酒神精神 249

第一节 莫言小说的叙事语法 249

一、两套习用语汇 250

二、叙述人:两套语汇的结系者 251

三、基本语法框架结构 253

第二节 时间魔方与神话品格 254

一、三种时间与两个世界 254

二、感觉崇拜 258

三、神话品格 261

第三节 匮乏的补偿:幻觉中的生命强力 262

第九章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266

第一节 王朔的位置 266

第二节 王朔小说文本意蕴 270

一、“小痞子”形象 271

二、调侃 273

第三节 王朔现象思考 274

一、“可读的文本”:通俗化与平面感 275

二、商品化:媚俗、矫情及其他 276

第十章 余华小说的修辞策略及其意义 281

第一节 仿梦叙事与修辞 287

一、比喻:通向心理真实的桥梁 290

二、变形视角:非理性反观理性 294

三、不可信的叙述者:被说者的言说 298

四、伪时间:历史的永恒轮回 300

第二节 拟真叙事与修辞 304

一、戏拟:线性结构的颠覆 307

二、重复:沉淀的苦涩 310

三、虚化背景:消解典型环境 313

四、典型漂移:偶像的黄昏 318

第十一章 刘震云:洞透人生与历史的迷雾 328

第一节 叙事个性及其文化效应 328

一、隐含作者对叙述人和人物的距离控制 329

二、叙述聚焦的转化 332

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334

四、隐含读者与开放性内结构 338

第二节 言语的狂欢:刘震云小说的语言形象 341

一、共时场语言 343

二、喜剧化语言 347

三、代言性心理描写语言 352

四、言语的狂欢 355

第三节 反乌托邦:《故乡面和花朵》试解 357

一、想象作为一种存在方式 358

二、历史的日常生活化与俗化 363

三、语言过剩:表意锁链的断裂 366

第四节 “废话”背后的历史真相:《一腔废话》释义 369

一、水晶金字塔:影像时代的历史寓言 370

二、寻找:无底的游戏 372

三、疯傻与废话:启蒙的质询 375

第五节 《手机》的“说话”主题及其局限 378

一、消费:信息时代“说话”中的历史 378

二、欲望:信息时代“说话”中的女性 381

三、幻灭:“说话”乌托邦的终结 383

主要参考文献 389

后记 3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