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论以人为本  从物到人
论以人为本  从物到人

论以人为本 从物到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庆祥,张洪春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214041332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从哲学的视野出发,从以人为本的历史必然性及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现实意义、模糊认识及理性实践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了理论及现实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论以人为本 从物到人》目录
标签:

第一章 提出以人为本的历史必然性 1

第一节 着眼于时代发展的总趋势 2

一 从“物质资源”到“人力资源” 2

二 人的创新能力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 7

第二节 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14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 14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保证 17

三 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前提 20

第三节 着眼于对我国发展实践的反思 23

一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25

二 在人和社会的关系方面:人被物化,一些人不能真正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28

三 在人和人的关系方面:存在着某种社会不公正,贫富差距在拉大 29

四 在人和组织的关系方面:贪欲膨胀,极端利己主义在蔓延 33

第四节 着眼于吸收我国人学研究的积极成果 35

一 哲学主题的转换:从研究整个世界到主要研究人的世界 35

二 哲学观念的发展:从物质观念到物质与实践相统一的观念 37

三 哲学思维方式的跃迁:从“前定论”、“给定论”走向“后定论”、“实力论” 42

四 哲学研究方式的变化:从“无我哲学”到“有我哲学” 43

五 哲学本体的重解:从“既成本体论”到“生成本体论” 45

六 哲学形态的建构:从哲学失语到对哲学的高度自觉 46

第二章 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清理与总结 54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54

一 用以人为本反对“以神权为本” 55

二 用“以民为本”反对“以君为本” 58

三 用道德原则说明人比天地万物高贵 6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62

一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主旋律:文化意义上的人文主义 63

二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旗帜:政治意义上的人道主义 70

三 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追求:价值意义上的无产阶级的解放与每个人的平等而全面的发展 73

四 费尔巴哈哲学的主题:本体论意义上的人本主义 75

第三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传统以人为本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79

一 科技理性对人文精神的背离 80

二 人类中心主义肢解了完整的人 83

三 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的压抑 85

四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总体性反思与超越 87

第四节 中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进步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108

一 我国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进步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108

二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进步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11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基础 11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批判继承与超越 114

一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115

二 从人道主义历史观到唯物主义历史观 11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与本质的理论 121

一 人的存在理论 121

二 人的本质理论 12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理论 133

一 人的解放理论 133

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39

第四章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181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以人为本 185

一 人依赖自然而存在 185

二 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88

三 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89

第二节 人与社会关系层面的以人为本 193

一 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94

二 为劳动者充分发挥创造才能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96

第三节 人与人关系层面的以人为本 202

一 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 202

二 尊重精英群体的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 205

三 以人为本蕴涵的社会公正原则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 206

第四节 人和组织关系层面的以人为本 207

一 解放人和开发人 207

二 各得其所和得其应得 210

第五章 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214

第一节 一种基本价值:由“谈人色变”到“回归基本价值” 214

第二节 一种文化启蒙:由控制人到解放人 218

一 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吃人” 218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立人” 221

三 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建立新中国——从政治上“解放人” 222

四 “文革”十年——“漠视人” 223

五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人和开发人” 224

第三节 一种现代执政方式:由管制到民主、协商和服务 226

第四节 一种具有整合凝聚功能的共同价值观:由“两极对立”到“共生共进” 229

一 动员参与期:使人各尽所能,使社会充满活力 229

二 表达诉求期:各个阶层、群体表达利益诉求 231

三 整合凝聚期:力求保持各种力量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 233

第五节 一种引领各项工作的实践理念:由人本理念缺失到人本实践 236

一 在经济上发展人本经济 236

二 在政治上坚持执政为民 238

三 在文化上塑造新型人格 240

四 在社会建设上构建和谐社会 241

五 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实行人性化服务与人性化管理 254

第六章 全面深入理解以人为本所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 255

第一节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55

一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 256

二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258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261

一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261

二 不能把社会主义仅仅归结为人本社会主义 263

第三节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关系 265

一 以人为本对西方人本主义的扬弃 265

二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 268

三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道主义的关系 273

第四节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 301

一 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及其缺陷 301

二 以人为本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 304

第五节 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306

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 306

二 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 309

第六节 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关系 312

一 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上: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政治体现 313

二 以人为本具有不同于以民为本的特殊内涵 318

第七节 以人为本与领导干部作风的关系 320

一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为民意识 320

二 坚持以人为本,胸怀爱民之心 321

三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亲民作风 322

第八节 以人为本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323

第七章 以人为本的理性实践 325

第一节 全面正确宣传以人为本 325

第二节 实行执政理念和领导方式的转变 329

一 发展观:从以物为本逐步走向以人为本 329

二 社会运作体制和方式:从控制人走向解放人 331

三 政府职能:从管制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 333

四 发展方式:从非平衡发展走向协调发展 335

五 发展动力:从过分依赖外资转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337

第三节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339

一 干部人事制度创新 339

二 分配制度创新 340

三 教育体制创新 342

四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346

主要参考文献 349

后记 3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