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建中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307055376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原始时代的诗性智慧、轴心期的诗性空间、儒道的诗性精神以及汉语言的诗性生成之中,探求中国诗性文论的文化之源与文字之根,然后从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两大层面阐释了中国诗性文化的特征、成因及理论价值。
《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目录

引论 诗性言说与言说诗性 1

第一章 人文之元 15

第一节 太极,太初是也 16

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16

二、吾人观物,有二结习 20

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25

第二节 两爻之间 29

一、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29

二、人法自然 35

三、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38

第三节 神理惟宰 43

一、释“神理” 43

二、神人与圣人 46

三、神乎技 51

第二章 文之为德也大矣 56

第一节 有心之器,岂无文欤 57

一、河出图,洛出书 57

二、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60

三、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64

第二节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69

一、鸟迹代绳,文字始炳 70

二、吹律胸臆,调钟唇吻 73

三、玉润双流,如彼珩佩 77

第三节 终日言,而未尝言也 81

一、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82

二、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86

三、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90

第三章 月印万川 95

第一节 道通为一,名理有常 96

一、文之为德,并天地生 97

二、百家腾跃,终入环内 99

三、名理相因,设体有常 102

四、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104

第二节 气象混沌,难以句摘 109

一、生气远出,不著死灰 110

二、首尾匀称,腰腹肥满 113

三、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116

第三节 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120

一、片言居要,一言穷理 120

二、乘一总万,举要治繁 123

三、一滴知水,一叶知秋 127

第四章 诗道亦在妙悟 131

第一节 寓目辄书,即景会心 132

一、无所用意,不假思量 132

二、去留随心,修短在手 139

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144

第二节 直截根源,单刀直入 148

一、触景之会,勃然而兴 149

二、着手便煞,放手飘忽 154

三、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158

第三节 览之有色,扣之有声 162

一、览之有色:诗性视觉 163

二、扣之有声:诗性听觉 165

三、尝之有味:诗性味觉 169

四、色香臭味:诗性联觉 172

第五章 圣人立象以尽意 175

第一节 尽意莫若象 176

一、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176

二、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180

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83

第二节 拟诸形容,象其物宜 188

一、春之精神,草树写之 189

二、不求貌同,正由神合 192

三、引譬连类,诗可以兴 196

第三节 神用象通 201

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202

二、兴象玲珑,风神超迈 207

三、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210

第六章 诗体若人之有身 215

第一节 性灵所钟,天地之心 215

一、天地间,人为贵 216

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221

三、万物皆备于我 226

第二节 诗与人为一 231

一、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232

二、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238

三、其异如面,自为佳好 246

第三节 中西文论:人喻与人格化 252

一、西方文论中的“人喻” 252

二、“人格化”的民族特征 257

第七章 洪范九畴,归畴为范 266

第一节 名实之间 267

一、依形定名,类族辨物 267

二、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271

三、名实相符,归类于范 277

第二节 诗径与理路 283

一、名象交融,生气远出 284

二、造化不可执一 287

三、经验的张力 294

第三节 诗文者,生气也 299

一、通天下一气耳 299

二、凝为性、发为志、散为文 304

三、文者,气之所形 308

第八章 天地间竟有这等文字 315

第一节 诗必与诗人评之 316

一、论家原本是诗人 316

二、操千曲而后晓声 321

三、嗜好各别,取性之所近 328

第二节 辨“体”明“性” 333

一、“评诗之体”与“作论之体” 333

二、以诗言诗 339

三、从寄生到弥漫 344

第三节 是论语亦是诗语 351

一、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351

二、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356

三、语不惊人死不休 362

结语 田园将芜胡不归 368

参考文献 370

后记 375

返回顶部